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的窄带脉冲宽度检测.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203064 上传时间:2021-07-1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0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单片机的窄带脉冲宽度检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基于单片机的窄带脉冲宽度检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基于单片机的窄带脉冲宽度检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基于单片机的窄带脉冲宽度检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基于单片机的窄带脉冲宽度检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于单片机的窄带脉冲宽度检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单片机的窄带脉冲宽度检测.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精品毕业设计 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系 统 设 计题 目: 基于单片机的窄带脉冲宽度检测 专 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升本) 班 级: 专升本056班 姓 名: 葛尧鼎 学号: 05191134 完稿时间: 2006.6 指导老师: 余水宝 成 绩: ( 2006.6 )精品毕业设计目 录第1节 引 言1 1.1 系统概述 1 1.2 设计任务 1 第2节 系统硬件设计22.1 系统的硬件构成及功能22.2 AT89C2051单片机及其引脚说明22.3 CD4511芯片说明32.4 LED数码管显示说明42.5 硬件电路6第3节 系统软件设计73.1 系统的主程序设计73.2 系统的源程序设计7

2、第4节 系统调试与测试结果分析9第5节 结束语10参考文献11基于单片机的窄带脉冲宽度检测第1节 引 言一般单片机能够检测较宽的脉冲,但很难检测窄带脉冲,该系统只要是用于检测窄带脉冲,并显示其宽度的功能。11 系统概述本系统使用AT89C2051单片机,利用定时器T1门控GATE的功能,测量引脚 上 出现的正脉冲宽度,并用LED数码管显示出来。12 设计任务设计要完成的任务有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硬件方面,AT89C2051单片机的P3.3口测试外部脉冲。P1口可以接LED数码管。软件方面,利用单片机的定时完成正脉冲宽度的读取,然后用到P1口使LED数码管显示。第2节 系统硬件设计硬件电路关系到

3、软件的编程,也要有利用系统的实际应用。21 系统的硬件构成及功能本系统有以下几个部件组成:单片机AT89C2051,CD4511芯片电源,LED数码管等。单片机即单片微型计算机,是集CPU,ROM,RAM,I/O口,内部总线及中断系统于一体的微控制器,它体积小,重量轻,功能强,广泛应用于智能产品及工业自动控制上,而51单片机是各单片机最为典型和最有代表性的一种。电源提供单片机正常工作,单片机只需+5V的电压,可以通过220V的市电通过变压、整流稳压来得到,维持系统的正常工作。LED数码管用于显示所检测外部输入脉冲的宽度,直观22 AT89C2051单片机及其引脚说明AT89C2051单片机是5

4、1系列单片机的一个成员,是8051单片机的简化版。内部自带2K字节可编程FLASH存储器的低电压、高性能COMS八位微处理器,与Intel MCS-51系列单片机的指令和输出管脚相兼容。由于将多功能八位CPU和闪速存储器结合在单个芯片中,因此,AT89C2051构成的单片机系统是具有结构最简单、造价最低廉、效率最高的微控制系统,省去了外部的RAM、ROM和接口器件,减少了硬件开销,节省了成本,提高了系统的性价比。AT89C2051单片机是一个有20个引脚的芯片,引脚配置如图1所示。与8051相比,AT89C2051减少了两个对外端口(即P0、P2口),使它最大可能地减少了对外引脚下,因而芯片尺

5、寸有所减小。图1 AT89C2051引脚配置AT89C2051芯片的20个引脚功能为:VCC 电源电压。GND 接地。RST 复位输入。当RST变为高电平并保持2个机器周期时,所有I/O引脚复位至“1”。XTAL1 反向振荡放大器的输入及内部时钟工作电路的输入。XTAL2 来自反向振荡放大器的输出。P1口 8位双向I/O口。引脚P1.2P1.7提供内部上拉,当作为输入并被外部下拉为低电平时,它们将输出电流,这是因内部上拉的缘故。P1.0和P1.1需要外部上拉,可用作片内精确模拟比较器的正向输入(AIN0)和反向输入(AIN1),P1口输出缓冲器能接收20mA电流,并能直接驱动LED显示器;P1

6、口引脚写入“1” 后,可用作输入。在闪速编程与编程校验期间,P1口也可接收编码数据。P3口 引脚P3.0P3.5与P3.7为7个带内部上拉的双向I/0引脚。P3.6在内部已与片内比较器输出相连,不能作为通用I/O引脚访问。P3口的输出缓冲器能接收20mA的灌电流;P3口写入“1”后,内部上拉,可用输入。P3口也可用作特殊功能口,其功能见表1。P3口同时也可为闪速存储器编程和编程校验接收控制信号。23 CD4511芯片说明CD4511是BCD锁存段码译码共阴LED驱动集成电路,其引脚如图2所示,各引脚功能如下:图2 CD4511各引脚配置VCC:接正电源;VSS:接地;A, B, C, D:BC

7、D码输入脚(A为最低位,D为最高位);QaQg:段码输出脚,高电平有效,最大可输出25mA电流;BI:熄灭,接低电平则QaQg全部输出低电平;LT:点亮测试,接低电平则QaQg全部输出高电平;LE:锁存允许,接高电平锁存,则输出不会随BCD码输入改变24 LED数码管显示说明由于系统要显示的内容比较简单,显示量不多,所以选用数码管既方便又经济。LED有共阴极和共阳极两种。如图所示。二极管的阴极连接在一起,通常此公共阴极接地,而共阳极则将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在一起,接入+5V的电压。一位显示器由8个发光二极管组成,其中7个发光二极管构成字型“8”的各个笔划(段)ag,另一个小数点为dp发光二极管

8、。当在某段发光二极管施加一定的正向电压时,该段笔划即亮;不加电压则暗。为了保护各段LED不被损坏,需外加限流电阻。LED数码管结构原理图:g f com a b f eddpcbage d com c dp 符号和引脚 共阴极 高电平驱动 共阳极 低电平驱动LED显示数码管通常由硬件7段译码集成电路,完成从数字到显示码的译码驱动。本系统采用软件译码,以减小体积,降低成本和功耗,软件译码的另一优势还在于比硬件译码有更大的灵活性。所谓软件译码,即由单片机软件完成从数字到显示码的轮换。从LED数码管结构原理图可知,为了显示字符,要为LED显示数码管提供显示段码,组成一个“8”字形字符的7段,再加上1

9、个小数点位,共计8段,因此提供给LED数码管的显示段码为1个字节。各段码位与显示段的对应关系如表:各段码位的对应关系段码位D7 D6 D5 D4 D3 D2 D1 D0显示段dpgfedcba 当用数据口连接LED数码管adp引脚时,不同的连接方法,各段码位与显示段有不同的对应关系。通常数据口的D0位与a段连接,D1位与b段连接,D7位与dp段连接,如上表所示,LED数码管显示的十六制数和空白字符与P的显示段码。LED显示段码字型共阳极段共阴极段字型共阳极段共阴极段0C0H3FH990H6FH1F9H06HA88H77H2A4H5BHB83H7CH3B0H4FHCC6H39H499H66HDA

10、1H5EH592H6DHE86H79H682H7DHF84H71H7F8H07H空白FFH00H880H7FHP8CH73H在该系统中,根据由于硬件连线的不同,各段码的关系如下:段码位D7D6D5D4D3D2D1D0显示段dpbafgcde因此在该系统中所出现的LED数码管显示的十六进制数和空白字符与P的显示段码也要根据此修改。根据AT89C2051单片机灌电流能力强,拉电流能力弱的特点,选用共阳数码管。将AT89C2051的P1.0P1.7分别与共阳数码管的ag及dp相连,高电平的位对应的LED数码管的段暗,低电平的位对应的LED数码管的段亮,这样,当P0口输出不同的段码,就可以控制数码管显

11、示不同的字符。例如:当P0口输出的段码为11000000,数码管显示的字符为0。数码管显示器有两种工作方式,即静态显示方式和动态扫描显示方式。为节省端口及降低功耗,本系统采用动态扫描显示方式。动态扫描显示方式需要解决多位LED数码管的“段控”和“位控”问题,本电路的通过P1口实现:而每一位的公共端,即LED数码管的“位控”,则由P3口控制。这种连接方式由于多位字段线连在一起,因此,要想显示不同的内容,必然要采取轮流显示的方式,即在某一瞬间,只让其中的某一位的字位线处于选通状态,其它各位的字位线处于断开状态,同时字段线上输出这一位相应要显示字符的字段码。在这一瞬时,只有这一位在显示,其他几位则暗

12、。在本系统中,字位线的选通与否是通过PNP三极管的导通与截止来控制,即三极管处于“开头”状态。25 硬件电路单片机的P3.3引脚接外部的脉冲源,通过内部的定时器控制计算脉冲个数,这与单片机的晶振频率有关。通过2片CD4511芯片输出2个4位BCD码,再输出到LED数码管显示。其具体的系统电路图参见图3所示。AT89C2051RST VCC P1.7 P1.6 P1.5 P1.4P3.3 P1.3 P1.2 P1.1 P1.0GND+5VDVcc LT QaC CD4511 .B .A . Vss LE Qg+5VDVcc LT QaC CD4511 .B .A . Vss LE Qg+5V图3

13、 系统电路图第3节 系统的软件设计本系统的软件设计主要是通过定时器计脉冲个数,然后显示在LED数码管上。31 系统主程序设计通过外部脉冲输入到P3.3口。当 引脚上出现高电平时,定时器T1即开始对12分频时钟周期计数,直到 引脚变低电平为止,然后读出T1计数器的值并显示。图4 脉冲源假设我们使用的脉冲源如图4所示。32 系统源程序设计ORG 0000HAJMP STARTORG 1000HSTART:MOV TMOD,#90H;对定时器初始化MOV TL1,#00HMOV TH1,#00HWAIT1:JB P3.3,WAIT1;等待 变低SETB TR1;启动T1计数WAIT2:JNB P3.

14、3,WAIT2;等待 升高WAIT3:JB P3.3,WAIT3;等待 变低CLR TR1;停止T1计数MOV A,TL1;读出TL1的计数值CLR CSUBB A,#30HSWAP AMOV 40H,A;暂存A的内容MOV A,TH1CLR CSUBB A,#30HANL A,40HMOV DPTR,#TABMOV A,A+DPTRMOV P1,A;输出数字MOV R7, #200 DLY1: MOV R6, #123 ;延时程序 DLY2: DJNZ R6, DLY2 DLY2: NOP DJNZ R7,DLY1TAB:DB C0H,0F9H,0A4H,0B0H,99H DB 92H,82

15、H,0F8H,80H,90H END第4节 系统调试与测试结果分析略第4节 结 束 语初学单片机,对所学知识掌握不够全面,这次的系统设计有点粗糙,正所谓困难重重,刚好有个电子钟的课程设计,就按照它的设计过程的思想作为参考,本想把所学知识全应用起来,做一个带创新的思路的系统设计,但是还是没有头绪。结合老师上课所讲的,就决定做这个窄带脉冲宽度检测,因为这个对我来说比较容易理解,设计思路比较清晰。虽然这个设计没有经过实物器件的调试,但是我体会到了,单片机设计的整个过程。它需要系统整体设计,硬件设计,软件设计,和调试测试等等步骤。软件设计要 和硬件设计相结合,他们是有相互联系的。在本系统中,难免有些错

16、误,希望老师批评指正。单片机是一门实用型课程,学好这单片机对今后的工作是很有帮助的,虽然课程已经学完,但不能把所学知识给忘了,而应该继续学习,更深层次的学习,在此感谢在学习中给予帮助的老师和同学,把单片机学的更好,把创新应用在实践中。参考文献1 贾金玲,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理论、实验、课程设计,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年2 徐永龙,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3 韩太林,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年4 付晓光,单片机原理与实用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5 胡汉才,单片机原理及系统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6 余水宝,单片机课程设计,数理与信息学院,2006年6月7 杨西明,朱骐,单片机编程与应用入门,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