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调查报告.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233331 上传时间:2021-07-1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调查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调查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调查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调查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调查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调查报告.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Word文档仅供参考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调查报告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调查报告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调查报告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越来越多的农民脱离传统的农业生产,在当地或外地从事二、三产业,获取劳动报酬。近年来,我县加快实施岂个一 ”项目工彳机制,使乡村工 业经济和个私经济迅猛发展,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这已成为农民收入的一个新的经济增 长点。但从现实来看,对于我县这样一个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大县而言,加快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的总体任务还相当艰巨。带着这一课题,县第十期青干班学员分四组到坂面、管前、洋中、中仙等四个乡镇进行调查,结合分析全县统计资料,形成这份调查报告。一、

2、当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情况与特点1、劳动力规模和结构据统计,坂面、管前、洋中、中仙四个乡镇农村人口总数128048人,占全县农村人口总数的36.05%。其中劳动力总数 69781人,占全县劳动力总数的 36.43%。坂面、管前、洋中、中仙农村劳动力构成情况指标名称占农村劳动力()指标名称占农村总劳动力()农村实有劳动力100农村实有劳动力100按性别分 男53.48按 文 化 程 度 分 大中专 以上 1.17女46.52高中7.65按年龄分15-25 岁18.73初中48.82小学37.5326-35 岁 29.25文盲 半文盲4.8336-45 岁 29.41按 产业分第一产业78.28

3、第二产业4.3846岁以上 22.61第三产业17.34从上表可以看出:从产业部局看农村劳动力主要还是从事农业,占78.28%;从文化程度看初中及初中以下的占绝大部分,占总劳动力的91.18%。2、劳动力转移方式和特点(1)劳动力转移区域呈多元化趋势,但仍以本县就地转移为主。调查表明,四个乡镇在本地转移 的劳动力占38.93%,本县占10.75%,本市占11.57%,本省占29.74%,省外占9.01%。这也反映出 劳动力转移具有明显的兼业性质每年除务工外,农忙季节回家从事农业生产,属亦工亦农转移。(2)劳动力转移率与其文化程度成正比。即文化程度高转移率一般较高。调查表明,当地文盲半文盲的劳动

4、力转移率为 5.04%,小学的为7.98%,初中的为26.66%,高中及以上的为 67.02%。(3)年龄较轻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明显的优势。25岁以下的占转移总数的 36.17%,25-35岁的占35.50%,35-45岁的占21.52%,45岁以上的占 6.81%。(4)劳动力转移以从事工业、商业、贸易餐饮业和纯打工为主。从行业结构看,在四个乡镇中向非农转移的农村劳动力 15161人中,工业占20.17%,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占29.69%,纯打工的占36.94%,交通运输、仓储业占 7.12%,其他非农产业占6.08%。(5)劳动力转移以依托亲朋好友为主。从转移的办法看,政府组织和劳动

5、力服务中心等中介组织及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定向招生实现转移的仅占33%,大多数属亲属朋友介绍和自发的转移。二、当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作用与影响1、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渠道。从调查情况看,劳动力农转非”已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如中仙乡中仙村外出 283人,年总收入达295万多元,人士匀1.04万元。县农调队统计 资料显示 我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696.8元淇中劳动力转移收入为 478.59元,其中:从县外得到的收入53.23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2.94%。据测算,农村剩余劳动力每转移 1%,农民人均收入就增长2.28%。2、提高了农民素质,更新了观念。农村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通过适应非农

6、产业生产大环境,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新专业知识和技能,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本领,自身综合素质大大提高。通过外出就业农民与未外出就业农民对比调查,外出就业农民的市场经济意识、投资观念、风险意识、法律观念、社会交往观念明显增强。如今,走出家门闯荡世界,已成为广大青年农民的普遍愿望和共识。在坂面乡坂面村调查中发现,希望出去闯一闯的农村劳动力占农村总劳动力的一半左右,占青壮年劳力的五分之四,占青年劳力的100%。3、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产业支撑,为二、三产业发展提供人力支持,满足农村工业化初级阶段的劳动力需求;二是反哺农业,使农民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农业生产,促进县域农业的发展;三

7、是回乡创业,外出务工人员凭借灵通的信息、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积累的资金,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带头人;四是培育市场,外出务工农民所寄回的现金用来建造房屋、购买家电等消费品,扩大农村消费需求,推动农村经济发展。4、有利于资源要素的合理配置 ,缓解就业压力。如管前镇依靠临近沙县、大田、三明,以及本地丰富的资源优势,给劳动力转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全镇未转移拟转移的劳动力只有 156人, 不足全县拟转移劳动力的 1%。5、加快土地流转,促进了土地规模经营,推动农业产业化。农村劳动力向非农转移后,对土地的依赖程度大大减轻,他们大都把土地转包给他人耕种,一方面,将土地向农业专业大户集中,实现规模经营;另一方面,农

8、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镇,在农产品加工、储藏、运输和销售等环节 就业,延长了农业产业链条,加快了农村产业的分化和裂变,推动了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 程。如中仙乡全乡有 31082亩耕地平均只有 29%的人在耕种。三、制约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结合坂面、管前、洋中、中仙等四个乡镇的调查资料分析,目前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主要有六个方面:1、劳动力总体过剩。我县是农业大县,农村人口多,劳动力总量大、增长快,目前大约有 5.2万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待转移,加上每年新增的农村劳动力5000人左右,劳动力资源的增长远远超过了社会生产的需求,劳动力明显过剩。2、农村劳动力自身素质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调查中

9、发现,尽管我县农村劳动力剩余较多,但真正符合非农产业要求的高素质劳动力却比较少,全县小学及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占总数的42.36%,在经济、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对劳动力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文化水平 低,无一技之长的农民,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难以向他们伸出温暖的无形之手。3、农民思想不解放,就业观念落后,竞争意识薄弱。农民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思想观念依然浓 厚,认为 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在家千日好,出门时时难”恋土恋家,转移有所顾虑,不思 进取,怕冒风险;有的存在小富即安”的思想,不愿外出务工吃苦;有的对就业期望值过高,就业 要求不切合实际,对于高素质、高层次的技术管理型等岗位干不

10、了,而对工作时间较长、收入较低、体力型特别是苦、难、脏、累工种又不愿意干。调查中,如洋中的陈某在中专毕业后和同学到了福州、厦门、泉州等地找工作,因对就业期望值过高,出去一年多花费了一两万元也没找到满意的工作,现在干脆闲在家中。4、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的管理难度大 ,管理成本高。本地农村劳动力相对外地劳动力虽在某 些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如企业不必为工人提供食宿、办证等,但本地劳动力工作条件、待遇要求较高,而自身劳动技能较差,工作缺乏刻苦钻研、认真负责的精神,加上纪律松懈难以管理,特别是许多企业经常需要加班加点、实行计件工资制时,本地劳动力一般难以接受,无形中加大企业管理成本,造成一些企业是 舍近求远

11、”宁愿雇佣外来工。如尤溪县昌泰染纺有限公司 80%是雇佣四川的工人。5、体制障碍。统一开放、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尚未形成,供需脱节、信息不灵的问题仍然突出。目前我国的相关制度对人口流动,尤其是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有着诸多的约束。不少地方把进城农民当 外来人口”、暂住人口 ”对彳f,虽然改革了户籍制度,但在就业、住房、教 育、社会保障等制度的相应改革还跟不上;调查中发现我县各乡镇中心小学对外来学生就学的要求:本乡镇学生不属中心小学就学的学生一学期应另交寄读费200元,本县外乡的交300元,外县的交500元,小学一年至六年级毕业就要多交2400-6000元,而在城市远远不止这个数字,这些都严重制约了

12、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和二、三产业转移。6、劳动力市场发育不全,引导不力,工作滞后。劳动部门在劳动市场建设、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劳动社会服务体系方面还不能适应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要求,在创造良好的劳动力转移环境方面还很欠缺。导致许多想出去的农民出门无路,有些出去的农民因劳动权利得不到保障而中途返回,挫伤了积极性。另外,一些中介组织不够完善、信誉低,也严重影响劳动力转移的数量。目前,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多呈自发性流动,多数为亲朋好友带出,组织化程度低,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在完善管理、提供信息、搞好服务、合理引导等方面发挥作用不够。调查中发 现一些乡镇对推进农村劳务输出的重大意义认识不够到位,工作没有摆上重要位

13、置;对如何加快农村劳动力输出思路还不太清楚,办法也不够多,缺乏有效的组织推动。 另外,乡镇一级主要是靠劳动管理部门抓转移,由于经费、人员等主客观问题,无法担负起劳动力转移的重任。 四、加速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与建议主要是做好加法和减法”。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增加就业机会;另一方面要劳务输出,促进减 少农民。1、深化认识,加强组织领导。我县农业人员多,农民就业的压力越来越大,搞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关系重大。当前 ,由于农业生产结构、要素的变更 ,还会使大量在 农业领域就业的劳动力需转移到二、三产业,劳动力转移已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是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必然,也是应对加快

14、新兴工业县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十六大”关于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决策上来,把农村劳动力的输出这项工作列入各级领导的重要议事日程,作为一个重要产业来抓。一是真正发挥县农村劳动力转移领导小组和职能部门的指导、组织和管理职能。二是研究制订鼓励、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措施,为劳动力转移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和有利条件。三是加大宣传力度,推广农民务工的经验,发布劳动力市场信息,开展务工技能讲座等,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营造一个良好的 氛围。2、积极开拓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途径。一是加快实施项目带动发展战略,坚持 三个一 ”项目工作机制,加速我县工业化进程。按照县委、县政府打造三个平台”和推进 五个对接”的机制,进一步吸引和鼓励外出经商和打工者回乡创业 ,把企业做强做大,吸纳更多农村剩余劳动力。二是借助 兰福”高速公路、206省道Word文档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