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20.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266890 上传时间:2021-07-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20.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20.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20.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20.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20.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20.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20.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磁县实验学校 张翠平教材简析:诗,永远是美妙的代名词,古诗更是以其深邃古朴的意境感染着我们。华夏悠悠五千年的历史长河里,诞生的那无数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更是琅琅上口,韵味无穷。其中送别诗更以其独特的魅力感染众人,或直抒胸臆,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山水,或沉醉于江湖。诗中离别依依之情跃然纸上,怎不叫人为之惊叹,为之折服。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正是这样一首传唱千古的名篇,诗人李白寓情于景,倾诉着离别。原本送别之中必然会有互诉衷肠,互致珍重的话语,但诗人却惜墨如金,只寄情于江水,以水传情,更显示出开阔深远、超凡脱俗的送别意境,表达出含蓄深沉的送友之情。目标预设:1、能正确、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2、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间的深情厚谊。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走进诗句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学生:搜集相关的人物、地点的资料,读熟诗句。教师:搜集李白的资料、地图、制作多媒体课件。【设计理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李白为孟浩然所作的一首送别诗,但它却不同于“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样一种深情体贴的送别。从李白、孟浩然两人关系来看,虽带有一丝依恋,几许惆怅,更多的是李白表达自己的敬仰与向往,是一种富有诗意的送别。巧妙地将对好友的一片深情意托付江水,陪伴行舟,将友人送到目的地,将情与景自然地交融在一起,含

3、吐不露而余味无穷。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古诗涵盖面宽,意韵深远,本课设计侧重从搜集整理资料、潜心品析吟诵、想象拓展等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大致按照知作者解诗题读诗文明诗意悟诗情的方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读诗的过程中,自由地、充分地与文本进行对话,在师生互动的阅读实践中披文入境,唱响“读”的主旋律,让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体验,在读中悟情。 教学过程:游戏导入:师生玩对古诗诗句的游戏。(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一、知作者我们刚才所对古诗出自同一人的笔下,这个人是谁呢?(李白)1.整理归纳课前搜集的资料,转化成自己的语言,介绍诗人。2.教师补充诗人的

4、信息,并总结,引出课题。二解诗题师生一起完成课题的板书。1.读准诗题(1)谁来读读诗题?(2)诗题中有三个生字,谁来读读?【浩,注意是四声,孟、陵:都是后鼻音,注意孟的写法,第一笔是横撇。指生读。】2.个性读题(1)这首诗题目很长,共有十个字、五个词。读的时候不要平均用力,你觉得哪个词重要就着重读哪个词,试着读一读吧。(2)生自由练读后师指名读,相机点拨:【预设:强调“黄鹤楼”,黄鹤楼是送别的地点。强调的是“送”,为什么呢?这是一首送别诗。强调的是“孟浩然”,孟浩然是谁?李白要送的人,也是李白的好朋友。强调“广陵”,广陵是要去的目的地,也就是今天的扬州。强调 “之”是什么意思?去、到。)(3)

5、不同的感受,不同的读法,你想怎么读就怎么读。自已再读一读题目。 (4)同学们,你知道题目是什么意思了吗?(5)再读课题你想告诉老师什么?【小结并:李白在黄鹤楼送别好友孟浩然到广陵去。】三读诗文 1.课件出示:友情提示学生按提示自由读2.指名读(出示课件:全诗)谁来读给大家听一听?【强调生字的读音要准。“辞”平舌音,“唯”出现问题及时纠正。】3.师范读,学生再练习。(注意古诗的节奏感,古诗的韵律。)4.师生合读5.齐读。四明诗意古诗读准了字音,读出了节奏,我们还要读出诗的韵味,要想读出诗歌的韵味,那就要先了解诗所表达的内容。1.(出示课件:自学指导。)下面就请你们再次利用书中的注释,手中的工具书

6、自学,看看每句诗讲什么?不懂的地方可以在旁边打个?号,然后和本组的同学共同解决。【预设:西辞和下较难理解,教师要出示地图根据位置讲解。】2.小组合作、讨论、交流。3.生展示汇报。4.教师小结。五悟诗情1. (出示课件)载着孟浩然的船只,顺流而下愈来愈远,李白伫立在楼头远眺,他在望什么?他看见了什么?(帆影)追问:几只?(一只)【质疑:1200年的唐朝正处于鼎盛时期,长江是主要的交通要道,按理说江南三月,长江上一定是船来船往的景象,可李白为什么说是“孤帆”呢?】2学生想一想,议一议,说一说。3.师总结(过尽千帆尽不见,一心只送孟浩然。)(并完成板书)4.(出示课件)孤帆愈走愈远消失在碧蓝的天空里,但诗人李白还伫立在那里翘首东望,他在望什么?他心中是一种怎么样的情感?【预设:(依依不舍 恋恋不舍 难分难舍 情深意长 依依惜别)】带上这种情感再次吟诵古诗。5.不同形式的吟诵.六总结学习方法1.知诗人。 2.解释题。3.读诗文。4.明诗意。5.悟诗情。七布置作业:1、积累送别的诗词。2、制作卡片,将你想对朋友说的话写上去,并赠送给你的好朋友。八板书设计: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帆尽情未了 (过境千帆皆不见,心中只有孟浩然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