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四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试卷.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317089 上传时间:2021-07-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版四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语文版四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语文版四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语文版四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试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版四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版四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试卷.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语文版四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试卷班级:_ 姓名:_1. 阅读与理解。我爱这土地艾青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1(提取信息)诗的第1小节描述了鸟儿歌唱的四个对象:_、_、_、_。2(理解诗句)这首诗写于1938年,读一读下面的背景资料,回答问题。1938年10月,武汉失守,日本侵略者的铁蹄猖狂地践踏着中国大地。作者和当时文艺界许多人士一同撤出武汉,汇集于桂林。作者满怀着对祖国的挚爱

2、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这首诗。(1)“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指的是(_)。a被日本侵略者践踏的中国大地 b在暴风雨摧残下的武汉(2)“无比温柔的黎明”指的是(_)。a树林里的早晨 b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必定会迎来胜利的曙光3(标点运用)第1小节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 )。A.表示解释说明B.表示意思的转折C.表示声音的延长4(体会情感)朗读这首诗时应用怎样的感情基调?( )A.热烈、激动B.悲凉、沉重5(写法探究)诗歌的第2小节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试着运用这样的修辞手法仿写一句话_2. 课外阅读。过故人庄唐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

3、还来就菊花。(注释) 过:拜访。故人庄:老朋友的田庄。合:环绕。轩:窗户。场圃:场,打谷场、稻场;圃,菜园。把酒:端着酒具,指饮酒。话桑麻:闲谈农事。还:返,来。1根据注释,我知道这首诗和本课三首古诗词的相同点是()。A.都是描写田园的B.都是描写会友的C.都是描写童趣的D.都是描写送别的2诗句“_,_”描写的是山村风光,这两句诗是按照_的顺序描述的。3对“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理解错误的是()A.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共饮美酒,闲谈农务”。B.诗人不喜欢乡村生活。C.这两句诗将室内外景象联系起来,描写出了山村生活的情趣。D.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环境的喜爱之情。4判

4、断,对的打“”,错的打“”。(1)这是一首田园诗,描写了农家恬静闲适的生活,也写出了老朋友之间的情谊。(_)(2)诗句中的“斜”字表现了绿树环抱相拥的情态,突出了村边绿树的繁茂。(_)(3)诗的最后两句流露出了诗人对这个村庄和故人的依恋之情。(_)3. 古诗赏析。四时田园杂兴(其一)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1诗中写了哪些人物?他们分别在干什么?_2诗歌一、二两句写了什么内容?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_4. 课内阅读。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1诗人分别从_、_、_、_、_、_这几个角度仔细地观察和欣赏庐

5、山。2诗人“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原因是“_”,由此我们可以想到一句俗语:_。3这首诗中蕴含的道理是()A.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B.看事情不能只看表面现象,应该深入地了解。C.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5. 古诗阅读。四时田园杂兴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1用“”将前两句中描写的景物圈出来。它们的特点分别是_、_、_、_。这两句诗写出了_季南方农村景物有花有果、有色有形的特点。2诗人范成大被誉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之一,其诗歌特点是( )A.热情豪放B.清新自然C.伤感细腻D.雄浑壮阔3田园诗派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个流派

6、,它以田园景色和田园生活为题材。我知道的田园诗派代表诗人有_、_。6. 课外类文阅读。望岳唐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注释)岱宗:这里指泰山。钟:聚集。阴阳:这里指山北山南。决眦:形容极目远视的样子。1全诗紧扣“望”字来写,“望”的角度是()A.由近望到远望。B.由远望到近望。C.由俯视到仰视。2哪句诗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请你用“_”画出来。3最能体现诗人希望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_,_”,其中蕴含着_的人生哲理。4描写名山大川的诗句有很多,请你写出两句来。_7. 课文精彩回放。繁星(七一)这些事

7、是永不漫灭的回忆: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1“是永不漫灭的回忆”一句中,“永不漫灭”是什么意思?如何理解“回忆”?_2“这些事”具体指哪些事?为什么“这些事”会成为“永不漫灭的回忆”?_3“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唤起了你怎样的感受?_4诗歌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8. 读读诗句,理解词语和句子。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1解释下列词语篱落:_蛱蝶:_惟有:_2说说读了这两句诗,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画面?_9. 阅读材料,完成练习。奇怪的事我奇怪得不得了,从乌云里落下的雨,怎么会闪着银光呢?我奇怪得不得了,吃的是绿色的桑叶,怎么会长成白色的蚕宝宝?我奇怪得不得

8、了,谁都没碰过的葫芦花,怎么会自己“啪”地就开了花?我奇怪得不得了,为什么问谁谁都笑着说,“那是当然的啦。”1在诗歌中,“我”觉得奇怪的是乌云落下的雨闪着银光、吃绿色桑叶的蚕宝宝(_)、(_),还有(_)。读了以后,一个(_)的儿童形象跃然纸上。10.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后面小题。夜书所见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注释)梧:梧桐树。 挑:捉。促织: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叫蛐蛐儿。 篱落:篱笆。1这首诗中触动诗人情感的景物有_。2第一二句“梧叶萧萧”“寒风阵阵”使诗人不由地产生了怎样的感情?_3诗作第三句中的“挑”字很传神,试作简要分析。_4第三四两

9、句诗人是通过描摹挑灯捉促织的场景,让人产生怎样的丰富联想?_11. 按照求填空。独坐敬亭山众鸟_,_独去闲。_,_一敬亭山。1把诗句补充完整。2后两句诗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敬亭山的_。3解释后两句诗的意思。_12.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四时田园杂兴范成大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过墙来。1给下列字注音。_膏频饷畦笋鞭2诗中描写的景物有_、_、_和_等。3本诗描写的是_季的景色,它和本课所学的四时田园杂兴两首诗都表现了_。4试着用自己的话写出本诗的意思。_13.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1

10、本诗的作者是_。2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和:_镜未磨:_3古诗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_。4后两句的意思是:_14. 阅读课外诗歌,完成练习。妈妈的爱有一个很热很热的夜晚, 有一个很凉很凉的雨天我从梦中醒来, 妈妈到学校来接我,妈妈正给我扇着扇子, 一把伞遮在我的头顶,汗水却湿透了她的衣裳。 雨水却打在妈妈的身上啊!妈妈的爱是清凉的风。 啊!妈妈的爱是遮雨的伞。有一回我病了, 有一天,我打破了暖瓶,妈妈抱着我去医院, 又对妈妈说了谎,摸着我很烫很烫的额头, 妈妈的批评叫我脸红,妈妈着急地哭了。 我不敢抬头望她的眼睛。啊!妈妈的爱是滴落的泪。 啊!妈妈的爱是责备的目光。1在这

11、首诗歌中,作者把母爱比作_、_、_和_。2全诗四个小节描绘了四幅真挚的母爱图,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给这四幅母爱图拟一个小标题。_3母爱是伟大的,你能模仿诗中的第1小节,用自己的话描绘一幅母爱图吗?_15.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夜叶赛宁河水悄悄流入梦乡,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夜莺的歌声沉寂了,长脚秧鸡不再欢嚷。夜来临,四下一片静,只听得溪水轻轻地歌唱。明月撇下它的光辉,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大河银星万点,小溪银波微漾。浸水的原野上的青草,也闪着银色光芒。夜来临,四下一片寂静,大自然沉浸在梦乡。明月撇下它的光辉,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1你认为这首诗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境?_2说一说,诗中哪些诗句表现了夜的“静”?_3这首诗主要运用拟人化手法,请你谈谈这种写法的好处。_7 /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