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飞向蓝天的恐龙 (8).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272565 上传时间:2021-07-2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8.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飞向蓝天的恐龙 (8).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飞向蓝天的恐龙 (8).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飞向蓝天的恐龙 (8).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飞向蓝天的恐龙 (8).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飞向蓝天的恐龙 (8).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飞向蓝天的恐龙 (8).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飞向蓝天的恐龙 (8).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四年级语文飞向蓝天的恐龙(第二课时)教学设计31、飞向蓝天的恐龙(第二课时)1、 教学内容分析 飞向蓝天的恐龙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31课,这是一篇科普文章,主要向人们介绍了科学家们根据研究提出的一种假说:鸟类很可能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世纪末,我国科学家在辽西首次发现了保存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为人们想象恐龙飞向蓝天、变化为鸟类的演化过程提供了证据。文章既揭示了科学家们在古生物研究方面的重大发现,也向学生开启了一扇探索古生物的科学之门,唤起学生对科学的浓厚兴趣。 课文以“飞向蓝天的恐龙”为题,破除了人们头脑中对恐龙的固有印象,颇具吸引力。文章开篇即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将笨重、迟钝的恐龙与轻

2、巧灵活的鸟类这两种在人们印象中似乎毫不相干的动物展现在读者面前,告诉我们: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接着介绍了这一科学发现的大致过程。2、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知道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体会科学工作者从事科学研究的执着与艰辛。3.用自己的话有条理地复述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激起学生热爱科学、探索求知的浓厚兴趣。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知道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用自己的话有条理地复述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激起学生热爱科学、探索求知的浓厚兴趣。难点:这是一篇科普文章,它的特点是语句表达得非常准确,因此,引导学生体会课文语言准确生动的表

3、达特点是本课的教学难点。4、 问题诊断分析 恐龙虽然是学生感兴趣的事物,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已经不存在, 学生基本都只在电视上见过,因此恐龙在学生心目中是模糊的。在教学时要采用直观式的教学方法,多展示一些形象生动的恐龙图片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5、 教学支持条件分析教师:多媒体课件,投影仪,导学案学生:搜集恐龙的图片和资料六、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1、 师出示不同种类恐龙的图片,生观察分别说出是哪种恐龙。(看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2、 通过刚才的观察我们知道恐龙是一种庞然大物,与小鸟无论从外形还是生活习性看似乎毫不相干,可是小鸟竟然是由恐龙演化而来的(出示恐龙和鸟儿的图片,生动形象直观,学生一看一

4、目了然)。想知道科学家是怎么发现的吗?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寻找答案。3、 板书课题飞向蓝天的恐龙,齐读课题 过渡: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理清文章脉络,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下面我们就一起去探讨科学家是如何提出假说,有什么依据?(本课的重点一)(二)精读“科学家提出假说的部分”(第2自然段),体会科学工作者从事科学研究的执着与艰辛。思考:1、科学家提出鸟类和恐龙有亲缘关系的依据是什么?2、“辽西的发现向世人展示了恐龙长羽毛的证据,给这幅古生物学家们描绘的画卷涂上了点睛之笔。”这句话中“点睛之笔”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这是“点睛之笔”呢?生1:因为这是科学家在辽西首次发现了保存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

5、石。生2:因为科学家研究了大量恐龙化石,并提出假说-鸟类不仅和恐龙有亲缘关系,而且很可能就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可是这一假说一直没有得到证实,直到20世纪末期,我国科学家在辽西首次发现了保存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辽西的发现向世人展示了恐龙长羽毛的证据,所以说这是“点睛之笔”。(学生各抒己见,教师点评) 过渡:因为有科学家执着探索,我们知道恐龙最后飞向了蓝天,那么恐龙是如何飞向蓝天的呢?它经历了一个怎样漫长的演化过程?(本课的重点二)(三)精读“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部分”(第4自然段),激起学生热爱科学、探索求知的浓厚兴趣。请同学们根据探究导航自主学习。(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

6、学习方式) 温馨提示:1、自己默读课文,用“”标出课文中恐龙向鸟儿演化过程的相关语句,并准确流利地朗读。2、小组合作填写表格。3、根据填写的表格尝试复述恐龙向鸟儿演化的过程。恐龙的庞大家族繁衍生息的情况特点说明的角度第一种恐龙(作比较)大小似狗,后腿粗壮从形态上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有的两足奔跑从生活习性上有的四足行走有的身长几十米;重大达数十吨从身体形体上有的身材小巧;体重不足及公斤有的凶猛异常;茹毛饮血从性情上有的温顺可爱,以植物为食猎食性恐龙身体渐小,越来越像鸟从体态、习性、体表的不断变化上骨骼中空;身体轻盈脑颅膨大,行动敏捷前肢渐长,像鸟翼,会拍打体表长出羽毛,无鳞片或鳞甲转移到树上生存,

7、渐渐具备滑翔。飞行能力4、汇报展示刚才同学们交流得很热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哪个小组完成得最好。哪组的表格先展示?(用投影展示表格并师点价) 5、总结点评(1)各小组填得都很好。请同学们分角色读这一段话:(课件出示)(师读)数千万年后,它的后代繁衍成一个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男生读)有些恐龙像它们的祖先一样两足奔跑,(女生读)有些恐龙则用四足行走;(男生读)有些恐龙身长几十米,重达数十吨,(女生读)有些恐龙则身材小巧,体重不足几公斤;(男生读)有些恐龙凶猛异常,是茹毛饮血的食肉动物,(女生读)有些恐龙则温顺可爱,以植物为食。(分角色读,一方面对表格内容进行巩固,另一方面让学生感悟形态各异的恐

8、龙,读完出示形态各异的恐龙图片)(2)请同学们看屏幕,课件出示幻描写另一些猎食性恐龙的句子)。(学生齐读,感悟语言的准确性,生可谈谈自己的看法)小结:同学们,这篇文章的语言有一个明显的特点用词的准确性,下面请你仔细品读这两组句子想一想。(课件出示)找出你认为写得比较生动的句子读一读,说说它好在哪里? (1)A、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B、恐龙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一支”是指某一部分,而不是全部。“漫长的演化”是指有着很长的演变过程,而不是突如其来的变化。(2)A、一些猎食性恐龙的身体逐渐变小,长得也越来越像鸟类。 B、猎食性恐龙的身体变小,长得也越来越像鸟类

9、。“一些”表示不是所有的恐龙;“逐渐”指经过了较长时间的变化,慢慢地变小,不是一蹴而就的。 由此可以看出,作者的用词遣句非常准确生动,以后我们在写文章时也要注意锤炼好语言。(再次出示表格)小结:恐龙演化过程是以时间为顺序,先讲了两亿三千万年前第一种恐龙的大小、形态、行走方式;接着介绍了经过数千万年之后,它的后代繁衍变化、形态各异的情况;由于它们的体态、体表、生活习性等方面的变化,最终使一支猎食性恐龙变成了天之骄子,飞向了蓝天。 假设现在你就站在这飞向蓝天的恐龙化石前,作为小解说员,你怎样向参观者介绍这一演化过程?点名根据表格复述:生1:猎食性恐龙身体逐渐变小,体表长出美丽的羽毛,慢慢转移到树上

10、生存,能在树木间跳跃、降落 ,后来具备滑翔能力,最终能够主动飞行。师:表达非常流畅,刚刚这位同学只说了猎食性恐龙的演化过程,哪位同学能说得再具体些。(鼓励学生,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生2:两亿三千万年前,第一种恐龙和狗一样大,它用两条后腿支撑身体。数千万年后,它的后代繁殖成了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有些两足奔跑,有些四足行走;有些身体庞大,有些小巧;有些凶猛,有些温顺。其中一些猎食性恐龙身体逐渐变小,长得越来越像鸟类,骨骼中空,脑颅膨大,身体轻盈,行动敏捷,前肢越来越长,能像鸟翼拍打,体表长出了羽毛,没有鳞片或甲。有的为了躲避敌害或寻找食物到树上去生存,在树上跳跃,降落,有了滑翔能力,并最终能够主动飞

11、行。)(四)拓展学习做一份关于恐龙知识的手抄报(学生对恐龙有浓厚的兴趣,在课下已搜集了大量关于恐龙的资料,但课堂上仅仅展示了很少一部分。布置手抄报的作业,把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延伸到课外,激起学生热爱科学、探索求知的浓厚兴趣。)(五)作业设计1、 背诵课本第4自然段。2、 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请写下来。(六)板书设计31、 飞向蓝天的恐龙 第一种恐龙 庞大家族 (两亿三千万年前) (数千万年后) 猎食性恐龙(其中一支) 飞向蓝天 (许许多多年后) (亿万年前)7、 教学反思调动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热情,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改变学生等待老师传授知识的状况。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促使学生主动

12、探索一直是我的教学主旨。 在探索“恐龙如何飞向蓝天”这一问题,我采用填表格的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去探究、发现恐龙是如何飞向蓝天的,然后通过板书让学生直观感受课文的条理性,最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恐龙演化的过程,达到内化吸收语言的目的。整个教学过程,我始终以学生为本,结合学生年龄特点教学。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合作讨论交流感悟课文要点,掌握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但是教学填表格这一部分时,学生概括“说明角度”有一定难度,所以我就把这一份内容通过课件展示给学生。可见在教学实践中仍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小组合作学习没有发挥很好的作用,某些环节设计得不够紧凑,需要进一步改进。今后,我将继续努力用先进的教育意图引领,深挖教材,联系实际,合理运用多媒体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努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拓宽学生的视野,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