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废品》课后反思 (2).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307410 上传时间:2021-07-2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回收废品》课后反思 (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回收废品》课后反思 (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回收废品》课后反思 (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回收废品》课后反思 (2).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庙沟门第二小学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 一年级数学回收废品教学反思 科任教师 刘卫教材分析: 教材呈现了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个问题(比多比少的问题),实际上,这类问题都可以运用加减法来解决,如何建立实际情境与加减法意义的联系,是本节课的重点。因此,我先利用比较易的复习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再以空矿泉水瓶作为导线引入,最后再用数学小常识加以首尾相应。在计算中先呈现摆学具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可以用加减法来解决此类问题,并列式计算。 教学时,首先充分利用教材中提供的情境,从学生熟悉的事例、有趣的故事出发,组织学生仔细观察情境图,在学生观察的基础上,让他们交流图中的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

2、利用小棒代替开展操作活动,不断丰富学生的直观经验。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表达与交流,促进学生思考,发展他们的数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引导学生再次理解为什么可以用加减法解决此类问题,并列式计算。有助于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的数学思考开拓更大的空间。 缺点:学生在理解和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时,思考的角度和方法都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没充分尊重这些差异,为学生提供交流各自想法的机会,让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另外,对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应了解其症结所在,给予具体的帮助,使他们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逐步提高计算能力。正因为这几点,才使得对时间的把握不够,没能合理的安排好时间以至没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