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式性质(2).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277400 上传时间:2021-07-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等式性质(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等式性质(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等式性质(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等式性质(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等式性质(2).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初级实验中学导学案(教师用)科目/教材:新人教版数学 年级:七年级上册 课题:3.1.2等式的性质 课时:1个课时(45分钟) 备课教师: 执教人: 执教时间: 执教班级:教学目标:1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简单的(两次运用等式的性质)一元一次方程2.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能感受到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模型,知道方程与实际生活的联系。3. 培养言必有据的思维能力和良好的思维品质4.通过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身边的问题,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重点: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难点:需要两次运用等式的性质,并且有一定的思维顺序。关键:熟记等式的性质教学内容提要时间教学操作流程所需资源设计意图听课记录评价学生学习事项教师导

2、控事项环节(任务)一:复习引入环节(任务)二:探索新知环节(任务)三:反馈练习环节(任务)四:合作探究环节(任务)五:综合运用环节(任务)六: 总结反思环节(任务)七:达标检测环节(任务)八布置作业4分钟7分钟6分钟7分钟5分钟2分钟14分钟环节(任务)一1. 回顾等式的两个性质2.学生代表上黑板演算环节(任务)二: 1.学生尝试探究(1)3x=x+6 2.用第(1)题小结的方法及解题步骤试一试(2)x-5=43.对比两种解题过程,总结出简单的方法环节(任务)三:1.独立思考、独立解题 2.小组成员完成后相互对照。3.派代表板演、讲解,其余同学认真倾听并提出质疑环节(任务)四:1.先独立思考,

3、再小组合作,请学生代表上黑板板书解题过程。2.检验计算结果是否正确.环节(任务)五:1.独立思考,写出祥细解题过程,并能说出列方程的思路,及解题依据。2.对不完善的地方互作补充。环节(任务)六:1. 独立思考2. 小组对照3. 小组展示5.评比最棒的小组及发言最大声的同学环节(任务)七:学生当堂独立完成,并上交环节(任务)八:学生独立完成,小组长批阅环节(任务)一1、认真倾听学生口述等式的性质2、检查学生答题的规范性环节(任务)二: 1.演示课件,给出本节学习目标并板书课题2.引导学生探究、小结、反思3.板书例题过程环节(任务)三:1.在学生板演后,分析可能出现的问题(比如先把系数化1,再加减

4、的)2.强调注意符号及检验环节(任务)四:1.倾听小组同学的发言,抽查小组代表说出解题的思路2.指出很多实际问题都可以用方程来解决环节(任务)五1.巡视、指导,注意纠正解题过程中不够规范的方面。2.认真倾听,注意学生在叙述时,数学语言是否规范环节(任务)六:1.作适当补充2.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环节(任务)七:1.教师巡视,帮助学困生2. 教师批改、点评环节(任务)八:检查小组长的批阅情况导学案、课件学生使用的学案,教师用的导学案、课件课件、学案学案、校黑板学案、校黑板环节(任务)一由于这一课时也是学习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所以通过复习来引入比较自然。再设疑,培养学生继续探究的兴趣。环

5、节(任务)二: 不同层次的学生经过尝试就会有不同的收获:一部分学生能独立解决,一部分学生虽不能解答,但经过老师的引导后,也能受到启发,这比纯粹的老师讲解更能激发学生的积级性。环节(任务)三:检查学生对等式性质的掌握情况.使学生能灵活地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环节(任务)四:这里补充一个例题的目的一是解方程的应用,二是前两节课中已学到了方程,在这里可以进一步应用,三是让学生养成检验的习惯。环节(任务)五:让学生进一步建立利用方程来解决实际问题的理念。环节(任务)六:引发竞争意识,提高自我评价和自我表现的机会,以达到激发兴趣,巩固知识的目的。评价包括对学生个人、小组,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感投入及学习的效果方面等。环节(任务)七:1.让学生的知识得到巩固2.及时了解学生对本节内容的掌握情况环节(任务)八:让学生的知识得到巩固预设板书: 课题3.1.2等式的性质学习目标:1. 2. 等式的性质:1.2.例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