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提高班日常训练.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316273 上传时间:2021-07-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提高班日常训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语文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提高班日常训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语文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提高班日常训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语文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提高班日常训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提高班日常训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提高班日常训练.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语文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提高班日常训练班级:_ 姓名:_1. 课内阅读。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_,_。1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的_。2把诗句补充完整,并说说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_3下列与这首诗说明的道理相符的一项是()A.尺有所短,寸有所长。B.一夫当关,万夫莫开。C.当局者迷,旁观者清。2. 读下面的小诗,完成练习。风在哪里? 风在哪里? 风在哪里?风在草地上, 风在花朵上。因为草弯腰了。 因为花点头了。1有感情地朗读诗句。用“|”在第1小节中画出恰当的停顿。2边读边想,补写第3节诗句。3.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后面小题。夜书所见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2、。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注释)梧:梧桐树。 挑:捉。促织: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叫蛐蛐儿。 篱落:篱笆。1这首诗中触动诗人情感的景物有_。2第一二句“梧叶萧萧”“寒风阵阵”使诗人不由地产生了怎样的感情?_3诗作第三句中的“挑”字很传神,试作简要分析。_4第三四两句诗人是通过描摹挑灯捉促织的场景,让人产生怎样的丰富联想?_4. 阅读专项训练。母亲的爱汪国真我们也爱母亲却和母亲爱我们不一样我们的爱是溪流母亲的爱是海洋芨芨草上的露珠又圆又亮那是太阳给予的光芒四月的日子半是烂漫半是辉煌那是春风走过的地方我们的欢乐是母亲脸上的微笑我们的痛苦是母亲眼里深深的忧伤我们可以走得很远很远却总也走不出母亲

3、心灵的广场1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的语言美、节奏美。这首诗共_节,每节最后的一个字分别是_、_、_、_、_。由此可以发现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的一个原因是押韵,此诗押_韵。2感受诗歌优美的语言。(1)“我们的爱是溪流/母亲的爱是海洋”这两句诗运用的写法是(_)。A.对比 比喻B.排比 夸张C.对偶 拟人(2)诗中用“太阳”来比喻母亲,那么诗句“芨芨草上的露珠/又圆又亮”和“四月的日子/半是烂漫/半是辉煌”中的“又圆又亮”和“辉煌”是在形容(_)A.母亲的泪B.儿女的成就(3)联系生活中的事例说说,“我们的欢乐”指的是_,“我们的痛苦”指的是_。3体会诗歌真挚的情感。(1)这是一首饱含深情的诗歌,抒发了

4、诗人怎样的情感?_(2)你怎样理解“我们可以走得很远很远/却总也走不出/母亲心灵的广场”这一小节诗歌?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_5. 日积月累。蜂唐罗隐不论_与_,无限风光_。_百花成_后,为谁_为谁_?1把诗句补充完整。2_写出了蜜蜂的辛劳,写两个四字词语赞美蜂:_、_。1句子训练营。在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桦,仿佛涂上银霜,披了一身雪花。从“在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桦”中,可以感受到作者与白桦之间_的关系。诗句中“_”一词写出雪中白桦的颜色美,“_”字把树当作人来写,把白桦落满雪花的样子写活了。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诗句中的白桦,最恰当的是(_)。A高洁 B高傲 C孤独 D挺拔句子训练营。天上的风

5、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1仿照句子的结构,写一写天上的风雨来了,别的小动物会怎样。天上的风雨来了,_。2关于这首诗歌中的两个“风雨”,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两个“风雨”的意思相同。B.第一个“风雨”指自然界中的狂风暴雨,第二个则比喻生活中的困难、挫折、烦恼、忧愁等。C.第一个“风雨”指自然界中的和风细雨,第二个则比喻生活中的困难、挫折、烦恼、忧愁等。D.第一个“风雨”的意思是由第二个引申而来的。6. 阅读理解。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1通过读诗我知道这首是代的作品。这首时主要描写了季,作者到家来看花的情景。2在花园里,“我”不仅看

6、到,还看到。真令人赏心悦目。就在我陶醉在这花开蝶舞的美景中时,又听到。这情这景怎不让人流连忘返呀!7. 品读诗句,完成练习。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1“识”的意思是_,“缘”的意思是_。我能写出这两句诗的意思:_。2这两句诗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可以用俗语概括为()。A.当局者迷,旁观者清B.兼听则明,偏信则暗C.耳听为虚,眼见为实3这两句诗给我们的启发是()A.对复杂的事物,只要看到一方面,就可以推断出其他方面B.对复杂的事物,应多角度观察,多方面调查,抓住主要的方面思考C.对复杂的事物,既要多方面观察、多方面调查,又要亲身去体验、去分析8. 课内阅读。在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桦仿佛涂上银霜,

7、披了一身雪花。毛茸茸的枝头,雪绣的花边潇洒,串串花穗齐绽,洁白的流苏如画。在朦胧的寂静中玉立着这棵白,在灿灿的金晖里闪着晶亮的雪花。白桦四周徜徉着姗姗来迟的朝霞它向白雪皑皑的树枝又抹一层银色的光华。1第一节诗中的“_”和“_”这两个词语照应了第二节诗中的“洁白”,写出了桦树通体的形象。2读第二节诗,我们会想起岑参的名句:“_,_”。作者极尽想象,赞美_3第三节诗中,“_”一词写出了白桦含蓄的美,“_”一词写出它的挺拔,“_”衬托出它的绚丽辉煌。4“红装素裹,分外妖娆”对应课文中的第_节诗。5下列说法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这首诗前两节重在描摹白桦的外在形象,后两节重在表现白桦的内在气

8、质。(_)(2)因为白桦是在雪的映衬下显出独特的美,所以雪比白桦更值得歌咏。(_)(3)朗读这首诗时应用欢快的语调来读,读出对白桦的喜爱与赞美之情。(_)9. 读古诗,做练习。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_。返景入_,_青苔上。1把古诗补充完整。2“鹿柴”的“柴”的读音是()。(填序号)A.chiB.zhi3这首诗中以光亮反衬幽暗的诗句是_,_。10. 古诗阅读。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译文)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佛送来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花的香气

9、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天空中轻云飘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从前那熟悉的茅店小屋依然坐落在土地庙附近的树林中,山路一转,曾经那记忆深刻的溪流小桥呈现在眼前。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旧时茅店社林边(往日)B.明月别枝惊鹊(惊动喜鹊)C.清风半夜鸣蝉(清凉的晚风)D.路转溪桥忽见(看见)2“西江月”是这首词的_。画“”的句子描绘出了乡村夏日夜景图:夜空晴朗,月亮悄悄升起,惊起了_;夜半时分,_徐徐吹来,把蝉的鸣叫声也送了过来。3下面对这首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人描绘了一幅山村仲秋月夜图,抒发了

10、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B.“稻花香里说丰年”的不是人,而是一片蛙声。这首词既写了景,也写了人,用侧面烘托、动静相映的手法,给人以美的享受。C.上阕中的惊鹊、鸣蝉、蛙声以动写静,突出了月夜乡村的温馨。D.整首词采用白描手法描写词人的所闻所感,表达了作者热爱农村生活的情感。11. 阅读综合训练。候鸟之歌北岛我们是一群候鸟,飞进了冬天的牢笼;在绿色的拂晓,去天涯远征。让脱落的羽毛,落在姑娘们的头顶;让结实的翅膀,托着那太阳上升。我们放牧着乌云,抖动的鬓毛穿过彩虹;我们放牧着风,飞行的口袋装满歌声。是我们的叫喊,冰山吓得老泪纵横;是我们的嘲笑,玫瑰羞得满面绯红。北方呵,故乡,请收下我们的梦:从每条冰缝长

11、出大树,结满欢乐的铃铛和钟1读了诗,我知道诗中的“我们”是_,“我们的故乡”在_,“我们的梦”是:_2“放牧”的本义是把牲畜放到草地等处吃食和活动。诗歌第小节提到了“放牧着乌云”“放牧着风”,这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表现了候鸟的_的精神。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对候鸟的_之情。3关于本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群候鸟对冰山叫喊,嘲笑玫瑰,太狂妄B.“在绿色的拂晓”说明候鸟们在黎明启程C.作者对候鸟的精神是持肯定态度的D.“铃铛”和“钟”这两个事物表达的意义是欢乐的4如果为这首诗选择一幅插图,你会选择哪一幅?请说明理由。A. B. C._12. 课外阅读。忆江南(其二)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

12、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忆江南(其三),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1忆江南(其二)描写的是季的美景,可以从词句“_,_。”中看出。忆江南(其三)写出了苏州之美,可以从词句“_,_”中看出。2这两首词虽然内容不同,但都表达了作者_的思想感情。13. 阅读理解。乡村四月宋翁 卷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注:子规:鸟名,杜鹃鸟。才了:刚刚结束。1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首句写动景,有绿原有白川,一“绿”一“白”,色彩明丽。(_)(2)第二句写静景,如烟似雾的蒙蒙细雨中,不时有几声杜鹃鸟的叫声传来。

13、(_)(3)第三句中“闲人少”体现了农历四月人们的繁忙。(_)(4)末句的“才”“又”两字展现了忙的气氛、忙的节奏。(_)2读了后两句诗,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景象?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中表达的意思与之相似的是哪两句?_14. 快乐阅读。菊花_似陶家,_日渐斜。_偏爱菊,_更无花。1把诗句补充完整。2“似陶家”中的“陶家”指的是_。3诗中具体描写诗人喜爱菊花的原因的两句是:_。4“更无花”中的“更”是_的意思。5诗的前两句是_(写景抒情),后两句是_(写景抒情)。整首诗通过对_的歌咏,表达了诗人_的思想感情。15. 对比阅读完成练习。白桦叶赛宁在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桦,仿佛涂上银霜,披了一身雪

14、花。毛茸茸的枝头,雪绣的花边潇洒,串串花穗齐绽,洁白的流苏如画。在朦胧的寂静中玉立着这棵白桦,在灿灿的金晖里闪着晶亮的雪花。白桦四周徜徉着姍姗来迟的朝霞,它向白雪皑皑的树技又抹一层银色的光华。青松陈毅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1白桦中加点的“玉立”一词写出了白桦_的特点,看到这个词我会想到一个成语_。青松中的青松也有类似的特点,我是从“_”一句中看出来的。2白桦中的白桦(_),是(_)的象征,从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_)。青松中的青松(_),是(_)的象征,从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_)。A高洁挺拔富有色彩美B在积雪的重压之下不折不弯C坚强意志D高尚品格E诗人不畏艰难雄气勃发的精神F诗人对家乡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3仿照画横线的诗句,写一写你在生活中经常见到的植物。在_,有_,仿佛_,_。4松、竹、梅合称为“岁寒三友”,松傲雪而立,竹经冬不衰,梅迎霜绽放,它们自古以来就是文人歌咏的对象。你还积累了哪些与这几种植物有关的诗歌?请选择一首写下来。_8 /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