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第二单元第一课《光与色的世界》.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230558 上传时间:2021-07-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绘画》第二单元第一课《光与色的世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绘画》第二单元第一课《光与色的世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绘画》第二单元第一课《光与色的世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绘画》第二单元第一课《光与色的世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绘画》第二单元第一课《光与色的世界》.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单元第一课 光与色的世界一、教学目标:1、了解光源色、固有色、环境色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及色彩表现规律。 2、学会分析和判断画面的色彩倾向。3、了解光源色与固有色以及画面整体色彩的关系,能画出简单物体的大体色彩关系。 4、在对不同光源色、固有色的探究分析中养成认真观察、细心分析的良好习惯。5、能通过研究性学习,深入分析绘画作品是如何运用色彩表达某种情景的特征、突出作品主题。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能通过研究性学习,深入分析绘画作品如何运用色彩表达某种情景的特征、突出作品主题。教学难点:掌握一定的光与色变化规律和色彩绘画的表现规律与技能。三、教学活动一、导入 展示文艺复兴后古典绘画的色彩表

2、现方式与印象派前后的对色彩研究与表现方式的绘画作品,思考在漫长的艺术长河中,从“一清二白”到“五彩斑斓”,这其中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光和色到底有什么样的关系?引入本单元的任务和本课课题。板书:光与色的世界二、色彩知识 1色彩的呈现来源于光,科学的进步也使人类重新改变对光的认识,也改变了绘画中的光的表达光的色散 光线来自于光源,认识的进步使得对光源色这一概念发生了质的态度转变,请同学看教材 P22页。同时也让我们认识到光赐予的丰富色彩世界。引入本课教学目标:光源色、固有色、环境色。 2PPT展示摄影图片“在物理中,光是无数电磁波的集合体,光在传递途中,受到空气中的颗粒、水汽等杂质的阻碍,电磁波

3、的不同波长是有损失的。”引入光源色的概念。 但是我们的眼睛却无法即时的扑捉到这些光线色彩中的变化,这是由于我们的眼睛视网膜上有两组不同的视觉细胞,敏感的感光细胞(视杆细胞)和迟钝的感色细胞(视锥细胞),举例:如台灯下、漆黑的房间突然打开灯,能同时感到光与色存在,但只能维持一会。感色的迟钝使得我们在光线强弱的改变同时,无法敏锐持久的观察到色彩的改变(但是相机能够做到),只能观察到固有色的存在。 3引入固有色的概念,重点强调固有色的变化情况固有色也随之光源色变化而变化,不同天气条件、不同时间段、不同季节。在欣赏PPT图片的同时归纳光源色、固有色变化的特征和如何利用。、色调光是色之母,光源色一定程度

4、上能够决定整个画面的色调。、基调画面中的颜色带有同一色彩趋向;固有色则顺应这种统一的色彩变化。、情调通过对画面的大体色彩关系的分析,可以了解作者当时的光色心情从这三个方面思考与学习画面的大体色彩关系的分析方法,首先换一个角度从书上的写实绘画挖掘色调、基调、情调的特性,其次由教师演示如何分析顾忠祥的油画路,并引导学生从中感悟作者的绘画情绪与态度。然后由学生尝试判断课本上的水乡之夏画面的色彩倾向和分析画面的大体色彩关系。并提问在这个画家眼中是怎样一个夏天。以达芬奇的话为前面知识进行总结:“没有一件物体能够完全展示其本来颜色”。4同时引入环境色的概念思考前面看到了光色的自身变化,光对物色的影响,物和

5、物之间有没有影响呢?环境色 环境中物体和物体之间由于对光的反射作用,从而造成相互影响下的色彩变化。并结合课本P25页的三副图,以表格的形式对环境色的变化规律进行归纳。5结合前一课知识,以法国浪漫主义绘画大师德拉克洛瓦:“整个世界都是反射的”,光线照射下的诸多因素不同,都会使物体色彩大不一样,需具体分析光源色、固有色、环境色。总结光源色、固有色、环境色在单个物体上发生变化区域规律。了解写生时的色彩变化。同时欣赏一些巡回画派、印象派、后印象派部分画作。细心观察,耐心体会!感受大自然的色调!领略画面中的色调!勾勒生活学习中的色调!并布置作业:模仿课本的用色方法,尝试对某个小景进行分析解构,注意不同时间段的光色变化。 或者对自然光下的单个物体的表面,进行区域划分,尝试分析不同受光角度的色彩变化。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