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九年级第十一章 第二节滑轮 教案.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206167 上传时间:2021-07-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0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科版九年级第十一章 第二节滑轮 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苏科版九年级第十一章 第二节滑轮 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苏科版九年级第十一章 第二节滑轮 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苏科版九年级第十一章 第二节滑轮 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苏科版九年级第十一章 第二节滑轮 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科版九年级第十一章 第二节滑轮 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科版九年级第十一章 第二节滑轮 教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课 题 滑轮课型新课第1课时(共1课时)主备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 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了解这两种滑轮在生活和实际中的应用2、 明确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实质是变形杠杆3、 知道滑轮组中承担物重绳子的段数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课前预习、课前准备和课堂实验等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科学探究的兴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实质是变形杠杆,初步了解透过现象看成本质的思想方法重点1、说出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2、会用杠杆平衡条件分析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3、滑轮组中承担物重绳子段数的确定难点 动滑轮的瞬时支点的确定方法滑轮组中承担物重绳子段数的确定教学准备 滑轮;弹簧秤;钩码

2、;铁架台;线等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师:出示滑轮引入:如同杠杆,滑轮也是一种常用的简单机械。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研究它。2、 合作交流 解读探究1、动滑轮和定滑轮活动:如何把木料去到楼上?试一试学生讨论设计方案,并选择合适的器材做模型,试一试能否实现自己的设想议一议教师组织学生对方案作出评价。读一读指导学生看课本P9,回答下列问题:滑轮分为那几类?各类滑轮的特点是什么?滑轮分为定滑轮、动滑轮定滑轮:轴的位置固定不动动滑轮:軕的位置随被拉物体一起运动你在什么地方看到过滑轮?人们是怎样使用它们的?旗杆顶端的定滑轮塔吊提起重物时下端的动滑轮、等2、探究使用定滑轮的特点师生共同做课本图

3、1117所示的实验:(1)按课本上的步骤进行,认真观察,做好记录,并把数据填在课本上的表格中。(2)根据实验的数据分析讨论,你能得使用定滑轮有什么特点?结论: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3、探究使用动滑轮的特点师生共同做课本图1118所示的实验:(2)按课本上的步骤进行,仔细观察,做好记录,并仿照课本自己设计表格,把数据填在其中。实验次数钩码和动滑轮总重G总/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123(2)根据实验的数据分析讨论,你能得使用动滑轮有什么特点? 结论: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4、 定滑力和动滑轮的实质:读一读认真阅读课本P11上的“读一读”内容,回答:定滑轮的实质是

4、: ;动滑轮的实质是: ;画一画1、画出定滑轮的杠杆示意图,并根据图示分析,解释为什么斜着拉动重物时拉力的大小不变2、画出动滑轮的杠杆示意图,并根据图示分析,解释为什么斜着拉动重物时拉力的大小会变大?5、滑轮组师引导:能否结合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优点设计出既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的机械呢?将定滑轮和动滑轮结合起来使用介绍:将定滑轮和动滑轮结合在一起的组合装置叫滑轮组做一做让学生动手将一个定滑轮、一个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注意引导学生用不同方法绕绳),然后猜想绳端拉力与物重的关系,并实验验证。探究发现:当由2段绳子承担物重时,F=(G+G动)/2 S=2h当由3段绳子承担物重时,F=(G+G动)/3

5、S=3h推广 分析课本图11-21使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若不计动滑轮重和摩擦,有几股绳子承担重物,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就是物体上升高度的几倍。即:当由n段绳子承担物重时,F=(G+G动)/n S=nh三、应用迁移 巩固提高例题:分别用下列滑轮、滑轮组提升重150N的物体(1) 若不计绳重、摩擦和滑轮重,则: F1=_N, F2=_N,F3=_N, F4=_N。(2) 若每个滑轮重为6N,不计绳重和摩擦,则: F1=_N,F2=_N,F3=_N,F4=_N。(3) 若物体被匀速提升3m,则自由端移动的距离分别是: S1=_m,S2=_m,S3=_m,S4=_m.四、总

6、结1、使用定滑轮可以_,但不能_定滑轮的实质是_2、使用动滑轮可以_,但不能_动滑轮的实质是_3、使用滑轮组既能_,又能_。使用滑轮组时由几段绳子承担物重,在不计绳重和摩擦的情况下,拉力是物体重的_,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是物体上升高度的_。五、作业 1、阅读课本P12:生活 物理 社会2、完成课本P13:WWW1、2、3六、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导语:上节课我们已经观察了一些奇特的物理现象,可以说自然存在着无穷无尽的奥秘,科学家也和我们一样,每天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那么,科学家是怎样进行科学探究来认识它们的呢?今天我们就体验科学探究。二、合作交流 解读探究读一读物理学家进行

7、科学探究的故事。想一想 要探索自然界存在的无穷奥秘,必须掌握科学的方法。科学家是通过科学探索去认识它们的,科学家是如何研究的呢?点 拨 同学们,意大利生理学家伽伐尼和物理学家伏打善于发现并提出问题,而且能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做出猜想和假设,为了检验猜想和假设,伏打又做了许多实验,最后得出并非生物电,而是两种不同金属与导电的液体接触产生了电,并且伏打又根据这一发现制成了伏打电堆。小结归纳物理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是: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点 拨 科学探究不仅对科学家研究科学问题是需要的,对我们学习物理学和解决日常生活问题也同样是需要的。体

8、 验体验科学探究过程:装满水的杯子里还能放多少回形针?器材:玻璃杯(塑料杯、纸杯)、回形针、水、食盐步骤:取一只杯子,在杯中倒满水猜 想若将一只回形针轻轻放入水中,请猜想一下,水是否会溢出?学生:不会(或会)试一试 将一只回形针轻轻放入水中,观察水溢出了吗?学生:没有。猜 想猜想一下,在水不溢出的情况下,最多能放入多少回形针?试一试学生两人为一组,继续放入回形针,直到水刚冒出为止,记下在水不溢出的情况下最多能放入多少回形针?算一算实际放入的数量与你的猜想数字相差多少?交流合作与其他小组交流一下,谁放得最多?猜一猜,放入回形针的数量与哪些 因素有关?学生;液体种类和杯子大小。小结归纳对上面的实验我们一定会感到很有趣,也一定会感到很吃惊猜想和结果会有那么大的差别!这就是我们进行实验探究的一个重要原因。3、 小结:1、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2、在自然界和生活中,有许多的物理现象值得我们探究,在探究物理现象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善于观察,勇于提问,勤于思考,联系实际.3、自然界存在着无穷的奥秘,科学家是通过科学探究去认识它们的.4、我们应该学习科学家在科学探究过程中的求真精神、创新思想和科学方法.5、科学探究的一般程序:发现并提出问题,做出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交流和合作、评估等。4、 作业:课本P6:WWW1、2、3、4教后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