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教学目标研究.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314237 上传时间:2021-07-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教学目标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新课标教学目标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新课标教学目标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课标教学目标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教学目标研究.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教学目标的改进 杜斌第4章 光现象 第三节 平面镜成像共2课时 第1课时 学生实验课1. 展示各种面镜图片,列举生活中的各种面镜,让学生在观察图片,阅读课后科学世界的同时认识常见的平面镜和球面镜,能以汽车为例说出它们的应用和作用,获得发现的喜悦。2. 通过学生分组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95%的学生能按步骤,准确完成实验,总结实验现象,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3. 完成实验报告单,讨论实验中出现的问题。第4章 光现象 第三节 平面镜成像 第2课时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归纳实像和虚像的区别,学生能描述出平面镜成像特点,通过老师讲解和作图记住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2.通过讲解和练

2、习85%的学生掌握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的方法。3.以习题的方式扩展潜望镜的原理和图像,自行车尾灯原理,处理学习之友上重点练习题,让学生记住平面镜成像特点。第四章光现象 章节复习 共1课时1. 以学习之友知识梳理为框架,引导学生复习本章知识,建立知识框架,对知识进行归纳和比较。同时以提问和练习的方式考察学生对2条定律3个实验的掌握程度。2. 通过引导学生列举,光沿直线传播,光的反射,折射,色散,平面镜成像的事例对知识进行比较和应用,共同完成学习之友综合检测的3个实验探究题。3. 小结本章光学作图类型,以课堂作业的方式加强学生光学作图的复习和图像规范性要求。第5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三节 凸透镜成

3、像规律 共2课时 第1课时1. 通过阅读和教师讲解,掌握透镜成像时的几个物理名词,像距 ,物距,焦距,一倍像距,两倍像距,两倍物距等,并认识光具座。2. 通过分组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在教师的帮助下80%以上学生能按要求完成实验,记录正确的数据。3. 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体验和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基本研究方法,建立生活与物理知识的联系。4. 以家庭作业的方式完成实验报告单,思考并独立分析实验数据,结合照相机放大镜投影仪成像的特点,对本实验数据和实像虚像做出基本分析判断。第2课时1. 引导学生分析数据得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让60%的学生完全记住此规律,并能灵活应用。2. 在解决习题的过程中,

4、教师引导学生有技巧的完成凸透镜成像练习题。让80%的学生结合生活中的透镜知识掌握物距和像距的大小关系对规律的影响。3. 引导学生回顾总结所有的实像和虚像,理清凸透镜成像时像的变化关系,学习记忆口诀。第6章 质量与密度 第三节 测量物质密度 共1课时1. 通过示范和练习,90%学生会用量筒规范测量液体的体积,不规则固体体积,能正确使用量筒。2. 通过查找资料和练习,70%的学生学会体积的单位换算,即日常生活中的单位和国际单位之间的准确换算。3. 引导和启发学生利用压入法,排水法,等方法测量物体体积,体会等量替换思想在物理上的应用。4. 通过对密度公式的讨论,引导学生能说出测量密度的原理及方法,并

5、能正确测量物体的密度。第7章 质量与密度 第四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 共1课时1. 结合生活实际,以水的变化,风的形成为例子,分析温度对密度的影响,引导学生能说出温度对密度的影响关系。2. 以可乐和酱油为例,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90%的学生能运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3. 在利用密度知识实际解决生活中问题的同时,结合制造飞机选择材料,农民播种选种以及鉴定牛奶、酒的品质等事例体会物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作用。4. 让学生思考怎样利用水和未知体积的瓶子测量牛奶密度,使70%学生能正确设计实验并推导出密度表达式。第七章 质量与密度 章节复习 共1课时1.以学习之友知识梳理为框架,教师加以补充让学生自己总结,建立知识体系,对基本知识做一个小结。2.通过习题的练习和讲解,让80%的学生能说出质量的含义,密度的属性及公式和单位。并会应用密度解决实际问题。3.规范应用题的做题步骤,和书写格式。使95%的学生能熟练的换算质量和密度的单位,正确的做出一次性关于密度质量和体积的计算,会解释温度对密度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