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物态变化复习课件(精)【精品】.ppt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11215541 上传时间:2021-07-15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2.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复习物态变化复习课件(精)【精品】.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中考复习物态变化复习课件(精)【精品】.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中考复习物态变化复习课件(精)【精品】.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中考复习物态变化复习课件(精)【精品】.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中考复习物态变化复习课件(精)【精品】.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复习物态变化复习课件(精)【精品】.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复习物态变化复习课件(精)【精品】.ppt(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考复习物态变化复习课件(精),初三物理复习课件,物态变化,中考复习物态变化复习课件(精),物态变化,温度计,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熔化和凝固,水循环,中考复习物态变化复习课件(精),温度: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温度: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中考复习物态变化复习课件(精),摄氏温度的规定:_,温度计正确的使用方法:,常用温度计的原理:_,测量,1、测量时应将_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 不要碰到_或_。 2、记录时应待温度计的示数_后读数,读数时, _不能离开被测液体,视线必须与温度计中液 柱的上表面_。 3、使用体温计测温前要_。,温度计的种类:_,温度计,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

2、温度是 0摄氏度,一标准大气压沸水的温度是100 摄氏度,液体的热胀冷缩,玻璃泡,容器底,容器壁,稳定,玻璃泡,相平,把水银甩下回玻璃泡,寒暑表、体温计、实验室温度计,中考复习物态变化复习课件(精),图中温度计甲的示数为_, 读做 ;温度计乙的示数 为_,读做_,考点:能说出生活环境中的常见的温度值,19,19摄氏度,零下12摄氏度,-12,下列使用温度计的方法是否正确,并指出错误的原因,中考复习物态变化复习课件(精),(二)物态变化,固态,液态,熔化(吸热),凝固(放热),汽化(吸热),液化(放热),升华(吸热),凝华(放热),气态,中考复习物态变化复习课件(精),熔化:1、定义:物质由固态

3、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2、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3、晶体熔化,图象,条件: 特点:,吸热 上升 固态,吸热 不变 固液共存,吸热 上升 液态,温度达到熔点,继续吸热,虽然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辨析:48的海波是什么状态?,熔点,熔化和凝固,中考复习物态变化复习课件(精),凝固: 1、定义: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 2、晶体凝固,E,F,G,H,条件: 特点:,放热 下降 液态,放热 不变 固液共存,放热 下降 固态,凝固点,温度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虽然继续放热,但温度保持不变,熔化和凝固,中考复习物态变化复习课件(精),熔化和凝固,中考复习物态变化复习课件(精),晶体熔化图象,非

4、晶体熔化图象,熔点,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的区别: 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熔化和凝固,中考复习物态变化复习课件(精),液体凝固成非晶体,液体凝固成晶体,凝固点,液体凝固成晶体和非晶体时的区别: 晶体有凝固点,非晶体没有,同一种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熔化和凝固,中考复习物态变化复习课件(精),晶体熔化和凝固的条件: 温度达到熔点并能吸热或温度达到凝固点并能放热,将0的冰放在0 的水里一段时间后,是冰变多还是水变多?,举出生活应用中熔化吸热、凝固放热的例子。什么情况下会给我们带来不利影响?,熔化和凝固,中考复习物态变化复习课件(精),例:对海波粉加热时,它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从图中

5、可以看出: (1)、海波粉的熔点是_; (2)、图中AB段表示海波处于_态; BC段表示海波处于_态;黑点表示海波处于,_状态。 (3)、海波熔化过程用了_分钟。,0 2 8 14 t/min,A,B,C,D,48,t/,48,固,固液共存,吸热,6,中考复习物态变化复习课件(精),汽 化,1、定义:物质由 变成 的过程叫做汽化 2、汽化方式 蒸发 沸腾,定义 :,影响 快慢 的因素:,图象,现象:水中形成大量的气泡,上升,变大,到 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 )散发到空气中。,定义 :,条件 :,特点:,A,B,C,在任何温度下、在液体表面进行的,比较缓慢的汽化现象,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表

6、面空气流动的速度,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的,比较剧烈的汽化 现象,达到沸点,继续吸热,虽然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沸点,水蒸气,液态,气态,汽化和液化,中考复习物态变化复习课件(精),影响液体蒸发的因素:,1.液体温度高低,2.液体表面积大小,3.液体表面空气流 动快慢,蒸发吸热,蒸发致冷的应用,汽化和液化,中考复习物态变化复习课件(精),液体沸腾,沸腾时要吸热 但温度不变,沸点,液体沸腾的条件,吸热,沸点,汽化和液化,中考复习物态变化复习课件(精),汽化,汽化和液化,中考复习物态变化复习课件(精),蒸发和沸腾,都需要吸热 都是汽化,液体表面,液体表面和内部,任何温度,一定温

7、度(沸点),缓慢,剧烈,温度下降,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汽化和液化,中考复习物态变化复习课件(精),指出下列图象代表哪类物体哪种物态变化过程,温度/,时间/min,A,B,C,D,温度 /,时间/min,(1),(2),温度/,温度/,温度/,时间/min,时间/min,时间/min,(3),(4),(5),48,98,4,8,A,B,C,E,F,G,H,物态变化,中考复习物态变化复习课件(精),小明将盛有水的烧瓶放在火焰上加热,水沸腾后肥烧瓶从火焰上拿开,迅速塞上瓶塞;再把烧瓶倒置后向瓶底浇上冷水,如图3所示,则观察到烧瓶里的水( ) A一直沸腾,浇上冷水时,停止沸腾 B先停止沸腾,浇上冷

8、水时,会再沸腾 C因没有继续加热,且又浇上冷水,故不会沸 D从火焰上拿开到向瓶底浇上冷水的整个过程中,始终都会沸腾,B,中考复习物态变化复习课件(精),液化,1、定义:物质由 变成 的过程叫做液化 2、液化的方法 3、属于液化的一些现象,液态,气态,降温,压缩体积,看到的“白气”、 露的形成、雾的形成 棒冰上方冒“白气” 、 夏天冰箱里拿出的啤酒瓶出汗 冬天从室外走进室内,镜片变模糊,所有气体在温度降低到足够低时,都能液化。,注意:降低温度、压缩体积可单独使用也可同时使用。,汽化和液化,中考复习物态变化复习课件(精),升华和凝华,状态变化,举例:升华: 凝华:,升华:_,凝华:_,返回,固态,

9、冰冻的衣服变干、钨丝变细 固体清香剂变小,气态,固态,气态,霜、雾凇、冰花,直接,直接,升华和凝华,中考复习物态变化复习课件(精),水循环,中考复习物态变化复习课件(精),水循环,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吸热,放热,固,液,气,中考复习物态变化复习课件(精),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1、冬天嘴呼出的“白气”的形成,2、雾的形成,3、露的形成,4、霜的形成,5、用久日光灯管变黑,6、冰镇啤酒瓶“冒汗”,7、用久的电灯的灯丝变细,8、天空中云的形成,9、舞台上干冰形成的白雾,10、冰棒冒“白气”,11、烧开水时,水面冒出的“白气”,12、冰棒纸上结的“霜”,液化,液化,液化,凝华,先

10、升华后凝华,液化,升华,液化和凝华,先升华后液化,液化,先汽化后液化,凝华,中考复习物态变化复习课件(精),判断下列现象各是什么状态变化,1)碘受热直接变成了紫色的气体 ( ) 2)夏天,吃冰棒解热 ( ) 3)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 ( ) 4)夏天,挂在外面的湿衣服变干了 ( ) 5)河水结冰了 ( ) 6)冬天从室外进来的人的皮衣上会“出汗” ( ),升华,凝华,凝固,熔化,汽化,液化,典型例题:,中考复习物态变化复习课件(精),1使用干手器时为什么手会干得比较快?,典型例题:,中考复习物态变化复习课件(精),2.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镜片会模糊不清是由于 原因。,水

11、蒸气液化,典型例题:,中考复习物态变化复习课件(精),3.烧水时从壶嘴里喷出“白气”,形成“白气”的 物态变化过程是 A液化过程 B汽化过程 C先汽化后液化 D先升华后汽化,C,典型例题:,中考复习物态变化复习课件(精),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4.以下现象是怎样产生的?,典型例题:,中考复习物态变化复习课件(精),1、在自然界中的霜、雾、露、冰的形成过程中,由液化形成的是( ) A、霜和露 B、露和雾 C、露和冰 D、冰和霜,2、在(1)冰熔化(2)酒精蒸发(3)水沸腾(4)铁水凝固这四个过程中,都要一定的温度下才能发生的是 ( ) A、(2)(3)(4) B、(1)(2)(3) C

12、、(1)(3)(4) D、(1)(2)(4),B,C,综合小练习,中考复习物态变化复习课件(精),5.1 .标准大气压下,在盛水的大烧杯A内放着盛有80热水的大试管B,如图2所示,当对大烧杯内的水加热时,烧杯内的水很快就烧开,若继续加热,试管B内的水将 ( ) A 、到100就沸腾; B、到100不能沸腾; C 、管内水温保持80不变 D、无法确定。,B,典型例题:,中考复习物态变化复习课件(精),例、在开口向上的试管装有少量的水,竖直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如图所示,用酒精灯在烧杯的底部加热并使烧杯内的水达到沸腾,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多选 )( ) A、试管内的水也会沸腾

13、 B、试管内的水不会沸腾 C、试管内的水温等于100 D、烧杯内的水温高于100 E、烧杯内的水温等于100,B、C、E,中考复习物态变化复习课件(精),3、下列现象中,一定向外界放出热量的是 ( ) A、冬天,水结成冰 B、涂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就干了 C、铁矿石变成铁水 D、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逐渐变小,A,中考复习物态变化复习课件(精),思考,例3、有两支用后都没有甩过的体温计,它的示数都是37.5,分别用来测量两位病人的体温。若两位病人的实际体温分别是37和38,那 么这两支体温计的示数分别为( ) A、37.5、37.5 B、37、38 C、37.5、38 D、37、37.5,C,中考复

14、习物态变化复习课件(精),6 、在图中的四个图象中,表示萘熔化的图象是( ),5.2、将冰水混合物放在0的房间内,经过足够长的时间,观察到的物态变化是 ( ) A. 水全部结成冰 B. 冰全部化为水 C. 水不结成冰,冰也不化为水 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典型例题:,D,C,中考复习物态变化复习课件(精),思考,例5,图是晶体的凝固图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晶体在EF段呈液态,温度不变 B、晶体在FG段处于凝固过程,温度上升 C、晶体在FG段处于凝固过程,温度不变 D、晶体在GH段呈固态,温度不变,O,t/min,温度/,E,F,G,H,分析:晶体的熔化和凝固互为逆过程,可得: 在

15、EF段晶体呈液态,并丛E点到F点过程中晶体 在放热,温度降低,达到F点时,达到晶体的 凝固点。 在FG段,晶体呈固、液并存状态,是晶体的凝固过程, 并且从F点到G点的过程中固体占的比列逐渐增大,晶体放热, 温度不变,达到G点时,液体全部变成固体。 在GH段晶体呈固态,从G点到H点过程中,晶体放热, 温度降低。,C,中考复习物态变化复习课件(精),4、用笔画线把下列现象同该现象所属的物态变化连 起来,烧开水时冒的“白气” 熔化 冬天“冰冻”的衣服干了 凝固 冬天早晨看到草上的霜 汽化 吃冰棒解热 液化 夏天湿衣服晾干了 升华 钢水浇铸成火车轮 凝华,中考复习物态变化复习课件(精),思考,例11、

16、蒸发和沸腾是_的两种方式,如图中 甲、乙是某同学做观察水沸腾实验时看到气泡上升 的示意图,其中_是沸腾时的情况。,甲,乙,分析:水沸腾时产生 大量的气泡,上升,变 大,到水面破裂开来, 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汽化,甲,中考复习物态变化复习课件(精),7、下面现象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 ) A.冬天人呼出的白气 B.初冬早晨草叶上的白霜 C.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干了 D.冬天室外的水结冰,练习,中考复习物态变化复习课件(精),7、下面能使蒸发变慢的措施是 ( ) A.用敞口的瓶子装酒精 B.塑料袋包装蔬菜放入冰箱冷藏室内 C.夏天,人们使用电风扇扇风 D.把湿衣服展开晾在通风向阳处,典型例题:,B,

17、中考复习物态变化复习课件(精),8、把烧红的铁棒放入冷水中,会听到“吱吱”响声并且看到水面冒出“白气”。在此过程中,水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和 。 9、在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吸热的是() A冬天,河面上的冰层增厚 B冬天,屋顶的瓦上霜层增厚 C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进入温暖的 室内,镜片上蒙水珠 D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典型例题:,汽化 液化,D,中考复习物态变化复习课件(精),10、下面现象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 ) A.冬天人呼出的白气 B.初冬早晨草叶上的白霜 C.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干了 D.冬天室外的水结冰,典型例题:,C,中考复习物态变化复习课件(精),11下列物态变化的事例中,正

18、确的是( ) A电冰箱冷冻室内出现白色的霜,这是 凝固现象 B 夏天荫凉地方的石头比较湿润,这 是液化现象 C 舞台上用干冰制作“云雾”,这是汽 化现象 D 衣柜中的樟脑丸,过一段时间变小 或消失,这是汽化现象,典型例题:,中考复习物态变化复习课件(精),12、如图所示的情景,是研究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探究过程,这个探究方案中(a)(b)(c) 图A是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积大小关系的 图B是研究蒸发快慢与温度高低关系的 图C是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附近气流快慢关系的 整个过程中是利用“控制变量法”和“对比法”进行探究的 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B只有 C只有D均正确,D,典型例题:

19、,中考复习物态变化复习课件(精),13、在28的室内,将一支温度计从装有酒精的瓶中抽出,它的示数将 ( ) A、下降 B、上升 C、先下降后上升最后不变 D、先上升后下降最后不变,C,典型例题:,中考复习物态变化复习课件(精),14、下表列出的是几种物质的熔点,根据表中的数据判断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电灯泡的灯丝用钨制成,不易熔化 B、不能用钢制容器熔化金 C、水银温度计在-40时已失效不能使用 D、-265时,氢是固体,B,典型例题:,中考复习物态变化复习课件(精),(10、无锡)1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某实验小组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如图甲、乙所示,图中 是

20、水在沸腾时的情况实验过程中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1)从记录的数据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水沸腾时的温度是 (2)根据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与水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100相比有明显的差异,如果测量方法正确,你认为造成差异的原因可能是: 。,真题赏析:,甲,98,气压低于一标准大气压,中考复习物态变化复习课件(精),(10、东营)2小明同学利用相同质量的海波和松香进行了 固体熔化过程的实验探究,在加热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小明测 出了多组数据,并绘制出了海波和松香的温度时间变化图 象,如下图所示。,真题赏析:,(1)由图象可知,在海波和松香这两种物质中,属于晶体的是 ;它的熔点约是 , (2)在第6分钟时

21、海波处于 状态。(选填“固体”、“液体”或“固液共存”),海波,48,固液共存,中考复习物态变化复习课件(精),思考,1、为了确定风向,可以把手臂浸入水中,然后向 上举起,手臂的哪一面感到凉,风就从哪一面吹来的, 试说明理由,并举出一个相同原理的例子。 答:风吹来的那一面手臂上的水_得快,从 手臂吸收的_多,手臂的这一面就感到凉,就知 道风是从这一面吹来的。 举例:_,蒸发,热量,喝热水时,用嘴吹一吹,就凉得快,中考复习物态变化复习课件(精),2. 如图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中实线所示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水的质量增加,则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正确的是( ) Aa Bb Cc

22、Dd,C,中考复习物态变化复习课件(精),3(10、鸡西)将一瓶水放入冰箱一段时间,拿出后会出现两个现象。现象一:瓶内的水结冰并且“多”了;现象二:过了一会儿,瓶的外壁出现一层小水珠。请你根据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一下这两个现象产生的原因。,答案:根据=m/V,冰的密度小于 水的密度,冰和水的质量相等,所 以冰的体积大于水的体积,瓶壁的 温度低于外界温度,空气中的水蒸 气遇到冷的瓶壁液化成小,真题赏析:,中考复习物态变化复习课件(精),一、选择题 1、下列现象中需要吸热的是( ) A.用铁水铸成铁块 B.冬天早晨出现的霜 C.春秋常见的雾、露 D.衣柜中的樟脑丸变小了 2、物体放出热量,物体的温度

23、( ) A.一定降低 B.一定不变 C.可能降低也可能不变 D.以上答案都不对 3、从冰箱拿出的冰,可以看见冒着“白气”,这实际上是( ) A.冰升华产生水蒸气 B.冰蒸发产生水蒸气 C.冰升华产生水蒸气遇冷又凝华成的小冰晶 D.冰块周围的水蒸气遇冷而液化的小水珠 4、下列现象与蒸发无关的是( ) A.冬天冰冻的衣服也能干 B.热天,狗伸出舌头散热 C.用电热吹风把湿头发吹干 D.夏天在教室地上洒水降温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冬天窗上的冰花一般都结在玻璃的内表面 B.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有能进行,可见蒸发不需要吸热 C.0时,水不一定结冰 D.升华有制冷作用,D,C,D,A,B,自测

24、题,中考复习物态变化复习课件(精),6、把一块0的冰投入 0 的水里(周围气温也是0 ),过了一段时间,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有些冰熔化成水 B.冰和水的多少不变 B.有些水凝固成冰 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发生 二、填空题 7、通常情况下,在中暑患者身上擦对中暑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其中的道理是。 8、在20的房间里,将温度计从酒精瓶中取出,它的示数将。 9、不能用酒精温度计测沸水的温度,是因为;在很冷的地区测气温通常用酒精温度计而不用水银温度计是因为。 10、干冰可以用来人工降雨,干冰一旦进入冷云层就会很快,并从周围大量的热,使空气温度急剧下降,于是高空中的水蒸气便成小冰粒逐渐变大而下降,遇到暖气流就为雨滴降落到地上。 11、戴眼镜的人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镜片会蒙上一层小水珠,这是室内的 遇到凝结而成的。,B,酒 精,酒精蒸发时要吸收人体的热量,从而降低人的体温,先下降后上 升最,后不变,酒精的沸点比沸水的温度低,水银的凝固点比,酒精高,升 华,吸收,凝华,熔化,水蒸气,冷的镜片,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你的支持,我们会努力做得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