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4第二单元学考知识点归纳.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297850 上传时间:2021-07-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4第二单元学考知识点归纳.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必修4第二单元学考知识点归纳.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必修4第二单元学考知识点归纳.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必修4第二单元学考知识点归纳.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必修4第二单元学考知识点归纳.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必修4第二单元学考知识点归纳.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4第二单元学考知识点归纳.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4.1 世界的物质性考点一: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 a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种具体的物质形态。考点二:世界的真正同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c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同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4.2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考点一: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b1、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2、(1)区别:含义不同辩证唯物主义物质的含义:(略)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2)联系: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离开物质谈运动是辩证唯心主义2、运动与静止的关系(1)区别:(略)含义不同:特点不同: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2)联系: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确认运动绝对性的同时,也肯定相对静止的存在。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而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考点二:规律的含义、特点及其

3、方法论要求 c1、规律的含义: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2、规律的特点:规律的客观性: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的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没有规律的世界是不可思议的3、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的方法论要求: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考点三:人能认识和利用规律 b 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行使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5

4、.1 意识的本质考点一:意识的起源、生理基础和内容 b1、 意识的起源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一切物质的感应特性具有的反应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生物的反应形式(刺激感应、感觉和心理)是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2)意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劳动和社会交往促进了意识的物质器官人脑的形成,促进了意识的表达手段语言的产生,提供和丰富了意识的内容。2、意识的生理基础 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意识是人脑的机能3、 意识的内容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这也是意识的本质。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意识反映的内容是客观的,但反映形式(如感觉

5、、判断等)是主观的考点二:物质决定意识方法论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c 从意识的起源看,它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它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人脑的机能 从意识的内容看,它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总之,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是本原,意识是派生,物质决定意识这要求我们要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5.2 意识的作用考点一: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c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反映)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的特点 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人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2

6、、人能够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反作用)(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2)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意识活动依赖于人体的生理过程,又对生理活动有着能动的反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总之,意识具有能动性,它对物质的能动的反映,又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考点二: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d1、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含义 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固有的而

7、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2、世界观要求(原因) 物质决定意识(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4、 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1)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究世界的本质和规律,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2)要求我们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3)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补充: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要求我们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2、

8、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能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将阻碍事物的发展,要求我们重视意识的作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树立正确的意识。6.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考点一:实践的含义和特点 b1、实践的含义: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2、实践的特点:(1)客观物质性:首先是由实践的构成要素的客观性决定的。实践的基本要素有:实践的主体、时间的对象和实践的手段。它们都是客观的。其次,实践活动的过程是物质相互作用的过程,这个过程及其记过是受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制约的,因而也具有客观性。(2)实践具有能动性: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在改造自然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中,人创造出自然中原来没有的

9、新的物质生活资料;在改造社会的过程中,人创造出新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实践给客观世界打上了深深的人的活动的烙印。(3)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实践具有社会性:实践不是单个人的孤立的活动,而是出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实践具有历史性: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人类实践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是各不相同的考点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 d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这种反映只有在实践中、在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实现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1)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人们在实践中不断遇到新的问题、产生新要求,推动着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2)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

10、益完备的认识工具,这些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了人类认识的发展(3)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从而推动认识的不断深化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1)检验标准:要检验一种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只有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的东西,才能检验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唯一能够满足这一要求的就是实践,因为只有实践是处在主观和客观交汇点上,即实践是联系主观与客观的桥梁(2)检验方法:通过实践,人们把指导自己实践的认识和实践所产生的结果加以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

11、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补充: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1、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要求我们重视实践,积极参与到实践中去2、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反作用),正确的认识促进实践的深入,错误的认识将阻碍实践推进,要求我们重视科学理论的学习,用科学的理论为指导。6.2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考点一:真理的含义、客观性 a1、真理的含义:真理时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2、真理的客观性: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但是,其中只能有一种正确的认

12、识,即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考点二:真理是有条件的和具体的 b1、 真理都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2、真理都是具体的 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如果我们只是照搬过去的认识,或者超越历史条件,把适用于一定条件下的科学认识不切实际地运用于另一条件之中,真理就会转化为谬误。3、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犯错误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对待错误。考点三: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c1、认识具有反复性。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认识受到各

13、种条件的限制。(1)从认识的主体来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还会受到不同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嗯呢管理、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的限制。(2)从认识的客体来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因此,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2、认识具有无限性。 认识的对象是无限的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人类认识史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时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3、认识具有上升性 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地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认识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那些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已经确定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而是不断地向前发展。5、 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的方法论要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