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小学)科学-小学-实验课的实验创新教学.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269987 上传时间:2021-07-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小学)科学-小学-实验课的实验创新教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综合(小学)科学-小学-实验课的实验创新教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综合(小学)科学-小学-实验课的实验创新教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综合(小学)科学-小学-实验课的实验创新教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综合(小学)科学-小学-实验课的实验创新教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小学)科学-小学-实验课的实验创新教学.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实验课的基本过程是教师在学生的指导下生动的认识事物,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应充分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尽可能的诱导学生自行探求和应用知识,使实验教学活动成为生动活泼的,学生乐于从事的认识实践活动。由此可见,实验教学与其他学科的教学一样,对学生素质的培养有其重要作用。常识创新教育,就是要求我们在常识教学中,抛开旧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创造新的,具有活力的,符合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注重开发人的智力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一种新的常识教学的方法和过程。传统的常识课教学,不外乎以下三中简单的方法:一是教师对着学生讲解、演示、提问、

2、回答、作业等;二是带学生到实验室按照教师的指令进行实验,然后写个实验报告;三是进行书面考试,按考试成绩给学生以常识成绩的评估。这几种方法,都极不利于学生的智力开发,不利于素质教育。因为这种方法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知识面狭窄,能力不足,缺乏主动的探索精神。针对这一现象,我感觉到要培养学生,最重要的还是从第二点入手,下面我就见打那说说如何来创新实验课的教学。一、集材料,为实验创造良好的条件。(一)、收集现成的实验器材。教材安排的实验所需要的材料一般都比较简单,易找到。因此,平时应让学生广泛的收集生活中的一些原料、器材,既能弥补课堂实验器材的不足,又能培养自己良好的生活习惯,更能为自己做实验创造良好的

3、条件。如:易拉罐、雪碧瓶、塑料杯、铁钉、导线、放大镜、磁铁、纸板、废旧玩具弹簧等。(二)、可以自制实验器材。对于有实验操作的常识课,学校没有现存的仪器时,教师可发动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实验器材,这样做不仅能避免教学的枯燥乏味,更主要的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造能力。若选中学生的作品进行教学,那效果则更佳。二、对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创新。(一)、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活动是认识的源泉,智慧从动作开始。”实验操作是感知的充分体现,要使它真正变为理性的东西,还必须经过加工、分析、整理,才能真正得以巩固提高,学以致用。而小学生好奇、好动,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等心理特征,正确恰当地引

4、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是必要的,例如在传授磁铁这一知识点的时候,为使学生通过实验,亲自得出磁铁具有两个磁极,能指南北方向,同极相斥和异性相吸等性质,我让学生分组实验,亲自进行操作,取出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化理解,使知识转化为能力,我还设计了以下讨论题:1、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人们是根据磁铁的什么性质制成的?2、一块磁铁,如果不知道它哪面是南极,那面是北极,你有几种方法可以判断出来?并能说说你判断的整个过程、结果和依据。这样的讨论能启迪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让学生在操作中“创作”。在实验操作中,亦可对学生进行自由“创作”。

5、有一些实验对于不同学生有着不同的思路,有着创新的设计和方法。虽然这中间可能只有几种方法更科学,质量更高,但只要是正确的,我们都应该肯定。因为它们也是经过学生巧妙设计的。对于它的肯定,无疑更增加了学生的积极意识。(三)、抓住孩子特性,“玩”中激发求深兴趣。在教学第五册水的净化时,孩子对此感觉特别好奇,特别是动动手的活动,更加吸引着他们探索。那么,在做久经灯使用和水的过滤实验时就可以列出以下分析题目:1、点燃酒精灯时,为什么要从灯芯下面点燃?2、加热时,为什么要放在外焰?为什么试管要倾斜,管口不能对着人?3、熄灭酒精灯时,为什么不能用嘴吹,要用灯帽倾斜盖灭火?4、水过滤倾倒液体时为什么要贴着玻棒倾

6、液?5、过滤时,漏斗的柄为什么要紧贴烧杯壁?6、经过过滤的液体是纯净的吗?为什么?还要经过处理吗?这样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有意识地激发学生求深的兴趣,去分析这些现象和结果,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主观能动性,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四)、在自由的环境中给学生自主得空间。1、让学生自己决定怎么做和做什么。如:启发学生自己提出探究的问题;自己设计探究问题的实验;亲自获取有关事实培养探究问题的自我意识。2、打破传统的实验方式。如:实验室的四人小组,他改变了传统的面对背的座位排列,便于学生的观察;实验和讨论,便于学生问的传递。但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桌椅的编排还可以灵活机动,如围成半圆形或圆

7、形等。3、为了便于学生学习上的交往,可允许他们下位走动。4、尽可能带学生到社会,到大自然中去。亦可结合常识课地理内容的教学,给假期要外出旅游的学生布置一些相应的旅游作业;结合常识课历史内容的教学,可参观和考察一些历史古迹等。把新奇的发现带回来,让同学相互交流,有利于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拓宽知识面。三、实验的延伸、补充和拓展。教学特别注重指导学生在观察、实验、调整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一)、选择自己的“典型”。教材是一个载体,教材中涉及的实验材料和方法,是选取了“典型”。同一个实验用其他材料和方法来替代,同样能达到教学编制的要求。这就是自己的“典型”。我们要大力提倡学生

8、课后对效果不明显的实验进行改进和替代。如物体的热胀冷缩中空气的热胀冷缩实验,有的学生就设计用没有充足起的小气球,用小气球套在烧瓶口连接的细玻璃管浸入水中代替课本上的实验。(二)、延伸操作实验。有些实验的实践活动,实验时间长,操作有一定难度,可以把这些内容延伸到家庭、社会中去。如:养蚕及制作动物标本,就需要学生、家长、教师三方面配合才能完成。陶行知先生提出过著名的“六大解放”。即:解放儿童的眼睛,解放儿童的头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嘴,解放儿童的时间,解放儿童得空间。那么,就让我们在实验教学中,朝着这一目标,不断实施创新,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增长知识,开发潜能,发展个性。位学生的全面发展打好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