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归纳).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281992 上传时间:2021-07-20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3.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免疫(归纳).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免疫(归纳).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免疫(归纳).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免疫(归纳).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免疫(归纳).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免疫(归纳).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免疫(归纳).doc(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免疫学名词解释1.免疫:机体免疫系统对“自己”和“非己”的识别、应答过程中所产生的生物学效应的总和,其作用是排除“非己”(抗原)物质,以维持机体的生理平衡和稳定。2.免疫应答:机体识别和清除抗原异物的生理反应3.固有免疫:机体在长期系统发育与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天然免疫防御功能。4.适应性免疫:机体在长期与外源性病原微生物接触过程中,对特定病原微生物(抗原)产生识别并将其清除体外的防御功能。5.临床免疫学:是将免疫学基础理论、临床医学疾病与免疫学技术相结合,用于研究疾病的免疫病理机制、诊断与鉴别诊断、评价治疗效果和判断愈后的多个分支学科的总称。 6

2、.免疫学检验:是研究免疫学技术及其在医学检验领域的重要学科;7.抗原:指能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与免疫应答产物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结合,发生免疫效应的物质。8.抗原决定基:决定抗原特异性的基本结构或化学基团。又称表位9.抗原抗体反应:指抗原与相应抗体之间所发生的特异性结合反应。10.亲和力:抗体分子上一个抗原结合点与对应的抗原决定簇之间相适应而存在着的引力,是抗原抗体间固有的结合力11.亲合力:抗体结合部位与抗原表位之间结合的强度12.交叉反应:两种不同的抗原分子具有部分相同或类似结构的抗原表位,可与彼此相应的抗体发生反应13.标记免疫技术:用荧光物质、放射性核素、酶或化学发光物质等

3、标记抗原或抗体,进行抗原抗体反应后,通过检测标记物对抗原或抗体进行定性、定位或定量分析14.免疫原:是指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抗原。15.佐剂:某些物质与抗原一起或先于抗原注入机体,可增强机体对该抗原的特异性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应答类型,此类物质称为免疫佐剂,简称佐剂。16.弗氏不完全佐剂:由油剂(矿物油或花生油)和乳化剂(羊毛脂或吐温-80)按1:11:5比例混合而成;17.弗氏完全佐剂:由弗氏不完全佐剂加卡介苗组成。18.多克隆抗体:是传统的抗体制备方法即利用抗原免疫动物后获得抗体19.单克隆抗体: 是由只识别单一抗原决定簇的B细胞克隆产生的同源抗体。20.基因工程

4、抗体:是指应用NDA重组及蛋白工程技术对编码抗体的基因按不同的需要进行改造和装配,经导入适当的受体细胞后重新表达的抗体 。21.凝集反应:指细菌和红细胞等颗粒性抗原或表面包被抗原的颗粒性载体与相应抗体结合后,可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22.直接凝集反应:颗粒性抗原直接与抗体结合,在电解质的作用下,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23.间接凝集反应:将可溶性抗原或抗体吸附于颗粒性载体表面,然后与相应的抗体或抗原反应,在电解质的作用下,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24.沉淀反应:是指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在适当条件下发生特异性结合而出现的沉淀现象,其特性与经典的抗原抗体反

5、应相同。25.补体:具酶样活性、不耐热的糖蛋白,在正常人血清中含量相对稳定,某些疾病时,含量及其活性可发生改变26.补体结合试验(CFT ):将免疫溶血作为指示系统,用以检测另一反应系统中抗原或抗体的传统方法。27.放射免疫分析(RIA):以标记抗原与反应系统中未标记抗原竞争结合特异性抗体来测定待检样品中抗原量。28.免疫放射分析(IRMA):以过量标记抗体与抗原非竞争结合,采用固相免疫吸附载体分离游离和结合标记抗体。29.荧光:荧光物质吸收激发光的能量后,电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当其回复至基态时,以发射光形式释放出能量,称为荧光。30.荧光效率:荧光物质分子将光能转变成荧光的百分率31.荧光

6、寿命:荧光物质被激发后所产生的荧光衰减到一定程度时所用的时间。32.荧光淬灭:荧光物质在某些理化因素作用下,发射荧光减弱甚至消退称为荧光淬灭。32.荧光免疫技术:是将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与荧光技术的敏感性相结合,对抗原或抗体进行定性、定位或定量检测,包括荧光抗体技术和荧光免疫测定。33.荧光抗体技术:是以荧光素标记抗体,与抗原反应, 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呈现特异荧光的抗原抗体复合物,进行定性和定位检测, 分为直接法、间接法和双标记法等。34.荧光免疫测定:是将抗原抗体反应与荧光物质发光分析相结合,检测抗原抗体复合物中特异性荧光强度,进行定量测定,分为均相和非均相。35.荧光免疫显微镜技术:荧光素

7、标记抗体与切片中组织细胞抗原反应,洗洗涤分离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呈现特异荧光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及其部位,对组织细胞抗原进行定性和定位检测,或对自身抗体进行定性和滴度测定。36.酶免疫技术:以酶标记的抗原或抗体作为主要试剂的免疫检测方法,在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反应完成后,通过酶对底物的作用进一步提高敏感性。37.胶体金免疫技术:以胶体金作为一种示踪剂或者显示剂,应用于抗原抗体反应的一种标记免疫测定技术。38.胶体金:也称金溶胶,是金盐被还原成金原子后形成的金颗粒悬液。39. 免疫金:是指胶体金与抗原(抗体)等大分子物质的结合物。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中,也习惯上被称为金探针。40.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8、:是将发光分析与免疫反应相结合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新的标记免疫分析技术。41. 发光:一种物质由电子激发态回复到基态时,释放出的能量表现为光的发射。42. 光照发光:指发光剂(荧光素)经短波长的入射光照射后,电子吸收能量跃迁到激发态,在其回复至基态时,发射出较长波长的可见光(荧光)。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43. 生物发光-萤火虫发光:反应底物在荧光素酶的催化下利用 ATP产能,生成激发态的氧化荧光素,后者在回复到基态时多余的能量以光子形式放出。44. 化学发光:指物质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其物质分子吸收化学能产生光的辐射现象。45. 免疫组织化学:用显色剂标记的特异性抗体在组织细胞

9、原位,通过抗原抗体反应和组织化学的呈色反应,对相应抗原进行定性、定位、定量测定的免疫学检测技术。46. 免疫电镜技术:免疫组化技术与电镜技术结合的产物,将抗原抗体特异性与电子显微镜的高分辨力相结合,在亚细胞和超微结构水平对抗原进行定位、定性及半定量分析的免疫组化技术。47. 亲和组织化学:是以一种物质对某种组织成分具有高度亲合力为基础,建立的组织细胞化学技术。48. 免疫芯片:将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与电子芯片高密度集成原理相结合产生的生物芯片检测技术。49. 流式细胞术(FCM):是一种利用流式细胞仪对生物细胞的理化特性和生物学特性进行多参数定量分析,和对特定细胞群体分选的技术。50. 细胞因

10、子:由非神经内分泌细胞产生的一大类与免疫应答活动密切相关的低分子蛋白与多肽。51. 细胞因子的生物活性单位:指使相应指示细胞达到最大程度增殖的50时,所需细胞因子的含量为一个活性单位52. CD:来自不同实验室的单克隆抗体所识别的同一种分化抗原归为同一分化群。53. 黏附分子:是一类介导细胞间或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互相接触和结合的分子,多为跨膜型糖蛋白。54. 超敏反应:机体对某些抗原初次应答后,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发生的一种以机体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损伤为主的特异性免疫应答 55. 变应原:引起超敏反应的抗原物质56. 自身免疫 :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成分发生免疫应答的现象。57. 自身免疫病

11、(AID):是指由于过度而持久的自身免疫反应导致组织器官损伤并引起相应器官病变或临床症状的一类疾病。58. 自身免疫耐受:是免疫系统对自身的组织和细胞不产生或仅产生微弱的免疫应答。 59. 分子模拟:许多病原微生物具有与宿主正常细胞或细胞外基质相似的抗原决定簇,宿主针对病原体产生的抗体能与被模拟的宿主自身成分发生交叉反应60. 表位扩展:APC摄取组织损伤碎片,并可能将自身抗原的隐蔽表位提呈给机体自身反应性淋巴细胞克隆,此现象称为“表位扩展” 61. 免疫增生病(IPD):是指免疫器官、免疫组织或免疫细胞异常增生(良性/恶性)引起机体病理损伤的一组疾病。62. 免疫球蛋白病:浆细胞异常增生所引

12、起的免疫球蛋白异常增加的一组疾病。63. 重链病(HCD):重链病是突变的浆细胞所产生的重链异常增多或质量异常不能与轻链装配,导致血清重链过剩,致使血清和尿中出现大量游离的无免疫功能的免疫球蛋白重链所引起的疾病。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64. 轻链病:轻链病是由于浆细胞发生突变和异常增生,产生大量的异常轻链,致血浆中轻链异常增多,经肾脏从尿中排出。65. 冷球蛋白血症:冷球蛋白是指血浆温度降至420 时发生沉淀或胶冻状,温度回升37时又溶解的一类球蛋白,如冷免疫球蛋白、C-反应蛋白。0.1g/L,冷球蛋白血症 66. 淀粉样变性:一种少见的新陈代谢紊乱疾病,由不同病因所致的淀

13、粉样蛋白纤维以不可溶的形式在细胞外沉积,导致多器官组织结构与功能损害的全身性疾病。 67. 免疫缺陷病(IDD)由于先天遗传因素或后天因素造成的免疫系统在发育、分化、代谢或相互调节的不同环节上发生障碍,导致免疫功能低下或缺失,临床上表现为以感染为主的一组综合征。68.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PID):免疫系统的遗传缺陷或先天性发育不全,相应功能完全缺失,并伴有其他组织器官的发育畸形。69.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又称艾滋病,是由HIV感染引起的一组综合征。病人以CD4+T细胞减少为主要特征,同时伴反复机会感染、恶性肿瘤及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70. TORCH: 将数种孕妇患病后将引

14、起胎儿感染,并引发流产、甚至造成先天缺陷或发育异常的病原体英文名词的第一个字母组合而成71. 肿瘤抗原 :泛指肿瘤在发生、发展过程中新出现的或者过度表达的抗原物质,其在肿瘤发生、发展及诱导机体产生抗瘤免疫应答中起重要作用,并可作为肿瘤免疫诊断的标志物和治疗的靶分子。72. 肿瘤特异性抗原(TSA):肿瘤细胞特有的、仅表达于某种肿瘤细胞表面而不存在于正常细胞的新抗原。73. 肿瘤相关抗原(TAA):非肿瘤细胞特有、正常细胞和其他组织上也存在的抗原,只是其含量在细胞癌变时明显增高。74. 肿瘤免疫学:研究肿瘤免疫原性、机体免疫系统与肿瘤发生、发展的相互关系及肿瘤免疫诊断和防治等内容的学科。75.

15、分泌型抗原:肿瘤细胞产生和释放,如甲胎蛋白AFP,肝癌的早期筛查的重要指标。 76. 膜结合型抗原:疏松结合在细胞膜表面,易脱落,如癌胚抗原CEA,消化道肿瘤。77. 分化抗原:机体组织细胞发育过程中正常的表达分子。恶性肿瘤细胞分化异常,停滞于细胞发育的某个幼稚阶段。又称为组织特异性抗原78. 肿瘤标志物(TM) :是指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由恶性肿瘤细胞产生的,或是机体对肿瘤的刺激反应而产生的物质,并能反映肿瘤存在和生长的一类物质。存在于肿瘤患者的组织、体液和排泄物中,能够用免疫学、生物学及化学的方法检测。79. 嗜异性抗体:可导致在无抗原的情况下,出现肿瘤:标志物浓度增高的假象。嗜异性抗

16、体可出现在曾被鼠或宠物咬过的人,以及使用过动物免疫剂(如单克隆抗体)治疗过的人。80. 移植:将自体或异体的正常细胞、组织或者器官置换病变或功能缺损的细胞、组织或者器官,以维持和重建机体生理功能的过程。81. 组织相容性:不同个体间进行组织或器官移植时,供者与受者双方相互接受的程度。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82. 移植排斥反应:由于供受者间组织不相容,移植物与受者免疫系统相互作用引起免疫应答,导致移植物或受者组织损伤。83. 同种异基因移植/同种异型移植:移植物来自同种,但是遗传基因型有差异的另一个体,一般均会引起不同程度的排斥反应,其排斥反应强度与供受者之间的遗传背景差异呈

17、正相关。84. 直接识别:不需要抗原的加工过程,受者T细胞直接识别供者APC表面的抗原肽-同种异型MHC分子复合物。85. 间接识别:同种异型MHC分子作为常规的外来蛋白质,被受者APC加工递呈,为T细胞识别。86. 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VHR):移植物中淋巴细胞(主要是T细胞)识别宿主抗原而致敏、增殖分化,直接或间接攻击受者靶组织而发生的一种排斥反应 。87. 衰老免疫:免疫功能随着增龄而逐步发生减退与紊乱的现象,是由基因控制的免疫系统循序渐进的自然退化过程;88. 免疫性不孕:是由针对生殖系统抗原的自身免疫或同种异体免疫引起的不孕,例如针对精子、精浆、卵子透明带等抗原产生的免疫应答。1.I

18、RMA与RIA比较 RIA IRMA标记物抗原抗体原理竞争性结合非竞争结合反应体系Ag*、Ag、Ab 固相Ab、Ab*、Ag反 应 动 力学慢快灵敏度相对低高检测范围窄宽12数量级特异性差(PcAb)优(McAb)标准曲线结合率与测值成反比 结合率与测值成正比待测抗原大小分子二抗原决定簇2.常用的荧光物质有哪些?3.荧光免疫技术有哪些类型?1. 荧光抗体技术:对抗原、抗体进行组织、细胞内定位鉴定荧光显微镜技术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流式细胞术等2. 荧光免疫测定:对体液标本中抗原或抗体进行定量检测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技术荧光偏振荧光免疫测定荧光酶免疫分析流式荧光技术等。4.免疫荧光显微镜技术,技术

19、类型(1) 荧光素标记抗体与切片中组织细胞抗原反应,洗洗涤分离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呈现特异荧光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及其部位,对组织细胞抗原进行定性和定位检测,或对自身抗体进行定性和滴度测定。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2) 技术类型1. 直接法:荧光素标记的特异性抗体直接与相应抗原反应2. 间接法:特异性抗体与相应抗原反应,荧光素标记的抗抗体再与第一抗体结合。3. 补体结合法:用荧光素标记抗补体抗体,待抗原与抗体结合后加入补体与抗原抗体复合物反应,再加荧光素抗补体抗体,通过荧光现象检查抗原或抗体4. 双标记法:两种荧光素分别标记的两种不同的特异性抗体,与同一标本反应,荧光显微镜观察

20、两种颜色荧光。5.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的原理是什么?有哪些方法类型?(1)原理1.普通检测样品中仍然存在一定的背景荧光。镧系元素的激发光范围较宽,发射范围较窄,而且荧光寿命长。2.用镧系元素螯合物标记Ag或Ab,Ag与Ab反应后,利用时间分辨荧光分析仪检测标本中相应的Ag或Ab。(2)方法类型1.双抗体夹心法:固相抗体和Eu3+标记抗体与待检抗原结合,形成固相抗体-待检抗原-Eu3+标记抗体复合物,酸性增强液下,Eu3+解离,340nm激发光下发射613nm荧光。2.固相抗体竞争法3.固相抗原竞争法4.间接法5.捕获法6.荧光偏振免疫测定(FPIA)的原理一种均相竞争荧光免疫分析方法。待测的小

21、分子抗原和荧光标记的小分子抗原(恒量)与相应抗体(恒量)竞争结合。1.AgF分子小,转动速度快,偏振荧光弱 2.AgF-Ab分子大,转动速度慢,偏振荧光强 3.若待检抗原多,则AgF-Ab少,AgF多,偏振荧光弱4.待检抗原含量与偏振荧光强度成反比7.荧光免疫测定有何应用?1.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 蛋白质、激素、药物、肿瘤标记物、病原体抗原/抗体等2.荧光偏振免疫测定:(小分子) 药物、维生素、激素、常规生化项目等3.荧光酶免疫测定: 病毒抗体、细菌和毒素抗原、激素、肿瘤标志物等8.酶免疫技术的要点?(1)以酶标记物作为主要试剂,将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和酶催化底物的高效性相结合的一种免疫检测

22、技术。(2)酶免疫技术的分类1.酶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EIH2.酶免疫测定技术 EIA均相酶免疫测定异相酶免疫测定,固相酶免疫测定-ELISA液相酶免疫测定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9.常用的标记酶和底物1.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分子量小,标记简单,稳定,廉价相应底物邻苯二胺OPD:产物黄色,不稳定四甲基联苯胺TMB:产物蓝色,加酸后变蓝色;ELISA中应用最广泛2. 碱性磷酸酶 AP分子量大,灵敏度高相应底物对硝基苯磷酸盐PNP:产物黄色,较稳定3. 半乳糖苷酶不易受内源性酶的干扰,常用于均相酶免疫测定。 相应底物4-MUG,常用于化学发光测定10.均相酶免疫测定和异相酶免疫测定

23、的区别?(1)均相酶免疫测定1.结合标记物的酶活性失活2.不需分离结合标记物和游离标记物3.测定游离标记物的酶活性(检测信号与待测抗原含量成反比)(2) 异相酶免疫测定1. 结合标记物的酶活性没有发生变化2. 需要分离结合标记物和游离标记物3. 测定结合标记物的酶活性(检测信号与待测抗原含量成正比)11.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原理(ELISA)?(1)基本原理:1.使抗体或者抗原结合到酶蛋白分子上,制备成酶标记抗体或抗原(酶联);2.在不损伤抗原或抗体免疫活性的条件下,预先将其结合到固相载体表面(吸附)。(2)必要试剂:1.吸附于固相的抗原或抗体;2.酶联形成的标记物;3.显色的底物。12.ELI

24、SA的分类有哪些?1. 双抗体夹心法检测大分子抗原: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甲胎蛋白、HCG等2. 间接法常用于HCV抗体、HIV抗体和梅毒螺旋体抗体等测定3. 竞争法 用于抗原和半抗原的定量检测,以及抗体的检测eg.药物、激素等4. 捕获法 用于测定血清中IgM类抗病原体抗体eg. 病原体急性感染诊断中的IgM型抗体 甲型肝炎HAV-IgM抗体乙型肝炎病毒核心HBc-IgM抗体13.ELISA的检验流程(双抗体夹心法)1.已知抗体包被固相载体2.加入待测抗原或标准品(抗原抗体复合物)3.洗涤去除未结合物质4.加入酶标抗体,与固相中抗原结合,形成包被抗体-抗原-酶标抗体(双抗体夹心)5洗涤去除未结合

25、物质6加入底物显色,确定抗原的含量 14. 间接法1. 已知抗原包被固相载体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2. 加入待测抗体(包被抗原-待检抗体复合物)3. 洗涤去除未结合物质4. 加入酶标二抗,与固相中待测抗体结合形成包被抗原-待测抗体-酶标二抗复合物5. 洗涤去除未结合物质6. 加入底物显色,确定抗体的含量15.(电转移)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1.蛋白样品的提取2.蛋白样品的定量3.蛋白样品的变性4.SDS-PAGE电泳分离蛋白质5.蛋白质区带转印(电转移到膜载体上)6.免疫反应与显色(ECL)16.生物素-亲合素放大系统(BAS)(1) 基本类型及原理1:以

26、游离亲和素为桥联,分别连接生物素化大分子反应体系和标记生物素BAB法:桥联亲和素-生物素法ABC法:亲和素-生物素化复合物法2:以标记亲和素联接生物素化大分子反应体系BA法:标记亲和素-生物素法17.均相酶免疫测定1. 酶放大免疫测定技术EMIT半抗原与酶结合成酶标半抗原,保留半抗原和酶的生物活性。当酶标半抗原与抗体结合后,半抗原分子上的酶蛋白与抗体密切接触,使酶的活性中心受到影响,酶的活性受到抑制。测定时标本中的半抗原、酶标半抗原与抗体竞争性结合,标本中的半抗原含量越高,加底物后其OD值越高。2. 克隆酶供体免疫分析 CEDIA标本中的抗原和ED标记的抗原与特异性抗体竞争结合18.胶体金免疫

27、检测技术1.斑点免疫金渗滤试验在以硝酸纤维素膜为载体并包被了抗原或抗体的渗滤装置中,依次滴加标本、免疫金及洗涤液后进行检测,阳性反应在膜上呈现红色斑点。2.斑点免疫金层析试验将胶体金标记技术和蛋白质层析技术相结合的以硝酸纤维素膜为载体的快速的固相膜免疫分析技术。19.胶体金免疫组织化学技术1.免疫金电镜染色技术胶体金标记物与镍网上待检标本的相应蛋白质发生结合反应,从而对细胞膜上或细胞内的蛋白质进行定性与定位。2.免疫金(银)光镜染色技术先进行免疫胶体金染色,使胶体金颗粒沉积在组织细胞抗原所在位置上,然后进行银显色。20.化学发光剂或发光底物:1.在化学发光反应中参与能量转移,并最终以发射光子的

28、形式释放能量的化合物。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2.化学发光剂的:分类常用的酶发光底物酶促反应发光剂HRP鲁米诺HPAAPAMPPD4-MUP直接化学发光剂吖啶酯电化学发光剂电子供体为:三丙胺(TPA)三联毗啶钌21.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类型1.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用参与催化某一发光反应的酶来标记抗原或者抗体,在抗原抗体反应后,加入底物,通过酶催化底物发光反应。(荧光酶免疫测定技术,化学发光酶免疫测定技术)2.直接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直接化学发光使用吖啶酯作为标记物,无需附加催化剂。AE氧化直接发光,3.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三联吡啶钌标记抗体(抗原),以三丙胺(TPA)为电子供体,在电场

29、中因电子转移而发生特异性化学发光反应,22.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类型B与F分离反应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1. 磁颗粒分离法2. 微粒子捕获法3. 包被珠分离法鲁米诺、H2O2和化学发光增强剂直接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磁颗粒分离技术加入H2O2和NaOH使成碱性环境,电磁场中洗涤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磁颗粒分离法引人TPA缓冲液23.免疫组织化学1. 酶免疫组化2. 非标记抗体酶免疫组化3. 亲合组织化学技术4. 免疫电镜技术24.酶免疫组化1.直接染色法荧光素直接标记在特异性抗体(Ab1)2.间接染色法荧光素直接标记在特异性抗体(Ab2)第二抗体针对第一抗体种属特异性的表 位(如羊抗鼠Ig或羊抗人Ig)25.非

30、标记抗体酶免疫组化1.酶桥法2.过氧化物酶-抗过氧化物酶(PAP)法3.双桥PAP法4.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APAAP)法26.亲合组织化学技术1. 亲合素一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技术(ABC)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2. 葡萄球菌蛋白A技术3. 凝集素组织化学技术27.免疫电镜技术铁蛋白标记酶标记 胶体金标记 28.免疫细胞的分离与纯化1. 白细胞的分离自然沉降法(血浆、白细胞、红细胞)聚合物加速沉降法:明胶、右旋糖酐2.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分离 聚蔗糖(Ficoll)泛影葡胺分层液法3.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的分离与纯化4.淋巴细胞亚群的分离 5.细胞活力的

31、检测29.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的分离1.红细胞的去除:低渗0.83NH4Cl处理2.血小板的去除:离心洗涤;FCS3.单核细胞的去除:黏附去除法(培养;凝胶柱);羰基铁粉吞噬法(Ficoll离心;磁铁)4. Percoll离心法纯化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30.淋巴细胞亚群的分离1.E花环分离法2.尼龙棉柱分离法3.补体细胞毒法4.亲和板结合分离法5.免疫磁珠分离法6.细胞分选术31.T细胞数量检测(一) 根据T细胞表面CD分子检测1.间接荧光免疫法2.免疫组织化学法:酶标、金标法3.微量细胞毒试验4.花环技术:E花环、葡萄球菌花环法、抗体致敏细胞花环法(二)根据T细胞受体检测可溶性抗原肽-MHC四聚

32、体复合法:Tetramer 32.B细胞数量检测1. mIg的检测: 酶免疫法、荧光免疫法2. CD抗原检测 酶免疫组织化学法 间接荧光免疫法 流式细胞术3. 受体检测(FcR、CR) EA花环 EAC花环 小鼠红细胞花环33.T细胞功能检测试验T细胞增殖试验形态学法3H-TdR掺入法MTT比色法CFSE标记染色法CTL介导的细胞毒试验形态学检查法51Cr释放法CTL分泌酶类检测细胞凋亡检测法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T细胞分泌功能检测检测T细胞功能的体内试验34.B细胞功能检测B细胞增殖试验(同T) ELISPOT检测抗体分泌细胞 溶血空斑试验 体内检测(抗体)35.流式细胞

33、术的应用1.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分析2.白血病免疫分型3.AIDS:CD4数目200个/uL%小于14%4.自身免疫性疾病:HLA-B27抗原的表达与强直性脊椎炎有着高度相关性,超过90%的强直性脊椎炎患者其HLA-B27抗原表达为阳性。5.移植免疫36.细胞因子在作用特点1、旁分泌、自分泌性2、多源与同源性3、高效性4、多效性5、丰余性6、协同性7、拮抗性8、网络性37.细胞因子检测的特点免疫原性较弱样品含量低样品具有时效性生物效应特异性差38.细胞因子的检测方法(1)生物学检测法:将细胞因子与指示系统如(细胞)相互作用,指示细胞发生增殖、死亡或分泌蛋白等变化来显示细胞因子的功能。细胞增殖法(

34、IL-2、IL-6) 靶细胞杀伤或抑制法(TNF)细胞病变抑制法(IFN) 趋化活性测定法(趋化因子)(2) 免疫学检测法1.体液中细胞因子检测双抗体夹心ELISA放射免疫分析法 抗体芯片酶联免疫斑点实验(ELISPOT)2.细胞内细胞因子的检测(3)分子生物学检测1.DNA水平的检测Southern印迹杂交:不常用、DNA/DNAPCR和原位PCR 荧光定量PCRDNA序列测定2. mRNA表达水平的测定Northern blot原位杂交Real time-PCR(4) 细胞因子受体检测技术一、膜结合受体的测定 1、免疫组化 2、FCM 3、活细胞吸收试验二、可溶性细胞因子受体的检测 1、E

35、LISA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 2、RIA39.白细胞分化抗原测定1. 荧光免疫技术免疫电镜共聚焦显微镜流式细胞仪2. 免疫细胞化学法APAAP酶免疫桥联法ABC染色法3. 抗体致敏细胞花环法 40.粘附分子的测定(1)细胞表面粘附分子的测定1.酶免疫组织化学方法2.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方法3.酶免疫测定4.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法5.流式细胞术 (2)可溶性黏附分子的测定方法1、ELISA2、RIA3、化学发光法、时间分辨荧光测定法40.免疫检验检测标本的质量控制1.标本类型及采集容器2.标本采集时间及患者准备3.内源性干扰因素类风湿因子、补体、异嗜性抗体、治疗性抗体、自身抗体

36、、溶菌酶、磷脂、药物小分子、总蛋白浓度等4. 外源性干扰因素溶血、细菌污染、标本贮存时间过长、凝固不全、反复冻融41.I型超敏反应 (1)I型超敏反应发生机制1. 特异性IgE 2. 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 3. 组胺、白三烯、前列腺素、血小板活化因子 (2)常见I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1.全身性超敏反应药物过敏性休克血清过敏性休克2. 局部性超敏反应呼吸道过敏反应(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消化道过敏反应皮肤过敏反应(3) I型超敏反应免疫学检测1.过敏原皮肤试验2.血清总IgE的测定:放射免疫吸附试验(RIST)ELISA化学发光免疫分析3. 特异性IgE的测定放射免疫吸附试验(R

37、IST)ELISAImmunoCap原理: 在CAP上加待测血清,加入-Gal标记的抗人IgE(与IgE结合),酶作用于随后加入的底物4-MUG,使之产生荧光。4.吸入变应原过筛实验(phadiatop)5嗜酸、嗜碱性粒细胞计数42.II型超敏反应 (1)II型超敏反应发生机制 1.靶细胞抗原,IgG和IgM类抗体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2.细胞溶解(补体-细胞毒作用)3.吞噬作用(抗体、补体调理)4.ADCC作用5.刺激或抑制靶细胞 (2)常见II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1.输血反应2.新生儿溶血症3.药物过敏性血细胞减少症4.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5.甲状腺功能亢进5.重症肌无力

38、7.肺出血肾炎综合征 (3)II型超敏反应免疫学检测1.Rh抗体的检测酶介质法2.抗球蛋白检测(Coombs试验)3.荧光免疫43.型超敏反应 (1)III型超敏反应发生机制1.免疫复合物2.中性粒细胞、碱性粒细胞、肥大细胞、血小板 (2)常见III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1.局部免疫复合物病Arthus反应吸入性III型(农民肺)2.全身免疫复合物病血清病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 (3)III型超敏反应免疫学检测1.循环免疫复合物2.抗原特异性3.非抗原特异性 物理法PEG法 分子受体法C1q结合试验,C3 抗球蛋白法mRF固相抑制试验 细胞法 Raji细胞试验44. IV

39、型超敏反应 (1)IV型超敏反应发生机制1.CD4+Th1(TDTH)细胞2.CD8+Tc(CTL)细胞 (2)常见IV型超敏反应性疾病1.感染性超敏反应2.接触性皮炎3.移植排斥反应4.自身免疫病 (3)IV型超敏反应免疫学检测1.体内:结核菌素皮肤试验 斑贴试验斑贴试验2.体外:淋巴细胞增生45.自身免疫病的基本特征1. 病因不明,部分多发于女性,且具遗传性。2. 高效价的自身抗体和(或)自身应答性T细胞。3. 反复发作和慢性迁延,与自身免疫应答强度密切相关4. 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可缓解5. 其他自身免疫病同时存在。6. 可复制出相似的动物模型,用患者血清或致敏淋巴细胞可使疾病被动转

40、移等。46.自身免疫病的发生机制(1) 自身抗原方面的因素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1.隐蔽抗原的释放(脑、眼晶体、精子等)2.自身抗原的改变(RF)3.共同抗原分子模拟4.表位扩展(2) 免疫调节机制紊乱1.多克隆刺激剂的旁路活化2.Th1/Th2细胞功能失调3.MHC II分子表达异常4.淋巴细胞逃避“克隆丢失”5.淋巴细胞突变6.Fas/FasL表达异常(3)生理因素:年龄、性别(4)遗传因素:AID与MHC基因型相关47.自身免疫病的免疫损伤机制(1) 自身抗体II型超敏反应1. 细胞表面抗原的自身抗体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性贫血2. 细胞表面受体的自身抗体模拟配体:甲状

41、腺功能亢进症 竞争性阻断: 胰岛素耐受型糖尿病介导受体内化与降解:重症肌无力(2) 免疫复合物III型超敏反应1.系统性红斑狼疮(3)自身反应性T细胞IV型超敏反应1.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IDDM)2.脑脊髓炎(EAE)48.自身免疫病的检验(1)自身抗体检测1. 抗核抗体(ANA):间接免疫荧光法抗DNA抗体:抗Sm抗体SLE抗ENA抗体:抗dsDNA抗体SLE,免疫印迹/斑点酶免疫法 抗组蛋白抗体2. 类风湿因子(RF):IgM-RF,抗角蛋白抗体,RIA, ELISA,免疫浊度自身抗体3.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法4. 其它自身抗体(2)其它检测1.淋巴细胞的检测2.狼疮细胞

42、试验3.免疫球蛋白、补体和免疫复合物的检测 4.细胞因子的检测49.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病的免疫学检验1. 血清蛋白区带电泳2. 免疫电泳3. 免疫固定电泳4. 血清免疫球蛋白定量5. 本-周蛋白的检测6. 冷球蛋白的检测50.MM主要免疫学特征 血清中出现大量的M蛋白; 血清中正常免疫球蛋白减少50%以上; 骨髓中不成熟浆细胞增多或组织活检证实有浆细胞瘤; 原发性溶骨损害或广泛性骨质疏松。51.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免疫学特征 血清中单克隆IgM明显增高,主要为19S五聚体,含量一般大于10 g/L;尿中有本-周蛋白,常为;血清中黏度增加4,发生高黏滞综合症;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ESR增快;如果您需

43、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血清呈胶冻状难以分离,电泳时难以泳动,集中于原点是该病的电泳特征;骨髓中浆细胞样淋巴细胞浸润。52.AIDS的致病机制1. 侵入的宿主细胞,主要CD4T细胞。2. HIV通过gp120与细胞表面的CD4分子高亲和性结合,同时也与表达在靶细胞表面的趋化因子受体(CXCR4和CXCR5)结合,再由gp41介导病毒包膜与细胞膜融合,使病毒得以进入细胞,并在细胞内大量复制,最终导致细胞死亡。53.AIDS的免疫学特征1.CD4T细胞数量显著减少、功能严重障碍,CD4/CD8比例倒置,低于0.5以下;2.T细胞功能障碍,Th1细胞与Th2细胞平衡失调3.抗原提呈细胞功能

44、降低 4.B细胞功能异常,表现为多克隆激活和产生多种自身抗体。54.机体抗感染免疫的机制1.抗病毒的体液免疫中和作用:局部sIgA、循环中和抗体促进病毒被吞噬或裂解裂解病毒感染细胞:ADCC、CDC2.抗病毒的细胞免疫NK细胞CTLTDTH:IFN-、IL-2等 55.感染的类型1.胞内和胞外感染与免疫学检测胞外感染:体液免疫胞内感染:细胞免疫(病毒、衣原体、立克次体)2.微生物感染的模式与免疫学检测急性感染:IgM及病原检测慢性感染:IgG隐伏感染:IgG (HSV、EBV)56.乙肝病毒的检测指标1. HBsAg:判断HBV感染的指标之一,刺激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即抗-HBs2. HBsAb:是一种保护性抗体,是机体感染或接种乙肝疫苗的标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