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18.颐和园 (2).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267158 上传时间:2021-07-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18.颐和园 (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18.颐和园 (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18.颐和园 (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18.颐和园 (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18.颐和园 (2).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 18 颐和园 教学设计 汕头市蓝天小学 谢蓉 【教材分析】本册五单元教材以“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为专题,展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是引导学生了解祖国文明的一扇窗口。颐和园一课是其中的一篇精读课文。全文最大特点就是按移步换景的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用简洁准确的语言写出了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展示出了我国园林艺术的辉煌成就和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才干。根据文本特点和新课标的要求,我力求体现“指向表达”的教学理念,让学生随着文字移步换景,抓住重点词句边读边想象,把书读厚,体会颐和园丰富的人文内涵。反过来,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受从不同角度欣赏到的不同景物的特点和作者简洁准确的表达方式,

2、从而有效地学习游记的写法。【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颐和园的美丽风光,积累语言。3学习作者按游览顺序有序观察,抓住景物特点准确描写的写作方法。【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颐和园的美丽风光,积累语言。2学习作者按游览顺序有序观察,抓住景物特点准确描写的写作方法。【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按游览顺序有序观察,抓住景物特点准确描写的写作方法。【教学准备】学生课前借助拼音把课文多读几遍,借助课后思考题想想课文内容,借助课本上的资料袋对颐和园有一个初步了解。教师做好分析教材特点和了解学生年段特点的准备,同时收集颐和园相关资料,形成课件及教学资源储备。【教学过程】第

3、一课时 【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新词,正确地朗读课文。2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新词,正确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了解作者游览顺序,理清文章脉络。【教学过程】一、欣赏视频,导入课题1.播放风光短片,感性认识颐和园。2.默读小资料,了解颐和园历史背景。3.板题读题,点拨“颐”字。2、 检查预习,整体把握 1.检查字音,学习生字。横槛:横嵌在柱子上的木板。琉璃:人造水晶。画舫:船。眺:远望。近义词:瞭望。姿态不一:形态,样子。耸立:高高地直立。堤:用土石等材料修筑的挡水的高岸。2. 识记生字,听写词语。3. 梳理结构,划分段落。(1)找出文中直接点明颐和园特点的句子。(2)

4、读一读,体会这样安排的作用。(首尾呼应,点明中心)(3)指导给课文划分段落。第一段(1):总述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总)第二段(2-5):按游览顺序介绍颐和园的美景。 (分)第三段(6):赞美颐和园到处都有美丽的景色 (总)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颐和园的美丽风光,积累语言。2学习作者按游览顺序有序观察,抓住景物特点准确描写的写作方法。【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颐和园的美丽风光,积累语言。【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按游览顺序有序观察,抓住景物特点准确描写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从游览顺序入手,了解课文内容。1自读课文,勾画文中表示游览顺序的句子。2. 齐读找

5、到的四句话,感受移步换景的表达方法。3加上文章的首尾段,根据段落提纲把握主要内容。小结:提炼文章的段落提纲,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抓住课文内容。下面,我们就移步换景,依次游赏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去感受颐和园这个美丽的大公园。二、从品读语言入手,领悟表达方式。预设 (一)“游赏”长廊。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273间。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花又开了。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1. 你从哪些词语体会到长廊的特点?2. 这段话中,作者除了写看到的,还写了什

6、么?3. 学生练习分层背诵本段句子,积累语言。(二)“游赏”万寿山。1引导抓住“耸立”、“金碧辉煌”、“金光闪闪”等词想象仰望万寿山建筑群的感受,体会皇家园林的宏伟气势。2抓住重点词,通过朗读表达感受,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三)感受昆明湖的特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式。1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滑”与“划”的意思差别,从而理解作者准确的用词。2. 理解“姿态不一”,练习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说话。3. 读好相关句子,体会精湛的艺术和劳动人民的智慧。三、总结观察写作方法,布置学写游记。1. 讨论:移步换景有什么妙处?(按顺序,抓特点)2. 颐和园中的美景“说不尽”,作者为什么只挑几处写?(引出选择重点内容写清楚的游记表达方式。)3. 布置作业。可以写作者没提到的其他景点,也可以写自己熟悉的一处景物。板书设计: 18 颐和园 长廊 美丽 万寿山 美丽 按顺序 昆明湖 抓特点 总 分 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