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针灸科带教讲课.ppt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294117 上传时间:2021-07-21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4.7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针灸科带教讲课.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最新针灸科带教讲课.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针灸科带教讲课.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针灸科带教讲课.ppt(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针灸科带教讲课,针灸学概要,针灸科带教讲课,针灸学,用针灸的方法治疗疾病。 经络学、腧穴学、针法灸法学、针灸治疗学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针灸科带教讲课,首先需要明白的两个问题,如何去针灸? 什么病适合针灸?,针灸科带教讲课,4,基本内容,理论篇,操作篇,应用篇,针灸科带教讲课,上篇 基础理论,针灸科带教讲课,针灸治疗作用,“医道虽繁,可一言一蔽之,曰阴阳而已。” “针道虽繁,可一言一蔽之,曰通调而已。”,针灸科带教讲课,思考:针灸的治疗作用到底有多少?答案是不是唯一的?,止痛、消炎、抗过敏、安眠、调整心律从西医看作用数不清。 解表、清里、和中、益气、养血、滋阴、壮阳、健脾、补肾、泻火、利水从

2、中医看作用也数不清。 阴阳学说对我们的启发:“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然其要一也。”“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 张景岳为何能成为名医?,针灸科带教讲课,针灸配穴处方,第一节 选穴原则 第二节 配穴方法 第三节 处方的组成,针灸科带教讲课,9,灸法,耳针,电针,刺法,拔罐,穴位 注射,中篇 治疗手段,针灸科带教讲课,第一节 艾灸法,灸材 (一)艾叶与艾绒 (二)艾绒制品,艾叶,针灸科带教讲课,针灸科带教讲课,1 化脓灸:用黄豆大或枣核大艾炷直接放置在腧穴进行施灸,局部组织经烧伤后产生无菌性化脓现象(灸疮)的灸法。因灸疮愈合之后,多有瘢痕形成,故又称瘢痕灸。 (1)操作方法:

3、间断法 连续法 (2)临床应用: 慢性腹泻 哮喘等 2 非化脓灸法:主要是麦粒灸(稍大的艾炷亦可)。即用麦粒大的小艾炷直接在腧穴上施灸,灸后不引起化脓的方法。又称为无瘢痕灸。,针灸科带教讲课,第二节 耳穴, 辅助诊断 防治疾病,针灸科带教讲课,耳穴的分布规律,倒置的胎儿 与头面部相应的耳穴分布在耳垂 与上肢相对应的耳穴分布在耳舟 与躯干和下肢相应的耳穴分布在对耳轮体 部和对耳轮上、下脚 与内脏相应的耳穴分布在耳甲,针灸科带教讲课,耳穴的部位,针灸科带教讲课,电 针,电针仪能够输出各种脉冲波形,产生多种治疗作用。 疼痛由细神经纤维传导,而脉冲电刺激能够兴奋粗纤维,抑制细纤维痛觉传导,从而起到镇痛

4、效果。 脉冲电刺激调节人体的神经体液系统功能,促进白细胞释放,同时改善血液循环达到止痛消肿的目的。 通过神经反射,起到解痉止痛的作用;适量的电刺激,通过体表神经感受器,对大脑皮层起保护性的抑制作用,发挥镇静安神的治疗作用。,针灸科带教讲课,使用时的注意事项,1. 使用前必须检查其性能是否良好,输出值是否正常。 2. 调节输出量应缓慢,开机时输出强度应逐渐从小到大,切勿突然增大,以免发生意外。 3. 靠近延脑、脊髓等部位使用电针时,电流量宜小,不可过强刺激,孕妇慎用电针。 4. 作为温针使用过的毫针,针柄表面往往氧化而不导电,应用时须将输出线夹在毫针的针体上或使用新的毫针。 5. 年老、体弱、醉

5、酒、饥饿、过饱、过劳等,不宜使用电针。,针灸科带教讲课,穴位注射法,穴位注射法是将药物注入穴位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 它可将针刺刺激和药物的性能及对穴位的渗透作用相结合,发挥其综合效应,故对某些疾病有特殊的疗效。,针灸科带教讲课,(一)操作方法,1针具 消毒的注射器和针头,可根据需要选用不同型号。 2穴位选择 选穴原则同针刺法,但作为本法的特点,常结合经络、穴位按诊法以选取阳性反应点。 如在背部、胸腹部或四肢的特定穴部位出现的条索、结节、压痛,以及皮肤的凹陷、隆起、色泽变异等,软组织损伤可选取最明显的压痛点。一般每次2-4穴,不宜过多,以精为要。,针灸科带教讲课,(一)操作方法,3.注射剂

6、量 应根据药物说明书规定的剂量,不能过量。作小剂量注射时,可用原药物剂量的15-12。 一般以穴位部位来分,耳部可注射01毫升,头面部可注射03-05毫升,四肢部可注射1-2毫升,胸背部可注射05-1毫升,腰臀部可注射2-5毫升或5-10葡萄糖注射液10-20毫升。,针灸科带教讲课,(二)适应范围,穴位注射法的适应范围很广,凡是针灸治疗的适应证大部分均可采用本法,如痹证、腰腿痛等。,针灸科带教讲课,拔 罐,针灸科带教讲课,留罐法 又名坐罐法,拔罐后将罐留置515分钟。多用于深部组织损伤、颈肩腰腿痛、关节病变及临床各科多种疾病。 闪罐法 适用于风湿痹痛、中风后遗症、以及肌肤麻木、肌肉痿弱等。,针

7、灸科带教讲课,走罐法 又名“推罐法”、“拉罐法”。适用于病变范围较广,肌肉丰厚而平整的部位。用于治疗急性热病、瘫痪麻木、风湿痹证、肌肉萎缩等。,针灸科带教讲课,刺络罐法 拔罐与刺血疗法配合应用的治法。适用于热证、实证、实寒证、瘀血证及某些皮肤病等。 药罐法 拔罐配合药物的罐药并用法。包括药煮罐法、药蒸汽罐法、贮药罐法。,针灸科带教讲课,下篇 疾病篇,针灸科带教讲课,第一节 腰痛,一、概述 定义:腰部疼痛为主症 病因病机:肾虚为本,寒湿、湿热、瘀血络滞经络为标。 现代医学:急性腰扭伤、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等。,针灸科带教讲课,二、临床表现,(一)辨证 1 肾虚腰痛:酸痛,劳则加重,喜按 2 寒

8、湿腰痛:冷痛重着,阴雨加重 3 瘀血腰痛:刺痛,痛处固定,僵硬或结节,针灸科带教讲课,三、治疗方法,(一)基本治疗 治则:通经活络,壮腰止痛。取足太阳和督脉经穴为主。 处方:肾俞 大肠俞 腰阳关 阿是(无阿是怎办?) 委中 方义: 操作:常规针灸。注意方法的选用和针刺深浅:肾虚腰痛针用补法,寒湿、瘀血泻法或平补平泻;肾虚、寒湿可灸或温针灸;瘀血腰痛刺血拔罐。,针灸科带教讲课,三、治疗方法,(二)其他疗法 1 皮肤针+拔罐 寒湿、瘀血 2 三棱针+拔罐 寒湿、瘀血 3 耳针:腰椎 肾 神门 (三)临证经验与体会 1 腰痛缪刺法 2 腰痛穴的用法 3 急性腰扭伤:可选后溪、人中、腰痛穴(独特用法)

9、、手三里、行间与太冲之间压痛点、龈交异点,针灸科带教讲课,第二节 痿证,肺热叶焦:素问.痿论 脾胃虚弱:素问.太阴阳明论“脾病而四肢不用”,“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 脾胃湿热:“湿热不攘,大筋挛短,小筋驰长;挛短为拘,驰长为痿。” 肝肾亏虚:肝主筋,肾主骨。 治痿独取阳明 外伤性截瘫夹脊穴必用。,针灸科带教讲课,第三节 面瘫,一、概述 定义:口眼歪斜。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周围性面瘫。 现代医学病因:多为病毒引起的面神经炎。可参考神经病学。 病因:1 感受外邪(风寒或风热或毒邪,体虚或胃气虚时最易)2 生气(肝胆郁火外窜经络) 3 内外合邪 病机:经筋功能失调(足阳明(目下)、足太阳(目上) ) 此

10、外,还与以下经络有关:足厥阴(从目系,下颊里,还唇内)、足少阳(耳后乳突部或耳部)、手阳明(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针灸科带教讲课,二、临床表现,(一)现代医学 1 中枢性面瘫和周围性面瘫的鉴别诊断 2 周围性面瘫的定位诊断(颅外型、颅内型) (二)中医辨证 1 辨外感内伤(是受风引起还是生气引起?还是内外合邪?是风寒或风热或毒邪?) 2 辨经络脏腑 A 只有面部症状者,足阳明经筋病 B 伴有耳后乳突部或耳部症状者,病在阳明少阳 C 颅内型(味觉减退、听觉过敏、泪腺分泌障碍等)病在脏腑或病邪已入脏腑(胃、肝、胆)。,针灸科带教讲课,三、治疗方法,治则:疏调经筋,通经活络。取以局部取穴(足阳

11、明)为主。平补平泻。 处方:阳白 四白 太阳 地仓 颊车 翳风 合谷 方义: 加减:味觉减退+足三里;乳突部疼痛或听觉过敏+阳陵泉(再加中渚亦可);泪腺分泌障碍+太冲。哪儿看着不舒服,就在哪儿取穴。 操作:浅刺透穴。重灸翳风。面经者已影响血分,需在太阳、耳尖点刺出血。,针灸科带教讲课,方义: 攒竹 鱼腰 阳白 四白 颧髎 颊车 地仓,治疗,疏调局部经气,翳风手少阳三焦经,深层为面神经出颅之处,急性 期面神经水肿针刺手法宜轻或加灸以温经散寒,地仓,阳白,颊车,翳风,鱼腰,合谷 昆仑,为循经远端选穴,急性期 用泻法可祛除阳明、太阳 筋络之邪气,祛风通络,攒竹,四白,颧髎,针灸科带教讲课,(三)思考与体会,1 面瘫不尽属外感,颅内型味觉减退者,外邪由胃经入腑,多发生于胃气虚之病人(足三里诊治);有听觉过敏或外耳道疱疹者,为肝胆郁火外窜,需引势利导,顺手牵羊。 2 治疗面瘫越早越好。早期不能刺激? 3 牵正散并非常用之方。 4 小柴胡汤合升降散治疗面瘫。 5 关于早期使用激素问题。,针灸科带教讲课,针灸科毕业了,THANK YOU,感谢聆听,批评指导,20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