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之六_1.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252093 上传时间:2021-07-1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之六_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之六_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之六_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之六_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之六_1.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之六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2学会本课生字,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本课词语。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难点通过理解词句,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教学时间 三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学生初读课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自学生字、词。二、教学重点、难点查字典,自学生字、词。三、教学过程一)学生按要求自学生字、词。1引导学生回忆复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的方法步骤。2引导学生回忆复习自学生字、词的方法步骤。3让学生按要求自学生字、词。4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自学生字、词填表。举例:(二)检查自学。1指名读词语:2指名读

2、课文,纠正读音。 本课多音字比较多,要注意提示学生读准字音。 海参的参是多音字,课文中应读作shn,不要读成 cn。划动的划是多音字,课文中应读作 huá ,不要读成 huà 。 必将的将是多音字,课文中应读作 ji n,g不要读成 jiàng 。 有趣的趣应读作 qù ,不要读成 q。瑰丽的瑰应读作 guì ,不要读成 gu。也可采用给带点字选择正确读音的方法作巩固练习。3指导学生识记字形。刺是左右结构,左边中间没有一横,不要写成束。饶是左右结构,右边上面不要多写一点。趣是半包围结构,最后一笔捺要写成点。4可采用识别同音、

3、形近字的方法作巩固练习。例:拣( ) 积( ) 捡( ) 集( ) 防( ) 哨( ) 纺( ) 稍( )(三)理解词义:义( ) 划( ) 意( ) 画( ) 饶( ) 料( ) 浇( ) 科( )1让学生从文中找出不理解的词语质疑。2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1)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以饶字为例。 饶在课文中组成的新词是富饶。 教师引导学生把饶字作为带点字, 查字典选择 字义。 饶在字典中的意思是富足、 多的意思, 联系上下文学生便可从中悟出富饶的意思是形容物产很多很丰富。2)小结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3)出示词语,让学生作

4、巩固练习。蠕动像蚯蚓一样慢慢移动。联系课文内容,指海参没有脚,靠肌肉收缩行动,因此是像蚯蚓 一样慢慢移动。庞大极大。课文中海龟很大,一般都在上百公斤。威武威风,勇猛的样子。五光十色色彩繁多,鲜艳,明亮。瑰丽无比奇特的美,没有什么好相比。千奇百怪指贝壳的形状各式各样。(四)介绍西沙群岛。1介绍西沙群岛。西沙群岛是我国南海中四大群岛之一, 在海南岛南 330 公里。 有宣德、 永乐两岛群和其他岛 礁。主要岛屿有永兴岛、赵述岛、珊瑚岛、甘泉岛、中建岛、东岛等,以永兴岛为最大。多 为椭圆形珊瑚岛礁。热带资源丰富,盛产鱼类、鸟粪、海参、海龟等。每到鱼汛,海南、湛 江一带渔民多来此捕鱼, 南海诸岛地理位置

5、非常重要, 处于太平洋的交通咽喉地位, 是我国 的海防前哨。2出示图片或标本让学生观看。五)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熟悉生字、新词。(六)作业:朗读课文,写生字、词。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一)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阅读课文 16 自然段,了解我国西沙群岛是个美丽、 富饶的地方。(二)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二、教学重点、难点通过理解词句,进而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三、教学过程(一)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检查复习。(二)学习第 1 自然段。1指名读第 1 自然段。2思考:本段共有几句话?各是什么意思?第 1 自然段共有两句话。第 1 句介绍了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第 2 句概括介绍了西沙群岛是个风

6、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3出示地图。(1)让学生从地图中找出西沙群岛,弄清西沙群岛所在的地理位置。(2)讨论什么是海防前哨?为什么说西沙群岛是我国的海防前哨?哨是巡逻、 侦察、警戒防守的岗位。 西沙群岛地处祖国的最南端, 在海防中处于前哨的地位, 所以说西沙群岛是我国的海防前哨。(三)学习第 2 自然段。1指名读第 2 自然段。2思考:西沙群岛一带的海水都有哪些颜色?为什么会有这些颜色?3指名回答。西沙群岛一带的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有深蓝色、青色、绿色、淡绿色、杏黄色。因为 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峡谷,海水有深也有浅,所以从海面上看,色彩就不同了。4什么是五光十色?为什么说西沙群岛一带的

7、海水五光十色?五光十色是指色彩繁多、 明亮的意思。 教师借助这两个问题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 联系课 文内容,理解句意。让学生从中体会西沙群岛一带的海水蓝绿青黄,色彩繁多,深浅不一, 十分艳丽,因此用五光十色来形容是十分恰当的。5本段共有几句话?是围绕着哪一句话的意思写的?是怎样连接的?本段共有三句话, 是围绕着西沙群岛一带的海水五光十色, 瑰丽无比这句话的意思写的。 经 过讨论,要让学生弄清这三句话之间的关系。第 1 句概括介绍了西沙群岛一带海水的色彩;第 2 句具体讲海水的种种色彩; 第 3 句讲海水五光十色的原因是和海底的地形高低不平有关。这三句话先讲结果,后讲原因,中间用因为连接起来,

8、是因果关系的句式。6出示把句子补充完整的练习,训练学生用因果句式说话。(1)因为西沙群岛的海底地形高低不平,所以 。(2)西沙群岛一带的海水五光十色,是因为 。7小结,联系上下文用提问法读懂一段话。(1)提问:刚才我们是怎样初步学习第2 自然段的?(2)学生回答,教师归纳。经过讨论, 要让学生从中掌握用提问法读懂一段话。 首先要知道本段有几句话?然后要知道 每句话是什么意思?接着要弄清这几句话是围绕哪句话的意思写的?最后要知道句与句之 间是怎样连接的?归纳起来应做到四知道:一 知道有几句二 知道句意三 知道怎样写四 知道句间联系。8用学法。四)学习第 3 自然段。1让学生根据已掌握的阅读一段话

9、的方法,自读第3 自然段。2教师用提问法检查自读情况。(1)本段有几句?学生答:(本段有三句话)(2)介绍了海底的哪几种动物?三句话分别介绍了西沙群岛的珊瑚、海参和大龙虾。(3)指名分句朗读,想一想这三句话是怎样介绍珊瑚、海参和大龙虾的?经过思考讨论, 要让学生从中懂得这三句话是并列关系, 像绽开的花朵、 像分枝的鹿角形象 地介绍了珊瑚的外形特点。蠕动、划过来、 划过去准确地写出了海参和大龙虾的动态,再用 懒洋洋和威武分别加以拟人化的描写,更使句子显得生动而逼真。(五)学习第 4 自然段。1让学生默读第 4 自然段,用 给本段分为三层。思考:每层的意思是什么?2课堂讨论:本段的三层意思是怎样划

10、分的?是围绕什么意思写的? 要理解这段话, 首先要让学生弄清本段的结构。第 4 自然段共有四句话。 可按先总述,后分 述,再总结的顺序, 分为三层, 第 1 句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 总体介绍了西沙 群岛的海里鱼非常多。 第 2 句采用排比的句式连用四个有的, 具体介绍了海里的鱼的种类繁 多。第 3、4 两句概括总结了西沙群岛的海里的鱼多,各种各样多得数不清,形象地写出鱼 多的程度,一半是水,一半是鱼。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懂得一半是水,一半是鱼,是说西 沙群岛的海里鱼非常多, 并非真的是水和鱼各占一半, 作者用一半是水, 一半是鱼来形容鱼 多,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显得恰当,而又形象。3

11、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2)有的 ;有的 ;有的 ;有的 3)鱼多得 4)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 4让学生借助填空练习,朗读课文,练习背诵。(六)学习第 5 自然段。1指名读课文。2课堂讨论:这段话共有几句?介绍的是什么?这段话共有两句。 分别介绍了西沙群岛海滩上的贝壳和海龟。 写贝壳数量多得拣不完, 形状 千奇百怪。 写海龟多得成群, 样子庞大、 有趣,把它翻一个身, 它就四脚朝天, 没法逃跑了。3练习朗读。可采用教师领读,学生齐读的方式进行,增加课堂练习的趣味性。(我爱这土地 乡愁)学案自主预习(1)诗人为何不用 “珠圆玉润 ”之类的词而用 “

12、嘶哑 ”形容鸟儿唱的歌喉 ?从中你可体会到什么 ? (2)鸟儿歌唱的内容中, “土地 ”河“流 ”“风”“黎明 ”有哪些深刻的含义 .结合时代特征,说说它们 有哪些象征意蕴 ?(3) 诗句“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有何深意 ?(4) 诗歌的第二节与第一节有着怎样的联系?把第二节去掉,诗歌主题的表达将会受到怎样的影响?(5) 概括本诗的主旨 .乡愁自主预习 2诗人所抒写的 “乡愁 ”是怎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深、升华的 ? 这四种对象前表修饰、限制的形容词和数量词有什么特点?它们共同突出了这四样东西的什么特征 ?在诗中有什么表达效果 ? 诗歌的第四节对诗意的拓展有怎样的重要作用 ?

13、拓展延伸1、台湾当代女诗人席慕蓉的乡愁 ( 详见课本 P5)也是抒写乡愁的,说说它与课文在表达 上各有什么特点?2语言运用 .余光中说乡愁是 “浅浅的海峡 ”,席慕蓉说是 “没有年轮的树 ”,那么,如果有一天走出家门, 你心中最惦记的是什么 ?请发挥想象,仿照课文,用漂亮的比喻句尽现你的感觉.乡愁是;乡愁是;乡愁是;乡愁是;3、小结同学们, “乡愁 ”是我国传统文学历久常新的主题,像唐代诗人李白的名作静夜思:“.王”湾次北固山下 :“”崔颢黄鹤楼 :“”余光中的首这乡愁诗,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映射着中国古典诗 词的神韵和魅力 .吟诵这深情的恋歌,我们掂量出了诗人思想中中国意识的分量.教学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