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生物 考点预测分析 细胞的结构(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298933 上传时间:2021-07-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高考生物 考点预测分析 细胞的结构(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3高考生物 考点预测分析 细胞的结构(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3高考生物 考点预测分析 细胞的结构(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3高考生物 考点预测分析 细胞的结构(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3高考生物 考点预测分析 细胞的结构(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高考生物 考点预测分析 细胞的结构(含解析)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高考生物 考点预测分析 细胞的结构(含解析)新人教版.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3高考生物考点预测分析:细胞的结构【考纲要求】12 细胞的结构(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2)多种多样的细胞(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IIIIIIIII【高考分布】注:直方图横轴代表高考考点 直方图纵轴代表5年高考汇总分值【命题分析】 1重点集中呈现:本部分命题的首要重点是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考查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其次是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主要是考查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对多种多样的细胞虽考查分值不高但较平稳,年年考查,尤其是对真核细胞、原核细胞的区别考查较多、考查题型多以归类、比较、识图辨析等为主,近年来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都有考查

2、,但以选择题形式考查较多。 2稳中有变: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多种多样的细胞这三个知识点在近五年的高考试题中稳定出现,但分值和考查的侧重点有所变化,细胞器中对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的考查逐年减少,细胞膜系统中对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的考查逐年增加,对种多样的细胞的考查由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区别逐渐向真核细胞与病毒的区别过渡,3.2013命题预测:细胞膜系统、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或病毒的区别仍是高考重点,尤其是细胞膜系统有可能成为高考命题的一个热点。【试题预测】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2013安徽师大附中摸底)对绿色植物细胞某细胞器组成成分进行分析,发现A、T、C、

3、G、U五种碱基的相对含量分别约为35%、0、30%、20%、15%,则该细胞器能完成的生理活动是()A吸收氧气,进行有氧呼吸B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C结合mRNA,合成蛋白质D吸收并转换光能,完成光合作用【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不同细胞器的物质组成及不同细胞器的功能。根据题意可知,该细胞器组成中无胸腺嘧啶T,因此,该细胞器不可能为线粒体或叶绿体,可能为核糖体;因此该细胞器可与mRNA结合,合成蛋白质,但不能完成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故C项正确,A、D项错误;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属于中心体的功能,绿色植物细胞中不含有中心体,故B项错误。【答案】C2.(2013长葛第三实验中学月考)有人利

4、用真核单细胞生物a、b做了如下实验,这个实验最能说明的问题是 ( )A.控制c性状发生的遗传信息来自细胞核B.控制c性状发生的遗传信息来自细胞质C.c性状发生是由细胞核和细胞质的遗传信息共同决定的D.细胞核内的遗传信息控制生物一切性状的发生【解析】据图示可以看出c的性状表现取决于a的细胞核,而不是取决于b的细胞质,即细胞核是遗传特性的控制中心。【答案】A3(2013汕头高三联考)黑朦性白痴是由于人溶酶体内缺少一种酶造成的遗传病。溶酶体内含有多种酶,内部的pH为5,细胞质基质的pH为7.2。以下有关黑朦性白痴和溶酶体的说法错误的是()A黑朦性白痴产生的根源是基因发生了突变B溶酶体膜能主动运输H进

5、入溶酶体内,故其基质pH较低C溶酶体内少量的酶进入细胞质基质后,仍具有较高的活性D溶酶体内的多种酶由核糖体合成,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上加工,由囊泡转运而来【解析】黑朦性白痴是酶缺乏症,酶是基因控制合成的,因此黑朦性白痴产生的根源是基因发生了突变。溶酶体内部的pH为5,细胞质基质的pH为7.2,推知溶酶体内的H浓度比细胞质基质高,进一步推知溶酶体膜能主动运输H进入溶酶体内。酶在适宜的pH下才能发挥作用,溶酶体内外的pH差别很大,溶酶体内少量的酶进入细胞质基质后活性会丧失。溶酶体内酶的合成和加工与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加工过程是一样的。【答案】C4.(2012济宁一中质检)下面甲、乙、丙三图是细胞的部分结

6、构或细胞的模式图,下列对有关图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图中甲、乙、丙分别是线粒体、细胞核、细菌B.三种结构中都有由DNA和蛋白质构成的染色体C.从结构上看,甲和乙的相同点是都具有双层膜D.从功能上看,甲和丙都能进行有机物的氧化分解【解析】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线粒体、细胞核、细菌。线粒体和细菌中所具有的DNA都不与蛋白质结合构成染色体,染色体只存在于真核细胞的细胞核中。【答案】B5.(2012望江鸦滩中学月考)如图表示从血液中制备核糖体的大致过程,对该过程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A.步骤中加入14C氨基酸的目的是为了在步骤中检测核糖体B.步骤的目的是破坏细胞膜C.步骤、的目的是分离细胞器或细

7、胞结构D.该过程运用了渗透作用原理、同位素示踪法、离心法、层析法【解析】分析图示可知,制备核糖体的过程中,运用了渗透作用的原理、同位素示踪和离心法,没有使用层析法,D项错误。【答案】D6.(2012宁德质检)南宋词人李清照用“绿肥红瘦”来形容海棠花的叶片和花,成为不朽名句。请问此处和“绿”、“红”相关的色素分别位于植物细胞的哪个部位 ( )A.叶绿体和细胞质B.叶绿体和线粒体C.叶绿体和液泡D.细胞核和细胞质【解析】植物体叶片的绿色来自叶绿素,叶绿素存在于叶绿体中;花鲜艳的颜色来自液泡中的色素。【答案】C6(2012哈尔滨九中高三质检)下列关于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没有叶绿体的

8、细胞都不能进行光合作用B没有线粒体的细胞都只能进行无氧呼吸C没有DNA的生物都不能完成性状遗传D没有核糖体的生物不能独立合成蛋白质【解析】没有叶绿体的细胞都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是错误的,蓝藻没有叶绿体,也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没有线粒体的细胞都只能进行无氧呼吸,这句话也是错误的,细菌没有线粒体,也可以进行有氧呼吸;没有DNA的生物都不能完成性状遗传,这句话是错误的,有些病毒是RNA病毒,也可以完成性状遗传,但是没有核糖体,就不能独立合成蛋白质了。【答案】D7(2012郑州高三一次质检)下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某细胞内的某些结构,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这些结构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植物细胞结构B以上

9、七种结构均参与了细胞内生物膜系统的构成C与基因表达有关的结构有a、b、f、g,但不一定都能发生AT、GC之间的互补配对D在a内能合成葡萄糖,而在b内能将葡萄糖分解【解析】光学显微镜看不到细胞器的内部结构,这些只能是在电子显微镜下看到的亚显微结构,A错误;细胞器膜、细胞膜和核膜等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图中的e是中心体、f是核糖体,两者不具有膜结构,B错误;a、b中都有DNA,能进行基因表达,线粒体还能为核中基因的表达提供能量,蛋白质的合成需要核糖体的参与,转录过程中碱基配对方式是TA、AU、GC,翻译过程中碱基配对方式是AU、GC,无AT之间的配对,C正确;叶绿体通过光合作用合成葡萄糖,线粒

10、体内只能分解丙酮酸,葡萄糖不能进入线粒体,D错误。【答案】C8(2012济南高三模拟)虽然蓝藻、乳酸菌和酵母菌的细胞结构及功能有很大区别,但是它们()A都能进行繁殖和有氧呼吸B都没有核膜和染色体C都能通过有丝分裂增加细胞数目D都能进行DNA分子的复制【解析】蓝藻、乳酸菌和酵母菌都是单细胞生物,都能进行繁殖,但乳酸菌是厌氧型生物,不能进行有氧呼吸,A错误;蓝藻和乳酸菌为原核细胞,无核膜和染色体,且增殖方式为二分裂,有丝分裂是真核细胞特有的增殖方式,B、C错误;蓝藻、乳酸菌和酵母菌都是细胞生物且能增殖,而增殖过程中都要进行DNA复制,D正确。【答案】D9(2012盐城三模)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出某动物

11、细胞的三种细胞器,经测定其中三种有机物的含量如下图所示。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细胞器甲是线粒体,有氧呼吸时葡萄糖进入其中被彻底氧化分解B细胞器乙只含有蛋白质和脂质,肯定与分泌蛋白的加工和分泌有关C若细胞器丙不断从内质网上脱落下来,将直接影响分泌蛋白的合成D醋酸杆菌细胞与此细胞共有的细胞器可能有甲和丙【解析】细胞器甲含有蛋白质、脂质和核酸,说明其具有膜结构并且含有核酸,动物细胞器中具有膜结构且含有核酸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有氧呼吸时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为丙酮酸,丙酮酸进入线粒体被彻底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A错误;细胞器乙只含有蛋白质和脂质,说明其具有膜结构,但其不一定与分泌蛋白的加工和分

12、泌有关,如溶酶体与分泌蛋白的加工和分泌无关,B错误;细胞器丙无膜结构,含有核酸,说明其是核糖体,附着于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不断从内质网上脱落下来,将直接影响分泌蛋白的合成,C正确;醋酸杆菌是原核生物,只有一种细胞器:核糖体,醋酸杆菌细胞与此细胞共有的细胞器只有丙,D错误。【答案】C10(2012厦门高三质检)下列关于生物膜组成和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构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可以运动而蛋白质分子不可以运动B生物膜由外到内依次由糖被、蛋白质、磷脂双分子层构成C生物膜成分的更新可以通过囊泡的转移来实现D组成膜的各种化学成分在膜上是均匀分布的【解析】构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可以运动,大部分蛋白质分子也可以运动

13、,A错误;生物膜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骨架,蛋白质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B错误;生物膜成分的更新可以通过囊泡的转移来实现,C正确;组成膜的化学成分在膜上不是均匀分布的,D错误。【答案】C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11.(2013惠州调研)下列是细胞的部分结构放大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将一个细胞分裂为两个细胞的过程中,与细胞壁形成有关的细胞器是 。(2)在细胞分裂间期,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结构是 ,细胞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由 供给。(3)观察活细胞中的常用的染色剂是 。(4)图中不属于生物膜系统的

14、是 (填序号),不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遗传物质存在于 (填序号)中。(5)用含有35S标记的氨基酸的培养基培养动物细胞,该细胞能合成并分泌一种含35S的蛋白质。请写出35S在细胞各结构间移动的先后顺序(用“”和序号表示先后顺序) 。(6)信使RNA在细胞核中合成后由细胞核进入细胞质中并与核糖体结合,通过的生物膜的层数是 层。【答案】(1) 高尔基体(2)c 染色质 线粒体(3)健那绿染液 (4) 、(5) (6)012.(2012深圳高三六校联考)右图是某高等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研究表明,结构的功能越复杂,其上的_种类和数量就越多。K进入该细胞时,需要消耗细胞质

15、基质以及_(填序号和名称)提供的能量。(2)细胞中与分泌蛋白的加工和运输有关的细胞器是内质网和_(填序号和名称),图中由_(填序号)构成生物膜系统。(3)已知红细胞以协助扩散的方式吸收葡萄糖,而有人认为小肠上皮细胞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葡萄糖,请设计实验加以确定。实验步骤第一步:取甲、乙两组生理状况相同的小肠上皮细胞,放入适宜浓度的含有葡萄糖的培养液中。第二步:甲组细胞给予正常的呼吸条件,_,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第三步:_ 。预测实验结果并分析:a若甲、乙两组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速率基本相同,说明_ ;b_ 。【解析】(1)图中是细胞膜,细胞膜的功能主要由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决定。钾离子进入细胞的方

16、式为主动运输,消耗的ATP来自呼吸作用,而动物细胞呼吸作用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2)对分泌蛋白有加工和运输功能的细胞器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图中均具有膜结构,是组成生物膜系统的组成成分。(3)主动运输与协助扩散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消耗呼吸作用释放的ATP,而后者不消耗呼吸作用释放的ATP。所以要探究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为主动运输还是协助扩散,实验过程中实验组可通过抑制细胞呼吸使细胞不能产生ATP,而对照组正常呼吸,一段时间后测定两组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速率,通过吸收速率来判断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答案】(1)蛋白质线粒体(2)高尔基体(3)乙组抑制细胞呼吸(

17、其他相近答案亦可)一段时间后测定两组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速率a.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不是主动运输(或答是协助扩散)b若乙组细胞的吸收速率明显小于甲组吸收速率,或者完全不吸收,说明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主动运输13.(2012河南省级示范高中高三联考)下图图1为某生物体内细胞模式图的一部分,图2中ah为细胞器或细胞的某一结构。图2中各结构放大比例不同。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图1图2(1)图2所示的ah中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结构是_,c结构上的为_。(2)若图1是浆细胞,分泌物为_,与其他没有分泌功能的细胞相比较,ah中数目一定较多的细胞器是_。(3)若图1所示的细胞某时发生了图2中的g

18、现象,则该细胞肯定不具有图2结构中的_。(4)科学家用差速离心法能够分离各种细胞结构。分离动物细胞结构时必须首先破坏细胞膜,破坏细胞膜最简便的方法是_ 。(5)若要合成图1的中染色体的蛋白质,则需要图1中细胞器_(填数字)完成这项生理活动。【解析】(1)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结构是细胞膜,图2中h表示细胞膜。图2中c为核糖体,能与核糖体结合的为mRNA。(2)浆细胞分泌的是抗体。因细胞分泌物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所以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内f高尔基体一定较多。(3)图2中g染色体平均分配到细胞两极,而对于含有b大液泡的植物细胞是成熟的植物细胞,不具有分裂能力。(4)将动物细胞置于蒸馏水中,让其通过渗透作用吸水而涨破。(5)合成胞内蛋白质的场所是游离的核糖体,而图1中表示核糖体的是。【答案】(1)hmRNA(2)抗体f高尔基体(3)b(4)将动物细胞置于蒸馏水中,让细胞吸水涨破(5)- 8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