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302982 上传时间:2021-07-2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6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课题分物游戏(小数目物品平均分)总课时35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摆一摆”“分一分”、“试一试”的活动,体会在分的过程中出现的不同情况,着重理解“平均分”,为学习除法打下基础。2.注重学生进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3.经历与同学进行讨论、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重点难点理解“平均分”。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师:小动物们举行了一次森林聚会,它们带来了许多的好吃的食物,想请咱们班的小朋友帮它们分食物,你们愿意吗?今天我们就一起玩分物游戏。板书课题:分物游戏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活动一:分桃子。(感知“分”的含义,初步体会“平均分”)

2、(1)师:我们先来给小猴子分桃子。你从图中都知道了哪些信息?(2)师:有4个桃子、两只猴子,每只猴子能分到几个桃子呢?你能想到几种不同的分法呢?师:每只小猴子都分到2个桃子,就是每份一样多。板书:每份一样多活动二:分萝卜。(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意义)(1)师:接下来我们帮小兔子分萝卜。你都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2)师:12根萝卜分给3只小兔子,我们按“每份一样多”这种分法,给兔子分萝卜,每只小兔分到几根萝卜?(3)师:咱们利用学具摆一摆吧。请你用圆代表小兔子,我们需要用几个圆?(4)把12根萝卜分给3只小兔子,每只兔子分到的一样多,每只小兔子分到几根呢?谁能上来边摆边讲你是怎么分的?小结:师:

3、同学们想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真了不起。刚才我们按每份一样多的分法,把4个桃子分给了2只猴子,每只猴子得到2个桃子;又把12根萝卜分给了3只小兔,每只分到4根萝卜。每只小动物得到的都是一样多的,像这样的分法,我们把它叫做平均分。板书:平均分活动三:分骨头。(尝试用画图方式表示平均分)(1)师:我们能不能利用平均分的方法帮别的小动物解决问题?让我们快帮小狗分骨头,请你拿出作业纸1,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和问题?生:15根骨头平均分给3只小狗。(2)师:15根骨头平均分给3只小狗,每只狗分到几根骨头呢?请你想一想。想好的同学请把你的分的过程完整的画出来。师:刚才我们给小猴子分了桃子,每只猴子分的桃子一样

4、多,每只兔子分到的萝卜一样多,每只小狗分到的骨头一样多,它们真开心啊。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学会了什么是“平均分”。三、巩固练习,再次感知书本第59页练习。四、联系生活,拓展延伸师:在我们的生活还有许多“平均分”,请你找找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平均分”,能举个例子说一说。板书设计分物游戏有4个桃子、两只猴子,每只猴子能分到几个桃子呢?你能想到几种不同的分法呢?12根萝卜分给3只小兔子,我们按“每份一样多”这种分法,给兔子分萝卜,每只小兔分到几根萝卜?教学反思课题分苹果(平均分的两种情况)总课时36教学目标1.结合“分苹果”的具体情境与操作,认识平均分的两种现实原型,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意义。2.能通

5、过具体操作或画图的方法解决一些平均分的简单问题。3.经历与同学讨论、交流的过程,感受合作与分享的愉快。重点难点认识平均分的两种现实原型,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意义。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情景创设1.谈话:淘气家里来客人啦,妈妈拿出了一些苹果招待客人,要淘气把苹果分一分。2.板书:分苹果二、问题探究1.出示12个苹果图片。问:分成3堆,每堆一样多,可以怎样分?2.看到了什么,能帮淘气分一分吗?A老师巡视,指导。B老师边听汇报边板书:12个苹果,平均分成3堆,每堆有( )个。3.每袋装4个,需要几个袋子?4.说一说,两次分苹果有什么相同的地方?A都是分12个苹果,都是平均分的。B分完后,每份的个数都

6、是同样多的。三、实践应用四、小结回顾这节课你们学的开心吗?能说说你的收获吗?五、布置作业板书设计分苹果分成3堆,每堆一样多,可以怎样分?12个苹果,平均分成3堆,每堆有( )个。教学反思课题分糖果(大数目物品平均分)总课时37教学目标1.通过分一分的活动,探索对大数目物品进行平均分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并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2.学会用表格记录大数目的平均分的过程,体会大数目的平均分用表格取代画圈记录平均分的必要性。重点难点学会用表格记录大数目的平均分。教学准备课件,圆片教学过程一、情景创设一上课,我就问学生:“小朋友,你们知道今天是什么特殊的日

7、子吗?”引入课题:分糖果。二、问题探究1.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说一说,可以怎样分?2.全班交流。让各个小组长汇报小组分的情况,并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分。要鼓励学生分法的多样化,并评价哪个小组做的较好。三、练习巩固四、小结回顾今天学到了什么?是怎样学到的?五、布置作业课堂作业本板书设计分糖果教学反思课题分香蕉(分数除法意义和除法算式)总课时38教学目标1.结合“分香蕉”的具体情境与经验,抽象出除法算式,初步理解除法的意义。2.知道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3.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初步感受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重点难点初步理解除法的意义。知道除法算式的读法、

8、写法,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教学准备课件,小棒教学过程一、情景创设1.你们知道小猴子喜欢吃什么吗?出示智慧老人画面以及挂图谁能把这幅图意说给大家听.2.板书二、问题探究1.通过看图,同学们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把12个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多少?同学用小棒代表香蕉分一分。2.谈话:把12根香蕉分成2份,我们可以用除法来计算:12 2 6(根) 除法的运算符号是“”,读作:除以12:被除数 2:除数 6:商12 2读作12除以23.说一说算式中每个数的意思。12指的是12根香蕉,2指的是平均分给2只猴子,6指的是每只猴子分到6根。4.把12分成2份怎样列式?为什么等于6?如果把12平均分3份能

9、用除法表示吗?三、体验感悟把60页和61页的问题用除法算式表示。和同伴说一说算式中每个数的意思。四、实践应用完成书本65页练习其中,第2题:一共有12架飞机,(1)每3架飞机编成1组,可以编成( )组。算式:(2)每4架飞机编成1组,可以编成( )组。算式:(3)平均编成6组,每组有( )架飞机。算式:五、小结巩固这节课你们学的开心吗?能说说你的收获吗?六、布置作业课堂作业本板书设计分香蕉12 2 6(根)除法的运算符号是“”,读作:除以12:被除数 2:除数 6:商12 2读作12除以2教学反思课题练习五 第1课时总课时39教学目标1.能在活动中正确体会理解除法的含义。2.提高在实际情境中灵

10、活选择解决问题策略的能力。3.通过游戏活动,提高学习兴趣。重点难点提高在实际情境中灵活选择解决问题策略的能力。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1.说一说,本单元你学到了哪些知识?2.说一说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二、练习深化三、课堂作业板书设计练习五教学反思课题练习五 第2课时总课时40教学目标1.能在活动中正确体会理解除法的含义。2.提高在实际情境中灵活选择解决问题策略的能力。3.通过游戏活动,提高学习兴趣。重点难点提高在实际情境中灵活选择解决问题策略的能力。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1.说一说,本单元你学到了哪些知识?2.说一说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二、练习深化7.和同伴一起,看算式编

11、故事。20 4 5 10 2 5三、课堂作业板书设计练习五教学反思课题小熊开店(用乘法口诀求商)总课时41教学目标1.结合解决购物问题,经历探索、交流除法运算方法的过程,理解除法与减法与乘法之间的联系,掌握除法运算的本质。2.体验除法运算方法的多样化和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简便性,能用学过的乘法口诀求商。重点难点能用学过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情景创设师:爱睡觉的小熊今天起的特别早,原来阿!小熊开的店今天开张了, 它的好朋友小猴和小虎也来为他的新店开张来祝贺了。你们想不想去看看?想。那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好不好?电脑出示课件主题,板书:小熊开店小熊请我们进去了,我们来看看小型的店里有些

12、什么东西?那位小朋友跟大家说说(电脑出示课本主题图)请小朋友仔细观察,看看你都收到了那些数学信息?跟你的同桌说一说.二、问题探究120元可以买多少辆坦克?20-5-5-5-5=0 想法:四五二十,205=4(辆)2.深入探讨:205还可以怎样计算呢?独立思考,个人汇报3.36元可以买几个?算一算,说一说。369=4(个)三、体验感悟请提出可以用除法解决的问题,并尝试解答。1.我有40元,可以买几个?2.我有21元,可以买几个?学生解答,集体分析。四、实践应用1.蚂蚁搬家出示该题图片,引导学生读懂图意,独立完成,集体交流并订正。说说所用的口诀2.植树出示该题图片,引导学生读懂图意,独立完成,集体

13、交流并订正。比比看,那个队做得快!3.小鸟回家出示该题图片,引导学生读懂图意,独立完成,集体交流并订正。五、布置作业板书设计小熊开店20元可以买多少辆坦克?20-5-5-5-5=0 想法:四五二十,205=4(辆)教学反思课题快乐的动物(倍的认识)第1课时总课时42教学目标1.在比较小动物数量关系的过程中体会“倍”的意义,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2.会用图形直观和除法算式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3.培养初步的观察、分析能力,发展数学用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难点会用图形直观和除法算式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情景创设1.谈话引入,老师想带大家去参加一个快乐的动物

14、聚会,好不好?(板书课题,播放课件)二、问题探究1.师:同学们,参加聚会的都有哪些小动物呀?数数看,它们各有多少只?(学生说完,教师点击课件,出示猴子,鸭子,松鼠,小鸡的图像,然后出示只数:3、6、2、8)师:小鸭的只数是6,(板书6)小猴的只数是3(板书3),6里面有几个3呀?6里面有2个3,(边说边圈)我们就说6是3的2倍,也就是说小鸭数是小猴的2倍。(边说边板书)生:6是3的几倍,我们可以用除法来算,63=2(板书:“倍”不是单位名称,所以2后面就不用写“倍”字了。)三、体验感悟1.请同学们用刚刚学到的倍数知识想一想,根据这四种小动物的只数,除了小鸭数是小猴的2倍,还能找到其它的倍数问题

15、吗?2.在小组内交流,可以摆一摆,算一算,然后在老师发给你们的答题纸上做好记录。3.汇报、交流:根据学生填的情况,请小组派代表上台来做小老师。讲解小鸭数是松鼠的3倍,6是2的3倍,62=3。小鸡数是松鼠的4倍。8是2的4倍,82=4。四、实践应用五、小结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呀?板书设计快乐的动物63=2 “倍”不是单位名称教学反思课题快乐的动物(倍的认识)第2课时总课时43教学目标1.通过创设“文具店”这一情境,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倍”的含义。2.会用图形直观和除法算式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3.培养初步的观察、分析能力,发展数学用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难点理解和体验“倍”

16、的含义。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情景创设1.CAI课件演示小兔、狐狸、小牛去买文具的故事,同时出示价钱:1支铅笔2元钱。问:学生观察到了什么?想一想、说一说。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尽量让学生说完整。2.让学生根据图中的意思提出不同的问题。师根据学生回答的内容板书在黑板上。二、问题探究1.学生根据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自己解决。教师根据同学们解决的情况板书:(1)小牛买了3只笔需要多少钱?(2)狐狸买了4只笔需要多少钱?236(元) 248(元)2.有谁能把小兔、小牛、狐狸用的钱换成倍数说一说。有同学回答:小牛用的钱是小兔的3倍,狐狸用的钱是小兔的4倍。老师引导:这就是我们所学的乘除法知识与“倍数”的联系,

17、现在我们就来试试将乘除法问题换成倍数问题试试,好吗?三、实践应用四、课堂小结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学习得怎样?板书设计快乐的动物(1)小牛买了3只笔需要多少钱?(2)狐狸买了4只笔需要多少钱?236(元) 248(元)教学反思课题花园(解决与“倍”有关的实际问题)总课时44教学目标1.结合全体情境,提出并解决与“倍”有关的数学问题,培养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解决问题的活动,进一步体会“倍”与乘、除法运算的联系。重点难点进一步理解“倍”的意义。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情景创设1.谈话引入,花园里有好多的动物,我们一起去看看!二、问题探究1.理解图意,提出问题出示挂图让学生自己看图,

18、独立思考,小组交流,教师巡视3.解决问题(1)蜻蜓的只数是蝴蝶的几倍?1243(2)蜜蜂有多少只? 39=27(只)三、实践应用四、课堂小结你在本节课学会了什么?板书设计花园蜻蜓的只数是蝴蝶的几倍?1243 蜜蜂有多少只? 39=27(只)教学反思课题练习六 第1课时总课时45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表内乘除法。2.提高在实际情境中解决问题的意识。重点难点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表内乘除法。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说说本单元,你学到了哪些知识?二、练习书本第75页的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分析。板书设计练习六教学反思课题练习六 第2课时总课时46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表内乘除法。2.提高在实际情境中解决问题的意识。重点难点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表内乘除法。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练习书本第76页的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分析。先同桌互说,再聚首回答。每位同学把自己说的话写到书本上。 (1)买6副手套需要多少元? (2)鞋的价钱是袜子的几倍? (3)30元正好可以买什么?请给出两种买法。 (4)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二、作业板书设计练习六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