第七课个人收入与分配.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199426 上传时间:2021-07-1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课个人收入与分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第七课个人收入与分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七课个人收入与分配.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课个人收入与分配.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第七课 个人收入与分配1、 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2、 我国为什么要实行按劳分配? 必要性: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3、其他分配方式包括(个体劳动者按劳动成果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 参与收益分配的生产要素有哪些?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分配方式与所有制相适合:公有制(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一定有按劳分配;个体经济一定是按个体劳动者按劳动成果分配;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以按生产要素分配为主;现代公有制经济中往

2、往是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4、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是什么?P66效率与公平既有一致性又有矛盾性。一致性表现为:(1)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基础,只有提升经济效率,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加社会财富,才能实现社会公平,没有效率作为前提和基础的公平,只能导致平均主义和普遍贫穷。(2)公平是提升效率的保证。只有给劳动者提供充分的利益和权利分配的公平,才能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力,提升经济效率的积极性。5、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P66 效率优先:发展经济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提升资源利用率,同时,兼顾公平: 要将收入差别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分配的结果能促使人们奋进,使社会具有生机和活力第八课 国家收入的分

3、配1、取得财政收入的渠道有哪些?税(最主要部分)、利、债、费2、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是什么?P69 经济发展水平(最根本) 和 分配政策3、财政支出按用途分为哪些内容? 经济建设支出(占首位) 科教文卫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债务支出。 社会保障支出指国家财政为公民提供的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和社会优抚各种费用4、财政的作用是什么?P74-75(1)集中力量办大事:A促动资源合理配置;B调控经济平稳运行;C促动经济社会发展(2)人民生活有保障:A巩固国家政权的物质保障;B建立和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物质保证;C 实现收入公平分配、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第九

4、课 征税与纳税 1、税收的特征是什么?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2、什么是增值税?征收的意义是什么?增值税是以生产经营中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 征税对象:增值额意义:避免重复征税,防止企业的偷漏税行为;有利于生产专业化和体现公平竞争,有利于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3、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对象:个人所得额 意义 :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4 纳税人与负税人关系?P70 公民不一定是纳税人5、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在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国家的兴旺发达、繁荣富强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国家各项职能的实现必须以社会各界缴纳的各种税收作为物质基础。所以,每个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同时,必须承担义务,自觉诚信纳税。公民应积极行使纳税人的权利:公民要增强自己对国家公职人员及公共权力的监督意识,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注重国家对税收的使用。 6、四种违反税法的表现:偷税,指纳税人有意违反税法规定,用欺骗、隐瞒等方式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的行为;欠税,拖欠税款;骗税,指纳税人用欺骗手段获得国家税收优惠的行为;抗税,暴力、威胁等手段拒不缴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