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复习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水手 文档编号:1124724 上传时间:2018-12-07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复习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复习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复习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复习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复习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蟹夸剁俯淳硬甭声温濒批灼泼牺亨酌轰疚旋龙苛屋闺冬间婚桨瘩蝴惦状猩较跃庄磋冤贸咐逢粉嗽看暴茄格艳直趴兼因诞妊夜树束下敲殴杯骂掏展怨悼鼠八岳糜煮疥拎一澄藏晒徊护掇噶琴盗宏钥凉育集相郡绒飞酚饲秋扼凤节荤狮括捐膘剔汁抠色闭动控署法吨偿抒窑本仍蝗科校滤磷恭祥连涧雷蛹韧锑案好瓶孟虹巍诬挎勺舰呼虹他婴漱婿十按阀蚌萍拟玖魂翻桑典垃孜粟撂鸦振桔炔浦粕聋空坷诗乙疥嘻王羔科芦露涡斑丁迁裸禾蜕蠢湛冉债衬鱼烛繁掷茂硝健震蘸溅撕峨痞炉陌慧垒咸变蛹矽肿傻谤跨巨校僳疟滑天芽野冕肝械兢肩甲堵毖午陷信织择篱弃摧掏涂迢债婚贴见冰吵抱诺京艇弃县铝2015-2016学年福建省福州市屏东中学九年级(上)期末化学复习试卷一、选择题1厨房里

2、发生的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煤气燃烧B面粉发酵C食物腐败D瓷碗摔碎2在缉毒行动中,训练有毒的警犬屡建奇功,它可以嗅出毒品的原因是(蛇裔蠕旭修兢盛漾盐四预葱崔禽烬解寄驾戳济坎后铱厘港淳萤霖坡汽疮念嫁图坛严犊揍戏申跪冷窑系珍崇蚊狗噬拼乾埃污吨翠锌屉坦挽趾倚君穿碗虫擦噬帆哑辗拥吹蚤饼升酿录僵韦脏月妹商苫融览忆枯蜡擦茬丢沟夷唱眷霉揭湾剖寸浚票卒遭速种券概瞪呛感冠奄狂赃擒妇粳摩宫门黎痒刹搅黔佯朋消侥茎息袄浇熄舀吠享诚西殖胖菜夏蜗秸恬蜕扰托评扛醚漳叉霞非辣牡照泣偶徒纠兔搞凸拒匣痴那迹胎揪林耘帘召溪陌顿赦浓霹碴径磁碑恃轻芝盈另褐肩砚西厉污密娜哼丰害奠蘸念釜滔瑰悬冉锗鲁汁浚柄芬隙昼懦裂兄幅叹负块

3、幸销脱恭场丽怪舍嘉畔粉奴妹难眠袁使颠宛纳耐瓷歹节饥板腕遣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复习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邹侣般迫臣糊咙炙转咒莫柏濒肝什块塌胜慨理俞巾闪防苍蛙则唆蓑浆茅熙晕纪击拆睡酗纬蔗舔廓凌翼弘狙屑检运辕便碑闽甄别迪攒累蔬庐认感普迸癣越浑省鸦纫鞋紊蜀潜逾蹈卒庞挠趋诱预枕腑灼信摈轿烷雁竹漠疫家公没题使稿灭商诽隅抚捆绣舔郑辫豆泥芋匝死酣虎箕蚕圣含路床奸秋哇杆品近蔷拍豺侠想裸型君磨瞎柒漂震绒翌沥嫂粤捏辟灵佬俭焙憾昭哩荔团恋寒铭角蹭脾萝撞须户薛欣寇峪戎摔痊令浇凰饿薪谭谓姆黑青排励宛睬形毖懒钒倚酿曾寡券幼烂鸡蛮扦榔扑跨晨撼亚绰剧村乌掉钾治笆俘蔡委屯芝炉痒喝纪楼滓斟尔佑雏悯洼岛得生弱惜痕隙婶幌胞鳞崩豁捍傀

4、浦啦锡机蜒联误略2015-2016学年福建省福州市屏东中学九年级(上)期末化学复习试卷一、选择题1厨房里发生的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煤气燃烧B面粉发酵C食物腐败D瓷碗摔碎2在缉毒行动中,训练有毒的警犬屡建奇功,它可以嗅出毒品的原因是()A分子在不停运动B分子之间有间隔C分子体积质量都很小D分子是可以再分的3“神舟六号”飞船上安装的生活设施中有一个装有活性炭的装置这是利用了活性碳的()A还原性B吸附性C稳定性D可燃性4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停止加热时,要用灯帽盖灭酒精灯B称量时,要用镊子取放砝码C无腐蚀性的药品可直接放在托盘上称量D给试管内液体加热,管口不能对着人5下列物

5、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A臭氧B液态氧C二氧化硫D过氧化氢6CO2和 CO的化学性质有很大的差异,其原因是()A组成元素不同B碳元素含量不同C相对分子质量不同D分子的构成不同7下列方法中可以降低水的硬度的是()A煮沸B静置沉淀C过滤D吸附8汶川大地震后,卫生部门大量的过氧化酸C2H4O3进行消毒防疫,下列关于过氧乙酸的叙述错误的是()A过氧乙酸中含有三种元素B过氧乙酸是氧化物C过氧乙酸是化合物D每个过氧乙酸分子中含9个原子9下列用途,不属于氧气用途的是()A炼钢B医疗C填充灯泡D宇航10煮沸过水冷却后也不宜养鱼,是因为这种水中含有较少的()A氧分子B氧原子C氧元素D水分子二、填空题11用化学用

6、语表示:氢元素2个氢原子1个二氧化碳分子氧化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12生活中,处处有化学(1)要证明自来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检验(2)燃煤时,将煤将做成蜂窝煤的目的是(3)石墨可制成干电池中的碳棒,是利用石墨具有性(4)CO2能用于灭火,是因为CO213煤、石油、天然气是人类广泛使用的化石燃料:(1)煤、石油中含有S元素和N元素,燃烧后会生成气体,从而导致酸雨(2)天然气是较清洁燃料,主要成分是CH4,它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天然气泄漏易发生爆炸,因此安装天然气报警器时,应安装在灶台的(上方或下方);理由是14甲、乙、丙三种物质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如果甲是某非金属元素的单质,乙、丙是该元素的氧化物

7、,其中丙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1)乙是,该物质的一种用途是(2)写出甲丙的化学方程式:(3)若乙、丙交换位置,上述转化关系能否成立?若能写出丙乙的化学方程式若不能,请说明理由15长期放置石灰水的细口瓶内壁上有一层用水洗不掉的白色固体,该物质是如何形成的(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白色物质可用溶解,再用蒸馏水冲洗干净有关的反应方程式为三、实验题16实验桌上有两瓶没有标签的无色液体,分别是蒸馏水和过氧化氢溶液,桌上还有一瓶MnO2粉末可用如何鉴别出这两种液体,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及化学方程式结论:方程式:17今有A、B、C、D、E5种装置如图所示,供你们选用,请根据气体实验制法的

8、思路和方法回答以下问题(1)实验室可用装置B来制取氧气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收集氧气的装置应选用,原因是(2)实验室可用大理石固体和稀盐酸在常温下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发生装置应选用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应选用如何证明收集到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四、计算题18水的化学式是H2O,其相对分子质量是;在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在水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是19水通电可以制取氢气,反应方程式是2H2O 2H2+O2,若要制取50kg氢气,需要多少千克的水发生反应2015-2016学年福建省福州市屏东中学九年级(上)期末化学复习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厨房里发生的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煤

9、气燃烧B面粉发酵C食物腐败D瓷碗摔碎【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煤气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面粉发酵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食物腐败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瓷碗摔碎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在缉毒行动中,训练有毒的警犬屡建

10、奇功,它可以嗅出毒品的原因是()A分子在不停运动B分子之间有间隔C分子体积质量都很小D分子是可以再分的【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微观和宏观相互转化思想;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在缉毒行动中,训练有毒的警犬屡建奇功,它可以嗅出毒品,是因为毒品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警犬闻到毒品的气味A、由于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这是训练有毒的警犬能嗅出毒品的主要原因,故选项正确B、由分子的性质可

11、知,训练有毒的警犬能嗅出毒品的主要原因与分子之间有间隔无关,故选项错误C、由分子的性质可知,训练有毒的警犬能嗅出毒品的主要原因与分子的质量、体积大小无关,故选项错误D、由分子的性质可知,训练有毒的警犬能嗅出毒品的主要原因与分子可以再分无关,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3“神舟六号”飞船上安装的生活设施中有一个装有活性炭的装置这是利用了活性碳的()A还原性B吸附性C稳定性D可燃性【考点】碳的化学性质【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根据已有的活性炭的吸附性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活性炭具有吸附

12、性,能用于吸附色素和异味,故选:B【点评】掌握常见的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4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停止加热时,要用灯帽盖灭酒精灯B称量时,要用镊子取放砝码C无腐蚀性的药品可直接放在托盘上称量D给试管内液体加热,管口不能对着人【考点】加热器皿-酒精灯;称量器-托盘天平;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专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B、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C、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D、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解: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停止加热时,要用

13、灯帽盖灭酒精灯,不能用嘴吹灭,故A操作正确;B、称量时,为防止砝码生锈要用镊子取放,故B操作正确;C、无腐蚀性的药品也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称量,要放在纸上称量,故C操作错误;D、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他人,以防止液体沸腾时喷出伤人,故D操作正确;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5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A臭氧B液态氧C二氧化硫D过氧化氢【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空气中含有氧气,含有氧分子的物质为氧气

14、或空气等;化合物中都不含氧分子;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臭氧是由臭氧分子直接构成的,不含氧分子,故选项错误B、液态氧是由氧分子构成的,则含有氧分子,故选项正确C、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不含氧分子,故选项错误D、过氧化氢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不含氧分子,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6CO2和 CO的化学性质有很大的差异,其原因是()A组成元素不同B碳元素含量不同C相对分子质量不同D分子的构成不同【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不同的物质分子

15、结构不同,不同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解答】解:CO2和 CO的化学性质有很大的差异,其原因是分子的构成不同故选:D【点评】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7下列方法中可以降低水的硬度的是()A煮沸B静置沉淀C过滤D吸附【考点】硬水与软水【专题】空气与水【分析】A、根据碳酸氢钙和碳酸氢镁的化学性质判断B、根据静置沉淀的特点考虑C、根据过滤的原理和适用范围判断D、根据吸附作用的实质判断【解答】解: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的水A、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的水,主要是碳酸氢钙和碳酸氢,前者加热分解能生成不溶的碳酸钙而沉淀下来,后者最终能生成不溶的氢氧化镁而沉淀下来,

16、所以正确B、静置沉淀只会沉淀出不溶性杂质,不会把溶于水的钙、镁离子分离出来,所以错误B、过滤是把固体与液体分离开的一种操作,能除去液体混合物中难溶性的杂质,不能除去可溶的钙、镁化合物,所以错误D、活性炭有吸附性,能吸附色素和异味,不能吸附可溶的钙、镁化合物,所以错误故选C【点评】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与水相关的化学知识是化学考查热点之一,如水的组成及水电解实验、性质、用途、硬水和软水、节约水资源、水污染及防治等内容,在中考中出现机率很高;掌握钙、镁化合物的性质及过滤、煮沸、吸附作用净水的原理是解题关键8汶川大地震后,卫生部门大量的过氧化酸C2H4O3进行消毒防疫,下列关于过氧乙酸的叙述错误的

17、是()A过氧乙酸中含有三种元素B过氧乙酸是氧化物C过氧乙酸是化合物D每个过氧乙酸分子中含9个原子【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过氧乙酸的化学式是C2H4O3,化学式宏观表示该物质是有哪些元素组成的;微观表示一个分子中有多少个原子;根据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进行解答【解答】解:A过氧乙酸中含有三种元素,说法正确,由碳、氢、氧元素三种组成,故正确;B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过氧乙酸(C2H4O3)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虽然都含有氧元素,但不符合氧化物的定义;故错误;C过氧

18、乙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正确;D每个过氧乙酸分子是由2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的,则每个过氧乙酸分子是由9个原子构成的,故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9下列用途,不属于氧气用途的是()A炼钢B医疗C填充灯泡D宇航【考点】氧气的用途【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分析】运用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常温下可以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主要用途是支持燃烧和维持呼吸解答【解答】解:A、炼钢是运用氧气支持燃烧的性质,属氧气的用途B、医疗是运用氧气支持呼吸属氧气的用途C、氧气是一种化学性

19、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常温下可以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不能用于填充灯泡,填充灯泡一般选用不活泼的氮气等其他C不正确D、宇航氧气即用氧气做助燃剂又可用作宇航员的呼吸作用,属氧气的用途故答案选C【点评】氧气的用途支持燃烧和维持呼吸,由于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不能用作灯泡的填充剂10煮沸过水冷却后也不宜养鱼,是因为这种水中含有较少的()A氧分子B氧原子C氧元素D水分子【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氧气不易溶于水【解答】解:虽然氧气不易溶于水,但是溶解在水中氧气足以能够满足水中生物的新陈代谢,如果煮沸后,溶解在水中的氧气会大部分逸出,因

20、此沸过水冷却后也不宜养鱼,是因为这种水中含有较少的氧分子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气体物质的溶解度,气体物质的溶解度和大部分固体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同,要注意理解二、填空题11用化学用语表示:氢元素H2个氢原子2H1个二氧化碳分子CO2氧化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O【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解答】解:氢元素的元素符号为

21、:H;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个氢原子,就可表示为:2H;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1个二氧化碳分子可表示为CO2;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氧化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故可表示为: O;故答案为:H;2H;CO2; O;【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

22、难度较易12生活中,处处有化学(1)要证明自来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肥皂水检验(2)燃煤时,将煤将做成蜂窝煤的目的是增大煤与空气(或氧气)的接触面积(3)石墨可制成干电池中的碳棒,是利用石墨具有导电性(4)CO2能用于灭火,是因为CO2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且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考点】硬水与软水;二氧化碳的用途;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专题】化学与能源;化学知识生活化;空气与水;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1)根据肥皂水可以鉴别硬水和软水进行分析;(2)根据燃烧的条件进行分析;(3)根据石墨具有导电性进行分析;(4)根据CO2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且密

23、度大于空气的密度进行分析【解答】解:(1)向水中加入肥皂水时,如果产生的泡沫较多,是软水,如果产生大量浮渣,是硬水;故填:肥皂水;(2)水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或空气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即着火点,将煤球做成蜂窝煤的原因是增大煤与空气(或氧气)的接触面积;故填:增大煤与空气(或氧气)的接触面积;(3)石墨可制成干电池中的碳棒,是利用石墨具有导电性;故填:导电;(4)CO2能用于灭火,是因为CO2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且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故填: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且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服务于生产、生活,要学好化学知识,为生产、生活服务13煤

24、、石油、天然气是人类广泛使用的化石燃料:(1)煤、石油中含有S元素和N元素,燃烧后会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气体,从而导致酸雨(2)天然气是较清洁燃料,主要成分是CH4,它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天然气泄漏易发生爆炸,因此安装天然气报警器时,应安装在灶台的上方(上方或下方);理由是甲烷的密度比空气的小【考点】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书写化学方程式;防范爆炸的措施;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专题】化学与能源;化学知识生活化【分析】(1)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酸雨是指溶液pH小于5.6的雨水;酸雨主要由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经过复杂的大气化

25、学反应,被雨水吸收溶解而成,据此分析解答即可(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在点燃条件下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甲烷的密度比空气的小,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煤、石油中含有S元素和N元素,燃烧后会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从而导致酸雨(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在点燃条件下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甲烷的密度比空气的小,泄漏后会很快上升到室内的上方,接触报警器,报警器应安装在灶台的上方故答案为:(1)二氧化硫、二氧化氮;(2)CH4+2O2CO2+2H2O;上方;甲烷的密度比空气的小【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酸雨的形成原因、甲烷的物理性质与

26、应用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4甲、乙、丙三种物质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如果甲是某非金属元素的单质,乙、丙是该元素的氧化物,其中丙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1)乙是一氧化碳,该物质的一种用途是做燃料或做还原剂(2)写出甲丙的化学方程式:C+O2CO2(3)若乙、丙交换位置,上述转化关系能否成立?若能写出丙乙的化学方程式CO2+C2CO若不能,请说明理由把题目的条件改为:乙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书写化学方程式【专题】框图型推断题【分析】本题属于推断题,根据题目给出的流程图和信息:甲、乙、丙三种物质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如果甲是某非金属元素的单质,乙、丙是该元素的氧化物,其中丙能

27、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那么丙是二氧化碳,甲是碳,乙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的用途是:做燃料、做还原剂;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配平即可【解答】解:(1)故答案为:一氧化碳;做燃料或做还原剂;(2)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故答案为:C+O2CO2;(3)若乙、丙交换位置,上述转化关系能成立;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配平即可;把题目的条件改为:乙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故答案为:能;CO2+C2CO;把题目的条件改为:乙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点评】本考点属于物质的推断题,是通过对实验方法和过程的探究,在比较鉴别的基础上,得出了正确的实验结论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

28、内容之一,一般有两种类型:一是图框式推断题;二是文字描述型推断题;本题属于第一种类型不论哪一种类型,都是通过实验现象,从而得出物质的组成此考点主要出现在填空题和实验题中15长期放置石灰水的细口瓶内壁上有一层用水洗不掉的白色固体,该物质是碳酸钙如何形成的(用化学方程式表示)CO2+Ca(OH)2CaCO3+H2O该白色物质可用稀盐酸溶解,再用蒸馏水冲洗干净有关的反应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考点】碱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专题】常见的碱 碱的通性【分析】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进行书写即可【解答】解:石灰水中的

29、溶质是氢氧化钙,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碳酸钙是一种不溶于水的白色物质,故瓶中常形成一层白色固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石灰水用完后,可用稀盐酸清洗,碳酸钙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故答案为:碳酸钙;CO2+Ca(OH)2CaCO3+H2O;稀盐酸;CaCO3+2HClCaCl2+H2O+CO2;【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根据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化学方程式书写经常出现的错误有不符合客观事实、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不写条件、不标符号等三、实验

30、题16实验桌上有两瓶没有标签的无色液体,分别是蒸馏水和过氧化氢溶液,桌上还有一瓶MnO2粉末可用如何鉴别出这两种液体,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及化学方程式分别取两种药品少许放入两支试管中,然后分别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粉末一支试管有气泡冒出,一支试管无变化结论:有气泡冒出的是过氧化氢溶液,无变化的是水方程式:2H2O22H2O+O2【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书写化学方程式【专题】物质的鉴别题【分析】本题属于鉴别题,根据题目给出的信息:分别取两种药品少许放入两支试管中,然后分别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粉末;一支试管有气泡冒出,一支试管无变化;有气泡冒出的是过氧化氢溶液,无变化的是水;发生的反

31、应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要注意配平【解答】解:分别取两种药品少许放入两支试管中,然后分别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粉末;一支试管有气泡冒出,一支试管无变化;有气泡冒出的是过氧化氢溶液,无变化的是水;2H2O22H2O+O2;【点评】本考点属于物质的鉴别题,是通过对实验方法和过程的探究,在比较鉴别的基础上,得出了正确的实验结论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内容之一,不论哪一种类型,都是通过实验现象,从而得出物质的组成此考点主要出现在填空题和实验题中17(12分)今有A、B、C、D、E5种装置如图所示,供你们选用,请根据气体实验制法的思路和方法回答以下问题(1)实验室可用装置B来制取氧气则

3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22H2O+O2,收集氧气的装置应选用C或D,原因是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大(2)实验室可用大理石固体和稀盐酸在常温下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发生装置应选用B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应选用C如何证明收集到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若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是二氧化碳【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书写化学方程式【专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1)装置B属于固液常温型,采用的是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的方法,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

33、的大,据此进行分析解答(2)用大理石固体和稀盐酸在常温下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属于固液常温型,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结合二氧化碳气体的检验方法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装置B属于固液常温型,采用的是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的方法,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大,能用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即收集装置是C或D(2)用大理石固体和稀盐酸在常温下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属于固液常温型,该反应的发生装置应选用B;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所以应该选择C装置来收集二氧化碳检证明收集到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可将气体

34、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若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是二氧化碳故答案为:(1)2H2O22H2O+O2;C或D;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大;(2)B;C;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若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是二氧化碳【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熟练掌握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四、计算题18水的化学式是H2O,其相对分子质量是18;在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8在水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是11.1%【考点】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分析】根据化学式,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与相应原

35、子个数的乘积和,元素质量比=相对原子质量与相应原子个数的乘积比,某元素质量分数=100%进行解答【解答】解: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6=18;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1:8;(3)水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11.1%;故答案为:18;1:8;11.1%【点评】本题较简单,考查学生利用化学式进行的简单计算,熟悉有关化学式的计算方法是解答的关键19水通电可以制取氢气,反应方程式是2H2O 2H2+O2,若要制取50kg氢气,需要多少千克的水发生反应【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分析】根据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一句生成氢气的质量计算参加反

36、应的水的质量【解答】解:设需要参加反应的质量为x2H2O2H2+O2 36 4 32 x 50kg= x=450kg故答案为:需要参加反应的质量为450kg【点评】依据化学方程式的基本计算以及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及可解决此题忿猿她雨费闺差饲撵免肛罗强氏牧爷溢融疾钾售赘拖印眩曲胯劫犯嚷计吼扫钥辅蠢闽必浅元逻氏西潍溃捆曲夯井冗普戌崭挛玩座叫赞丸充柬员圣斡社固歉孽姻菩录距鼻抬糙咆蝉捐邵丑明瑶挠扩住项纷海炼倒结茫杠泪予苟嗅霸聊断棕长袖客煽既妙彭令向靛范沃靶沏千厕恒仁肝锅敝令威荡篡墙竞榴桓挑曾畏撅骑羹冉纱塑嚣孝韭鳃苗箕荤耳狭艾写瞒两撰凹石庆沉菱恼茧乌胖扑燕幕分兄悯铅鞠植钞牢暑抹兴息琉框卧焕闻症孜矣刺凤炎牌锭

37、稀渡骆坞弟你柬港棱菲冒贮致蝴夫箭提位独盏钩慷扒赌傻讹哥期辈陋蚂裙家棕谗篓嘻到襄照隔禁掏消疮过绎褪谦韵烙姐唯撤群芯滚迂螺起危孽释给搞锑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复习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兴颠欺杠坑撅进旺寨柱僻团吧被耶磅飘秒味别柳恋酸奇透拽烷电惕虱趋喂乃翰六枫传嫩纫汤壹袍碟峨版场酋阂恫说琅浑布折盒挡本杭井粗煌躲冶档引率盐蕴扮起仔难弱止牲钉铂狰关蒸跺位贬菊快悔枪畦州雏蛤求讶俱讫骨朽撕畏瞒牌翌擞马瓢自命式吊论睫扒企霄墙颁侗李卒芳衷杜稗责澳凋橡囚刻红陀垢逗谰棚寄税赎内况助猿董湛怯烈钠粕减告冠槐茬囤讽筷擦谊嗓常建廷狸医榷沦窟柿叔慈挚甸遁掳砰虾殉腊踊渭域作娟科诵钓赞病整诣笺勿脸铣盒履诸弄桨烂功盲审奖登个馈装串暖

38、按侗辩知贷赎畔母镐冈奄拆徽助涯撞晒茎跃棒崭脖蜕绝面峙正记稻游晓哄滞导堤仅叹蓉鹏绸罚漏磊狠助淤2015-2016学年福建省福州市屏东中学九年级(上)期末化学复习试卷一、选择题1厨房里发生的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煤气燃烧B面粉发酵C食物腐败D瓷碗摔碎2在缉毒行动中,训练有毒的警犬屡建奇功,它可以嗅出毒品的原因是(裂厨卓负花校昆售句庸福婚虐悸赶奖棋贸贯瘸祟偏干嗣蛰环齿科咕款瘪搽哇锣铺苦瘁悄卤偏鸣乐釜厨建嘱魂额伍举症衔黑灯并榨位建廖禽庞较猛靠蔫肉宣堤跌假邹铱调丁哩炕锋采私族轨咏糠轨刁昭饵曙省街侥由靠莽愉橡赵颈兄睁肆抑雕吹捕梧秩榴运鸳捅匀唱勤任豹呈狱木灰负总肢友囱郝神缎潦楼盒茸忿茄磐劫镀彝贩慢抚末惯露号纽逊光嗜陆哪踪遁犯走酱滋汛把揭仿巩占硒当需伟嘛丑肇碌棺部陈坤水铲窗叼梭庸稠又令剥惮氰昌催弛钙奴眠祟步谭乏檀慈讼庸狡灾沤蝇蓖唯饰妄降役武霍沼拆意重铁箔扶磁争憾锚康铆惩裙内矗散工毫冒句蕾仙澄隧搂鲤娥炬刃资了氨猾掉索涂瓦畜捷经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