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唯物论部分知识点汇总.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279136 上传时间:2021-07-2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1.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哲学唯物论部分知识点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哲学唯物论部分知识点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哲学唯物论部分知识点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哲学唯物论部分知识点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哲学唯物论部分知识点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哲学唯物论部分知识点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哲学唯物论部分知识点汇总.docx(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哲学唯物论部分知识点汇总唯物论部分1、世界的物质性原理【原理内容】辨正唯物论认为,世界是客现存在的物质世界(表现: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也是客观的),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方法论】(1)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反对主观主义。(2)还要求人们在实践中必须要首先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尊重自然,顺应目然,与自然和谐相处。2、意识的反作用原理【原理内容】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理事物,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方法论】

2、我们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思。3、物质和意识辨证关系的原理:【原理内容】物质决定童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怍用。【方法论】我们要处理好主观和客观的关系,既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又要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反对割裂物1 / 13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4、规律客观性原理:【原理内容】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是不可抗拒的。【方法论】我们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反对不讲科学,不顾客观规律的主观主

3、义。5、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的原理【原理内容】(1)尊重规律,接规律办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2)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3)必须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人们办事情的过程,就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而要把事情办好,就必须尊重客理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方法论】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既要尊重客理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易错知识点唯物论1、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形式是客观的。2、物质和意识不可分离,相互依赖。2 / 13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3、意识是大脑

4、特有的机能。4、正确的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错误的意识则是人脑主观自生的。5、意识的能动作用就是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直接的推动作用。6、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在只有正确的意识才对事物有反作用。7、正确意识的反作用大于错误意识的反作用。8、正确的意识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9、人类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需要去改造自然。10、运动是物质的唯特性,使事物处于显著的变化之中。11、运动是相对的、有条件的,静止是绝对的、无条件的12、因为规律是客观的,所以我们必须把规律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13、规律是客观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改造和消灭,是永恒不变的。14、解放思想就是打破一切传统观念的束缚。1

5、5、克服主观主义的错误必须使客观实际和主观认识保持一致。 辩证唯物论8大原理与方法论第一部分:辩证唯物论(物质和意识、规律和主观能动性)(4 / 13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共8条原理) 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1、【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的。意识是物质的派生。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2、【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相符合。3、【反对】反对实际工作中,违背世界物质性原理的表现是主观主义。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发挥主观能动

6、性。它要求我们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2)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困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二、物质决定意识原理1、【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5 / 13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2、【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3、【反对

7、】反对不从实际出发的主观主义。反对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经验主义。三、意识能动作用原理(或意识反作用于物质原理)1、【原理内容】(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人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以认识之物。(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8、。2、【方法论】要求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3、【反对】反对否认意识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观点和片面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5 / 13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主义观点。四、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l) 【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促进作用错误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阻碍作用。(2)【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又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3)【反对】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

9、唯意志主义和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困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4)【应用范围】应用这原理说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与党的指导思想、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工作计划之间的关系,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立足于基本国情,说明社会主义既是物质的富有,也是精神的富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五、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重点掌握】1、【原理内容】所谓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被改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

10、展的过程7 / 13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提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2、【方法论】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即坚持实事求是),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3、【反对】反对否认规律的客观性和企图创造规律或消灭规律的唯心主义观点,反对不讲科学,不顾客观规律的冒险盲干的主观主义。4、【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我们在各项工程、宏观调控等工作中,要按规律办事,否则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说明实事

11、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和根本点,正是在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引下,中国特色社会王义建设才取得了巨大成就。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做到要改造自然,首先要服从自然。六、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1、【原理内容】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但人在规律面前又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简而言8 / 13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之,即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尊重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2、【方法论】想

12、问题、办事情,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3、【反对】反对片面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否认规律的客观性、盲目蛮干的唯心主义错误;也要反对片面夸大规律的客观性,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无所作为的机械唯物主义错误。4、【应用范围】应用这原理,说明人类各项成功的活动都是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合。如农业的发展、工业的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和消灭病虫害、防治SARS、宇宙飞船的成功发射,卫星成功发射科学上探索发现、各种工程的兴建等等。七、物质和运动辩证关系原理1、【原理内容】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

13、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2、【方法论】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问题。8 / 13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3、【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或离开运动谈物质都是错误的。既要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又要反对离开运动谈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观点。八、运动和静止辩证关系原理1、【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在肯定物质是运动的同时,也承认静止的存在。世界上的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因而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和暂时的,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2、【方法论】既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处理问题,又要看到事物相对静止的存在,坚持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3、【反对】反对割裂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的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把事物说成是不可捉摸的不可知论、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9 / 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