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整章水平测试(2)(含答案).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304356 上传时间:2021-07-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整章水平测试(2)(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整章水平测试(2)(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整章水平测试(2)(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整章水平测试(2)(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整章水平测试(2)(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整章水平测试(2)(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整章水平测试(2)(含答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水平测试一、精心选一选1、下列两个图形,可以组成平行四边形的是( )A两个等腰三角形 B. 两个直角三角形 C. 两个锐角三角形 D. 两个全等三角形2、平行四边形一边长为12cm,那么它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度可能是( ) A、8cm和14cm B、10cm和14cm C、18cm和20cm D、10cm和34cm3、如图1在正方形ABCD的边BC延长线上取一点E,使EC=AC,AE交CD于F,则AFC= ( )A、11250 B、1200 C、1350 D、1500 图1 图2 图34、将一张矩形纸片ABCD如图2所示折叠,使顶点C落在C点已知AB=2,则折痕的长为()5、如图3

2、所示,在ABCD中,对角线AC、BD交于点O,下列式子中一定成立的是 ( ) AACBD BOA=0C CAC=BD DA0=OD6、如图,把一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经过三次对折后沿中位线(虚线)剪下,则右图展开得到的图形的面积为 ( ) A B. C D 7、如图4,在菱形ABCD中,E、F分别是AB、CD的中点,如果EF=2,那么ABCD的周长是( )A4 B8 C12 D16 图4图58、如图5,在直角梯形中,动点从点出发,由沿边运动,则的最大面积为()10 1214169、下列各图中,沿着虚线将正方形剪成两部分,那么由这两部分既能拼成平行四边形,又能拼成下角形和梯形的是( )(图第1图8题

3、)A1A2A3A410、如图6,将n个边长都为1cm的正方形按如图所示摆放,点A1、A2、An分别是正方形的中心,则n个这样的正方形重叠部分的面积和为( )Acm2 Bcm2 Ccm2 D cm2 二、细心填一填 图61、已知等腰梯形的一个内角为100,则其余三个角的度数分别是 2、菱形的两条对角线分别是6cm,8cm,则菱形的边长为_,面积为_ 3、如图7,在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CDE是等边三角形,则AED=_,AEB=_ l 图7 图8 图94、如图8,若将四根木条钉成的矩形木框变成平行四边形ABCD的形状,并使其面积为矩形面积的一半,则这个平行四边形的最小内角等于_5、如图9,直线

4、L过正方形 ABCD 的顶点 B , 点A、C 到直线 L 的距离分别是 1 和 2 , 则正方形的边长是 6、请写出等腰梯形特有而一般梯形不具有的三个特征:_;_;_.7、如图10,在矩形ABCD中AB=3,BC=2,E为BC的中点,F在AB上,且BF=2AF。则四边形AFEC的面积为_。8、如图11,在矩形ABCD中,AB=3,AD=4,P是AD上的动点,PEAC于E,PFBD于F,则PE+PF的值为_ 图10 图11 图129、将一矩形纸条,按如图12所示折叠,则1 = _度.图13图1410、要拼出和图13 中的菱形相似的较长对角线为88cm的大菱形(如图14)需要图13中的菱形的个数

5、为_三、耐心做一做1、如图,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中,AE、CF分别平分BAD和BCD。(1)求证:AC、EF互相平分;(2)若B60,AB2,BE2CE,求四边形AECF的周长和面积。2、如图,矩形ABCD中,AB3,BC4,将矩形沿AC折叠,使点B与点E重合,AD与EC相交于点F。(1)求证:EFDF;(2)求EF的长。3、如图甲,四边形是等腰梯形,由4个这样的等腰梯形可以拼出图乙所示的平行四边形(1)求梯形四个内角的度数;(2)试探梯形四条边之间存在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图乙图甲4、如图,在菱形ABCD中,A与B的度数比为1:2,周长是48cm求:(1)两条对角线的长度;(2)菱形的面积

6、5、如图,四边表ABCD是正方形,M是AB延长线上一点直角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经过点D,且直角顶点E在AB边上滑动(点E不与点A,B重合),另一条直角边与CBM的平分线BF相交于点F如图1,当点E在AB边的中点位置时:通过测量DE,EF的长度,猜想DE与EF满足的数量关系是_ ;连接点E与AD边的中点N,猜想NE与BF满足的数量关系是_;请证明你的上述两猜想如图2,当点E在AB边上的任意位置时,请你在AD边上找到一点N,使得NE=BF,进而猜想此时DE与EF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四、探究与应用如图所示,梯形ABCD中,ADBC,B=90,AB=14cm,AD=18cm,BC=21cm点P从点A开始沿A

7、D边向点D以1cm/s的速度移动点Q从点C开始沿CB向点B以2cm/s的速度移动,如果P、Q分别从A、C同时出发,设移动的时间为ts,问t为何值时,梯形PQCD是等腰梯形?参考答案一、DCACB ADBBC二、1、100、80、80; 2、5cm;24cm2 3、15;30 4、30 5、 6、 在同一底上的角相等 、对角线相等、腰相等 7、2 8、2 9、52 10、121三、1、证明:(1)平行四边形ABCDBADBCDAE、CF平分BAD和BCDDAEBCFAD/BCFCBDFCDFCDAEFC/AEAD/BCAF/EC四边形AECF为平行四边形AC、EF互相平分(2)由AEBEADBA

8、EABE为等边BEABAE2,CE1,BC3周长为6,面积为2、证明:(1)折叠BE,ABAE四边形ABCD为矩形ABCD,BD90AEDC,ED90在AEF和CDF中(2)设EFx在RtAEF中答:EF的长为3、解:(1)如图,即,所以图甲中梯形的上底角均为,下底角均为 (2)由既是梯形的腰,又是梯形的上底可知,梯形的腰等于上底连结,则,从而,所以,因此梯形的上底等于下底长的一半,且等于腰长4、(1)BD=12cm,AC=12cm (2)S菱形ABCD=72cm25、解:DE=EF;NE=BF。证明: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N,E分别为AD,AB的中点,DN=EBBF平分CBM,AN=AE,DNE=EBF=90+45=135NDE+DEA=90,BEF+DEA=90,NDE=BEFDNEEBF DE=EF,NE=BF在DA边上截取DN=EB(或截取AN=AE),连结NE,点N就使得NE=BF成立(图略) 此时,DE=EF.四、解:如图所示,设经过t秒后,四边形PQCD为等腰梯形,过P作PEBC于E 根据题意,有AP=t,CQ=2t,BQ=21-2t, QE=AP-BQ=3t-21 过D作DFBC于F,由等腰梯形性质可知 QE=CF=(CQ-PD)=2t-(18-t),3t-21=(3t-18)解得t=8,即当t=8秒时,梯形PQCD为等腰梯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