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生电教案更改.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271988 上传时间:2021-07-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磁生电教案更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磁生电教案更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磁生电教案更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磁生电教案更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磁生电教案更改.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九章 第七节:磁生电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电磁感应现象,知道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知道发电机的原理,能说出发电机为什么能发电,知道发电机发电过程的能量转化。 知道什么是交流电,知道我国供生产和和生活用的交流电的频率,能把交流电和直流电区分开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自然现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认识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认识任何创造发明的基础是科学探索的成果,初步具有创造发明的意识。 过程和方法 :探究磁生电的条件,进一步了解点和磁之间的相互联系。 观察和体验发电机是怎样发电的。 重点和难点 1重点:通过探究实验,认识电磁感应现象和感应电流,发现磁生电的条件。 2难点:引导学生设计

2、实验,连接电路,在探究过程中发现磁生电的条件。实验器材 学生实验:踢形磁铁,导体,开关,电流表 演示实验:演示电流表,手摇发电机 教学环境: 电脑、屏幕 、实验室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说明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引入动画演示:奥斯特实验让学生复习电流能够产生磁场引导学生逆向思考:磁场能否产生电流?回忆复习旧知识逆向思考猜想温故知新,以旧知识逆向思考引出新知识,培养逆向思维进入新课,科学探究播放课件“实验探究”提出问题:(一)什么情况下磁可以生电从奥斯特实验我们知道,电流能够产生磁场,那么,反过来,1.磁场不能产生电流呢?什么情况下磁能生电?要使磁能生电须哪些器材?怎样连接器材?2.根据动画演示所示

3、的装置进行实验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产生电流的实验3出示课件实验表格4交流实验所得结论 师:下面我们交流一下各小组在实验中的收获。 5实验结果分析: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就有感应电流产生。教师同时出示课件电磁感应现象和感应电流的概念。 6师:下面请同学们通过课文来了解法拉第(指导学生看阅读材料) 7.小结:同学们,我们今天研究“磁生电”的方法,和当年法拉第等科学家的研究方法基本类同,也可以这么认为我们重走了伟人走过的路,说明科学研究并非一件很神秘的事情,只要我们方法正确,持之以恒,我们一定也会取得成功。二发电机1用课件介绍发电机的构造师:磁极是什么形状?线圈是通过哪些

4、装置和灯泡连接起来?摇把是通过什么带动线圈转起来的?2实验演示:把手摇发电机与电流表连接起来观察电表指针情况。师:当线圈在磁场中转动时,灯泡和电流表的情况有什么变化?师:指针摆动的次数和线圈转动的次数有什么关系?3分析实验现象,介绍交变电流与其能量转化的关系。4介绍频率和周期。1.学生猜想 : 很可能会产生。2.小组活动:提出各种想法方案进行动手实践,记录比较实验结果:进行分组实验和收集数据 从以下四个角度,并动画演示。(1)让直导线在蹄形磁体的磁场中静止,换用不同强度的磁体,观察到电流表指针不偏转; (2)让直导线在蹄形磁体中上、下运动,观察到电流表指针不偏转,这说明没有产生电流; (3)将

5、直导线在磁场中左右运动,电流表指针发生了偏转,说明导线中产生了电流; (4)将直导线在磁场中斜着运动,电流表指针也发生了偏转,说明导线中产生了电流;3.各组学生代表发言讨论。 学生看教材P121阅读材料。认真观察幻灯片。边观察,边回答老师的问题。观察线圈转动时电流表的指针的摆动情况。生:线圈在磁场中转动时,可以看到电表的指针随着线圈的转动而左右摆动。生:线圈每转一次,指针向左右各摆一次。通过老师指导分析原因。T=1/f f=1/T市电:T=0.02S ,f=50H学生在引导下自主设计完善实验方案,发挥思考和动手能力。通过课文中的阅读材料,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电磁感应。对实验归纳总结,从现象中提炼

6、规律。让学生经历实验探索出规律的过程。全课总结同学们在本节课中有哪些收获? 物理课是和生活、社会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的,我们知道了发电厂里的发电是怎么回事。另外我们要从法拉第身上了解了科学探究的艰巨性,我们在学习上碰到困难要积极思考,大胆探索,努力克服它。学生讨论回答课堂练习屏幕展示练习题。课后作业调查一下生活中哪些地方使用了小型发电机,他们各自的用途是什么。教学反思学生实验方案设计能让学生对问题看得更彻底,也是为学生培养分析问题能力,学生观察到的现象是:电流表的指针有时偏转,有时不偏转。所以一遍实验做下来要得出结论有些困难。教师需加以引导。多媒体动画的演示,有效的分解了本部分的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实验结论的技能以及进行归纳的能力。通过自己实验检验,无论猜想是否正确,学生对实验结论都有深刻的印象。最后让学生以“本节课中有哪些收获”为线索进行小结,交流自己的收获。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纳,同时也是对自己学习效果的一次检验。教师在学生小结的基础上再做适当的点拨和补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