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让孩子健康成长.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319666 上传时间:2021-07-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立德树人让孩子健康成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立德树人让孩子健康成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立德树人让孩子健康成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立德树人让孩子健康成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立德树人让孩子健康成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立德树人让孩子健康成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立德树人让孩子健康成长.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立德树人 让孩子健康成长 四(7)班家长会发言稿各位家长,大家上午好!非常感谢你们能抽出宝贵的时间来参加这次家长会。对你们的到来我们表示热烈的欢迎。今天,我们聚在一起,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下面我将从以下三点与大家交流一下,不妥之处,敬请指正。一、四年级学生在小学阶段的重要性有一本书四年级决定孩子的一生提出了一个甚为重要的概念,指出了四年级的重要性。四年级孩子正处在向青少年期过渡的儿童期的后期阶段,大脑发育正好处在内部结构和功能迅速发展和完善的关键期,孩子的学习能力和情感能力快速发展,是培养学习能力和情感能力的重要时期;四年级还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改变不良习惯的关键时机,在

2、四年级以后,除非进行特殊的训练,孩子的学习习惯将很难改变。四年级孩子的意志发展开始从他律向自律过渡,开始具有自觉克服困难的意志,是培养孩子学习恒心的关键时期。随着孩子交往范围的扩展,四年级孩子开始对很多事情形成一些自己的想法,但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还极其有限,社会交往经验缺乏,经常会遇到很多自己难以明白的问题,开始产生很多不安和忧虑。如果经过正确的引导,孩子可以安然度过这个不安的时期,从此踏上成功的人生之路。 四年级是小学低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期,孩子开始从被动的学习主体向主动学习主体转变,学校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发生的一些明显变化、孩子自身心理和能力的发展都会表现为比较明显的学习分化现象,有些孩子甚

3、至开始出现学习偏科的端倪。因此,要想把孩子培养成人、成才,家长必须与我们学校密切联系,培养好孩子是我们共同的责任,需要我们付出智慧和汗水。二、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做什么 “家长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任老师,一个好家长胜过一百个好老师”。孩子一出生,父母就承担着抚养和教育的责任。在当今的形式下,我们家庭应该做什么?(一)教孩子学会做人。1、尊敬父母,尊重长辈。要想孩子尊重父母、长辈,首先我们要尊重父母、尊重长辈,做孩子的表率。(简要讲说背篓的故事)2、尊重他人。对人有礼貌,与别人交往相处要和谐,这是做人的基础。要求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3、要有爱心。教育孩子当别人有困难时要帮助别人,对动植物都要有爱心。

4、这些对孩子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是有益的。4、学会做文明礼仪的表率(日常行为习惯),不随地丢杂物、不随地吐痰,不玩危险游戏,不追逐打闹、不闯红灯,不攀爬楼梯、树、杆窗台,校内外不围观陌生人,不观看大家斗殴,做公交车要排队,不拥挤,遇到需要帮助的人,主动让座,按时上学、放学,不提前到校,途中不游玩。(广岛亚运会故事,早晨八点进场,晚上十一点多结束,所有人员吃喝都在场馆内,离开时场馆内一张纸屑都没有,如同打扫过一样。而我们北京每年国庆升旗仪式后,总是清扫出几车垃圾)。5、诚实守信。某同学和妈妈一起买东西,由于人多东西买完后没有付钱,后来妈妈表扬孩子聪明,孩子由于贪图小便宜,最后养成小偷小摸的坏习惯。平时

5、要求孩子说实话,做实事。6、不能娇惯孩子,接受一些挫折。简单讲述马加爵的故事。马加爵从小学习成绩很好,又是家中长子,所以家长和老师对他都很溺爱,心理承受能力脆弱,遇到挫折承受不了,最后酿成惨案(名校大学生,杀害同寝室室友)。7、要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精神。现在很多孩子,他们的生活被家长们照顾得无微不至,思想上不能承受任何压力,更别谈吃苦受累了。一离开家长就不知所以,无所适从。现在,有的家长已意识到培养孩子吃苦耐劳和战胜挫折的重要性,有意送孩子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让他们尝试独自面对困难和挫折,尝试离开父母的感受,有意去锻炼他们,这是非常可取的。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不能设想都是一帆风顺。就是有真

6、才实学,如果不肯吃苦耐劳,也难保良好的竞技状态,不仅适应不了激烈的市场竞争,还容易被困难吓倒,被挫折击垮。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就很难能适应社会的需要,社会当然也不会需要你,你就会被社会淘汰。家长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精神是很重要而必须去做的事情。(二)教孩子学会生活1、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孩子终身受益。早睡早起(作息时间表)、讲究个人卫生、养成早晚刷牙、饭前便后要洗手、勤剪指甲、勤洗澡等好习惯,不偏食、不挑食、定时定量,家长要担任监督的角色,时刻提醒孩子严格要求自己。2、培养孩子基本的生活技能。要求孩子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不要把孩子的事情都包揽了,认为孩子就是学习。要求孩子学

7、会整理自己的衣物和书包,包括看电视时间不易长,预防近视眼。3、培养孩子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实践告诉我们,体育锻炼有利于孩子的生长和发育,锻炼可使人体各种器官的功能得到增强;身体强,学习也有能量基础,效率也高;体育锻炼还可以帮助我们形成某些良好的道德和意志品质。坚持每天锻炼身体,不仅是在培养孩子一个良好的习惯,也是在形成一种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三)教孩子学会学习1、想方设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学习是枯燥,我们要多鼓励,要培养孩子善于动脑筋,引导和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使孩子将苦学变成乐学,玩中学,学中玩。2、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主要是良好的读书习惯、阅读习惯、思考习惯以及认真书写的习惯。多读

8、课外书籍,家长要持之以恒坚持监督。3、培养孩子回家立刻做作业习惯。孩子作业完成后,作为家长一定要看一看写得怎么样,要既有速度又有质量,如果很好一定要给予表扬奖励,并且陪孩子玩一玩,让孩子体会尽快完成作业的益处。三、作为家长,我们应该怎么做(一)生活上多关心孩子(1)给子女多一点引导。四年级的孩子,真是似懂非懂的阶段,他们还分不清是非。家长就要学会引导,学会沟通,学会解释,不能用简单粗暴的方法一棍子打死。特别是比较内向的孩子,你心急,一定要让他做到什么什么,那他的心理就会产生逆反,结果反而会把事情搞僵。现在的孩子生活一帆风顺,一有挫折,一有压力就承受不了。学生在学校的压力就很大了,回到家里家长再

9、乱说一通,甚至打骂,有些心理承受能力低下的孩子就会产生厌学的情绪,甚至出现逃学的现象。(2)重视子女的早餐。据了解,目前由于家长工作繁忙,不少家长都选择让孩子在上学路上自己买早餐吃。但是个别孩子在没有家长的监督下,早餐往往很挑食,遇到喜欢吃的早餐就多吃点,不喜欢的就吃得很少。(插入食品安全问题)有确切的证据表明,吃早餐的儿童短期记忆能力、数字测试成绩更好。早餐丰盛、能量和营养素摄入充足的学生身体更健壮,精力更充沛,思维更敏捷。他们无论是在身体耐力上,还是在创造力、逻辑判断能力上都好于那些不吃早餐或早餐质量不好的学生。【案例】强强的退步 “一日之计在早餐”,希望在座的各位家长一定要重视孩子的早餐

10、,要吃有营养的早餐。(二)学习上要多帮助孩子(1)避免“过度”教育所谓过度教育就是指父母不顾孩子的实际情况,对子女管教过多,尤其是在子女教育上要求过多。一心望其成“龙”成“凤”。在孩子的学习上高标准、严要求。长辈们的这种心态写满脸上,时时明白地表露在语言和行动上,很容易使孩子觉得是在为父母而学,不是为自己学,因而渐渐失去学习的原动力。(2)不要放任孩子有些家长总以自己忙找借口,对于孩子的学习很少过问。其实现代社会人人过着节奏紧张的生活。同样作为家长,我们身有体会。但是孩子的成长是我们的希望,我想大家每天抽出10-20分钟,还是可以的。如在饭后或者在餐桌上和孩子聊一聊学校的情况,问一问最近的学习

11、的内容,可以引导孩子尽量地多背记一些词汇和课文,多看课外书,甚至和他们一起读读书。这样既可以增进与孩子的亲密关系;还可以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好处是多方面的。(3)让孩子快乐学习提高孩子学习动力的方法,就是让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快乐。做自己快乐的事,做自己喜欢的事,是坚持到底的不竭动力。家长和老师一定要在追求快乐学习上多动脑筋、想办法,解决了这一问题,厌学问题就会得到解决。(4)给子女多一点安宁我们认为,大多数孩子学习是认真的。他们回家后,首先就想到的是赶紧把作业做好。但是,有的家庭往往没有安静的学习环境。子女在做作业,家长在旁边大声说话,或者看电视,这样会严重影响学生的注意力。有的学生一边听

12、电视,一边在做作业。这样作业质量下降,不利于提高学生的成绩。三心二意做作业,效果肯定不好。因此,在做作业的时候,要尽量让孩子有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家长在旁边,就不要多说话,更不能在孩子做作业时乱批评,乱吆喝。还是让孩子静心地做作业,细心地检查作业,严把家庭作业书写关,保质保量完成每天的作业。(5)正确看待分数由于孩子的个体差异,免不了成绩有好有坏,孩子由于不肯学习,导致成绩差,我们就应该适当的批评,并督促其及时完成当天老师布置的作业,同时做好功课的复习巩固工作。如果孩子很尽力了,成绩却不怎么理想,我们更应该给他信心,而不是一味的给他泼冷水,这样反而会使他对学习产生反感的情绪。我们要正确看待孩子

13、的分数。我们应该知道分数并不能代表一切,高分未必高能,只有素质综合、全面发展,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学生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竞争和挑战。所以我认为培养孩子积极向上是非常重要的。总之,教育子女是一项浩大的工程,更是一项艰巨的工程,需要爱心,需要细心,更需要耐心甚至是智慧。家长朋友,孩子在我们学校只是几千分之一,在我们班级是七十分之一,而在你们家庭甚至是100%。培养好孩子要一个科学的方法,希望家长多学习育人方法。做父母也需要 “资格证” ,不懂得孩子 ,就培养不好孩子!爱孩子是一种本能,但是如何去爱,却是一门伟大的学问!我希望在座的每一位家长都能成为优秀的家长,也希望你们的孩子都能成人、成才。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