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2012-2013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248434 上传时间:2021-07-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2012-2013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福建省2012-2013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福建省2012-2013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福建省2012-2013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福建省2012-2013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2012-2013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2012-2013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三明一中2012-2013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一、单选题(每题3分。每个小题只有一个答案,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 关于机动运动和参考系,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平常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参考系而言的B.所谓参考系就是我们假设为不动的物体,以它为标准来研究其他物体的运动C.相对于不同的参考系来描述同一个物体的运动,其结果一定相同D.研究航行的轮船内的每个人的运动,取轮船为参考系最为适宜2.在研究下列物体的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体积小就可以视为质点B.研究地球的自转效应,可以将地球视为质点C.研究乒乓球的旋转球技术时,可以将乒乓球视为质点D.研究火车从三明到北京行驶的平均

2、速率时,可以将火车视为质点3.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在沿直线朝某一方向运动时,通过的路程就是位移B.几个运动物体有相同位移时,它们的路程也一定相同C.几个运动物体通过的路径不同,但它们的位移可能相同D.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等于0,其位移也不等于04.一个质点做直径为d的圆周运动,在它运动3/4周的过程中,位移的最大值和路程的最大值分别为( )A.,dB. d,dC.,D.d,5.如图所示为A、B两个物体从O点开始运动,从A、B两物体的位移时间图像可知,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A、B两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B.A物体4s内发生的位移是10mC.B物体发生10m的位移的时间是

3、4sD.A、B两物体同时运动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位移越大,表示它运动的越快B.相同时间内平均速度相同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C.物体的速度越大,其加速度也越大D.物体的速度变化率越大,其加速度也越大7.某运动员在百米赛跑中,测得他在50m处的速度大小为7m/s,10s末到达终点的速度大小为10m/s,则他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A.8.3m/s B.7 m/sC.10m/sD.8.5 m/s8.物体沿一直线运动,速度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第1s末物体的位移改变方向B.在第1s末物体的加速度改变方向C.在第1s末物体的速度改变方向D.在第2s末物体

4、的回到出发点9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竖直向下的运动就是自由落体运动B.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的运动就是自由落体运动C.在自由落体运动过程中,不同质量的物体会同时落地D.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与时间成正比10.如图所示,A、B两物体相距s =12m,物体A以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而物体B此时的速度,只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向右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m/s2,那么物体A追上物体B所用的时间为( )A.6sB.7sC.8sD.9s二、填空题(每题4分)11.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若在前20s内通过的路程是80m,则它在前20s内的平均速率为 m/s;它在第10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5、m/s,位移大小为 m;第在第10s末的瞬时速度大小为 m/sABC12.如果所示,一子弹(可视为质点)击中木块时的速度为 900m/s,经过0.1s穿出木块,穿出木块时的速度恰好为0,则子弹穿出木块时加速度为 m/s2,子弹穿过ABC三个木块所用的时间之比为 。(以向右为正方向)13.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初速度是5m/s,加速度是1m/s2,那么第4s末的瞬时速度为 ,头4s内的平均速度为 。14.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还应当十分注意学习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思想和方法,从一定意义上说,后一点甚至更重要。伟大的物理学家伽利略的研究方法对于后来的科学研究具有重大的启蒙作用,至今仍然具有重要意义。请

6、你回顾伽利略探究物体下落规律的过程,把下面的重要探究过程按顺序排列 。实验验证 遇到问题 数学推理 提出猜想 合理外推 得出结论 15.水平地面上两个质点甲和乙,同时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作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线如图所示。甲做 运动,乙做 运动,在 时乙追上甲,在第4s内,甲的平均速度 (大于、等于或小于)乙的平均速度。三、计算题(要求写出计算过程、公式和必要的文字说明,只有答案没有过程的不给分)16.(12分)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10m/s ,加速度为2m/s2 。试求该质点:(1)第5s末的速度(2)前5s内的平均速度(3)第5s内的平均速度17(12分)跳伞运动员在空中的运

7、动可分为两个阶段:开始一段伞未张开,可近似看成自由落体运动;伞张开后,则做匀减速运动。设运动员的初始高度为1500m ,第一段的下落高度为500m ,试求:(1)张开伞的一瞬间,运动员的速度(2)要运动员充分安全地着地(即着地速度趋于零),第二阶段的合适加速度应是多少?18(12分)一辆汽车沿着一条平直的公路行驶,公路旁边与公路平行有一行电线杆,相邻电线杆间的间隔均为50m。取汽车驶过某一根电线杆的时刻为零时刻,此电线杆作为第1根电线杆,此时刻汽车行驶的速度为5m/s。若汽车的运动为匀变速直线运动,在10s末汽车恰好经过第3根电线杆。试求:(1)汽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2)汽车继续行驶,经过第

8、7根电线杆时的瞬时速度;(3)汽车在第3根至第7根电线杆间运动所用的时间。19. (14分)一辆汽车正在以20m/s的速度行驶,突然发现前方20m处有一辆自行车正以8m/s的速度匀速行驶,为了避免相撞,汽车立即以5m/s2的加速度减速,问:(1)汽车是否会撞上自行车?(2)如果会相撞,那么汽车应该改用多大的加速度进行减速才不会撞上自行车?如果不会相撞,那么相撞前与自行车的最小距离是多少?2012-2013学年上学期高一物理月考答案13. 9 m/s,7 m/s14.15.匀速直线 , 匀加速直线 ,4s,小于17.解:(1)(2)18.解:(1)s=100ma= 1m/s2(2)(3)从1到7根电线杆所用的时间: = 20s从3到7根电线杆所用的时间 19.解:(1)设t时间后两车未相遇,则两车的间距为为:根的判别式,t无解不会相撞(2)两边的最小距离为:6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