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的是葫芦》教学随笔.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312857 上传时间:2021-07-22 格式:DOCX 页数:1 大小:11.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随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随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要的是葫芦》教学随笔.docx(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随笔 伊桂年本堂课学生读书的兴趣很高,感情很投入,读得特别到位,课后我感到非常满意,学生的表现让我很兴奋。我觉得这堂课上得扎实,课文之初的情感基调定得准。我主要利用了观察法和范读法两种传统的教学方法。观察法。在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时,我没有对课文进行繁琐地分析,而是结合课文的插图让学生在观察中走进课文描写的情境,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小葫芦的可爱,学生发自内心地对小葫芦产生喜爱之情,朗读时自然地加入了自己的真实情感,为后文与邻居的对话情感打好铺垫,后文的感情朗读水到渠成,不用再进行指导朗读技巧,学生却能掌握并熟练运用朗读技巧来传递感悟到的文字间包裹着的思想感情。范读法。除了运用

2、课文形象的插图外,教师的范读也起到不小的作用。教师范读时的情感就直接调动了学生的情感,一些朗读的技巧渗透到教师的读中,学生在无意地模仿中就学会了朗读的技巧,在多次地练习里形成朗读的技能。这样做比纯粹地教给学生空洞的朗读技巧的效果要理想得多。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的愉快。刚开始尝试生本教学时,我认为只有让学生自己感悟,教师不讲授,才是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弄得自己在课堂上不敢多说一句话,不敢多讲,有时该讲的地方也不讲,学生感悟不到的地方得不到教师的点拨,学习效果很差。一节课下来,学生疲乏,教师劳累。在这堂课上,教师范读的地方不少,谈话煽情的地方也有几处,但是并没有妨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学得很自主。现在我才明白,教学的内容比形式更重要,范读、谈话,这些传统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运用得当,同样让学生学得自主。在生本教学的今天,在崇尚新形式的课堂上,却得不到好效果的困惑里,我们该反思什么才算真正的自主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