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海霞心理活动课(2).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318305 上传时间:2021-07-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姜海霞心理活动课(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姜海霞心理活动课(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姜海霞心理活动课(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姜海霞心理活动课(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姜海霞心理活动课(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姜海霞心理活动课(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姜海霞心理活动课(2).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 盲人”旅行设计理念: 愉快、广泛和深刻的心理交往有助于个性发展与健康。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如果一个人长期缺乏与别人的积极交往,缺乏稳定而良好的人际关系,这个人往往就有明显的性格缺陷。如果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沟通是第一步。沟通除了需要真诚、尊重、宽容等品质外,还要讲究沟通技巧。这些技巧仅仅用语言是很难让人记住的,而游戏就能弥补这个不足,所以我设计了这个角色体验游戏,让学生感受信任与被信任、爱与被爱的幸福与快乐。活动目的:通过“盲人”与“拐杖”的角色体验,让学生理解自助与他助同等重要。让学生感受到帮助与被帮助的快乐与幸福。活动材料:背景音乐、眼罩、各种盲道设计活动适用领域:理解自助与他助

2、同等重要;人际交往与沟通的技巧;感受帮助与被帮助的快乐与幸福。活动时间:40分钟适用年级: 小学 活动步骤:1、 活动区激趣:孩子们又到了春暖花开的季节,我们最想的是什么?(春游)那今天我们一起来个特殊的旅行好不好?(板书:“盲人”旅行 出示课题)看着这个题目你有什么想法吗?(预设:盲人怎么旅行呢?他们旅行会不会很不方便?)好的那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体验一回吧,相信体验之后你就会找到答案了。我们的盲人之旅现在开始。热身导入:1、每人闭上眼睛,往前走一段距离,让学生说一说感受。(预设:学生会说很好玩呀、这有什么困难、挺害怕的等等)(设计意图:初步体验盲人的感受,以及在生活中的不便。)2、请那些说“

3、很好玩、没什么困难呀”的学生戴上眼罩扮演盲人,让他们独自一人穿越障碍旅程(跨越“小溪”、走过“独木桥”、钻过“山洞”)。这回再让他们说说感受。(板书:无助 恐惧 )(设计意图:加大难度让那些没有体验到盲人不便的学生再次体验,从而让他们体会到盲人的无助、艰辛、甚至恐惧,内心特别希望得到帮助与支持。) 过渡:刚才他们亲身体会到了盲人的不便与无助甚至是恐惧,看来让他们独自完成这次旅行是不成的。那谁能给出个主意,让这次旅行变得顺利而又愉快。(板书:帮助)(预设:可以找人帮助扶他过去、可以找个拐棍)那我们给帮助的人起个名字叫“拐杖”。下面我们就来体验一下有了“拐杖”以后“盲人”的旅行。活动体验: 1、所

4、有学生中一半的学生扮演“盲人”、另一半学生扮演“拐杖”,由扮演“拐杖”的帮助“盲人”完成有障碍的旅行。(说游戏规则) 规则要求:旅行中“拐杖”只能用手拉着“盲人”不可以碰他其他部位,但是可以有语言交流,例如往前走,把腿高抬等等。(配置适当的背景音乐)(教师及时评价)2、角色交换,我们的旅行加大了一些难度,这可需要你们用心去帮助,用心去体会。规则:“拐杖”只能用语言帮助“盲人”可以偶尔用手帮助,但不可以总是用手帮助。(设计意图:此时“拐杖”的出现,是“盲人”最期待的。但想做好拐杖也不是简单的事,因为许多“拐杖”凭着自己的感觉就以为能顺利通过呢于是带着一份自信与勇气,领着“盲人”快速前进。无法体会

5、“盲人”的犹豫不前,来自于心存戒备和不十分信任。再次交换角色的体验让孩子们体会到自助与他助的重要性。)2、 明理区过渡:我想刚才的旅行一定给你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此时的你也一定有很多话想说。你可以说说当“盲人”时的感受,也可以说说当“拐杖”的感受。1、学生们交流:在不同的情况下,扮演不同角色的感受。(板书: 安全 幸福 快乐 同时擦除无助和恐惧)2、把自己最想对“拐杖”说的话,写在卡片上。(学生找到自己的帮扶伙伴说出自己的心里话)找几个学生读一读,并把卡片贴在黑板上(心形图案里)(设计意图:通过角色互换的体验,反思自己在帮助他人与信任他人中的不足。以及对帮助自己的人表示感谢。)老师总结: 这节课

6、我们通过“盲人”旅行这个游戏我发现,你们已经感受到信任与被信任、爱与被爱给你们带来的幸福与快乐。老师此时最想送给大家一首歌幸福拍手歌(学生可以随音乐互动)在歌声中结束。板书设计: “盲人”旅行 无助 安全 帮助 快乐 恐惧 幸福活动反思:通过学生在这个活动中的种种表现,可以看出孩子们懂得了沟通的重要性以及信任与被信任的快乐。听着孩子们耐心负责的话语,看着孩子们专注帮助伙伴通过“障碍”时,我的心里高兴无比,因为孩子们此时懂得了帮助别人得到别人的信任是快乐是幸福的事。这就达到了本节课的活动目的。参与者的体验: 刚开始设计这个活动课时,我总怕孩子们只会把它当作一节游戏课来上,而达不到活动真正的目的。可是事实证明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当我看着孩子们那认真的样子、那开心的样子时我仿佛也融入了其中,陪着他们紧张陪着他们高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