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迎新生活》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303894 上传时间:2021-07-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笑迎新生活》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笑迎新生活》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笑迎新生活》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笑迎新生活》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笑迎新生活》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笑迎新生活》教学设计.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课题第一单元第一节笑迎新生活教学设计课型新授课时划分2课时(预习1,讲授1)总第2课时教材分析教材主体包括两部分:1、新生活,新感受:讲述新的学习生活的新感受,包含好奇、激动、兴趣、家的温暖、学科明细增多,存在一些困惑和担忧等。2、展示新面貌: 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讲述:融入班集体、展示学习新风貌、全面发展、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学习目标感、态度、价值观:了解自己学习环境的变化,熟悉、热爱新的学习环境,体验成为一名初中生的快乐。能力:适应新的学习生活,提高生活适应能力。知识:了解新的学习环境及感受,知道如何展示自己的新面貌。重难点重点:展示生活新面貌难点:展示生活新面貌预

2、习安排1、通读教材6-11页,注意思考教材各栏目提出的相关问题。2、尝试画出本节课的知识框架图。3、完成综合能力训练基础检测以前的部分。课 堂 教 学 设 计导入设计1、学生阅读教材P6生活回望。(学生说出图片寓意)2、谈话导入:成为中学生,我们开始了新的学习生活,新的学习生活,带给我们新的感受,要求我们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充满希望的每一天。我们今天学习的课题便是笑迎新生活。预习交流展示1、针对预习要求,在组内交流解决疑惑或提出个人见解。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预习展示。(展示知识框架、关键点、疑难问题等)精讲点播精讲点播问题与任务师生活动学习诊断二次备课任务一:新生活,新感受问题引领:面对新生活,我

3、们有哪些新的感受?师:新生活,新感受。请大家说一下,走入初中之后:1.我对学校的第一印象是:2.我最喜欢学校的一个地方是:3.入校以来给我印象最深的事是:4.我的整体感受是:生:回答。师:(小结): 1、好奇、激动和兴奋。2、家的温暖和幸福3、科目增多,内容更丰富4、有一些困惑和担忧师:出示图片“初中学习五多五少”:优秀的学生多了,老师关注自己少了。 老师多了,与自己单独接触的机会少了。 科目多了,各学科学习的时间相对少了。 课堂内容多了,课上放松的时间少了。自主时间少了,老师包办少了。怎样才能适应这些变化?(过渡到任务二)限时作业单选1、2任务二:展示新面貌问题引领(总):如何尽快适应初中学

4、习新生活,展示我们的新面貌?问题1:自觉融入班集体。师:请大家读出p9观察与思考:谈一下还有哪些融入班集体的好方法?生:畅所欲言。师:(小结) 1、品尝友谊的甘美2、感受浓浓的师爱3、为班级增光添彩问题2:展示新的学习风貌。师:小学学科少、内容简单,学习任务轻,到了初中,与小学不同,我们要转变学习方式。初中阶段我们应该怎样转变学习方式?生:回答。师:(小结)我们要展示学习新风貌,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问题3:认真学习各门课程(不偏科)。师:出示图片,思考:你认同他们的说法吗?生:回答。师:(小结):每一门课都是为我们的健康成长开设的,我们要认真学好每一门课程,做到不偏科,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5、问题4: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师:出示图片,思考:中学生活给我们提出了哪些要求?生:结合自身情况活动。师:为了尽快适应行的学习生活,我们要改变小学阶段的一些做法,努力做到学习自觉、生活自理,处理后学与玩的关系,把握好学习生活节奏,使自己的生活更有意义。限时作业单选3、4、5、材料分析6拓展探究小敏如愿以偿地升入了中学,开学快一个月了,可小敏过得并不愉快。原来,小敏在小学时是班干部、学校活动的积极分子,可进入初中后,她发现自己班的同学都有这样那样的辉煌历史,自己根本没什么优势,而且在新集体班委竞选中竟然失利。她觉得好孤独、好冷漠,同学之间竞争很激烈,彼此难以真心交流,自己融入不进集体中去,因而对

6、新的学习生活没有任何好感。她该怎么办呢?你是否可以帮助她?巩固强化1、学到了哪些知识?2、你有什么感悟(学习方法、规律、思想等方面)?3、强化记忆。限时作业一、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5分)1、小丽说:“新学期开始了,我是一名中学生了,我感到既高兴又孤单,因为在新的环境里,我认识的人很少。”你建议她( )A、让家长给她换个老同学多的学校 B、换一个老同学多的班级 C、主动去认识新的同学,结交更多的新朋友 D、把学习搞好就行,不用认识那么多人2、中学生活相对于小学而言,发生了许多变化。以下表述错误的是( )A中学的课程比小学的难度大多了B中学的学习科目比小学增多了C中学老师讲课、板书的速度比小学

7、老师要快多了D中学的生活比小学贫乏多了3、为了更好更快地适应中学的生活,我们不应该这样做 ( )A尽快掌握新的学习方法 B增进和同学、老师的交往C了解中学的规章制度 D初中学习任务重,只管学习不管其他的事4、 “花在树则在,离枝则死;鸟在林则乐,离群则悲。”这句话启示我们 ( )A融入公共生活是我们健康、快乐成长的需要B我们的生活与花、鸟儿的生活是相同的C我们要珍惜,保护环境D花只有和树共在,鸟离开林子必死5、张小茜同学说:“升入初中后,学习科目增多了,难度加大了,老师讲课的方法也变了。尽管我一直很努力,在学习上花了很多时间,但成绩却没有以前好了。”张小茜应该( )A注重调整学习方法 B可以再

8、多投入一些学习时间C要多做一些练习 D别管那么多,以前怎么学现在还怎么学二、材料分析(共5分)6、张明在小学是学习的佼佼者,可自从进入中学以后,他就有了一种沉重的压力感。在高手云集的班上他已不再是佼佼者。家长的高期望使他感到力不从心。老师的偶尔批评更让他难以忍受,渐渐的,他变了,变的烦恼、焦虑和不安。班主任林老师看出了他的问题,与他做了一次长谈。在老师的帮助下,张明重新调整了心理状态,及时改进学习方法,积极参加各项集体活动,主动与老师、家长交流学习和生活。他变得开朗了、快乐了,学习也有了很大进步。(1)、你怎样看待张明同学的变化?(1分)(2)、张明的经历告诉我们该如何更好的适应中学新环境?(4分)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