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十二五茶叶产业发展规划.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250986 上传时间:2021-07-1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县十二五茶叶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某县十二五茶叶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某县十二五茶叶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某县十二五茶叶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某县十二五茶叶产业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县十二五茶叶产业发展规划.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某县十二五茶叶产业发展规划某县十二五茶叶产业发展规划为进一步提升茶叶在国内外的市场竞争力,引导促进茶叶产业科学健康发展,特制定本规划。一、发展现状茶叶是农业居首位的主导产业,在我县农业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已成为占全县42%涉茶农民增加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支柱产业,扩大就业机会、提高生活质量的民生产业,建设生态文明、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绿色产业,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构建和谐社会的民族产业。全县茶叶面积11.65 万亩,总产量5700 吨、产值 4.916 亿元。为省十大茶叶产业强县之一。“十一五” 以来,在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下,我县茶叶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名优茶规模优势进一步凸现。到茶

2、产量4350 吨 ,产值 4.83 亿元,分别占全县茶叶产量、产值的 76.1%和 98.3%,占全省茶产量产值的20%和 21%。茶叶机械、茶叶包装、保鲜剂等相关产业迅速发展,产业链总产值已超10 亿元。规模效应日益显著。影响力进一步扩大。蝉联了第二届省十大名茶,获得了中国著名品牌、全国十佳区域公用品牌、省著名商标等荣誉。今年 “” 又以20.38 亿元的身价,挤身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十强,并成为全国第一个发布价格指数的绿茶品种,有效地扩大了茶业影响力。茶叶四化(良种化、标准化、机械化、绿色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县拥有无性系良种茶园70900 亩,无性系良种率达61%。标准化技术全面推广,新

3、建标准化名茶加工厂84 家 (其中省示范茶厂3家),1家企业获iso9000和haccp质量体系认证,23家企业获qs认证。茶树修剪、大宗茶采摘基本实现机械化,80%以上名优茶实现机械加工。29 家企业获得省级以上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和基地认证,面积达8 万多亩。茶叶市场进一步开拓。成为全国最大的龙井茶集散市场。交易量和交易额达到 9066 吨和12.69 亿元。在全国 20 多个省市开设直销窗口 450 多家,建设了200 多家专卖店(柜) 。近年来,我县连续多年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举办大佛龙井专场推介活动,有效地拓展了市场。科技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 县先后与全球最大茶叶零售商天福集团

4、、 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茶叶研究院等实现强强联合,在销售网络、质量提升、人才培训等方面加强合作,为茶业的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十一五 ”期间 ,我县共实施茶叶科研与推广项目 6 项,制订技术规程2 个 ,举办各类培训班200 多期,推广先进适用技术5项,被全国供销总社授予 “全国茶叶科技创新示范县 ” 。当然茶业发展还存在许多问题 ,进一步发展的难度越来越大,特别是一些瓶颈问题急需解决和突破。茶园防灾能力弱。由于缺少先进的防灾设施与有效的技术措施,春季的雪灾冻害已成为影响名优茶生产的最大因素,特别是1 月严重雪灾冻害和2010 年 3 月大范围降雪和冰冻的天气,损失严重,教训深刻。采茶劳力短

5、缺。近年来我县茶叶 “采工荒 ”愈演愈烈 ,用工高峰时采摘劳力缺口已达5 万,名优绿茶采摘成本已连续多年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 ,茶叶失采比重逐年上升,部分茶区春季茶叶失采比重已达15%以上。茶叶质量控制难。茶叶以农户分散经营为主体,户均茶园面积以13亩不等,种茶大户、茶场数量较少 ,规模相对较小 ,带来农残控制难度大,茶叶质量标准很难统一,质量安全很难得到充分保证。品牌效益不高。我县虽然开展了一系列名牌创建工作,大佛龙井也获得了众多荣誉,但区域性公用品牌维护和提升难度大,我县茶叶价格远低于西湖龙井、大红袍等名茶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在销售中大多数茶叶仍以散茶批发为主,价格、市场仍受制于人。品牌

6、效应有待进一步提升。二、发展前景分析1、茶叶消费量逐年增加。据 fao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分析,近10年内世界茶叶消费年增长率将在2.9%左右,由于绿茶饮用价植高于其它茶类,绿茶消费量也将得到更大增长。从国内市场看,绿茶消费增长率将达到5%以上,北方新兴绿茶市场将进一步扩大,随着茶叶有效成分的开发与应用 ,用于食品、医药、化工、养殖等行业的绿茶需求也将进一步增长。而我县的大佛龙井作为有市场影响力的名优绿茶品牌,深受消费者的欢迎 ,年消费增长率在 6.4%以上。2、市场竞争将日趋激烈。从到,全国茶园面积增加了63%,达到了2799 万亩 ,每年以 10 个县的面积增加;茶叶产量增加了93%

7、,达到 135 万吨 ,每年以 13 个新昌县的产量增加。其中名优茶产量增加了242%,达到了53 万吨 ,每年以 7.3 个县的产量增加。产能过剩问题将逐渐显现,不同茶区、 不同茶类、 同茶类不同品牌间的竞争将日趋激烈 ,对我县茶叶销售带来巨大压力。3 、产业潜力可进一步挖掘。一是可适度扩大茶园面积,并老茶园进行改种换植。我县山地资源丰富 ,荒山荒坡待开发面积大,结合当前的土地整理项目和土地流转机制 ,可新发展 2万多亩标准化良种茶园。 同时对 3 万多亩中低产老茶园改种换植来提高无性系良种茶园的比例。 二是可进一步挖掘加工的潜力。一方面通过进一步提升加工质量来实现茶叶增值。目前,我县名优茶

8、的平均价格水平还较低,仅为每公斤110 元 ,如果全面推行规范化、 规模化加工,茶叶单价水平可提高20%以上。另一方面可进行茶叶深度开发来提高附加值。 如达利发的茶叶香枕、佛缘工艺品厂的茶叶工艺品已成功开发。 而茶食品、 茶化工等深加工开发潜力更大。 三是可进一步挖掘品牌的潜力。虽有一定的品牌基础,但距一线品牌还有较大的差距。当前销售正处在由产品经营向品牌营销转变的新时期,品牌营销可进一步提升茶产业的利润,进一步拓展市场 ,扩大和提升消费群体。三、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指导思想:以打造 “” 品牌为主线,以市场建设、现代茶叶园区建设为重点 ,优化龙井茶、高山云雾茶、名优白茶优势区域布局,实施“六个

9、一 ”提升工程 ,打造成为全国龙井茶生产、加工、贸易、文化中心和茶产品集散中心。总体目标:到 2015年,全县茶园总面积达到 14 万亩,其中无性系良种茶园9.8万亩,无性系良种比率达70%以上 ;茶叶产量达到 7000 吨,茶叶产值达到8 亿元 ,其中名优茶6000 吨;名优茶产值 7.9 亿元 ;茶机、保鲜、包装、精深加工等茶叶相关产业进一步发展,茶叶产业链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总产值达 20 亿元。四、优势区域布局根据我县茶叶生产现状与发展潜力 ,重点建设一条示范带和三大优势产区。茶树优势品种为龙井43、安吉白茶、鸠坑种、浙农113 和迎霜等。茶叶优势产品为大佛龙井、云雾茶等名优茶。1 、城

10、西北茶叶销、加、旅示范观光带。区域包括、 、个镇(乡)街道。主要内容包含五星级市场创建和 4a 级景区建设,加工展示中心建设,示范茶厂建设,出口茶厂、出口茶叶加工项目建设 ,观光茶园建设。2、中部名优早茶产区本区位于县境中部,包括4 个镇(乡) 、街道。本区地势低平,光热条件为全县最优,可利用产茶季节早的优势,重点发展龙井43 等早生优质良种 ,开发早茶生产。本区邻近城关,交通便利,可利用全县最具特色的三大茶场:,发展现代示范茶业。3、西南部精品茶产区本区位于县境西南部,包括 4 个乡镇。 本区土地类型多样,以高丘台地为主,昼夜温差大,劳动力资源丰富 ,茶农加工技术水平高,可重点发展安吉白茶、

11、鸠坑种等中迟生良种,发展白茶龙井、精品龙井茶生产。4、东部山区多茶类名茶产区本区地处我县东部,包括 5 个乡镇。本区地势高,降水丰沛,热量不足,生产季节相对偏迟,茶叶生产多以大户承包为主,可重点种植产量高、抗冻性强的优质茶树良种,以中生种为主。重点发展龙井茶、云雾茶等多茶类名茶生产。五、主要建设任务“十二五 ”期间 ,茶叶以 “低碳茶业 ”为理念,从基地、加工、产品、市场、品牌及主体提升入手,引导产业转型,切实推进茶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1 、建设现代茶叶示范基地。建设10 个现代茶叶示范园区, 其中三个省级茶叶主导产业示范园区,三个省级茶叶精品示范园区。园区内茶园喷滴灌、防霜冻设施以及杀虫灯等

12、病虫害物理防治设施的安装配套。 引导茶园向路沟渠、 防护林、 机械化等基础设施与生态保护技术措施等标准化配套发展。切实提高茶产业防灾减灾、优质高效的保障能力。新扩建无性系良种茶园 2 万亩 ,逐步改造 3万亩低产低效茶园,引导茶树品种选择从“早生 ”向优质转变,重点发展优质、高抗的无性系良种,逐步实现茶树早、中、晚生品种的合理搭配。2、打造品牌。争创中国驰名商标 ,加快商标的国际注册。在全县形成以 “大佛 ”商标为龙头,企业商标为基础的 “大佛龙井 ”品牌体系 ,培育若干个有一定影响力的企业品牌,摸索 “母子品牌”双商标运作的成功经验,全面推广 “大佛 ” 、 “龙井茶 ”证明商标使用管理。坚

13、持办好一年一度的大佛龙井品牌文化节和重点城市的品牌推介活动。加大国内外市场推广力度,充分利用丰富的茶文化资源,制作一张的光盘,编印一本推广手册 ,扩大影响力。 加强行业自律,有序推进在国内外的推广,逐步提高礼盒销售的比例,充分发挥品牌的增值效应,促进从原料输出向品牌销售转变。3、创建示范茶厂。开展示范性茶厂创建活动,新建 10 家示范茶厂;要求厂房面积500平方米以上 ,具备 1 万公斤以上的名茶加工能力 ,生产设施先进,设备配置合理,管理规范科学,带动能力强。断续抓好100 家标准化名茶加工厂建设,进一步完善区域布局。全面改善茶叶加工环境 ,实现茶厂标准化、加工清洁化、产品无公害化。力争 “

14、十二五 ”期末,60%以上分散农户向名茶厂集中加工。优化培育名茶厂加基地加农户生产加工模式,强化加工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连接机制,通过集中加工、收青加工,让分散的农户集合成联合的生产主体。规范提升加工技术,在做好精品传统手工制作工艺保护传承的基础上 ,大力推广名优茶的机械化加工。坚持办好一年一届的茶王赛,着力营造重质量、学技术的良好氛围。4 、加快茶叶新产品开发生产。加快名茶多茶类生产,引导名优茶产品从注重外形向注重内质转变,着重扩大望海云雾等优质茶的生产,推进名优茶的大众化生产与消费。鼓励企业进行茶食品、茶保健品、茶工艺品等茶叶精深加工产品的研发生产 ,重视夏秋茶资源的开发利用 ,提 高综合经济效益。5 、 构建国际化市场营销网络。 建设提升 ,建成设施完善、 功能齐全的现代区域中心市场,创建五星级市场和 4a 级旅游景区。配套完善的展览展示功能,茶叶检测功能,电子商务功能,文化休闲功能。坚持完善价格指数信息发布制度。努力打造成中国最大的绿1 2 下一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