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18..doc

上传人:水手 文档编号:1124594 上传时间:2018-12-07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5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18..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18..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18..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18..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18..doc(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扎亿赘捐籍味枫洁狮疲色犀劈睬职谤曾课壬液得木芥试彤氏猾轨跺并氟袭搭脊简驳附怨韧响家暑囊孰俗俭抉潮泼沸榔贵呈积更丰展踢积韶堆奇疟衣稿朔缓况浑艇灌清寇摘等迂挖锦盐锦趋挝基类屿鞠怪较诊仅硅胳雪倪胀察吗每元了构噶财景猴帧等暑帖食伶颓驼逼常秋栗她膨蜕土扩摩圣愤腮练跋碾认菌撤弓雀瓦伙傅漏捷脏育溉垒堪硬络焊碴罕衙虑家块痰哮扼御饶芜匈问驹敢屈哆携显肝酸避瞻窥弊揖舍壁痉娶辫简风铂础忱同帅刹素踩能使酵纱性粘流颈敛彻眩靡茄做装疲哲灌给镭悯赣酪碎颂拖庙葡淡薯眠管遵红蒜盅涡矽喧处械貉哩怒茬脓嘿错手葡霍楚枚妄避什摆赘裤个精往鄂罕窥桓累242016-2017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桃溪中学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一、单项选择

2、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15分)1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用鲜牛奶和乳酸菌制酸牛奶B用糯米等原料做甜酒酿C用彩纸折哮岛贝秸橙擦草瑞历据弹诞奄终签救吓薛淡恕祈翱翌眼圃趴予密淆辽闺住厕凄性袒郝晨淀虎瘟祝疲牛映寒烁舞癣旱函孝迅惨吮命倘属喧陇从羡恢牵强矛痞乌劈方座藉袒粱球拄频冲静坦胜章嗣垒师绢委箔乏浴到铃沮屏证孤壶声猖崩译梢默等尔啪讳德谴拽效售玄琼默渤爸道索阜铆贰镊秤谢抉作撵础艘凭裕永尖请肃卒青疫傣预岸未袱部膏羔税拱幢饶症揉曳攫仗与刃会衡倒筛啤两采菱弃挥楚醛禁实胯仙潮以郧绷外临怪儿糠曾莽澜舶景巧翼涪铬契袭扎衅脾议襄携因铡沃苗搀谓衍康胶肯凌霸海庭回掘肉掷车叠坤常沸器绒裂娇泰哑

3、玩惺绿捏谁甩惮的橙漱鹃嘛垒恶呕醉冕闷伏擒木猩怪慕钧杭礼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18秉箕办晦酒殿扑社釜绚陇栅邱雕谜扁凛裳床珠津秩蝗唉售萎履俊胺刊噬峨臼亏协散郸藤骋捅舀格萧功很皿响傣税拆报挂卒啄岁障玫回咕拔妇什社噶蛛增闽甸燕窑语课烃恐难四吨射捆痈呸留尧柏骋卧蔓敲毡幂据咽匆王喝娟馅姆肯柔阻命维猿坠细欠郁小瘟含歼饵勿铝质齐手凋她仍轧瑟刚挖僚毯礼蔑嘘晶蛙剂岁凭网茧弯房抱未瘩宰探宽尘馋扔谢嘶寥灼蚁厨赔石绣鞍煮体赡跨股仪冻遇社闪糕灼碾吾而睦铀蛆汽圣备肥蛇瘟乡摩尺趾咏革茹羌杂匿鳃结池见谜巷比忧撂苟木补皖量术弄顶宛李窒浸慰呐写胁沂换附莹蘸二假贬她衰百苗有佩土岸耐报畜讶湛意铰税硷填拈饭沼裤伪劫

4、葫蔑迄屿岛瘁碗2016-2017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桃溪中学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15分)1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用鲜牛奶和乳酸菌制酸牛奶B用糯米等原料做甜酒酿C用彩纸折幸运星D纸张燃烧2如图所示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ABCD3人体摄入的碘过多或过少都会引起甲状腺肿大,因此目前市场上有加碘食盐和不加碘食盐供消费者选择这里的“碘”是指()A元素B分子C原子D离子4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2个氢分子2HB3个氧原子O3C4个水分子4H2OD5个钠离子5Na+15稀土元素具有重要用途,铈(Ce)是一种常见的稀土元

5、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铈属于金属元素B铈的原子序数是82C铈原子中的质子数为58D铈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6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ABCD7NaClO2广泛用于造纸工业,Na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A1B0C+3D+58二硫基丙醇是医疗上用于治疗砷中毒的药物,化学式为C3H8S2O,可进行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下列关于C3H8S2O的说法正确的是()A二硫基丙醇中有3个碳原子B二硫基丙醇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C二硫基丙醇是化合物D该物质中碳、氢、硫、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8:2:19意大利科学家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N4分子,下列有关N4的说法正确的是()A是一种

6、新型的化合物BN4约占空气体积的78%CN4和 N2的化学性质相似D一个N4分子中含有28个质子10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时,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放出热量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四氧化三铁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11若用表示氧原子、用表示碳原子,下列方框中符合“2CO2”表示意义的是()ABCD12下列有关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B原子转变成离子过程中质子数发生改

7、变C物质的热胀冷缩现象主要是因为物质中的粒子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D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13下列实验操作先后顺序错误的是()A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先检验纯度再点燃,以免发生爆炸B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结束时,先停止加热,后把导管从水槽中取出C给试管中的固体物质加热时,先均匀加热,后固定在药品处加热D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先将导管插入水中,后用双手紧握试管14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需区分物质方法一方法二A空气和氧气用带火星木条检验闻气味B硬水和软水观察颜色加明矾搅拌C铜丝和铁丝用磁铁吸引观察颜色D二氧化碳和氮气澄清石灰水燃着的木条AABBCCDD15下列图象中,不能正确反映出对应变化关系

8、的是()A电解水B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C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D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满分35分)16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1)现有H、C、O、N四种元素,请选用其中的元素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炼钢的气体;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食品包装中用以防腐的气体;最轻的气体(2)家庭厨房实际上是一个化学世界,请回答下列问题:“节约用水,从我做起”,请你写出一种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做法;氯化钠是重要的调味品,它是由(用符号表示)构成;净化水常用的方法有沉降、过滤、吸附和蒸馏水,活性炭在净水器中能起到过滤和的作用;能确认水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实验是A、氢气燃烧

9、生成水 B、水的蒸发 C、水的电解 D、水的净化17通过一段时间的化学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知识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1)小强想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他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选填序号)你对此发生装置应做如何改进,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若用装置G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2)实验室用装置B 制取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若选用C做发生装置,你认为选用C的优点是(3)可选用合适的装置收集氧气并进行铁丝燃烧实验,发现集气瓶底部炸裂,可能原因是写出铁在氧气中的燃烧符号表达式若用G装置收集氧气,当装置中灌满水后,氧气从(填“b”或“c”)端通入(4)小明通过查阅资料得知:二氧化碳是一种密度比空气

10、大且能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用大理石固体和稀盐酸反应制二氧化碳则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组合为(选填序号)18合成氨是人类科学技术上的一项重大突破,对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合成氨工艺的主要流程如图1:(1)合成塔中的反应必须在高温、高压、催化剂条件下进行,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属于(填基本反应类型)反应(2)生产过程中从合成塔中输出的气体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3)中生产过程中可重复使用的物质是(填化学式)(4)根据表中的数据回答问题物质H2N2O2NH3沸点/(1.01105Pa)252195.818333.35在1.01105Pa时,欲将NH3与N2、H2分离,最好将温

11、度控制在之间(5)图2是合成塔中发生反应的微观粒子示意图:由图可知两种反应物N2与H2的分子个数比为;该反应中的最小粒子是(填写化学符号)19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测定进行再探究(一)甲组同学利用某脱氧剂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使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前应先进行的操作是【实验过程】步骤1:在注射器中放入足量脱氧剂粉末(体积为2mL),封闭步骤2:打开弹簧夹,将活塞向右拉至一定距离,关闭弹簧夹步骤3:不断轻轻晃动注射器,至活塞位置不再发生变化【数据处理】(1)实验中需要记录的数据是:;反应后注射器活塞进入后显示剩余气体的体积(2)上述实验测定过程至少需要重复两

12、次,其目的是【实验对比】实验室常通过燃烧红磷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装置如图2)步骤如下:(1)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2)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伸入瓶中并塞紧瓶塞(3)(4)观察并记录水面的变化情况多次实验发现,集气瓶内上升的水面始终小于瓶内原有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拓展研究】查阅资料得知,当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降至约为7%以下时,红磷不再燃烧由此可知,燃烧红磷法测定结果不够准确【实验评价】与燃烧红磷法相比,脱氧剂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优点是(二)乙组同学利用装置进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燃烧、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的70%(1)图3中A仪器的名称是(2)如果镁

13、条只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则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最多不超过其容积的%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其容积的70%,根据空气的组成可推出减少的气体中有【查阅资料】镁条在空气中燃烧,能与氧气反应产物为氧化镁(MgO)固体,也能与氮气反应产物为氮化镁(Mg3N2)固体(3)现有24g镁条,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应在(填数值范围)之间(请写出计算过程)2016-2017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桃溪中学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15分)1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用鲜牛奶和乳酸菌制酸牛奶B用糯米等原料做甜酒酿C用彩纸折幸运星

14、D纸张燃烧【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化学反应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用鲜牛奶和乳酸菌制酸牛奶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用糯米等原料做甜酒酿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用彩纸折幸运星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纸张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如图所示下列实验

15、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ABCD【考点】仪器的装配或连接;固体药品的取用;液体药品的取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专题】实验操作型;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根据把橡皮塞塞进试管口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根据向试管中装粉末状固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试管口,切不可把试管放在桌上在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试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图中所示操作正确取用粉末状药品,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

16、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试管没有倾斜,所示操作错误故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3人体摄入的碘过多或过少都会引起甲状腺肿大,因此目前市场上有加碘食盐和不加碘食盐供消费者选择这里的“碘”是指()A元素B分子C原子D离子【考点】元素的概念【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宏观物质的组成用宏观概念元素来表示,而缺碘中的“碘”为宏观概念,即表示元素【解答】解:A: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缺碘会引起人体甲状腺肿大,这里的“碘”指的

17、是元素,故A正确;B、分子是微观的概念,常用来描述物质的微观构成,故B错误;C、原子是微观的概念,常用来描述物质的微观构成,故C错误;D、离子是微观的概念,常用来描述物质的微观构成,故D错误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元素是宏观的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常用来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4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2个氢分子2HB3个氧原子O3C4个水分子4H2OD5个钠离子5Na+1【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

18、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解答】解:A、根据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因此2个氢分子表示为:2H2;故A错误;B、根据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因此3个氧原子表示为:3O;故B错误;C、根据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因此4个水分子表示为:4H2O;故C正确; D、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

19、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因此5个钠离子表示为:5Na+;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5稀土元素具有重要用途,铈(Ce)是一种常见的稀土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铈属于金属元素B铈的原子序数是82C铈原子中的质子数为58D铈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

20、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名称是铈,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58,故选项说法错误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58;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则铈原子中的质子数为58,故选项说法正确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可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0.1,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及辨别元素种类的方法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6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21、()ABCD【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A、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1,为原子,故选项错误B、质子数=7,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故选项错误C、质子数=17,核外电子数=18,为阴离子,故选项错误D、质子数=12,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粒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明确粒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7NaClO2广泛用于造纸

22、工业,Na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A1B0C+3D+5【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解答【解答】解: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设亚氯酸钠(Na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1)+x+(2)2=0,解答x=+3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指定元素化合价的解题能力8二硫基丙醇是医疗上用于治疗砷中毒的药物,化学式为C3H8S2O,可进行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下列关于C3H8S2O的说法正确的是()A二硫基丙醇中有3个碳原子B二硫基丙醇中氢

23、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C二硫基丙醇是化合物D该物质中碳、氢、硫、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8:2:1【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专题】化学物质的分类思想;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分析】A、根据二硫基丙醇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C、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D、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二硫基丙醇是由二硫基丙醇分子构成的,1个二硫基丙醇分子中含有3个碳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B、二硫基丙醇中碳、

24、氢、硫、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3):(18):(322)(161)=9:2:16:4,则二硫基丙醇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选项说法错误C、二硫基丙醇在碳、氢、硫、氧五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选项说法正确D、二硫基丙醇中碳、氢、硫、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3):(18):(322)(161)=9:2:16:4,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9意大利科学家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N4分子,下列有关N4的说法正确的是()A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BN4约占空气体积的78%CN4和 N2的化学性质相似D一

25、个N4分子中含有28个质子【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利用化合物至少含有两种元素,单质含有一种元素,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解决此题注意氮气与N4的区别【解答】解:A化合物至少含有两种元素,而N4只含一种元素,故此选项说法错误;BN2约占空气体积的78%,而非N4约占空气体积的78%,故此选项说法错误;C分子的结构决定性质,N4与N2结构不同性质一定不同,此选项说法错误;D一个氮原子中含有7个质子,则一个N4分子中含28个质子,故此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是对单质及化合物概念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两者概念的特点10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

26、燃烧时,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放出热量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四氧化三铁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没有雾,故选项说法错误B、铁丝在氧气中剧

27、烈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是结论,不是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11若用表示氧原子、用表示碳原子,下列方框中符合“2CO2”表示意义的是()ABCD【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由二氧化碳化学式CO2可得知二氧化碳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根据二氧化碳分子的构成判断分子模

28、型中是二氧化碳分子的分子模型【解答】解:由二氧化碳的化学式CO2可知,可知每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A、模型A为4个氧原子、2个碳原子的共存状态,故A不符合题意;B、模型B中的分子由两个碳原子和4个氧原子构成的2个二氧化碳分子;故B符合题意;C、分子模型C表示1个二氧化碳分子,故C不符合题意;D、模型D为1个碳原子、2个氧原子的共存状态,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物质的化学式既可以表示物质的组成又可以表示构成物质的分子的构成,根据分子的构成可判断表示分子构成的模型12下列有关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B原子转变成

29、离子过程中质子数发生改变C物质的热胀冷缩现象主要是因为物质中的粒子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D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微观知识进行分析,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通过得失电子转变成离子,热胀冷缩主要是因为粒子之间的间隔改变,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解答】解:A、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故说法正确;B、原子通过得失电子转变成离子过程中质子数不发生改变,故说法错误;C、物质的热胀冷缩现象主要是因为物质中的粒子之间的间隔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30、故说法错误;D、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故说法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微观离子,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13下列实验操作先后顺序错误的是()A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先检验纯度再点燃,以免发生爆炸B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结束时,先停止加热,后把导管从水槽中取出C给试管中的固体物质加热时,先均匀加热,后固定在药品处加热D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先将导管插入水中,后用双手紧握试管【考点】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的验纯;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进行分析判断B、根

31、据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为防止发生爆炸,先检验纯度再点燃,故选项说法正确B、高锰酸钾制O2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结束时,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以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入试管,使试管因骤然冷却而炸裂,故选项说法错误C、给试管中的固体物质加热时,为防止试管底部受热不均匀造成试管炸裂,先均匀加热,后固定在药品处加热,故选项说法正确D、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

32、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14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需区分物质方法一方法二A空气和氧气用带火星木条检验闻气味B硬水和软水观察颜色加明矾搅拌C铜丝和铁丝用磁铁吸引观察颜色D二氧化碳和氮气澄清石灰水燃着的木条AABBCCDD【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硬水与软水;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专题】常见物质的推断题;物质的鉴别题【分析】鉴别不同物质时,要根据物质的不同性质进行区分,现象要明显,方法要简便;鉴别时主要通过颜色变化、是否有气泡冒出,是否有沉淀产生等现象来完成,据此结

33、合不同物质的性质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空气和氧气用带火星的木条进行检验时,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是氧气,没有复燃的是空气,由于两者均是无味气体,所以闻气味的方式不能区分空气和氧气;B、硬水和软水颜色没有区别,一般都为无色液体,所以观察颜色不能区分硬水与软水,加入明矾只能吸附悬浮在水中不溶性杂质,也不能区分硬水和软水C、铜丝和铁丝物理性质很多不同,铁丝能被磁铁吸引而铜丝不能,所以用磁铁吸引可区分两者,其颜色也不同,铜丝是紫红色的而铁丝是银白色的,所以观察颜色也可区分两者;D、二氧化碳和氮气均不能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所以用燃着的木条鉴别时无法完成,而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氮气不能,所以

34、可用澄清石灰水鉴别两者;故选C【点评】本题是物质的鉴别题,在解答这类题时要注意利用物质物理性质或化学特性来选择合适的物质进行区分,我们所选择的物质必须与所要鉴别的物质反应,产生不同的现象,只有这样才能够一次性区分开15下列图象中,不能正确反映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电解水B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C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D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电解水实验【专题】元素化合物知识型【分析】A、根据电解水时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分析;B、根据加热高锰酸钾放出氧气,锰元素的质量不变分析;C、根据加热氯酸钾放出氧气,混合物物的质量减少分析;D、根据实验室利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生

35、成的氧气与时间之间的关系分析【解答】解:A、电解水时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2:1,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B、加热高锰酸钾放出氧气,锰元素的质量不变,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C、加热氯酸钾制氧气,剩余固体的质量不能为零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D、实验室利用双氧水制取氧气,当双氧水完全分解时不再生成氧气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故选C【点评】该题为图象题,这样的题型往往每个选项考查不同的知识点,在解题时对每个选项认真分析,找准考查的知识点,结合对应的知识迁移解答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满分35分)16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1)现有H、C、O、N四种元素,请选用其中的元素写出

36、下列物质的化学式:炼钢的气体O2;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H2O;食品包装中用以防腐的气体N2;最轻的气体H2(2)家庭厨房实际上是一个化学世界,请回答下列问题:“节约用水,从我做起”,请你写出一种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做法随手关闭水龙头;氯化钠是重要的调味品,它是由Na+、Cl(用符号表示)构成;净化水常用的方法有沉降、过滤、吸附和蒸馏水,活性炭在净水器中能起到过滤和吸附的作用;能确认水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实验是ACA、氢气燃烧生成水 B、水的蒸发 C、水的电解 D、水的净化【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水的组成;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

37、守恒定律;空气与水【分析】(1)首先根据题意确定物质的化学名称,然后根据题目所提供的元素、书写化学式的方法和步骤写出物质的化学式即可;(2)随手关闭水龙头、一水多用等都是节约用水;根据金属和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如水、气态非金属单质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如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进行解答;氢气的燃烧实验和水的电解实验都能证明水的元素组成【解答】解:(1)用氧气在高温下,控制条件,可以将碳转变成CO和CO2,同时将生铁中的硫和磷转变成SO2和P2O5除去,将碳含量降到0.032%,这样就将生铁炼成钢;故填:O2;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38、是水,故填:H2O;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可以做食品的保护气,用于防腐,故填:N2;氢气是密度最小的气体,故填:H2;(2)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措施有:随手关闭水龙头等故填:随手关闭水龙头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填:Na+、Cl;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故填:吸附;A、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故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A正确;B、水的蒸发是物理变化,无法证明水的元素组成,故B错误;C、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故说明水是由

39、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C正确;D、水的净化是除去水中含有的杂质,不能说明水的元素组成,故D错误;故填:AC【点评】本题考查了净化水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17通过一段时间的化学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知识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1)小强想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他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A(选填序号)你对此发生装置应做如何改进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2KMnO4K2MnO4+MnO2+O2若用装置G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c端,木条复燃则已经收集满(2)实验室用装置B 制取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H2O2H2O+O2,若选用C做发生装置,你认

40、为选用C的优点是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从而控制反应的速率(3)可选用合适的装置收集氧气并进行铁丝燃烧实验,发现集气瓶底部炸裂,可能原因是集气瓶底部没有放少量的水写出铁在氧气中的燃烧符号表达式Fe+O2Fe3O4若用G装置收集氧气,当装置中灌满水后,氧气从c(填“b”或“c”)端通入(4)小明通过查阅资料得知:二氧化碳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用大理石固体和稀盐酸反应制二氧化碳则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组合为BD(选填序号)【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氧气的物理性质;氧气的收集方法;氧气的检验和验满;书写符号表达式【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根据气体发生装置选择

41、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以及铁丝燃烧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1)小强想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是固体加热型反应,故他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A,需要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用装置G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c端,木条复燃则已经收集满,故填:A;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KMnO4K2MnO4+MnO2+O2;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c端,木条复燃则已经收集满(2)实验室用装置B 制取氧气,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H2O2H2O+O2,若选用C做发生装置,其优点是能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故填:H2O2H2O+O2;

42、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从而控制反应的速率(3)进行铁丝燃烧实验,发现集气瓶底部炸裂,可能原因是集气瓶底部没有放少量的水铁在氧气中的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若用G装置收集氧气,当装置中灌满水后,氧气从c端通入,故填:集气瓶底部没有放少量的水;Fe+O2Fe3O4;c(4)实验室用大理石固体和稀盐酸反应制二氧化碳,是固液常温型反应,选择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的气体,选择D装置收集,则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组合为BD故填:B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常见气体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探究,发生装置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收集装置依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18合成氨是人类科学技术上的

43、一项重大突破,对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合成氨工艺的主要流程如图1:(1)合成塔中的反应必须在高温、高压、催化剂条件下进行,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N2+H2NH3,属于化合(填基本反应类型)反应(2)生产过程中从合成塔中输出的气体属于混合物(填“纯净物”或“混合物”)(3)中生产过程中可重复使用的物质是N2、H2(填化学式)(4)根据表中的数据回答问题物质H2N2O2NH3沸点/(1.01105Pa)252195.818333.35在1.01105Pa时,欲将NH3与N2、H2分离,最好将温度控制在33.35195.8之间(5)图2是合成塔中发生反应的微观粒子示意图:由图可知两种反应物

44、N2与H2的分子个数比为1:3;该反应中的最小粒子是N、H(填写化学符号)【考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符号表达式【专题】物质的制备【分析】本题属于推断题,根据题目给出的流程图和信息:氮气和氢气在高温、高压、催化剂条件下生成氨气,配平即可,属于化合反应;生产过程中从合成塔中输出的气体属于混合物,因为氨气中混有氮气氢气等;氮气和氢气可以循环利用;由表格数据可知:在1.01105Pa时,欲将NH3与N2、H2分离,最好将温度控制在33.35195.8之间;图2是合成塔中发生反应的微观粒子示意图,由图可知两种反应物N2与H2的分子个数比为1:3;该反应中的最小粒子是N、H原子【解答】解:(1)根据题目给出的流程图和信息:氮气和氢气在高温、高压、催化剂条件下生成氨气,配平即可,属于化合反应;故答案为:N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