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厂社会见习汇报.doc

上传人:音乐台 文档编号:1130010 上传时间:2018-12-0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印刷厂社会见习汇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印刷厂社会见习汇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印刷厂社会见习汇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印刷厂社会见习汇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印刷厂社会见习汇报.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范文最新推荐- 印刷厂社会见习汇报 在这个暑假里,我选择了在 印刷有限公司为期一个月的假期打工生活。据了解, 印刷有限公司是一家港商独资企业,全部产品都是远销欧美等地区,是中国印刷业的巨头。此次目的在于体验工厂的生活前提下接触并尝试适应社会,为将来适应社会的工作环境锻炼锻炼。 月22日,我正式以一名暑假工的身份,被分配到工厂生产部的精平装科做台面工作。所谓台面工作,就是对书籍的简单加工装饰,使书籍成为精品书。因此,这个部门的工作比较重要,产品的质量关系到公司的声誉。我们的上班时间异常紧凑,08:00-12:00,13:00-19:00,总共10个小时。后来,我才知道这工厂招收了许多的暑假工,

2、还有许多技校学生来实习。令我感触最深的是,有许多未满或者刚满18周岁的外来人员,他们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小小年纪就放弃学业,来到这里打工了。所以当我刚开始跟他们聊天的时候,我以为他们都比我大,谁知道,还比我小。这就是生活逼人,让他们原本充满活力的脸蛋在打工的辛酸下磨去了不少光泽,在那一刻,我感到自己是幸福的,因为我还可以上大学。也许,工作和生活都有相同之处:就是重复。工作工作再工作,吃饭吃饭再吃饭,休息休息再休息。来到车间,每天都忙着同样的工作,每天都忍受机器嘈杂的声音,甚至有时要忍受督导的责备。总之,就是少说话,多做事,动作快。打工的生活,就是单调中辛苦,辛苦中单调。首先,我是住在工厂的宿舍

3、里的。可能有的人一听到住工厂的宿舍,那环境肯定是很糟糕的,以前我也是这样认为的。但这一次,却让我刮目相看,环境是挺好的,面对西江,跟我的大学宿舍差不了,所以让我第一次对工厂的宿舍有新的看法。初到陌生的环境,跟陌生的外来工者相处,一开始,感觉真的有点不自然,可能因为自己是广东本地人的缘故,多多少少对外省的人有一种说不清的隔膜。但后来,我主动地和同宿舍的人讲话,以礼相待,渐渐地开始有话可聊了,宿舍的氛围融洽了。在不久的将来,我也要踏进社会这个大圈子,面对错综复杂的人和事,要学会去面对和处理问题。在这次的实践中让我得到了锻炼的机会了。其次,是心态的问题。虽然自己是学生,但是当你来到工厂打工的时候,你

4、只是一名普通的工作者,跟工厂的员工是一样的待遇,一样的工作义务和权力。只有这样的心态,才会认真地投入工作中。还有虚心问题。有一次,督导教我们粘丝带在书本上。其实,别以为很容易,是需要一定的技巧才会提高工作效率。但是有一个暑假工,就是不听督导的教导,自以为自己的粘法是最好的,最好被督导骂得狗血淋头。所以,工作时不妨多听听别人的意见,不要钻牛角尖,这样才会有所进步。总之,做人要懂得受教,懂得圆滑。最后一点,就是生活赚钱的不容易。在来工厂打工之前,我母亲给了我400块。扣去来工厂面试时的体检、办证等费用,身上所剩的钱就300块左右。在这种状况下,就要学会省吃俭用了。在家每天都可以吃到饭,但是现在只能

5、隔一两天吃饭,(工厂是不包吃的,住宿35元/月),有时甚至这一餐还没有吃完,就想着下一餐吃什么,还要不能太贵的。虽然这样的生活,但是我总算熬住了。在这工厂里,还有许多比我更节约的人,就如我的室友,她是一位结了婚,当了母亲的35岁的妇女。自己一个人来到这里打工,丈夫孩子不在身边,每天都自愿留下来加班,为的就是赚多一点钱,让孩子可以上学,让家里人过得好些。而她自己呢?每天都差不多煮面吃,能省则省。但是她的性格开朗,笑着工作,我很佩服她。因为开心或者不开心地都要过一天,她会选择前者。其实,在工厂打工的许多外来工者,虽然他们的文化素质不是很高,但是他们对待生活的心态往往比我们当中的许多人更开朗乐观,看

6、得透彻。有一位来自重庆的男员工跟我说:“过年回家,想一下就好了。”当时我听到这句话,我有种想哭的冲动。外来工来到异地打工,真是太苦了。所以,我心里想,自己是幸福的,要懂得珍惜眼前的一切。 最后领的工资虽然只是一点点的钱,但是我知道,一个人在他的学生时代最重要的是学习东西,增长见识,锻炼能力,尤其在大学学习时候,参于社会实践活动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赚钱不是主要的,作为学生,能赚多少钱,等我们毕业了会有很多赚钱的机会,只要有知识和能力,智慧,我们就可以找到好的工作。实习是为将来打基础的重要阶段,珍惜我们的每一个工作机会,不论什么人,什么学历,从事什么工作,好好的表现、展示自己的能力,不要错过好的

7、机遇。没有一件事情是轻轻松松的,但每一件事都是让人成长的,经历一段过程,喜悦或是艰辛,尽管经历的方式不尽相同,但它的结果是相同的,我们都会因涉事而成长。其实工作中不一定有太多地方用到专业知识,更多的是我们要耐心、细心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地去工作,单凭专业知识不可能在工作上高枕无忧,更多的是在做一些很小的事情,而判断一个人的工作能力怎样,恰恰是从一些小事情上看出来的,以上就是我这些日子来的体会,希望还有机会与大家一起分享和交流。 北京,每到一次,总会迷失一次,再欲念一回。 走在这座城市,会从身体到心灵上迷路。第一次找到了北京,根本找不到北。第二次第三次找到了北京,自以为是的方向感在“北土城东路

8、西口”这样的站名面前轻易崩盘。这是一座环环相扣的城市,奥林匹克会标、奥迪LOGO、卡地亚钻戒一直到QQ,就像摊煎饼果子,一环一环向外铺开。北京的一环在哪里?传说中从东单,经西单向北,经今平安里向东,经地安门到北新桥,向南再返东单,长17公里。现在的一环已经成为一条虚线,而二环、三环、四环、五环则像粗壮的血管,奔涌流淌着的,是支撑这座城市不断向外扩张的动力。如果钱钟书的围城写城市,北京是当仁不让的最佳蓝本。这座城的市政建设充满野心地由内而外拓展,每多一环,就又多了一层光鲜的外衣;怀揣梦想的外来人削尖了脑袋从四面八方涌进,对他们来说,每少一环,就相当于进入了一个新的阶层。功名与虚荣的激荡,理想与现

9、实的冲撞,每天都在进出与来回之中上演。北京人会说“我都不知道北京城到底有多大”,语气中不知是自豪还是无奈。大是北京的文化,是这个野心勃勃、睥睨天下、威仪慑人的首都文化。总是停止不了把北京与上海做比较。站一个制高点看上海,上海的弄堂是壮观的景象。它是这城市背景一样的东西。王安忆的长恨歌里,独独记下了这句话。可我却不知道现在究竟该站在哪里看北京,是三环四环的过街天桥还是庭院深深的胡同口?北京的城市背景哪儿去了?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了从东四六条东四八条的胡同口推门而出后直视国家大剧院的存在。假如老舍还在,他会如何形容这样的历史变迁和风俗转换?2007年年底,美国时代周刊评选出2007年世界十大建筑奇迹,

10、其中,北京占了三项,分别是被亲切地称为“鸟巢”的国家体育场、被称为“裤衩”的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以及均价5万人民币1平米的北京当代万国城,而他们的设计者全是外国人。建筑是一个国家在静态上展示创造力的最好舞台。从T3航站楼到央视的大裤衩,从国家大剧院到鸟巢水立方,这个有着贪大求全光辉传统,习惯以大来显示家底以壮观来接受四海朝拜的城市,从老外下飞机的那刻起就不忘提醒满脸诧异甚至神色惊恐的他们:不要忘了,这是修建过万里长城的国度。一座从建城之初就将“大”和“不可思议”溶入DNA的城市,你的想象力在这它面前,是如此的微不足道与不堪一击。中国式奇迹的存在,就是为了向老外证明想象力不该只现于图纸上。北京大

11、建筑,鹤立鸡群而后快。而北京本身很可能就是人类在地球上最伟大的单体作品。张曼玉的荷兰建筑师男友库哈斯说:“CCTV大厦肯定不属于中国,但是只有在中国才能建起来。”著名建筑师布正伟用中国式的语言解释了这句话:“北京四大新建筑是当代中国社会准确而深刻的写照。一方面当代中国充满了活力、激情、才智,另一方面也夹杂着浮躁、虚荣和本位。”不管对这些建筑的争议持续多久,比博得老外“Oh,my god!” 、“Marvelous”或者“Its incredible”的赞叹更迫切的是,我们内心深处确实需要这样的建筑,而且它们已经建起来了。和这些建筑合影,成为了成千上万来北京的游客的规定动作,甚至已经取代了天安门

12、前的纪念照。一场奥运只是契机,坚定了北京这座古都与国际化接轨的信念,加速了其走向现代走向世界的步伐。我有理由相信,即便不是因为奥运,也无法了却新北京向世界重新展示自己的欲念,只不过也许采取的不是这样一种极端、跳跃式甚至反传统的方式而已。 初为人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上都经受了锻炼,感触颇深,现就班集管理工作谈一谈自己所受到的启发。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即常规纪律,即要求每个成员都应遵守的用来约束自己行为的规则、条文等。它是一件事情想取得成功的保证。对人的教育来说更是如此。 一个人初入学,最重要的就是要先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规范,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这样才能为专心学习打好基础,作好准

13、备。学校通常在开学初期都要用大量时间狠抓学生常规,可见,只有有了”规矩”,才有了”方圆”,才可言其他,诸如学习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等等;才能够保证孩子们会有所进步。抓好常规训练是实施班级管理的首要前提。 初出茅庐的我,不知道”规矩”的重要性。在担任班主任工作期间,针对该班孩子智力能力水平发展较均衡的特点,我大胆地制定了我的班级管理计划:尽量对他们的行为不约定俗成,充分自主,独立完成许多事情,更不会对他们的创造性活动加以限制,相反还人为地为他们提供发展个性的条件。 几个月下来,孩子在能力、成绩等方面发展较好,很活跃,但不可避免地在学习生活习惯方面却不尽人意,导致班级工作无法顺利开展。后来,我

14、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请教,通过自己分析、总结,我意识到自己这种想法的错误和不切实际,尽管大胆,但缺乏科学性。它否定了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违背了人的认知发展规律。这样势必会使孩子们自由散漫而导致无心学习。另一方面,组织纪律性不强也使班级管理工作不能顺利开展。意识到问题后,我很快改变了管理方法,狠抓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使孩子们及时改掉了许多不良习惯,变得有纪有律,这样班级工作也自然而然地抓了上去。 通过这件事,我深刻地意识到常规训练对入学儿童的重要性,它是搞好班级管理的中心环节,切莫想当然地把”规矩”当作是阻碍个性发展的束缚而不予理会,那可就大错特错了,因为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 “班主任工作总结_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来源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7 /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