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蛙写诗》第二课时教学活动研磨单.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307156 上传时间:2021-07-2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蛙写诗》第二课时教学活动研磨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青蛙写诗》第二课时教学活动研磨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青蛙写诗》第二课时教学活动研磨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青蛙写诗》第二课时教学活动研磨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青蛙写诗》第二课时教学活动研磨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蛙写诗》第二课时教学活动研磨单.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重难点突破教学活动研磨单 单位名称武陟县木城街道办事处第一小学学科语文姓名李慧课题青蛙写诗第二课时(1)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目标表述1会正确书写“下”“雨”两个字。2.结合课文插图能正确朗读课文,认识逗号和句号,感受诗歌的生动有趣,对分角色朗读有一个初步的了解。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目标设计依据分析1.课标依据:新课程标准对一年级阅读的要求是语文教学要将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作为语文学习的重要任务。2.教材要求:青蛙写诗是部编教材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3篇课文。本单元围绕“想象”这个主题编排了影子比尾巴青蛙写诗雨点儿4篇课文。这些课文以儿童的视角,对自然界、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进形生动描摹

2、,充满儿童情趣,能激发学生对自然对生活得热爱。本单元继续重视朗读基本功的训练,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及时纠正学生朗读中的错误现象。青蛙写诗中有小蝌蚪等多个角色的说话,本课对话的学习,是为了下一节课雨点儿中小雨点和大雨点两个角色的对话,做好铺垫。3.学情分析: 一年级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是天真活泼,易于接受直观形象事物,乐于表达自己的见解,想象力丰富。但是由于识字量较少,在学习朗读课文上有一定难度,不利于语感的形成。学习效果分析1.学生学习达标情况分析:潜力生掌握有欠缺。朗读不流畅,原因1识字掌握的不好。2长句子断句不好,导致读句不通顺。2.课标点落实情况分析:落实。3.教材点落实情况分析:落实研磨

3、后对于教学目标的确定与实施有什么新思考?未充分带动课堂氛围(2)重难点教学活动设计重难点活动设计1.重难点表述(1)正确朗读课文,借助具体事物认识逗号和句号,感受诗歌的生动有趣。(2)读好儿化音,会写“雨”。2.重难点确定依据: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3. 重难点教学策略:关于三个标点的教学,我充分利用学生形象思维的优势,先让学生从画面中找一找,然后把实物与标点连一连,最后对标点的作用讲一讲,再引导学生说一说。使学生对“逗号、句号、省略号”有了深刻的印象,对其用法有了初步的了解。教学最后我引导学生想象青蛙写的诗的内容,既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又对他们进行了珍惜友情和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思想教育

4、。在识字和理解课文的任务都已完成后,再进行有感情朗读和背诵,可谓是水到渠成。 学习效果分析1. 学习重点是否合理:合理2. 学习难点是否解决:解决3. 教学分析:课堂围绕目标和重难点组织进行,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思考性。研磨后,对于判断重难点有什么新思考?重难点的确定可从以下入手1.学课课标2.年段目标3.单元目标4.本科教学目标5.学生认知水平突破策略可采取小组合作,学生沟通,集思广益。(3)教学改进比较研磨前后我的进步点挖掘和解读文本,要大处着眼,细致入手,教学目标的确立格局课时而定,从而安排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其次和重难点的突破,要敢于尝试新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索的欲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