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媒病毒与出血热病毒课件.ppt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330009 上传时间:2021-07-26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6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虫媒病毒与出血热病毒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虫媒病毒与出血热病毒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虫媒病毒与出血热病毒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虫媒病毒与出血热病毒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虫媒病毒与出血热病毒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虫媒病毒与出血热病毒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虫媒病毒与出血热病毒课件.ppt(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虫媒病毒与出血热病毒,1,虫媒病毒和出血热病毒,虫媒病毒 以吸血节肢动物叮咬作为传播媒介,虫媒病毒与出血热病毒,2,共同特点:,节肢动物既是传播媒介又是储存宿主。 宿主范围较广,多为自然疫源性疾病。 致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方性 主要引起发热、脑炎、出血热等。,虫媒病毒与出血热病毒,3,我国主要有: 1.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蚊) 2.登革病毒(蚊) 3.森林脑炎病毒(蜱) 4.新疆出血热病毒(蜱),虫媒病毒与出血热病毒,4,一、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epidemic type B encephalitis virus),简称乙脑病毒,又称日本脑炎病毒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原体(乙脑 ) 死亡率高,

2、幸存者常留有后遗症。,虫媒病毒与出血热病毒,5,生物学性状,球形,35-50nm,+ssRNA,20面体立体对称,有包膜 刺突E蛋白 血凝素活性 与受体结合 易感动物为乳鼠 细胞培养:明显CPE 只有1个血清型,抗原性稳定,虫媒病毒与出血热病毒,6,epidemic type B encephalitis virus,虫媒病毒与出血热病毒,7,虫媒病毒与出血热病毒,8,致病性与免疫性,传染源:带毒家畜和鸟类(幼猪) 传播媒介:三节吻库蚊(传播、储存) 流行环节: 动物 蚊 人,虫媒病毒与出血热病毒,9,虫媒病毒与出血热病毒,10,致病机制:,经叮咬病毒侵入,皮下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及局部淋巴结内增

3、殖,入血,第一次病毒血症,肝、脾、淋巴组织增殖,入血,第二次病毒血症,0.1%,突破血脑屏障,脑实质、脑膜炎症,绝大部分,隐性感染,乙型脑炎:高热、剧烈头痛、呕吐、惊厥、痉挛,死亡率高(10%), 有后遗症(10-15%),免疫力:牢固持久(包括隐性感染),虫媒病毒与出血热病毒,11,虫媒病毒与出血热病毒,12,神经组织中的乙脑病毒,虫媒病毒与出血热病毒,13,虫媒病毒与出血热病毒,14,防治原则,非特异性预防:防蚊灭蚊 特异性预防: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 儿童 幼猪,虫媒病毒与出血热病毒,15,二、登革病毒(dengue virus),形态结构与乙脑病毒相似,17-25nm,有4个血清型,型间有

4、交叉抗原。,虫媒病毒与出血热病毒,16,传染媒介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虫媒病毒与出血热病毒,17,人和灵长类动物为登革病毒的自然储存宿主 灵长动物 蚊 人 所致疾病 1.登革热(断骨热):发热、肌肉痛、骨关节痛。 2.登革出血热/登革休克综合征:皮肤粘膜大片 出血、休克,死亡率5-10%,见于再次感染,以免疫病理损伤为主。,虫媒病毒与出血热病毒,18,虫媒病毒与出血热病毒,19,虫媒病毒与出血热病毒,20,三、森林脑炎病毒(forest encephalitis virus),为森林脑炎的病原体,又名俄罗斯春夏脑炎病毒(我国东北、西北林区亦有)。 形态结构与乙脑病毒相似 传播途径蜱(也为储存宿主

5、),野生动物 蜱 人 所致疾病森林脑炎 多为隐性感染 轻型:发热、头痛、不适等 重型:脑炎、脑膜炎症状,死亡率20-30% ,后遗症30-60% 免疫力牢固,虫媒病毒与出血热病毒,21,出血热病毒,由节肢动物或啮齿类动物传播的有出血和发热等症状的病毒。 多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方性。 我国主要有: 汉坦病毒肾综合征出血热(鼠) 新疆出血热病毒新疆出血热(蜱) 登革病毒登革出血热(蚊),虫媒病毒与出血热病毒,22,汉滩病毒 多布拉伐-贝尔格莱德病毒 HFRS 汉城病毒 普马拉病毒 辛诺柏病毒 HPS 希望山病毒 不详,一、汉坦病毒(hantavirus),虫媒病毒与出血热病毒,23,HFRS:he

6、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 亦称流行性出血热 HPS:hantavirus pulmonary syndrome,虫媒病毒与出血热病毒,24,具多形性,多呈球形,-ssRNA(分3个节段),螺旋对称,有包膜及刺突(G1和G2),虫媒病毒与出血热病毒,25,虫媒病毒与出血热病毒,26,75-210nm,虫媒病毒与出血热病毒,27,易感动物:黑线姬鼠等,多无明显症状 细胞培养:生长缓慢,无CPE, 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细胞内抗原 传染源:带毒的鼠等啮齿动物(黑线姬鼠、褐家鼠) (唾液、尿、粪污染环境) 传播途径:呼吸道、消化道、直接接触、胎盘、 虫媒传播等

7、 人与人之间水平传播未见报道,虫媒病毒与出血热病毒,28,虫媒病毒与出血热病毒,29,所致疾病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 ) 也称流行性出血热 有明显的地区性和季节性(我国11-12月) 临床表现发热、出血、肾损伤 致病机制:病毒直接损伤作用及免疫病理损伤 (和型超敏反应),免疫力:牢固持久,虫媒病毒与出血热病毒,30,疾病特征,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 三红:面、颈、上胸潮红 ,酒醉容貌 五期:发热期、低血压期、少尿期、 多尿期、恢复期,虫媒病毒与出血热病毒,31,我国南方高发病区流传着这样几句话: 寒热脸红酒醉貌 头痛乏力象感冒 皮肤粘膜出血点 呕吐腹泻蛋白尿。,虫媒病毒与出血热病毒,32,

8、预防: 防鼠灭鼠 灭活疫苗(汉滩型、汉城型) 治疗: “三早一就”: 早发现、早休息、早治疗、就近治疗 “液体疗法”为主,虫媒病毒与出血热病毒,33,二、新疆出血热病毒,形态结构与汉坦病毒相似 传播媒介为蜱,储存宿主为野生动物及家畜 4-5月为流行高峰 引起新疆出血热,临床表现以发热、出血为主,一般无明显肾脏损害,病后获牢固免疫力,虫媒病毒与出血热病毒,34,三、埃波拉病毒,丝状,长300-1400nm,-ssRNA,螺旋对称,有包膜 引起埃波拉出血热(1976年,1995年扎伊尔两次爆发) 猴人人(接触传播) 高热、大出血(多部位)、肌痛、剧烈腹泻、呕吐、多因休克、迅速多器官衰竭死亡(50-90% ),虫媒病毒与出血热病毒,3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