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语文课堂魅力之我见.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305392 上传时间:2021-07-2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提高小学语文课堂魅力之我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提高小学语文课堂魅力之我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提高小学语文课堂魅力之我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高小学语文课堂魅力之我见.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提高小学语文课堂魅力之我见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是基础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起到有力地支撑,是保障个人终身学习发展的有效工具。尤其是小学语文,学生接触最早,伴随他们的时间最长,因而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在某种意义上影响着学生的一生。 然而,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学生学习的涉及领域越来越广泛,如何让学生用相对较少的精力投入获得相对较多的学习收获?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课堂教学效果。就微观的课堂教学而言,小学语文必须注重课堂教学效果,使语文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不断提升教师个人魅力 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的同时还兼有极强的人文性。语文教师,尤其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向

2、学生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更肩负着教育他们学会做人的艰巨任务。教师只有用自身的魅力吸引学生,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从而“重其道”。也就是说,作为一名教师,只有让学生感受到教师身上的魅力,让学生亲近自己,喜欢自己,才可能使学生喜欢上自己所教的学科;只有让学生喜欢上这门学科,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才可能成为事实。二、不断探索课堂教学技能 课堂教学技能是一门专业性极强的技能,教师个人崇高的道德魅力、渊博的文学魅力在很大程度上都是通过课堂教学展示在学生面前的。因此,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还必须不断钻研探索教学技能。(一)课前准备备课技能 课前准备即备课。它是整个教学工作的起点,也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先

3、决条件。教师备课是否充分、是否科学,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因此,备课中教师应该广泛阅读和积累有关资料,及时了解本学科发展的最新动向,对教材做相关的补充和拓展,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到有新意。同时,教师在备课中还应关注所教的学生的特点,包括他们的知识基础、思想需求以及已经形成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在此基础上设计出科学合理的、合乎实际的教学方案,使实际的课堂教学做到有的放矢。从而避免课堂教学中一些不必要的差错的发生,使之能顺利进行。(二)教学实施上课技能 小学语文教学实施策略,主要是指教师按照课前预设的教学方案发生在课堂上的一系列相关行为。 1、 创设合理、实用的教学情境。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

4、的一半”。一位德国学者曾举过这样的一个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也难以下咽,但当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将之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由此可见,一个合理恰当的情境的创设一开始就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勾起来了,一整节课他们都会带着愉悦的情绪投入到学习中。那么这节课的教学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2、 以游戏的方式开展教学. 心理学认为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只有当孩子充分投入到游戏中时,身心才会得到全面的放松。只有让学生忘记对学习的厌倦,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3、 使用艺术化的课堂语言.苏赫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

5、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对学生的影响更明显:有些教师课堂语言优美,亲切和顺、舒展和谐,把精妙的课文讲解得丝丝入扣,听起来是一种享受。而有些教师的语言却显得干瘪,语调呆板,或是高腔高调,把人压抑得喘不过气来;或是干涩地照本宣科,满嘴名词术语,听的人满头雾水;或是漫不经心,有气无力,叫人昏昏欲睡。由此可见,同样的一节课,教师所使用的语言不同,课堂效果也就不一样。三、面对全体学生,正视学生的差异 一堂语文课下来,检测这堂课的教学效果,就是要看这节课所传授的知识是不是绝大部分学生都掌握好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面对全体学生因材施教,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开展有梯度的教学活动。

6、课堂上教师要有意识地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对学生进行不同程度地提示、点拨、启发、引导:对成绩优异的学生,要引导他们向更深层次的问题探讨;对一小部分学习困难的学生只要有一点点的进步,都应该给予肯定,使他们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只有在课堂上让优、中、差生结合起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了进步,才能称之为一堂有效地课堂。 综上所述,仅仅是我参加语文教学活动以来,通过自身的教学实践和观摩名师示范课所得到的一点收获。但是,所谓“教无定法”,不同的教材、不同的学习对象,需要的教学方法也是不尽相同的。如何才能上好一节有效的语文课,仍需要广大语文教师不断地探索,才能够使教学越来越精彩、越来越高效。才能真正发挥语文学科独特的基础性,工具性和人文性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