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活性污泥法[高等教学].ppt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11200052 上传时间:2021-07-12 格式:PPT 页数:101 大小:11.8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章 活性污泥法[高等教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1页
第四章 活性污泥法[高等教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1页
第四章 活性污泥法[高等教学].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1页
第四章 活性污泥法[高等教学].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1页
第四章 活性污泥法[高等教学].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章 活性污泥法[高等教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 活性污泥法[高等教学].ppt(10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 基本概念 第二节 活性污泥法的发展 第三节 气体传质原理和曝气设备 第四节 去除有机污染物活性污泥法过程设计 第五节 脱氮、除磷活性污泥法工艺及设计 第六节 二沉池 第七节 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运行管理,第四章 活性污泥法,1,严选课件,第一节 基本概念,一、概述,2.活性污泥组成 活性微生物(Ma,主体,主要是细菌、真菌等,以菌胶团形式存在)、自身氧化残留物(Me)、吸附的不能降解的有机物(Mi)和无机悬浮物(Mii)。 3.活性污泥性状(P102) 粒径2001000m,比表面积20100cm2/mL。 一般呈茶褐色,略显酸性,含水率99左右,相对密度1.0021.006;具有凝聚沉

2、降性能和生物活性。,1.活性污泥法产生过程(P100),2,严选课件,4.活性污泥评价方法(P103),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LSS)和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MLVSS) MLSS,又称污泥浓度,指曝气池中单位体积混合液悬浮固体的质量,包括Ma、Me、Mi、Mii。单位:mg/L或g/L。 MLVSS,又称活性污泥浓度,指曝气池中单位体积混合液悬浮固体中有机物的质量,包括Ma、Me、Mi。,MLSS、MLVSS都是微生物浓度近似值,MLVSS更接近活性微生物的浓度。生活污水MLVSS/MLSS=0.70.8。,生物相观察:观察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种类、数量、优势度及代谢情况。,污泥沉降比(S

3、V):曝气池混合液静置30min后沉淀污泥的体积分数,单位:%。,3,严选课件,污泥体积指数(SVI):指曝气池混合液沉淀30min后,每克干污泥形成的湿污泥体积,单位 mL/g。,SVI反映污泥的沉降性能和活性。城市污水SVI正常值100150mL/g。SVI过低时,污泥含无机物较多,污泥活性差。SVI过高时,污泥颗粒松散,沉降性能差。,如:SV=30%,MLSS=3000mg/L,求SVI=100mL/g。,4,严选课件,二、活性污泥法基本流程(P103),曝气装置:供氧、搅拌,使混合液处于悬浮状态。 曝气池:微生物降解有机物的场所; 二沉池:泥水分离,浓缩活性污泥; 污泥回流系统:保持曝

4、气池中一定的微生物浓度; 剩余污泥排放系统:维持系统的稳定运行。,5,严选课件,三、活性污泥降解污水中有机物过程,1.吸附阶段:时间短(1045min),BOD5去除率高。污水中悬浮和胶体有机物浓度越高,吸附效果越明显。,2.稳定阶段:时间长;微生物对吸附的有机物氧化分解。,6,严选课件,推流式曝气池示意图(平行水流式),一、曝气池基本形式(P106),第二节 活性污泥法的发展,1.推流式曝气池,废水及回流污泥由池一端进入,水流呈推流型,沿池长方向污染物浓度逐渐降低。,7,严选课件,8,严选课件,根据断面上水流情况,分为平移推流式和旋转推流式。,平移推流式:曝气池底铺满扩散器,水流沿池长方向流

5、动,旋转推流式:扩散器装于横断面一侧。水流除沿池长方向流动外,还有侧向旋流,形成了旋转推流。,旋转推流式示意图,9,严选课件,2.完全混合曝气池(P108),池内各点的底物浓度、微生物浓度、需氧速率一致,耐冲击负荷。,10,严选课件,3.封闭环流式反应池(P109),11,严选课件,4.序批式反应池(P109),曝气池和沉淀池合二为一。工作周期由进水、反应、沉淀、排水和闲置组成。,图12-9序批式反应工艺操作流程,12,严选课件,1.传统推流式(图12-4),二、活性污泥法的发展和演变,13,严选课件,2.渐减曝气法,特点:供氧沿池长逐渐递减,节能。,14,严选课件,3.阶段曝气法(分段进水法

6、),图12-12 阶段曝气法示意图,15,严选课件,4.高负荷曝气法,有机物容积负荷或污泥负荷高;停留时间短(1.53h),活性污泥处于对数增长期;处理效果低,产泥量多; 适用于对处理水质要求不高的场合。,5.延时曝气法(低负荷曝气法) 有机物容积负荷或污泥负荷低;曝气时间长(24h),剩余污泥少,出水水质好;耐冲击负荷;占地面积大,运行费用高。,16,严选课件,6.吸附再生法(又称接触稳定法,P112),吸附池:快速去除有机物,容积较小; 再生池:使回流污泥恢复活性。 处理效果低,适用于含有机悬浮物和胶体较多的污水。,17,严选课件,7.完全混合法,特点:微生物浓度、底物浓度在池内均匀分布,

7、需氧速率均衡;耐冲击负荷;,图12-15完全混合法处理流程,18,严选课件,8.深层曝气法(P113),19,严选课件,9.纯氧曝气法(P115):,图12-18 纯氧曝气池结构简图 纯氧代替空气,曝气时间短,MLSS较高;设备需密封,结构要求高。,20,严选课件,11.吸附-生物降解工艺(AB法,P116),由预处理段、A级、B级三段组成,无初沉池; A级由吸附池和沉淀池组成,负荷高、停留时间短;B级由曝气池和二沉池组成,负荷低,停留时间长; A、B段各有污泥回流系统和适合的微生物种群;,21,严选课件,12.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22,严选课件,13.氧化沟(P117),23,严选课

8、件,1.( )是活性污泥在组成和净化功能上的中心,是微生物的主要成分。 A、细菌;B、真菌;C、原生动物; D、后生动物 2.某曝气池的污泥沉降比为25,MLSS浓度2000mg/L,污泥体积指数为( )mL/g。 A. 25 B.100 C.125 D.150 3.关于污泥体积指数,正确的是( )。 A.SVI高,活性污泥沉降性能好 B.SVI低,活性污泥沉降性能好 C.SVI 过高,污泥细小而紧密 D.SVI 过低,污泥会发生膨胀 4.下列关于各种活性污泥运行方式不正确的是( )。 A.渐减曝气法克服了传统推流式供氧与需氧间的矛盾; B.多点进水法比普通曝气池出水水质要高; C.吸附再生法

9、采用的污泥回流比比普通曝气池要大; D.完全混合法克服了普通曝气池不耐冲击负荷的缺点。,24,严选课件,5.活性污泥增长曲线如图4-2,图中1、2、3分别代表()。 A.BOD降解曲线、氧利用速率曲线、微生物增殖曲线; B.微生物增殖曲线、氧利用速率曲线、内源分解曲线; C.微生物增殖曲线、氧利用速率曲线、BOD降解曲线; D.氧利用速率曲线、BOD降解曲线、内源分解曲线;,25,严选课件,6.下图是吸附一再生活性污泥法流程图,图中 1、2、3、4、5各代()。 A.吸附段、再生段、曝气池、回流污泥、剩余污泥; B.吸附段、再生段、二沉池、回流污泥、剩余污泥; C.再生段、吸附段、二沉池、回流

10、污泥、剩余污泥; D.再生段、吸附段、二沉池、剩余污泥、回流污泥;,26,严选课件,第三节 气体传递原理和曝气设备,一、气体传质原理(P128) 1.菲克定律:,27,严选课件,气、液接触界面附近存在着气膜和液膜,外侧分别是气相主体和液相主体; 气体从气相主体传递到液相主体,传质阻力仅存在于气、液两层层流膜; 气膜中氧的分压梯度,液膜中氧的浓度梯度是氧转移的推动力; 液膜的传质速率是氧转移的控制速率。,2.双膜理论(P128),图12-25气体传质双膜理论简图,28,严选课件,3.氧传递方程,29,严选课件,设液相主体体积为V,上式两边同除以V得:,提高氧转移速率方法:提高KLa值;提高CS值

11、。,(12-37),30,严选课件,1.污水水质,KLa(T)T时氧总转移系数; KLa(20)20时氧总转移系数; T设计温度;1.024温度系数。,污水中有机物,含盐量,二、氧转移的影响因素(P130),2.水温,温度对溶解氧饱和度和氧转移有相反的影响,但不是相互抵消。总的来说,温度降低有利于氧转移。,31,严选课件,3.氧分压(P131),鼓风曝气池Cs值,CS1、CS2池底、池面混合液DO饱和浓度,mg/L;,pd空气扩散装置出口处的压力(Pa),EA空气扩散装置的氧转移效率,%;,H空气扩散装置安装深度,m;,压力修正系数,32,严选课件,三、氧转移速率与供气量的计算(P132),1

12、.理论供氧量,标准条件下,氧转移量OS(kg/h),实际情况下,氧转移量O2:,联解上面两式:,(12-49),(12-51),33,严选课件,氧利用效率EA(%):,实际供氧量S与供气量GS关系:,2.供气量,联解以上两式得曝气系统所需供气量:,0.21氧在空气中所占体积百分数;1.33120时氧气的密度,kg/m3;,(12-52),(12-53),(12-54),34,严选课件,鼓风曝气图,四、曝气设备(P134),1.鼓风曝气:由空气净化器、鼓风机、空气输配管系统、扩散器组成。,35,严选课件,微气泡扩散器,多孔刚性材料扩散器,36,严选课件,37,严选课件,微孔曝气设备安装,38,严

13、选课件,小气泡扩散器,气泡直径1.5mm以下。,39,严选课件,中气泡扩散器,常用穿孔管和莎纶管。孔直径23mm,气泡直径26mm。氧利用率较高,压力损失较小;,40,严选课件,大气泡扩散器,气泡直径15mm左右,氧利用率低。,41,严选课件,剪切分散空气扩散器,如:射流空气扩散器、水下空气扩散器。,扩散器形成的气泡直径越大,氧利用率越低,空气净化设备要求越低;反之亦然。选择扩散器要因地制宜。,42,严选课件,2.机械曝气(表面曝气),竖轴式曝气器,充氧原理:叶轮提升混合液,气液接触液面更新,空气中氧转移。曝气装置后侧形成负压,吸入空气;,43,严选课件,卧轴式曝气器,转动轴与水面平行,主要用

14、于氧化沟。能够充氧和推动混合液在池内流动。,44,严选课件,3.曝气设备性能指标(P138) 氧转移速率:mgO2/L.h; 充氧能力(或动力效率):kgO2/kw.h; 氧利用率:通过鼓风曝气转移到混合液中的氧量占总供氧的百分比,。,鼓风曝气、评价,机械曝气按、评价。,45,严选课件,一、设计计算内容(P139) 工艺流程选择:根据水量、进出水水质要求确定; 曝气池设计; 曝气系统设计:曝气设备选择、供氧量、供气量计算; 污泥回流及剩余污泥排放设计; 二沉池设计;,第四节 去除有机污染物活性污泥法过程设计,46,严选课件,二、曝气池容积计算,活性污泥负荷(简称污泥负荷LS),Ls污泥负荷,k

15、gBOD5/kgMLSSd或kgBOD5/kgMLVSSd; Q曝气池平均进水流量,m3/d; S0曝气池进水BOD5值,mg/L或kg/m3; V曝气池容积,m3。 X曝气池MLSS或MLVSS浓度,mg/L或kg/m3;,1.有机物负荷法(P140),因此,47,严选课件,容积负荷法(Lv),Lv容积负荷,kgBOD5/m3d。,S0、Q已知,X、Lv、Ls可参考表121(P118)按不同运行方式选择。,室外排水设计规范公式,Se出水BOD5值,mg/L;,注意:X与LS单位应一致。,48,严选课件,表121常用活性污泥法典型设计参数,49,严选课件,2.污泥泥龄法(P141),污泥泥龄,

16、d;Q进水流量,m3/d;,Y污泥产率系数,mgVSS/mgBOD5;,S0、Se分别为曝气池进出水BOD5值,mg/L;,X曝气池混合液MLVSS浓度,mg/L;,Kd内源代谢系数,d-1;,通过试验或经验选定(表121,P118;表122,P125)。,反应系统内(曝气池内)活性微生物全部更新一次所用的时间。,50,严选课件,三、剩余污泥量计算(P142),1.按污泥泥龄计算,X每天排出的总固体量,gVSS/d; X曝气池MLVSS浓度,gVSS/m3; V曝气池容积,m3。,污泥泥龄,d;,注意:X与X单位的一致。,51,严选课件,根据污泥产率系数计算,XV-每日增长的挥发性活性污泥量,

17、kgVSS/d; Y产率系数(也称合成产率系数或总产率系数), mgVSS/mgBOD5;,2.根据污泥产率系数或表观产率系数计算,Kd内源代谢系数,d-1;,52,严选课件,根据表观(净)产率系数计算,上述计算得到的是MLVSS量,根据MLVSS/MLSS比值计算总悬浮固体量。,(12-67),(补充),53,严选课件,四、需氧量计算(P143),1.根据有机物降解需氧率和内源代谢需氧率计算,O2混合液需氧量,kgO2/d;,微生物氧化分解有机物需氧率,kgO2/kgBOD5;,Q污水流量,m3/d;,活性微生物降解的有机物量,kg/m3;,微生物内源代谢需氧率,kgO2/kg.d;,XV曝

18、气池内MLVSS浓度,kg/m3;,V曝气池容积,m3;,0.420.53,0.090.11,(12-68),54,严选课件,2.微生物对有机物的氧化分解需氧量,Q污水流量,m3/d; bCOD0进水可生物降解COD浓度,g/m3; bCODe出水可生物降解COD浓度,g/m3; XV剩余污泥量(以MLVSS计算),g/d 1.42污泥的氧当量系数;,以BODL(总生化需氧量)代替bCOD,BOD50.68BODL,55,严选课件,(P145)某污水处理厂Q=21600m3/d,经预处理沉淀后BOD5为200mg/L,希望生物处理出水BOD520mg/L。该地区大气压为1.013105Pa,设

19、计曝气池的体积,剩余污泥量和空气量。相关参数取值如下: 曝气池污水温度为20; 曝气池中MLVSS/MLSS=0.8; 回流污泥浓度(MLSS)为10000mg/L; 曝气池中MLSS=3000mg/L; 污泥泥龄c=10d; 二沉池出水含12mg/L的TSS,其中VSS占65; 污水中含有足够的生化反应所需的氮、磷和其他微量元素;,56,严选课件,估计出水中溶解性BOD5浓度 出水总BOD5未被生物降解溶解性BOD5悬浮固体BOD5 悬浮固体所占BOD5计算 悬浮固体中可生物降解量=0.6512=7.8mg/L 可生物降解悬浮固体BODL7.81.4211mg/L 可生物降解悬浮固体BODL

20、换算为BOD5 0.68117.5(mg/L) 生物处理后出水溶解性BOD5,即Se Se7.5mg/L20mg/L Se12.5mg/L,57,严选课件,按污泥泥龄计算:,经计算,取曝气池容积5700m3。,表122(P125书),Y0.6kgVSS/kgBOD5,Kd0.08d-1;,计算曝气池水力停留时间,计算曝气池容积,按污泥负荷计算,表121(P118),LS=0.25kgBOD5/(kgMLSSd),58,严选课件,计算每天排除的剩余污泥量,按表观产率系数计算,计算系统排除的以VSS计的干污泥量,计算总排泥量:,按污泥泥龄计算,59,严选课件,湿污泥量计算,剩余污泥按含水率99计算

21、,每天排放湿污泥量:,计算污泥回流比R,曝气池中MLSS=3000mg/L;回流污泥MLSS=10000mg/L,(6)计算曝气池需氧量,回流污泥量QR与污水量Q的比值,60,严选课件,空气量计算:,采用鼓风曝气,设曝气池有效水深6.0m,曝气扩散器安装距池底0.2m,则扩散器上静水压5.8m,其它相关参数选择: =0.7,=0.95,1,扩散设备堵塞系数F=0.8,采用管式微孔曝气设备,EA=18%,扩散器压力损失:4kPa,20水中溶解氧饱和度为9.17mg/L。,扩散器出口绝对压力,空气离开曝气池面,气泡含氧体积分数,按式(1247)计算(P132),61,严选课件,20时曝气池混合液中

22、平均氧饱和度,按式(1245,p131)计算:,按计算需氧量按式(1251)换算为标准条件下(20脱氧清水)充氧量:,曝气池供气量计算:,如果选用三台风机,两用一备,则单台风机风量:3214m3/h(54m3/min)。,62,严选课件,鼓风机出口风压计算: 选择一条最不利空气管路计算空气管的沿程和局部压力损失,如果管路压力损失5.5kPa(计算省略),扩散器压力损失4kPa,按式(1255,P133)出口风压p:,作业: 1.已知曝气池中MLVSS=2200mg/L,混合液在100mL量筒内经30min沉淀的污泥量为18mL,求SV、SVI。(已知MLVSS/MLSS=0.8),63,严选课

23、件,2.污水处理厂Q=6000m3/d,进水BOD5=200mg/L,出水BOD5=25mg/L,c=10d,MLVSS=3g/L,污泥产率系数Y=0.4mgVSS/mgBOD5,Kd=0.06(d-1),求曝气池容积?,3.污水处理厂Q=5000m3/d,污水经沉淀池后BOD5为200mg/L,处理出水溶解性BOD515mg/L。 分别用a、b两种设计参数,计算曝气池体积V。 a、曝气池内MLSS=4000mg/L,污泥负荷LS=0.3KgBOD/KgMLSS.d。 b、曝气池水力停留时间4h。,64,严选课件,1.活性污泥法工艺需要确定的主要设计参数为()。 A.需氧量和实际供气量;B.曝

24、气池容积; C.BOD污泥负荷、混合液污泥浓度、污泥回流比; D.污泥体积指数 2.正确地确定()是确定曝气池容积的关键。 A.BOD污泥负荷和混合液污泥浓度(MLSS); B.污泥沉降比(SV);C.污泥指数(SVI); D.污泥回流比,65,严选课件,1.三段生物脱氮工艺,第五节 脱氮、除磷活性污泥法工艺及设计,一、生物脱氮工艺(P148),特点:有机物降解(氨化)、硝化和反硝化独立进行,效率高;流程复杂,造价高。反硝化段需投加碳源;出水BOD5高。,66,严选课件,2.两段生物脱氮工艺(P148),图12-33 两段生物脱氮工艺 第一段:除碳,有机氮氨化、硝化,污泥负荷低,停留时间长;

25、第二段:外加碳源进行反硝化脱氮;,67,严选课件,3.前置缺氧好氧生物脱氮工艺(P149),68,严选课件,4.后置缺氧好氧生物脱氮工艺(图12-35,P150),将反硝化段布置在系统的后面,有机物的去除和硝化布置在系统的前面。,5.Bardenpho生物脱氮工艺,69,严选课件,1.厌氧好氧(AP/O)工艺(P157),二、生物除磷工艺,由厌氧池和好氧池组成,同时去除污水中有机物及磷。,图12-40 AP/O除磷工艺流程,70,严选课件,2.Phostrip除磷工艺(P158),71,严选课件,1.A2O(厌氧缺氧好氧)工艺(P159),三、生物脱氮、除磷工艺,72,严选课件,图12-43

26、倒置A2/O生物脱氮除磷工艺流程,处理水,短时 初沉池,剩余污泥,部分污水,污水Q,缺氧 池,厌氧 池,好氧 池,二沉池,回流污泥 (25100%)Q,回流混合液 (0200%)Q,73,严选课件,2.改良Bardenpho工艺(P161),在Bardenpho流程之前增设一个厌氧池,脱氮除磷效果好,但流程复杂。,74,严选课件,3.UCT工艺(P161),污泥回流到缺氧池,缺氧池混合液回流到厌氧池,脱氮除磷效果好。,图12-45 UCT生物脱氮除磷工艺,75,严选课件,四、生物脱氮、除磷影响因素(P164),1.生物脱氮影响因素 DO:缺氧段DO0.5mg/L;好氧段DO2.0mg/L; 营

27、养物质:硝化段,BOD51520mg/L; 反硝化段,BOD5TN35; pH:硝化段,pH78;反硝化段,pH6.57.5 温度:530,4.SBR工艺,通过时间顺序控制,在同一反应器中完成除磷、脱氮。,76,严选课件,2.生物除磷影响因素 DO:厌氧段DO0.2mg/L;好氧段:DO=2.0mg/L。 污泥泥龄:泥龄短,除磷效果好;,pH:68 温度:530,BOD5负荷:,五、常用生物脱氮除磷工艺设计参数和特点 表124和表125。(P162),77,严选课件,五、A2/O工艺设计要点及设计参数(自学),1.设计参数,(1)营养物,(2)DO:,(3),(4)温度30。,常用生物脱氮除磷

28、设计参数见表125。(P162),(5)污泥泥龄c:1020d; (6)混合液污泥浓度MLSS:30004000mg/L; (7)水力停留时间: 厌氧区12h;缺氧区0.53h;好氧区510h (8)污泥回流比:25100;混合液回流比100400,78,严选课件,2.计算公式,(1)厌氧池容积V,Q废水流量,m3/d;t水力停留时间,h。 KZ污水流量变化系数。,(2)A/0容积,S0进水BOD5值,mg/L; Se出水BOD5值,mg/L LS污泥负荷率,,f系数,取0.70.8; X混合液污泥浓度,mg/L;,79,严选课件,(3)剩余污泥量Px,MLSS剩余污泥量,kg/d。,Yobs

29、净产率系数。,R污泥回流比;,回流污泥浓度,取10000mg/L;,Y-污泥产率系数,mgVSS/mgBOD5; Kd-内源代谢系数,d-1;c污泥龄,d。,80,严选课件,(4)需氧量计算,例题:某污水Q=10000m3/d, 一级出水COD340mg/L,BOD5140mg/L,SS=125mg/L, TN=26.2mg/L,TP=4.5mg/L,要求二级出水COD70mg/L,BOD520mg/L,SS20mg/L,TN6mg/L,TP1mg/L,设计A2/0池。,N0进水TN,mg/L;Ne出水TN,mg/L;,81,严选课件,解:,(1)判断是否可采用A2/O工艺,满足要求。,(2)

30、设计参数,Kd0.04d-1;,R0.5;,(3)厌氧池容积,82,严选课件,(4)A/0池容积,83,严选课件,(5)剩余污泥量,(6)需氧量,84,严选课件,第六节 二沉池,一、作用及原理(P174),1.作用:固液分离和污泥浓缩。,2.思考:初沉池与二沉池异同? 相同:沉淀原理相同。 不同: a.污水处理流程中所处位置不同; b.功能不同; c.沉降类型不同:初沉池,自由沉降; 二沉池,成层沉降。,85,严选课件,二、二沉池构造,1.构造型式,平流式、竖流式和幅流式沉淀池(多采用),86,严选课件,中心进水幅流式沉淀池(P53书),87,严选课件,每座沉淀池表面积A(m2),Qmax最大

31、设计流量,m3/h,q表面水力负荷,m3/m2h,(表105,P45),n池数;,直径D(m),以中心进水辐流式沉淀池为例(P54),有效水深h2(m),t沉淀时间,h;D/h2=612;,三、二沉池设计计算,污泥部分所需容积V(m3),S每人每日湿污泥量,L/d人,N设计人口数,人;T排泥时间间隔,d,88,严选课件,泥斗容积(V1),r1泥斗上口半径,m; r2泥斗下口半径,m; h5泥斗高度,m;,泥斗以上圆锥体部分容积(V2),R池体半径,m; h4池底坡高度,m;,89,严选课件,总高h,h1超高,m;取0.3m; h2有效水深,m; h3缓冲层高度,m;取0.30.5m; h4底坡

32、高度,m; h5泥斗高度,m;,每池表面积,例题:某污水处理厂 ,N=360000, 设计中心进水辐流式二沉池。,q=1.3m3/m2.h(表105,P45),90,严选课件,表10-5 沉淀池经验设计参数,91,严选课件,t2h;D/h230/2.6=11.63,污泥部分所需容积,T=2h。,92,严选课件,污泥斗容积V1,设r12m,r21m;,泥斗以上圆锥体部分容积V2,93,严选课件,总容积,总高,画设计草图,作业:某污水处理厂Qmax=2400m3/h,N=320000,设计中心进水辐流式二沉池。,94,严选课件,1.水力负荷,Q增大,t变小,影响出水水质。,第七节 活性污泥法系统的

33、运行管理,一、运行影响因素(P179),对策:设置调节池。,2.有机负荷Ls,出水水质差,剩余污泥量多,污泥处置费用高。反之,出水水质好,投资大。,包括均量池、均质池、均化池、事故池,95,严选课件,用MLSS与MLVSS表示,但MLSS并不是微生物的活细胞量。MLSS过高,二沉池中沉淀困难,出水水质差;MLSS增加,要求更高的氧传递速率,否则处理效率降低。,3.微生物浓度,根据不同水质、工艺选择合理的微生物浓度。,4.曝气时间:有机负荷高,需氧量大,曝气时间长,曝气池容积增大,投资增大。,5.污泥泥龄(SRT):泥龄短,微生物活性强。泥龄长微生物活性低,絮凝条件恶化。,6.氧传递速率:决定活

34、性污泥法的处理能力。,有充足的氧量; 使混合液中固体保持悬浮状态和紊动条件。,96,严选课件,7.回流污泥浓度(XR)和污泥回流比(R),XR 增大,X增大;R增大,曝气池中MLSS高,但污泥浓缩时间缩短,使XR降低,可能使X降低。,R=QR/Q,9.pH和碱度:pH6.58.5;如废水pH过低,投加碱或石灰,调节pH。,10.DO:2mg/L左右。,8.曝气池构造:与反应要求密切相关。,97,严选课件,二、污泥膨胀及控制(P186),1.污泥膨胀,混合液在1000mL量筒中沉淀30min后,污泥体积膨胀,上清液减少,称为污泥膨胀。用SVI值判断。,2.分类,丝状菌膨胀,原因:污水水质,如营养

35、物不平衡及污水水温、pH值过低。运行条件,如曝气池负荷、DO浓度;工艺方法。,非丝状菌膨胀:发生在水温较低而污泥负荷太高的情况下。,98,严选课件,3.控制措施(P188),运行中控制措施 控制曝气量、调整pH值;调整氮、磷比例;投加化学药剂;取消初沉池。,(2)设计时,采取以下方法: 减小初沉池或取消初沉池;两级生物处理法;在曝气池前端设置填料;气浮法代替二沉池。,习题与思考题: P189书1、2、3、4、5、6、7、10,99,严选课件,1.活性污泥法基本工艺流程不包括()。 A 曝气池; B 二沉池;C 曝气系统; D污泥处理系统 2.机械曝气装置通过()使空气中的氧转移到污水中。 A.

36、叶轮转动形成的幕状水跃; B.叶轮转动造成的液体提升作用,使混合液连续上、下循环流动,气液接触界面不断更新; C.高速转动曝气器其后侧形成负压区;D.以上均正确; 3.某污水处理厂混合液污泥浓度X=3000mgL,回流污泥浓度XR=20000mgL,污泥回流比为()。 A.6.67; B. 1.17; C. 0.18; D.1.810-4 4.曝气池中混合液MLSS浓度( )回流污泥浓度。 A、相当于 B、高于;C、不可能高于 D、基本相同,100,严选课件,4.下列关于AO(缺氧/好氧)生物脱氮工艺说法正确的是()。 A.缺氧反应器的功能是反硝化脱氮,在该反应器中脱氮菌所需碳源来源于外界添加; B.好氧反应器的首要功能是硝化,其次是去除BOD; C.设置内循环系统,向前置反硝化池回流硝化液; D.处理水中不含硝酸盐; 5.以下关于AAO法同步脱氮除磷工艺各组成单元功能的描述,正确的是()。 A.厌氧反应器的功能是释放磷和硝化; B.缺氧反应器的功能是去除BOD; C.好氧反应器的功能是氨化、脱氮和去除BOD; D.沉淀池上清液作为处理水排放;含磷污泥一部分回流到厌氧池,其余作为剩余污泥排放达到除磷目的;,101,严选课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