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16.母鸡 (3).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266391 上传时间:2021-07-2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16.母鸡 (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16.母鸡 (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16.母鸡 (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16.母鸡 (3).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6* 母 鸡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母鸡由厌恶到喜爱的情感经历。2、了解母鸡的生活习性及伟大的母爱在母鸡身上的具体体现。3、比较本文与猫在写法上的异同点。教学重、难点了解母鸡的生活习性及伟大的母爱在母鸡身上的具体体现。课前准备了解母鸡的生活习性及有关母鸡的趣事(农村的学生可通过实地观察了解,城市的学生可通过阅读、上网、请教他人、利用音像资料等方法进行了解)。教学过程一、交流见闻,导入新课1、交流课前收集整理的关于母鸡的见闻。2、导入新课: 猫是一种很平常的小动物,可在热爱生活的老舍先生看来,却如同一个既可爱又淘气的孩子。那么,老舍眼里的母鸡又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

2、继续学习老舍先生的另一篇文章母鸡二、自读自悟1、师生共同制定读阅读目标。a、圈出生字词,读准字音。b认真朗读课文,达到读正确、读流利。c、理清文章条理,概括课文主要内容。d弄清课前“导读”中提出的两个问题: 老舍先生笔下的母鸡是一只怎样的母鸡? 比较一下,本文和猫两篇文章在写法上各有哪些特点? (不同之处:猫一文中流露的自始至终是喜爱的情感,而本文体现的是由厌恶到喜爱的情感变化。)2、自主阅读,边读边批注。三、汇报交流 品评母鸡之长短,体会作者之喜恶1、再读课文,小组讨论:a文中直接写作者对母鸡由讨厌到不讨厌这一情感变化的语句有哪些?(如:“我一向讨厌母鸡。”“可是,现在我改变了心思,”“我不

3、敢再讨厌母鸡了。”)b、作者分别通过哪些事例具体写母鸡的讨厌与不讨厌?每个事例各用一个恰当的词语概括。 (如:随处乱叫 欺软怕硬 发狂炫耀 负责 慈爱 勇敢 辛苦)c、联系上文和生活体验谈谈自己对第九自然段的理解。d句子辨析: “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可改为“我不再讨厌母鸡了吗?为什么?2、全班交流。3、同桌合作,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四、分辨褒贬,积累语言1、思考讨论: 作者在表达自己对母鸡由厌恶到喜爱的情感变化的过程中,遣词造句的感情色彩也发生了变化,找一找、读一读、品一品。2、分类摘抄词语。 把自己所欣赏的词句按褒与贬两类,摘抄在“采蜜本”上。反复回味,走近老舍1、师生对话,交流各自读过猫和母鸡后,对老舍及其作品的看法,引导学生初步学习赏析名篇的方法。2、找一篇老舍先生的其他文章,和好朋友一起读一读,然后互相交流阅读体会。文 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