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海梅:一人一题.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311136 上传时间:2021-07-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吕海梅:一人一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吕海梅:一人一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吕海梅:一人一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吕海梅:一人一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吕海梅:一人一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吕海梅:一人一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吕海梅:一人一题.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教师与学生课堂对话艺术探究希望小学 吕海梅 一、课题概述语文教师应像“实话实说”的主持人崔永元那样,平和、真诚、幽默,能倾听、接纳观众的声音,注意营造主客不分、和谐融洽的氛围,“对话”中常常出现话语、思维、智慧的共鸣和撞击。在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的语文课上,学生真是神了、奇了,妙语连珠,听课的老师也时常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或开怀大笑(通过这种方式参与“对话”)。出现这样的场面,也是因为于老师很有亲和力,能蹲下来和孩子“对话”,注意寻求学生的声音,让学生在一种零距离的、活跃的心理状态下敞亮心扉,放飞思想,进行师生“视界融合”的“对话”,取得心灵的沟通。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 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许多

2、新的理念正冲击着传统的课堂,教学对话也正逐渐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主持人主持对话栏目和教师组织课堂教学都是建立在相互交流、沟通的基础上的,同样是对话,我想这两者是否有共通之处呢?如果每一位教师都将教学对话也当成一门艺术来研究,逐步形成自己的富有个性的语言风格,那语文课堂必将妙趣横生,引人入胜。基于以上思考,我们想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对话艺术研究”为课题,大胆改革,努力实践,积极反思,以形成我们自己的独具个性的教学风格。 三、主要措施关于教学对话的理性思考传统语文教学是“独白”式教育,它忠诚于学科,却背弃了学生;进行着表演,却没有了观众;体现了权利,却忘记了民主;追求着效率,却忘记了意义。针对这种弊

3、端,依据教育交往理论,新课标精辟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文本、教师之间的对话的过程。”教学其实质就是师生之间的一种特殊的交往,它也是师生与文本的一种相互作用的对话。这种互动对话作为阅读教学的新形态,既昭示着民主和平等,也张扬着个性和人性,更凸显着学生的主体地位。学习乌鸦喝水时,我问:“乌鸦喝不到水怎么办呢?”有位不太喜欢发言的同学举起了手,怯怯地说:“回家找妈妈。”轰的一声,同学们都笑起来,那个孩子立刻脸涨的通红,头陷得很低很低。我微笑着对大家说:“多听话的孩子呀,遇到事情先想到妈妈,你们能做到吗?”同学们静下来,乖巧的像妈妈怀里的宝宝。“让我们继续来帮乌鸦想办法吧,想到办法乌鸦妈妈一定会很高

4、兴的。”就这样,同学们又动脑筋为乌鸦想起办法来,而那个可爱的孩子也慢慢抬起了头,不再羞涩。在教学夜莺的歌声的教学片段时:学生刘:绝望是什么意思?学生杨:没有信心,灰心丧气。师:你是怎么知道“灰心丧气”这个词的?生:我在比本领这篇课文中学到的。师:这就是积累词语的好处。瞧!现在用上了。学生于:我想给大家挑点毛病,大家读“夜莺已经筋疲力尽了”,我觉得应该小点声读。师:为什么要小声?学生于:因为“筋疲力尽”已经没劲了。师:不但没劲,还没有信心了,谁能读一读?让我们和绝望的夜莺在一起。学生一起读。师:可绝望的夜莺此时却听到了歌声,你就是夜莺,此时,你在想什么?学生李:我会很高兴,因为听到歌声,会有人救

5、我。师:她看到了生的希望。学生沙:他听到这首歌,会终身难忘,是这首歌救了他。师:夜莺此时浑身充满了力量 。此时,已不再是绝望的夜莺,而是一个充满力量的夜莺。我们来读一读,让我们体会到歌声的力量和神奇。新课程要求教师要剥去自己的知识权威的面具,在与学生的平等对话与交流中给学生以智慧、情感的启迪,形成积极的人际交往的情感体验。在教学对话中,师生双方都是作为完整的人而随时随地地进行面对面、心对心的沟通,不存在谁高谁低、谁制服谁的现象。师生双方通过交谈,各自的情感与理性、直觉与感觉、思想与行动、知识与经验都时时展现在对方面前,在相互对话与理解中接纳对方,获得了沟通和共享。体验就是在这样一种对话关系和情

6、境中生成的,而我们的教育正是要将广阔的对话环境、愉悦的对话氛围提供给学生,引导他们发展广泛的对话关系,从中激活、生成乃至升华体验,实现师生的生命建构与人格成长。 四、取得成绩当然评价性语言除了有声的鼓励性语言外,有时还有必要巧妙使用无声语言。本学期我在课堂教学中为了鼓励学生多发言,曾经一味地夸奖学生,学生听了也兴奋不已。但是,我发现激励语言随便使用,学生的兴奋也渐渐消失。学生感到没有意思。究其原因,只要是表扬语缺乏艺术性,太单一。通过教学实践活动,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表扬语不能千篇一律,如果单一,学生听了没有任何反应甚产无谓的情绪,要做到形式多样化。避免同一语言贯穿到底。2.要根据学

7、生的不同性格特点,采用不同的表扬方式。3.要有针对性。比如学生的态度习惯朝好的方面发展,学习方法科学的都要一针见血的给予肯定和表扬。4.表扬要有度。要符合学生的年龄,没有艺术性的语言容易误导学生,要根据学生的发言作出准确、公正兼有鼓励性的评价。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适时真切慷慨地使用一些赞美、激励、启发性语言,不仅能激发学生强的学习欲望,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强化学生的行为,扩大和释放思维能量。语言是课堂教学信息交流的重要载体,是完成教学任务,教书育人,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关键。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语言,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五、反思与建议教学

8、既然是一种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交往的活动,这就决定了他们之间的对话应当是互动的,是双向的交流。通过互动实现多种视界的沟通、汇聚、融合,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各自的认识偏见得以克服,并产生新的视界。再次,这种对话还应具有建构意义的功能。各种不同视界的碰撞,可以给学生以新的启迪,可以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从而完成知识意义的建构。正如钟启泉先生所说,“对话性沟通超越了单纯意义的传递,具有重新建构意义、生成意义的功能。来自他人的信息为自己所吸收,自己的既有知识被他人的视点唤起了,这样就可能产生新的思想。在同他人的对话中,正是出现了与自己完全不同的见解,才会促成新的意义的创造”。 一人一题得分:评委1: 评委2: 评委3: 评委4: 评委5: 得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