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法的初步认识(3).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207776 上传时间:2021-07-1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除法的初步认识(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除法的初步认识(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除法的初步认识(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除法的初步认识(3).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除法的初步理解教学反思除法是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表内除法是学习除法的基础,而“除法的初步理解”又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所以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及对除法的兴趣将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习,所以这节课显得尤为重要。教学过程:教师先简要叙述:我们已经学习了加法、减法和乘法,你们还记得它们的含义吗?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种新的计算方法除法教学新课: 通过实物演示,使学生知道“平均分”的含义 教学例1前,教师能够通过下面的活动,使学生直接感知“平均分”的含义 教师拿出6枝铅笔,请3个同学到讲台前边教师说明要把6枝铅笔分给3个同学,每人要分得同样多,请同学注意分的过程 先每人分1枝教师提问:“分完了吗?”

2、学生回答后,再每人分1枝教师接着问:“分完了吗?”(分完了) 教师让全班同学观察:这3个同学每人分得几枝?(每人分得2枝)每人分得同样多吗?(同样多) 教师板书:同样多 接着教学例1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12个小正方体(或其他实物),放在自己的桌上然后仿照刚才教师分铅笔的方法,把12个小正方体分成4份,每份要分得“同样多”要求每个同学都动手摆一摆,实际分分看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摆的情况,特别要看一看学生的具体操作过程 学生摆完后,教师让一名分得好的学生在黑板前演示分的过程(学生:先把正方体每份放1个,再每份放1个,正好放完) 教师提问:每份分得同样多吗?每份是几个? 然后教师着重指出:像这样每份分得

3、同样多的分法,叫“平均分” 在“同样多”的旁边板书:平均分 教师提问:把上面分12个小正方体这件事,怎样用“平均分”这个词简单叙述出来?(如果学生回答有困难,教师能够适当启发:要求怎样分12个小正方体?每份分得同样多是什么意思?)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概括,上面分12个小正方体这件事能够这样说:“把12个小正方体平均分成4份”再提问:“每份几个”(3个) 2、演示和学生的操作,使学生掌握“这种分法”,知道“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3、出示“把6个桃平均分在3个盘里,每盘几个?”(边口述题目,边拿出6个桃和3个盘子的图片,贴在黑板上)同时,也能够让学生拿出6个小三角形 提

4、问:把6个桃平均分在3个盘里,是什么意思?(就是每盘放得同样多) 把6个桃平均分放在3个盘里,应该怎样放? 学生回答后,教师演示平均分的过程在演示平均分时,要特别强调:要使每个盘里的桃同样多,应该先把桃每盘放1个边分边提问,也能够让学生跟着教师的演示一步一步地自己摆学具 每盘放1个,分完了吗?(没有) 再每盘放1个,分完了没有(分完了) 每盘放了几个?(2个) 是不是同样多?(是) 这种分物品的方法叫怎样分?(平均分。)教师小结:把6个桃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个 提问:上面把8个小正方体平均分成4份,把6个桃平均分在3个盘里,都是说的什么事情?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概括出:上面这样分物品,都是

5、把一些物品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的问题在数学里我们要用一种新的方法除法来计算 板书:除法 课内练习。小结:今天我们学会了把一些物品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的方法;希望同学们好好复习,下一次我们还要学习新的知识。我在设计教案时,把教学重点确定为“通过实际分东西,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为此安排了几个层次教学:(1)由同样多引出平均分。这个层次安排两次实践操作,一是把6枝铅笔分成3份,每份要同样多,通过第一次动手操作由学生的汇报引出“同样多”,通过第二次动手操作和教师的提问引出“平均分”。(2)用“平均分”指导操作,让学生把12个小正方体平均分成4份,求每份是几个。(3)把“平均分”这个生活常识抽象成除法算式。解决了“平均分”之后,教师指出把6个桃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个,能够用除法来表示,于是抽象出除法算式。(4)结合除法算式教学除法算式的读法和意义。整堂课完成得很顺利,学生都对实践操作很感兴趣,通过实践加深了对“平均分”的理解,也对今后的除法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