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学情分析优化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334558 上传时间:2021-07-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做好学情分析优化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做好学情分析优化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做好学情分析优化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做好学情分析优化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做好学情分析优化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做好学情分析优化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做好学情分析优化教学设计.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做好学情分析,优化教学设计学情分析对于教学效果的重要性我们都很清楚。只有了解学情,才能有的放矢,避免低效甚至无效的劳动,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果;如果不重视学情分析,未能因情施教,其结果只能是自己讲的好象很热闹,实质很辛苦;而学生更是学得既乏味又疲劳。 以前我按照学校的要求对学情进行分析,可是分析完就完了,没有想过到底干嘛用,分析是分析,备课是备课。几年前北京市说课大赛我有幸去参加了一次旁听学习,在答辩环节专家对参赛老师说:“你的学情分析的非常细致,但是跟你的教学设计是分家的,学情分析是要影响你的教学设计的”当时,我一下子意识到我们做学情分析,目的是要依据它来制定教学目标,确定重难点,选择合

2、适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教学有的放矢。下面我通过几个案例来说说我对学情与教学设计关系的理解。一、 借助学情分析确定重难点1、 四年级名数改写调研目的:了解学生的知识起点,准确把握教学重点、难点,以便有针对性的制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环节调研对象:四年级部分学生(两组12人)调研方法:问卷法 访谈法前测题填空1.3平方米=( )平方分米 2.500厘米=( )米3.3元5角=( )元 4. 3分米=( )米5. 4吨50千克=( )千克 6. 4吨50千克=( )吨结果统计题号123456正确率100%91.7%100%91.7%75%8.3%错例500厘米=50米3分米=30米4吨50

3、千克=4500千克4吨50千克=4.50吨第三题和第六题是同一种类型的名数改写,让我感到奇怪的是,第三题的正确率是100%,而第六题却只有一个人做对了,带着这样的疑问也为了了解学生的想法,我对学生进行了访谈:第二题出错的1名学生,他是因为记错了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第三题正确率之所以这样高,是因为在学习小数的初步认识时,学生已经学习了以元做单位时,每一位所表示的实际意义;第六题有11个同学出错,并且错误的结果都很一致,他们认为这道题与第三道题一样,只要顺着一位一位写出来就可以了。第四题有1个同学出错,原因是没有看清楚前后的单位,把顺序弄错了。做对的11名学生能够借助分数进行从低级单位的单名数到高

4、级单位的单名数的改写,没有一个同学是利用310这样的方法来做的。第五题有3个同学出错,他们都是因为在算加法的时候口算出现错误。从前测和访谈中我了解到:1. 学生对于计量单位之间的进率掌握比较好。2. 学生对于以前学习的名数改写(整数)掌握较好,这也是本节课的教学的一个基础。3.学生能够能够借助分数进行从低级单位的单名数到高级单位的单名数的改写,却没有采用除以进率的方式来做,这受到对整数除法认识的影响。而这种名数改写的方法是学生经常要用到并且用的比较多的方法,因此,我打算把这一内容定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4.将复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单名数学生没有方法,并且还要用到单名数改写的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比较

5、难,因此我把这一单名数与复名数(小数)的改写定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2.圆的面积 从课前调研问卷中可以看出,50%学生已经知道了圆的面积计算公式,但是只有两个在外面学习过的学生了解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圆的面积公式的掌握及其运用对于学生来说不难。新课标特别强调:“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因此我将本节课的重点确定为“经历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感受数学思想方法”。3. 圆的周长从前测中看出,71.4%的学生已经知道了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并且能用公式计算圆的周长。通过访谈发现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对圆周率已经有所了解,但只是停留在表面上,当问到“你知道圆周率表示什么意思

6、吗?”学生怎样让学生验证并理解圆周率的意义,便是个难点。二、依据学情分析选择教学方法1. 圆的面积通过前测发现,虽然学生已经学习过运用转化思想探究新知,有些学生也想到用转化的方法探究圆的面积公式,但是将曲线图形转化成直线图形对于学生来说是难点,此处采取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合作的形式,通过小组间学生思维的碰撞开拓学生思维,借助课件演示帮助学生感悟极限思想,理解转化方法。2. 乘法分配律前测题如下:一、填空(32+25)4=4+4 (43+25)2=+ 36+67=(+)二、解决问题25元 15元买30套这样的衣服多少钱?(请用两种方法解决)前测总人数13人题号正确率错因分析一62.5%1、有个别孩子

7、不理解题意。不会做(交了白卷)2、只考虑结果相等,不考虑算式的意义与结构:36+67=10(5+1)确保和不变, 二100%针对第一题根据出现的问题选择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进行了访谈,想具体了解他们对乘法分配律意义的理解有多深。结合访谈发现:1、学生能写算式,但未能表述原因。2、只考虑结果相等,不理解意义。针对第二题在访谈中,我们发现学生更易于“从情境中”去解决问题。从本次的前测,我们不难看出:1、部分学生对乘法分配律已经有了初步的感知,部分学生对于乘法分配律算式的结构不清楚。2、学生还没有正直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3、相比于非情境化,学生更易于从情境中去解释算式的意义。依据这一分析,在设计教学

8、时,采用了学生非常熟悉的购物的情境帮助学生理解算式的意义,为了便于学生在理解意义的同时掌握结构,教学中安排了读一读、写一写、观察等环节。通过不同的感悟方式学生很好的掌握了乘法分配律。3.图形的拼组(四年级)调研目的:了解学生的知识起点,准确把握教学重点、难点,以便有针对性的制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环节调研对象:四年级部分学生(两组12人)调研方法:问卷法调研题目:1.用一条线段把 分成两个三角形。2.用 这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什么图形?请你试着画下来吗?3.你认为什么样的两个三角形可以拼成四边形?结果统计第一题 参与前测的12名学生都能够正确的完成,正确率100%。第二题 有10个同学的

9、作品中出现了不规则图形,没有将两个三角形相等的边重合;有8个同学拼出了三角形,12名学生都画出了长方形;拼出平行四边形的同学只3名,占前测人数的25%,没有拼成的同学。第三题 12名学生中有5名学生回答:“这两个三角形有相等的边可以拼成四边形。”占前测人数的41.7%;有5名学生回答:“任意的两个三角形都可以拼成四边形”,占前测人数的41.7%;有2名学生回答:“两个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四边形”,占前测人数的16.6%。通过对学生的前测我发现:1. 学生已经初步感知到了三角形与四边形的关系,尤其是三角形与长方形的关系。2. 学生在画出用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成的图形时,只是进行简单的拼组,没有

10、拼摆的方法,而学生又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我将掌握用三角形拼摆四边形的方法定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3与学生思维特点相一致,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相对较差,因此不能够通过想象将图形进行旋转、翻转、拼摆,而需要借助实际学具的操作来帮助学生感悟知识。学情分析的前测中发现学生能够把平行四边形分成两个三角形,也可以利用两个直角三角形拼成长方形,但仅仅依赖于以前的学习经验,还没有掌握没有拼摆的方法;另外,由于学生仍然以抽象思维为主,不能够通过想象将图形进行旋转、翻转、拼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准备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在这一过程中感悟拼摆的方法,在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归纳出方法,然后通过课件演示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方法

11、,从而突破难点。4.笔算除法(第一课时)前测题:1.竖式计算(1)1987 (2)8240 (3)170302.( )中最大能填几。30( )200 40( )27050( )280 60( )495前测结果分析:前测人数:6人题号1(1)1(2)1(3)2正确率100%50%33.3%83.3%结论学生对于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掌握较好,能够正确计算。对于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正确率较低,尤其是被除数是三位数的时候。第(2)(3)题有2个学生横式的结果写对了,但是竖式应该商在个位,却商在了十位,可见,学生对于准确确定商的位置存在一定的困难。第2题完成较好,说明学生已经具有了试商的知识基础。学生在商位置的确定上存在困难。因为四年级学生掌握的知识有限,思维特征又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为了使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确定商位置的方法,教学中我通过课件演示分小棒的过程,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商要写在个位上而不是十位上。 总之,我想说的就是学情分析一定是为教学做准备的,它要影响到我们的教学设计。 这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感悟,请各位领导老师批评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