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礼记学记.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287669 上传时间:2021-07-21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课:礼记学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第一课:礼记学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第一课:礼记学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第一课:礼记学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第一课:礼记学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课:礼记学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课:礼记学记.doc(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學記禮記本文節選自禮記*學記。學記是中國古代教育文獻中最早最完備的一篇,是研究古代教育思想的寶貴資料。1 / 211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第1段發慮憲,求善良,足以謏聞,不足以動眾;就賢體遠,足以動眾,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學 孔穎達疏:所學者,聖人之道,以其化民成俗,非聖人之道不可。乎?發:發佈。慮:謀慮(施政)謀略。憲:法律(憲法)。求:搜求。善良:善良之士。謏xio:誘致 孔穎達疏:謏之謂小也。 聞wn:聲譽,名譽(令聞)。動眾:感動民眾 孔穎達疏:動眾以與化民相對,化民事難,動眾稍易,故知是師役之事。興師動眾。

2、就:接近。體:親近。遠:遠方的人。化民:教化民眾。君子:天子、諸侯、卿大夫等統治者 課後作業:總結學過的“君子”一詞的不同詞義。成俗:形成風俗。其:句首語氣詞,表估計、推測。由:通過,經過。學:學習。2 / 212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段重點1,一些實詞的詞義。2,“其”表估計、推測等語氣的用法。3,“君”的名詞動用用法。3 / 213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第2段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三字經: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是故古之王者,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兌命 兌yu命:偽古文尚書篇名。據說殷王武丁夢見傅說(yu)而作兌命三篇,意為傅說告殷

3、王之書。曰:“念終始典於學。”其此之謂乎?器:器物。知道:動賓短語,懂得天地萬物的規律、法則。建國君民:兩個動賓短語的聯合。建立國家,統治民眾。君:n.v.,做君長,統治。教學為先:教學是先要做的事 孔穎達疏:內則設師保,外則設庠序以教之,故云教學為先。念:意念,念頭,想法。典:關注。其此之謂乎:其謂此乎。之,複指“此(教學為先)”。4 / 214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第3段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兌命曰:“學學半。”其此之謂乎?嘉:美味的。肴:熟的肉類食物,

4、此泛指魚肉。食v.:吃。旨:甘美。至道:最好的道理。善:美好。困:此指困惑不通之處 孔穎達禮記正義:不教之時,謂己諸事皆通。若其教人,則知己有不通,而事有困弊。“困”則甚於“不足”矣。孔穎達疏:學則睹己行之所短,教則見己道之所未達。自反:即反自。反思自己(學習上的不足),自我檢查,對自己提出要求。自強:即強自。鞭策自己(努力提高修養,不敢懈怠) 孔穎達疏:自反,求諸己也。自強:修業不敢倦也。5 / 215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教學相長zhng:教和學是互相促進的。學學半 鄭玄注:“學(敩斆)人乃益己之學半。”:學(xio)是學(xu)的一半。本段重點1,“學”的不同讀音和詞

5、義。2,“自v.”的特殊結構。6 / 216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第4段古之教者,家有塾,黨有庠 黨:古行政區劃,五百家為一黨,黨的學校叫庠。黨屬於鄉。鄉黨。,術有序 術su:遂的借字。遂,古行政區劃,一萬二千五百家為一遂,遂的學校叫序。遂在遠郊之外。戰國策敘錄:謹庠序之教。,國有學 國:國都。天子的王城或諸侯的都城。學,大學。比年入學,中年考校:一年視離經辨志 鄭:別其心意所趣向也。孔:謂辨其志意趣向,習學何經也。 志(說文解字卷十下):意也。從心,之聲。意:志也。從心,察言而知意也。從心從音。,三年視敬業樂群,五年視博習親師,七年視論學取友 孔:論學,論說學之是非。孔:

6、取友,選擇好人,取之為友。,謂之小成。九年知類通達,強立而不反,謂之大成。教:教學。塾:門側之堂謂之塾。比年:每年。入學:入大學。中zhng:間隔。中年,每隔一年。鄭:中猶間也。考校jio:考查。視:觀察,考察。離經:鄭:斷句絕也。斷開經文章句。敬業:敬重學業,專心於學習。樂群:跟生活在一起的學友和樂相處。博:廣博地。7 / 217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親v.:親近,親愛。師:師長,師友。論學:討論學術。取:擇取,選取(引申義)。小成:小有成就。知類通達 知類:鄭:知事義之比也。孔:知義理事類,通達無疑。:懂得事物間類比的關係,能依類推理,即觸類旁通。強立:鄭:臨事不惑也。

7、孔:專強獨立。指有主見,思想觀點堅定不移。不反:不違反、不背叛(師道)。8 / 218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夫然後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說服而遠者懷之,此大學之道也。記曰:“蛾子時術之。”其此之謂乎?易:改易,改變。說服:愉悅地服從。 懷:懷想,歸順。大學之道:大學的原則(追求)。蛾子yz:蛾之子。蛾,蟻的借字。時:時時。術:述的借字,學習,實踐。孔穎達疏:蚍蜉之子時時術學銜土之事,而成大垤,猶如學者時時學問,而成大道矣。鄉:百官公卿表曰:縣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長,十亭一鄉。周禮:方千里曰國畿。六鄉地在遠郊以內。五家為比,五比為閭(25家),四閭為族(100家),五族為黨(500

8、家),五黨為州(2500家),五州為鄉(12500家)。9 / 219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第5段大學始教,皮弁祭菜 皮弁:一種用白鹿皮作的帽子,為上朝的常服。菜:萍藻一類菜。祭菜:以萍藻一類的菜祭先師。祭祀儀式由主管教育的官員主持。,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學鼓篋,孫其業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禘,不視學,遊其志也。時觀而弗語,存其心也 鄭:使之悱悱憤憤,然後啟發也。;幼者聽而弗問,學不躐等也。此七者,教之大倫也。記曰:“凡學,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謂乎?始教:開始教學,開學。敬道:敬重學問。 鄭:禮先聖先師。宵:即小,宵小。宵雅,即小雅。肄:習,練習。肄業

9、。三:三首 三首:指鹿鳴四牡皇皇者花,都宣揚君臣之間要和樂忠信。官:n.v.,用作官事的道理勉勵。鼓篋 孔:擊鼓警眾乃發篋(打開書箱),出所治經業也。:鼓,擊鼓。篋,書箱。孫xn:恭遜,恭順。愻,後出的分化字。夏楚:見注7。收:收斂,控制。威:威儀,儀容舉止。10 / 2110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卜禘:占卜而禘祭。視學:考察學業。遊:悠遊。其志:學生的心志。時觀:時時觀察。弗語:不說話。存其心:(讓疑問)存積在學生的心裏。弗問:不(隨便)發問。學(xio斆)不躐等:教學不逾越進度。等:等級,等第。大倫:基本原則。倫,理也。凡學:大凡學習。官先事:要學習做官,就先學習與職務

10、有關的事。士先志:要學習做士,就先學習學士應有的志向。(按照預定的目標進行學習,不盲目學習。)11 / 2111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第6-7段大學之法,禁於未發之謂豫,當其可之謂時,不陵節而施之謂孫,相觀而善之謂摩 鄭:不並問則教者思專也。此四者,教之所由興也。發然後禁,則扞格而不勝;時過然後學,則勤苦而難成;雜施而不孫,則壞亂而不修;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燕朋逆其師;燕辟廢其學。此六者,教之所由廢也。禁:禁止。發:(邪惡念頭)發生,產生。豫:預防。之謂:叫做。可:受教育的最好時機。時:適時。陵:陵越,超越。節:次第,次序。施:施教。孫:循序漸進。後分化作遜。觀:觀察

11、。善:獲益,長進。摩:觀摩,切磋。興:起也。扞格:抵觸抗拒,格格不入。勝:克服,戰勝。時:恰當的時機。鄭:時過則思放也。12 / 2112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雜施而不孫:雜亂地施教而不循序漸進。修:學成。鄭:小者不達,大者難識,學者所惑也。獨學而無友:鄭:不相觀也。燕:褻狎。逆其師:拂逆老師的教導。辟b:即嬖,受寵倖的女子小人。廢:荒廢。 鄭:滅也。13 / 2113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第8-9段君子既知教之所由興,又知教之所由廢,然後可以為人師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道而弗牽則和,強而弗抑則易,開而弗達則思。和易以思,可

12、謂善喻矣。學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學也,或失則多,或失則寡,或失則易,或失則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後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由:從喻:曉諭。道:引導。後分化為導。牽:牽強,勉強。強:勸勉,勉勵。抑:抑制,壓制。開:開啟,啟發。達:把道理全部說盡。和:和諧,融洽。易:便於學業教授。思:促使學生思考。以:且,連詞。14 / 2114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失:過失,缺點,失誤。知:瞭解。或:代詞,有的。則:相當於“於”。寡:知識面狹窄。易:把學習知識看得很容易。止:自止,固步自封。淺嘗輒止。心:每個學生的心理、思想狀態。莫同:沒有什麼人相同,即各不相

13、同。心之莫同:主謂謂語句。“之”取消獨立性。救:補救,彌補。教也者:教學這種東西。者,也:教者,長善也。長善:增長善的一面。15 / 2115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第10段君子知至學之難易,而知其美惡,然後能博喻。能博喻,然後能為師。能為師,然後能為長。能為長,然後能為君。故師也者,所以學為君也。是故擇師不可不慎也。記曰:“三王四代唯其師。”其此之謂乎?而:並且,又。表聯合關係。美惡:資質才能的好壞、高低。博喻:廣博地曉諭,針對學生的不同情況,用各種不同的方法進行教育。即因材施教。博:廣博的,廣泛的,多種的。長:官長。師:向老師學習。所以學為君也:學習怎麼當國君(學習當國君

14、的方法)三王:禹、湯、文武。指稱“人”四代:虞、夏、商、周。指稱“世”唯其師:僅僅因為有他們的老師 堯師君疇,舜師務成昭,禹師西王國,湯師伊尹,文王師臧丈人,武王師呂尚。的輔助。16 / 2116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唯:副詞,只、僅。17 / 2117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第11段凡學之道,嚴師為難。師嚴然後道尊,道尊然後民知敬學。是故君之所不臣於其臣者二:當其為尸,則弗臣也;當其為師,則弗臣也。大學之禮,雖詔于天子無北面,所以尊師也。嚴師:尊敬老師。道尊:老師所傳的道藝受到尊重尊崇。敬學:敬重學問。所不臣於其臣者:不以對待臣子的態度對待臣子的情況。臣

15、1:v.,以為臣。下“弗臣”同。臣:臣下,臣子。尸:祭祀時代表死者而受祭的活人,一般由臣子或死者晚輩充當。詔:告,此指給天子講課。無北面:不必向北面對,即不必面朝北。所以尊師也:尊敬老師的一種方式 所,代詞。“所介動(片語)”是較常見的“所”的用法。在這種“所”字片語中,“所”字稱代的往往是與動作行為有關的處所、條件、原因、工具及相關涉的人或事等。“所”後出現的介詞以“以”最為常見。其他介詞有“為”、“由”、“從”、“與”等。由於漢語中的介詞往往由動詞轉化而來,所以“所介”也可以看作“所動”。“所介”後的動詞(片語),則從後修飾“所介”這個結構。此處“所以尊師也”表示動作行為的辦法或手段。類似

16、的例子還有:1,吾知所以拒子矣,吾不言。(墨子*非攻)2,而君以法奏之,非吾所以共承宗廟意也。(史記*張釋之列傳)說見課本P216。課後閱讀。19 / 2119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課中的一詞多義學句子讀音詞性詞義人不學,不知道。xu動學習念始終典於學。名教育家有塾,黨有庠,術有序,國有學。名大學學不躐等也。xio動教學則句子詞性詞義強而弗抑則易。副就人之學也,或失則多,或失則寡。介於而句子詞性詞義道而弗牽則和。副卻君子知至學之難易,而知其美惡。連並且以句子詞性詞義足以謏聞,不足以動眾。介來 和易以思,可謂善喻矣。連與,和師句子詞性詞義故師也者,所以學為君也。動向老師學習 能博喻,然後能為師。名老師其句子詞性詞義19 / 2119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知其心,然後能救其失也。代他的 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學乎?語氣表估計揣測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20 / 21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