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微生物学》(第8版)教学大纲.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251867 上传时间:2021-07-1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微生物学》(第8版)教学大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医学微生物学》(第8版)教学大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医学微生物学》(第8版)教学大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医学微生物学》(第8版)教学大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医学微生物学》(第8版)教学大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学微生物学》(第8版)教学大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微生物学》(第8版)教学大纲.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医学微生物学(第8版)教学大纲 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医学微生物学(第8版)教学大纲”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的支持! 第一篇 细菌学第二章 细菌的生理目的要求: 掌握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方式及群体生长的规律,培养基的种类和细菌在培养基中的生长状态,消毒、灭菌、防腐、清洁、无菌和无菌操作的基本概念;熟悉细菌的营养物质、常见生化反应、合成代谢产物、常用培养基类型,常见消毒灭菌方法及应用;了解细菌的理化性状,常用化学消毒剂的种类、作用及影响因素,细菌的分类与命名。 教学内容:1. 细菌的营养类型与营养物质2 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营养、温度、pH 、气体环境和渗透性细菌个体和群体生

2、长繁殖的规律:二分裂无性繁殖和细菌群体的生长曲线3 细菌的能量代谢方式:发酵、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4细菌的代谢产物(1) 细菌的分解代谢及有关的生化反应:糖发酵试验、VP 试验、甲基红试验、枸橼酸盐利用试验、吲哚试验、硫化氢试验、尿素酶试验、大肠杆菌和产气杆菌的IMViC 试验(2) 细菌的合成性代谢性产物:热原质、毒素和侵袭性酶、色素、抗生素、细菌素和维生素5细菌的培养方法:培养基的概念、种类与主要用途,细菌在液体和固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菌落和纯培养的概念6消毒灭菌的常用术语: 消毒、灭菌、防腐、清洁、无菌、无菌操作、。7. 消毒灭菌的方法:(1)物理消毒灭菌法:干热灭菌法、湿热灭菌法的种类

3、、应用范围;紫外线消毒灭菌的原理、应用;滤过除菌的原理、应用;干燥与低温。(2)化学消毒灭菌法原理及常见试剂。8. 物理消毒灭菌方法的应用9. 影响消毒效果的因素10. 细菌的分类原则第三章 噬菌体1 目的要求: 掌握噬菌体、毒性噬菌体、温和噬菌体、前噬菌体的定义; 熟悉噬菌体引起的溶原性周期和溶菌周期; 了解噬菌体的生物学性状。教学内容:1. 噬菌体的定义2. 噬菌体的分布、形态结构、化学组成、宿主特异性和抵抗力3. 毒性噬菌体的复制周期或溶菌过程,噬斑的定义4. 温和噬菌体的定义、前噬菌体、溶原性细菌、溶原性、温和噬菌体的存在形式及温和噬菌体的溶原性周期和溶菌性周期,其与细菌遗传物质转移的

4、关系第四章 细菌的遗传与变异目的要求: 掌握质粒、转座因子、插入序列、转座子、整合子、转化、接合、转导、溶原性转换等概念; 熟悉细菌的遗传物质,细菌基因转移与重组的过程,基因的突变,突变型细菌的种类,细菌遗传变异的实际意义; 了解细菌基因表达的调节。授课学时:理论1.5学时教学重点:质粒、转座因子、插入序列、转座子、整合子、转化、接合、转导、溶原性转换概念。教学难点: 细菌基因表达的调节、质粒、转座子的特性和基因的转移与重组教学内容:1. 细菌的遗传物质:染色体、质粒、转座因子、整合子、噬菌体2. 细菌基因表达的调控3. 基因转移和重组:转化、接合、转导、溶原性转换和原生质体融合4. 基因突变

5、5. 细菌遗传变异在医学上的实际意义第五章 细菌的耐药性目的要求: 掌握耐药性的概念; 熟悉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细菌耐药的机制及控制策略; 了解细菌耐药的现实状况。教学重点:耐药性的概念2 教学难点: 细菌耐药的机制教学内容:1. 抗菌药物的种类2. 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3. 细菌耐药的机制:耐药性定义、耐药机制4. 细菌耐药性的防治第六章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目的要求: 掌握正常菌群的概念及生理作用,菌群失调和机会感染的概念及意义。细菌的致病机制及其物质基础。内毒素、外毒素和类毒素的概念、性质及其生物学作用,细菌的内毒素与外毒素的区别要点。全身感染的五种不同的临床类型; 熟悉微生态平衡、微生态失调

6、、超抗原和感染的概念。抗毒素的概念及其作用,吞噬细胞种类及作用,抗胞外菌感染免疫机制及功能,抗胞内菌感染免疫的特点及作用。粘膜免疫系统的抗感染作用。感染的来源,医院感染的概念。了解正常菌群的分布,人体各部位的微生态,引起机会感染的常见细菌。屏障结构组成,吞噬细胞的杀菌机制。教学重点:正常菌群、菌群失调和机会感染、内毒素、外毒素、抗毒素、医院感染的概念,内、外毒素的区别。教学难点: 内毒素与外毒素的区别及感染的类型。教学内容:1. 感染、致病菌、非致病菌、条件致病菌的定义2. 正常菌群、微生态学的含义:正常菌群的定义、分布和生理学意义;条件致病菌的致病条件;菌群失调、菌群失调症、二重感染的定义;

7、医院获得性感染的定义3. 细菌的致病性细菌的毒力:侵袭力(荚膜、粘附素、侵袭性物质、细菌生物被膜)毒素(外毒素和内毒素及其主要区别)细菌侵入的数量细菌侵入的途径4. 宿主的免疫防御机制3 (1) 天然免疫:屏障结构(皮肤粘膜屏障、血脑屏障、胎盘屏障)吞噬细胞体液因素(补体、防御素、溶菌酶等)(1) 获得性免疫机制: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黏膜免疫(2) 抗细菌免疫的特点:胞外菌感染的免疫、胞内菌感染的免疫、外毒素感染的免疫5. 感染的发生与发展(1) 感染的来源(2) 传播方式与途径(3) 感染的类型:隐性感染、显性感染、带菌状态的含义;毒血症、内毒素血症、菌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的含义6. 医院

8、感染:医院感染的特点、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与危险因素、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第七章 细菌感染的检测方法与防治原则目的要求: 掌握细菌感染防治的主要原则、类毒素的定义; 熟悉微生物感染的诊断方法。 教学重点:人工主动免疫与被动免疫的方法。教学难点: 人工主动免疫与人工被动免疫的区别教学内容:1. 细菌学诊断(1)标本的采集原则(2)检验程序2. 血清学诊断常用的血清学诊断方法3. 人工主动免疫:死菌苗、活菌苗、亚单位疫苗、基因工程疫苗、重组载体疫苗、DNA 疫苗、类毒素4. 人工被动免疫:抗毒素、抗菌血清、胎盘球蛋白、丙种球蛋白、细胞免疫制剂第八章 球菌目的要求: 掌握葡萄球菌A 蛋白的定义及生

9、物学功能;链球菌的分型,甲型链球菌与肺炎 4 链球菌的鉴别要点, 抗O 试验的原理及用途;脑膜炎奈瑟菌和淋病奈瑟菌的微生物学检查; 熟悉常见化脓性球菌的种类、形态染色、培养特性、致病物质、所致疾病及微生物学检查方法。了解常见化脓性球菌的防治原则。授课学时:理论3学时,实验3学时教学重点:球菌的生物学性状、致病物质、导致疾病的种类。教学难点: 常见化脓性球菌的致病物质、葡萄球菌A 蛋白的生物学功能、抗O 试验。 教学内容:1. 葡萄球菌(1) 生物学特性:形态染色、培养特性、抗原构造(SPA)、抵抗力及根据色素和生化反应不同的分类(2) 致病性:金色葡萄球菌毒力最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意义;致

10、病物质有毒素(葡萄球菌溶血毒、杀白细胞素、肠毒素、表皮剥脱毒素、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等)、酶类(凝固酶及其他与侵袭力有关的酶类)及特殊结构(荚膜、胞壁肽聚糖等);所致疾病分侵袭性与毒素性两种类型(3) 免疫性(4) 微生物学检查法:标本采集和初步诊断、分离培养、致病株的确认、肠毒素检查(5) 防治原则:医学性感染、耐药问题、自身菌苗2. 链球菌(1) 生物学特性:形态染色、培养特性、抵抗力、分类(2) 致病性:A 群链球菌毒力最强;致病物质包括特殊结构(LTA 、M 蛋白)、毒素(S 与O 溶血毒、致热外毒素)及侵袭酶类(透明质酸酶、链激毒、链道酶等);所致疾病以A 群最多,分化脓性、中毒性

11、和变态反应性三类(3) 免疫性(4) 微生物学检查:标本采集与初步诊断,分离培养,抗“O”试验(5) 防治原则3. 肺炎链球菌5 (1) 生物学性状:形态染色与培养;抗原构造与分型(2) 致病性:主要靠荚膜致病,引起大叶性肺炎(3) 免疫性(4) 微生物学检查:注意与甲型链球菌相鉴别(5) 防治原则:多价菌苗4. 奈瑟菌属膜膜炎奈菌与淋病奈菌的形态染色、培养、抵抗力、致病性与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防治原则。第九章 肠杆菌科目的要求: 掌握致病性大肠杆菌的种类及致病机理;志贺氏菌的分群、致病性;沙门氏菌的致病性、免疫性、标本采集及分离鉴定、肥达试验定义及意义; 熟悉肠道菌的生化反应特点;大肠杆菌

12、的致病条件;志贺氏菌的抵抗力、微生物学检查及耐药性;引起人类致病的主要沙门氏菌; 了解大肠杆菌的防治;志贺氏菌的免疫性及防治;沙门氏菌的防治。 授课学时:理论2学时,实验6学时教学重点:肠道杆菌共性,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类,志贺氏菌的分群、致病性;沙门氏菌的致病性、免疫性、标本采集及分离鉴定、肥达试验定义及意义教学难点:致病性肠道杆菌的种类、致病机制、肥达试验结果判断教学内容:1. 肠道杆菌的共性2. 埃希菌属(1) 生物学性状(2) 所致疾病(3) 致病株主要有五种类型及其致病机理(4) 微生物学检查及其防治(5) 大肠埃希氏菌在卫生细菌学检查中的应用3. 志贺菌属(1) 抗原构造与分类(2)

13、 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3) 病原体分离鉴定的步骤(4) 耐药性问题(5) 菌苗预防4. 沙门菌属6 (1) 抗原构造与分类、变异(2) 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3) 免疫性(4) 病原体的分离鉴定(5) 肥达反应第十章 弧菌属目的要求:掌握霍乱弧菌致病物质,病原学检查方法。掌握副溶血性弧菌的致病性;熟悉霍乱弧菌两个生物型的形态、染色性、培养特性、抵抗力、抗原构造及分型、免疫性、防治原则。授课学时:理论1学时教学重点:霍乱弧菌致病物质与病原学检查方法,副溶血性弧菌的致病性。教学难点:霍乱弧菌的生物学特征。教学内容:1. 霍乱弧菌形态结构、培养、抗原构造与分型;古典生物型与EL Tor生物型;抵抗力、

14、致病物质与所致疾病;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防治2. 副溶血性弧菌所致疾病第十一章 螺杆菌属目的要求:掌握幽门螺杆菌的形态染色、生化反应、致病性授课学时:理论0.5学时教学重点:幽门螺杆菌的形态染色、生化反应、致病性教学内容:幽门螺杆菌形态染色、生化反应、致病性第十二章 厌氧性细菌目的要求:掌握引起人类疾病的常见梭菌;破伤风梭菌的形态染色、致病性(条件破伤风外毒素作用机制及所致疾病特点)及特异性防治原则;产气荚膜梭菌的形态染色、培养特性及所致疾病;肉毒梭菌的形态及致病性;熟悉产气荚膜杆菌的微生物学检查及防治原则;常见的厌氧菌培养方法;艰难梭菌所致疾病;无芽胞厌氧菌的致病条件、感染特征、所致疾病种

15、类;临床最常见的无芽胞厌氧菌的种类;了解厌氧菌的种类及分布;梭状芽胞杆菌的通性;破伤风杆菌的培养特性;肉毒杆菌的生物学特性、微生物学检查及防治原则;无 7 芽胞厌氧菌的生物学性状、微生物学检查及防治。授课学时:理论2学时,实验3学时教学重点:破伤风梭菌的形态染色、致病性(条件破伤风外毒素作用机制及所致疾病特点)及特异性防治原则;产气荚膜梭菌的形态染色、培养特性及所致疾病;肉毒梭菌的形态及致病性。教学难点:厌氧性芽胞梭菌的致病性及防治原则。教学内容:1. 破伤风梭菌(1) 生物学特性:形态(突出典型特征)、染色及抵抗力(2) 致病性:致病条件、致病物质(神经痉挛毒素及其致病机制) 、所致疾病(3

16、) 防治原则:特异性预防(类毒素、抗毒素紧急预防)和治疗(伤口处理、特异性抗毒素、抗生素)2. 产气荚膜梭菌(1) 生物学特性:形态、染色(有荚膜的G +大杆菌)、培养(双层溶血环、Nagler 反应)和生化反应(汹涌发酵)(2) 致病性:致病物质(种类多、既是外毒素又具有侵袭性酶功能) 、所致疾病(气体坏疽产气荚膜梭菌与气性坏疽的关系及临床特点, 食物中毒, 坏死性肠炎)(3) 微生物学检查:涂片镜检、分离培养及动物实验(4) 防治原则3. 肉毒梭菌(1) 生物学特性:形态、染色(芽胞与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梭菌比较)(2) 致病性:致病物质(肉毒毒素) 、所致疾病(食物中毒、婴儿肉毒病)4. 艰难梭菌5. 无芽胞厌氧菌(1) 种类、性状及在感染中的作用(2) 致病性:致病条件、细菌毒力、感染特征、所致疾病(3) 微生物学检查和防治原则8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您的在线图书馆 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