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古代商业的发展》导学案.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199973 上传时间:2021-07-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课《古代商业的发展》导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三课《古代商业的发展》导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第三课《古代商业的发展》导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第三课《古代商业的发展》导学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第三课《古代商业的发展》导学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三课《古代商业的发展》导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课《古代商业的发展》导学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高一历史 第三课古代商业的发展导学案【学习目标】1.能记住坊与市、镇、交子和城市朝贡贸易等概念。 2.能说出我国古代各历史时期商业发展概况。 3.会使用归纳的方法分析我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原因和古代商业的产生发展的特点。【重点难点】 重点:1.中国古代商业的产生发展的特点;2.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发展和萎缩的原因。难点: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如何得到发展。【方法指导】 通过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搜集资料、共同探究,使学生对古代商业的发展有初步了解,并能在了解史实的基础上明确商业的产生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反过来又促动经济的发展,两者是辨证统一的关系。【知识链接】 在漫长的中国古代历史上,商业经济和城市经历了一

2、个什么样的发展历程?是亘古不变还是流变纷呈?在“以农立国”的农耕时代,它们各自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是商业的繁荣推动了城市的发展,还是城市的发展带来了商业的繁荣?下面就让我们走进历史,去探究商业、城市发展繁荣的原因和影响,以及历代统治者因对商业不同的态度而产生的不同后果。【知识导学】知识点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一、先秦时期:商业兴起1.商朝:(1)商朝人以善于_著称,所以后世将从事商业活动的人叫_。(2)特点:商业由_控制。2.春秋战国时期:(1)商业繁荣,出现很多_和_。(2)特点: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商人社会地位提升。二、秦汉时期:商业初步发展1.政策:_,经商受时间、地点的限制。2.

3、特点:发展比较_,总体水平还不高。三、隋唐时期:商业的进一步发展 1.原因: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社会稳定;_的开通。 2.表现:除_商业外,农村集市贸易也发展起来;出现了_和_。四、宋元时期:商业空前繁荣 1.两宋:(1)特点:商业经济空前繁荣,商业环境相对宽松。 (2)表现:商品_迅速增加;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_;_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 2.元朝:(1)原因:交通发达;(2)表现:_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五、明清时期:商业继续繁荣 1.政策:征收沉重的_,施行压制政策。2.表现:区域间_贸易发展较快;出现_和_等地域性的商人群体。【思考探究一】1.结合课文古代商业发展的线索概括分析促动我国古

4、代商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知识点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一、市的变迁:1.宋朝以前(对市的限制)(1)特定的位置设“_”,与民居“_”严格分开;(2)官府设市令或_,对市场交易实行_的管理;(3)_开市、闭市,闭市后不许交易。2.宋朝(市的突破)(1)_和_的界限被打破;(2)市镇的兴起:出现四大商业名镇(_、_、_、_)。(3)_、_、_、出现;(4)交易活动不再受_直接监管。二、城市的发展1.原因:_的开通,_的开凿,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2.表现(1)长安、_、开封、_,大都既是不同时期的_、_,又是著名的商业中心。(2)南方经济发展,以至_、_有“扬一益二”的美誉。【思考探究二】 1. P

5、14图片清明上河图(局部)中的街市。图片反映了北宋都城的商业状况如何?知识点三: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一、历代对外贸易的状况:1.西汉:_、_开通,中外贸易发展起来。2.唐朝:_是重要的外贸的港口,设_专管对外贸易。3.两宋:同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半岛以至非洲等实行贸易,_税收成为南宋国库重要财源。4.元朝:_是重要对外贸易港口,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5.明清:对外贸易渐趋萎缩。(1)原因:实行_和“_”政策。(2)表现:只在_一城,只允许同“_”交易。二、特点:1.官府控制;2. _即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交易,占有重要地位。三、目的: 1.不在于获取最大的_,而是要宣扬国威; 2.增强与_各国

6、的联系; 3.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思考探究三】材料一 于长安及五都(即下面所说的五个重要的城市)立五均官,更名长安东、西市令,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市长皆为五均司,司市称师。市之地五都异之。置交承五人,钱府丞一人。 汉书食货志材料二 以令狐熙为汴州刺史。下车(到任)禁游食,抑工商。民有向街开门者,杜(杜绝)之。 隋书令狐熙传材料三 两京诸市:令一人,从六品上,丞两人,正八品上,掌财货交易,度量器物,辩其真伪轻重凡市,日中击鼓三百以会众,日入击钲三百而散。 新唐书百官志材料四 太祖乾德三年(965年)四月十三日,诏开封府,令京城夜市自三鼓以来,不得禁止。 宋令要辑加稿材料五 (

7、宋代的记录)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具是,即无容虚之屋客贩往来曾无虚日。 梦梁录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以下问题:(1) 材料二和材料三中隋唐时期是如何实行商业管理的?(2) 与材料一比较,隋唐时期的商业管理与汉朝有哪些相似的地方?(3) 材料四和材料五中反映两宋时期城市商业活动,与隋唐相比,有哪些重大变化?【课堂小结】【当堂检测】1.司马迁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反映了当时 ( )A.礼尚往来的社会风尚 B.古代人们追求名利C.私商活动活跃 D.工商食官现象严重2.隋唐时期商业发展繁荣的原因有 ( )国家统一,政治清明 农业、手工业的发展 大运河的开通 民族之间、中外

8、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 “重农抑商”转变为“重商抑农”A. B. C. D. 3.宋代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印记中,其上部文字为:“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印记”;中部文字为“认门前白兔儿为记”;下部文字为“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不误宅院使用,转卖兴贩,别有加饶,请记白”。从该“印记”中能够获取的准确历史信息是 ( )A.宋代已开始生产钢针 B.宋代出现中国最早的商标、广告C.宋代已有集原料收购、生产加工和批发贩卖为一体的经营方式D.宋代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4. “天涯同此路,人语各殊分。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其中“草市”是指 ( ).唐代城市中的贸易场所 .宋代的农村集市 .唐代的农村集市 .汉

9、代城市中的贸易场所5下列相关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表述,准确的是( )汉代城市设有专供贸易的“市”,且有专职官员管理 唐代“市”中出现专营货币存放和借贷的柜坊 宋代益州开始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元代大都是南方最大的商业和手工业中心A B C D6宋代的商业活动与唐代相比有了非常大的发展变化,有一位学者专门为此写了一本书,请你为这本专著选择一个合适的书名( )A坊墙倒塌以后 B汴河两岸 C长安城的落日 D宋代东京城的辉煌7下图是反映宋代社会经济状况的著名画卷清明上河图(局部),从中能够获得的历史信息有( )商业交易受到严格控制 城市功能以军事为主 是当时商品经济发展的写照 打破坊市界限,城市商业面貌变化大A B C D【学习反思】1、基础知识方面:_2、学习方法方面:_3、情感理解方面: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