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的乘法口诀教学案例.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300854 上传时间:2021-07-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8的乘法口诀教学案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8的乘法口诀教学案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8的乘法口诀教学案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8的乘法口诀教学案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8的乘法口诀教学案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8的乘法口诀教学案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的乘法口诀教学案例.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8的乘法口诀教学案例一、教学设计说明“乘法口诀”是小学数学教材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在很多教师的潜意识里,“口诀”只是单纯为“计算”而存在的。于是“熟记口诀”和 “用口诀计算”题目成了他们建构课堂的两个核心。如此一来,数学口诀服务于数学计算的“工具性”得到充分体现。但数学口诀本身所具有的“知识体系价值”却遭到严重抑制。怎样才能重新构建口诀教学新格局呢?这节课我主要从以下方面思考并进行一些尝试和探索。1、创新性地使用教材。教材中以鼓号队为场景,虽然学生也见过,但我校刚刚举行了秋季运动会。开幕式中美丽的鲜花队、彩旗队、花环队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我就创设了“动运开幕式”这一生动、熟悉的教学情境

2、,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且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2、让学生自主探索口诀。口诀创编过程的设计,突出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人人参与探索活动的思想。首先引导学生分组合作、独立探索,之后组织学生深入地观察、比较、寻找规律,不仅便于掌握口诀,更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二、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课标教材二年级上册第80-81页教学目标:1、借助具体情境,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来编制8的乘法口诀。2、引导学生发现乘法口诀的规律、培养学生发现规律、运用规律的能力及迁移类推能力。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教学准备:课件、卡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

3、,孕育口诀。(课件播放运动会开幕式中鲜花队、彩旗队、花环队向我们气势高昂地走来的录像)(1)这是我们学校运动会开幕式的情景,谁能很快说出一共有多少人?请数得快的学生说一说,怎样数的?(引导学生说出每排有8个,有8排,是8个8相加)(2)完成数轴图学生齐说:1个8是8,2个8是168个8是64。(3)揭示课题老师知道你们肯定能猜出今天我们要学的学是8的乘法口诀。(二)自主合作、创编口诀。1、小组合作、自编口诀大家能自己编出8个的乘法口诀吗?请同学们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在小组里说一说并请小组长记录,能编几句就编几句。(学生自编口诀,教师参与指导)2、汇报、交流。(每组选代表展示编的口诀,学生评价交流

4、)(三)发现规律,记忆口诀。1、发现规律(1)齐读自己创造的口诀。(2)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口诀的第一个字是一个比一个多1。口诀第二个字都是8。每相邻的两句口诀相差是8。2、记忆口诀(1)学生自读、自背。(2)你觉得哪句口诀好记?为什么?哪几句又难记,你有什么好办法吗?如果忘掉了四八得多少,怎么办呢?(引导学生回答,根据三八二十四,后面加一个8或者五八四十再减一个8)对口令(师生互对,生生互对)游戏送卡片回家根据“一八得八”能解决哪几道乘法算式?(根据学生回答贴卡片18=8、81=8)其它几句口诀又能解决哪些乘法算式呢?请拿出你桌子里的卡片,送卡片回家。(完成板书)(四)巩固应用,深化口诀。1、

5、介绍我国古代女子年龄有“年方二八”的说法。(帮助记忆口诀并拓展知识面)2、说说生活中有哪些与8有关的实际问题?(同桌互说,汇报交流)3、座位问题第一小组有几人?两个小组共有多少人?3个小组呢?5个小组呢?指名说怎么算的。4、学校环保小组要美化校园种果树,1个小组种8棵,2个小组种几棵?4个小组呢?6个小组呢?8个小组呢?(学生举卡片表示结果)5、谈话举例:一桶木兰泉纯净水多少钱?(8元)买3桶多少钱?买5桶多少钱?买7桶多少钱?6、数螃蟹课件出示螃蟹图问:一只螃蟹几条腿?两只螃蟹几条腿?请任选几只,说一说共有多少条腿?(同桌互说,指名汇报)(五)拓展延伸。出示运动会开幕式情景,你还能提出什么问

6、题?怎样解决?(1)鲜花队共有多少人?(2)彩旗队共有多少人?(3)一共有多少人?三、教学反思1、贴近生活让数学富有魅力。数学学习对于小学生来说,是自己对生活中数学现象的解读。数学课堂教学应是对生活的一种提取,是给学生学习生活数学提供一种视角,搭建一座平台。丰富多彩的现实世界应当是学生学习数学的背景。“运动开幕式”、俗语“年方二八”、“种树问题”、“座位问题”、“数螃蟹腿数”等内容均取材于学生的社会生活与学习生活。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探索欲望,迫不及待地投入到知识的建构活动中,数学也由此变得富有魅力,充满灵性。2、合作交流让学生自主探究。乘法口诀的教学在担负“数学计算工具”这一角色的同时,其本身还是有待于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自主探究、创造重现的“知识体”。教学中老师让学生在创设情景中感知口诀,“在自主合作中创编口诀”、“在发现规律中记忆口诀”、“在巩固应用中深化口诀”,学生的身体、思维、情感都充分地参与到了数学学习的全过程中,其活跃的身姿、灵动的思维、积极的情感,是对本课“自主探究”、“充分探究”、“成功探究”生动的诠释!3、游戏助学让学生学得开心。本节课练习部分让学生多种感官协同运行,将枯燥的背口诀过程转变成了学生身边的事例和喜闻乐见的游戏。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始终处于盎然的情绪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