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课文和课文分析.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256734 上传时间:2021-07-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草原》课文和课文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草原》课文和课文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草原》课文和课文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草原》课文和课文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草原》课文和课文分析.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草原课文 后附课文分析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 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 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 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 的绿毯绣上了口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 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 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 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

2、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 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 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走了许久,远远 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一一河!牛羊多了起来,也看到 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快了,快到了。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 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 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这是主人来到几十 里外欢迎远客。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 在汽车左右与前而引路。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 声,响成一片。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

3、座蒙古包。蒙古包外,许多匹马,许多辆车。人很多,都是从几十里外 乘马或坐车来看我们的。主人们下了马,我们下了车。也不知道是谁 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 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总的意思是民族团结 互助。也不知怎的,就进了蒙古包。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 主客都盘腿坐下,谁都有礼貌,谁都又那么亲热,一点儿不拘束。不 大一会儿,好客的主人端进来大盘的手抓羊肉。干部向我们敬酒,七 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再回敬。这时 候,鄂温克姑娘们戴着尖尖的帽子,既大方,又稍有点儿羞涩,来给 客人们唱民歌。我们同行的歌手也赶紧唱起来

4、。歌声似乎比什么语言 都更响亮,都更感人,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饭后,小伙子们表演套马、摔跤,姑娘们表演了民族舞蹈。客人 们也舞的舞,唱的唱,并且(统编新教材作“还”)要骑一骑蒙古马。 太阳己经偏西,谁也不肯走。是啊!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 阳!课文内容分析草原这篇课文选自我国著名语言大师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 蒙古时写下的内蒙风光。作者用及其清新、优美的语言向我们介 绍了辽阔美丽的草原和热情好客的草原人民。全文脉络清晰,行文流 畅,可以说这是一篇堪称融自然美、人情美、语言美于一体的佳作。 作者以细腻清新的语言记叙了初入草原的所见、所闻、所感,赞美了 草原的美丽风光,深情

5、讴歌了蒙汉同胞的民族情谊。课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1自然段,描绘了天空、草地、 小丘、羊群、骏马和大牛所构成的一碧千里的草原风光;第二部分为 第2、3自然段,描绘了陈巴尔虎旗的主人们迎接远方来客的情景,“男女老少” “群马疾驰” “襟飘带舞”,生动再现了草原由静寂变 得热闹的情形;第三部分为第4、5自然段,描绘了作者到达目的地 后,主人热情接待客人、主客联欢和话别的情形。最后以简明有力、 含义丰富的诗句结束全文。文章以行踪为序,移步换景,由景及人。木文语言优美,写景文字诗情画意,叙事部分娓娓道来,情景交 融、生动感人。在表达上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把写景和感受融合 起来写。从“空气是那么

6、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进而产生“使我 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的感受,从“一碧千里” “翠色 欲流”,进而产生“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的感受,并且想“久 立四望”,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情因景生,景因情美, 情景交融,浑然一体。二是通过丰富的想象把景象写得具体可感。如, 把绿色小丘比作只用绿色渲染的中国画,把草原比作“无边的绿毯”, 把羊群比作“白色的大花”,骏马大牛也“好像在回味草原的无限乐 趣”。丰富的想象使景物的描写更加形象、生动,充满画而感,字里 行间洋溢着浓郁的草原风情。二、学情分析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己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的能力,所以引导学生把握本课的主旨应该是比较容易的。但对于没 有亲自到草原过的孩子来说,草原即是遥远的,又是陌生的,因此引 导学生结合图片和文木展开丰富的想象,使学生感受到草原风光美、 人情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