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比的应用.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314559 上传时间:2021-07-2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比的应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教学比的应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学比的应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比的应用.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教学比的应用在小学数学中,比的应用主要有两个内容,即比例尺和按比例分配。这里谈谈解答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所谓按比例分配就是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它是“平均分”问题的发展。教材只教学按正比例分配。按比例分配问题有不同解法,主要有三种:一是把比看作分得的份数,用先求出每一份的方法来解答;二是把比化为分数,用分数乘法来解答;三是用比例知识来解答。现在的小学数学教材,一般以第二种方法为主,因为学生在理解了比和分数的关系,并掌握分数乘法实际应用的基础上,比较容易接受这种方法,而且也有利于加强知识间的联系。考虑到学生尚未学习比例,且教材避开了比例方法,所以教学中不必出现“按比例分配”这一名称。

2、教学例2前,可以先练习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由此引出课题“比的应用”。然后通过例2,以清洁剂浓缩液的稀释为例,提出问题。首先引导学生弄清题意。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理解的,什么是稀释液,怎样配制?通过同学或老师的补充,使大家明白家庭使用的清洁剂稀释液是用浓缩液和水配制而成。现在的要求是按浓缩液和水的体积之比14配制500 ml的稀释液。引导学生把一个数量按照已知的比分成两部分。教材首先通过一段文字说明稀释瓶上用不同颜色条形标明的比的含义,使学生了解按比配制的实际意义。然后通过三个人物的对话插图,由阿姨说明稀释的配制要求,并提出问题,再由两个同学讨论算法,引导学生思考。这样的例题

3、设计,较传统形式的应用题,具可读性与启发性。例2介绍了两种解法。一种是先求出每份是多少,再求几份是多少。即转化为整数的除法、乘法来解决。另一种是转化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分数乘法来解决。例题的解答过程,作了一些留白处理。进而通过“做一做”的第1题,要求把303按5150分成两部分。第2题略有变化,一是把70棵树按要求分成三部分,二是要求“按3个班的人数分配”,已知的是三个班的人数,而不是三个班人数的比。由于情节内容贴近学校生活,题意明显,所以这些变化一般不会构成练习时的困难。在这节课中,教师主要是通过已有知识引导启发,学生交流讨论、自主合作完成新的教学任务。使课堂轻松愉悦,教学效果良好。小结: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确:把一个总数按一定的比来分配,可以把各部分数的比看作份数关系,先求出每一份;也可以把各部分数的比转化为总数的几分之几,直接求总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前一种方法用整数除法、乘法解决问题,后一种方法用分数乘法解决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