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第三章平均指标与变异指标 及习题[课堂课资].ppt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336537 上传时间:2021-07-26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1.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计学第三章平均指标与变异指标 及习题[课堂课资].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统计学第三章平均指标与变异指标 及习题[课堂课资].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统计学第三章平均指标与变异指标 及习题[课堂课资].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统计学第三章平均指标与变异指标 及习题[课堂课资].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统计学第三章平均指标与变异指标 及习题[课堂课资].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统计学第三章平均指标与变异指标 及习题[课堂课资].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计学第三章平均指标与变异指标 及习题[课堂课资].ppt(5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平均指标与变异指标,第一节 平均指标 第二节 变异指标 第三节 标准差、偏度和峰度,1,章节内容,第一节 平均指标,2,章节内容,第一节 平均指标,一、平均指标的含义 也称平均数,它表明同类现象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所达到的一般水平,是总体内各单位参差不齐的标志值的代表值。 二、平均指标的作用 反映标志值的集中趋势。如农民家庭收入情况。 便于比较分析。如用劳动生产率等平均数对比不同企业的生产情况。 分析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 如商业企业规模的大小和商品流通费用率之间存在的依存关系。,3,章节内容,第一节 平均指标,三、平均指标的分类 在社会经济统计中,常用的平均指标有算术平均数、调和平

2、均数、几何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等。 (一)算术平均数(mean) 简单算术平均数 根据未分组的原始统计资料,将总体各单位的标志值简单加总形成总体标志总量,而后除以总体单位总数,这种方法为简单算术平均法。,4,章节内容,第一节 平均指标,计算公式为: 2. 加权算术平均数 根据分组整理而形成的变量数列计算算术平均数的方法,称为加权算术平均法。,5,章节内容,第一节 平均指标,计算公式为: 3. 算术平均数的性质 (1)各个变量值与平均数离差之和为0;(2)各个变量值与平均数的离差平方和为最小值。,6,章节内容,例:某厂工人各级别工资额和相应工 人数资料如表: 试计算工人平均工资。,7,章节内容

3、,各组标志值 各组单位数 =各组标志总量,8,章节内容,9,章节内容,甲乙两企业生产同种产品,1月份各批产量和单位产品成本资料如下,求平均成本。,怎么做?,10,章节内容,11,章节内容,第一节 平均指标,(二)调和平均数(harmonic mean) 又称倒数平均数。 1. 简单调和平均数 2. 加权调和平均数,12,章节内容,第一节 平均指标,2. 加权调和平均数 m为权数。,13,章节内容,14,章节内容,即行使速度为77公里/小时,15,章节内容,例:求商品的平均价格,16,章节内容,第一节 平均指标,(三)几何平均数(geometric mean) 1. 简单几何平均数,17,章节内

4、容,例1:2001-2005年我国工业品的产量分别是上年的 107.6%、102.5%、100.6%、102.7%、102.2%,计 算这5年的平均发展速度。,18,章节内容,1.067,1.025, ,1.006, ,1.027, ,1.022,=,2ndF, 5,=,出现结果:1.0309 即103.1%,19,章节内容,例2:某企业生产某一产品,要经过铸造、金加工、电镀三道工序,各工序产品合格率分别为98%、85%、90%,求三道工序的平均合格率。 =90.8%,20,章节内容,第一节 平均指标,2. 加权几何平均数 几何平均数也可用对数的算术平均形式表示。因此,也称对数平均数。 可以证

5、明:,21,章节内容,例:某投资银行25年的年利率分别是:1年3%,4年5%,8年8%,10年10%,2年15%,求平均年利率。,22,章节内容,1.03,(,1.05,yx,4,),(,1.08,yx,8,), ,(,1.1,yx,10,),(,1.15,yx,2,), =,2ndF, 25,=,出现结果:1.086 即108.6% 平均年利率=108.6%-1=8.6%,23,章节内容,练习: 求这几年间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发展速度。,24,章节内容,第一节 平均指标,(四)中位数(median) 将总体各单位标志值按大小顺序排列,居于中点位置的那个标志值就是中位数。它是位置平均数,不受极端

6、值的影响。 1. 由未分组资料计算中位数 先按大小顺序排列,其次利用公式(N+1)/2确定中位数位次,最后确定中位数。,25,章节内容,第一节 平均指标,2. 由单项式分组资料计算中位数 经过分组的资料在确定中位数时,首先将变量数列 的频数或频率进行累加,然后用公式 来计算中 位数位次,确定中位数组,最后确定中位数。,26,章节内容,27,章节内容,3. 由组距式分组资料计算中位数 确定中位数位次的方法同上,然后按下限公式或上限公式计算中位数。,28,章节内容,第一节 平均指标,下限公式: 上限公式:,29,章节内容,第一节 平均指标,(五)众数(mode) 指总体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标志值,也是

7、一种位置平均数,不受极端值的影响。 由单项数列计算众数时,把次数最多的组定位众数组,该组的变量值即为众数。 由组距数列计算众数,也要确定众数组,然后利用上下限公式计算。,30,章节内容,第一节 平均指标,下限公式: 上限公式:,31,章节内容,第一节 平均指标,(六)位置平均数与算术平均数的关系 运用中位数、众数和算术平均数的数量关系判别总体分布特征:对称、左偏和右偏。 利用位置平均数与算术平均数的关系进行推算。 根据皮尔逊的经验,在分布偏斜度不大的情况下, 众数与中位数的距离约为中位数与算术平均数距离的 2倍。,32,章节内容,例:根据某城市住户家庭月工资的抽样调查资料计算得到众数为2300

8、元,中位数为2100元,问算术平均数为多少?其分布呈何种形态?,33,章节内容,第一节 平均指标,四、平均指标的应用 (一)社会现象的同质性是计算和应用平均指标的前提。如不能将小麦、棉花、茶叶等混合在一起计算平均单位产量。 (二)总平均数与组平均数要结合运用。,34,章节内容,35,章节内容,第一节 平均指标,(三)要用分配数列补充说明平均数。,36,章节内容,第二节 变异指标,37,章节内容,第二节 变异指标,一、变异指标的涵义 又称标志变动度或离散指标,它综合反映同质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差异程度,是社会经济统计中广泛应用的另一种综合指标。 二、标志变异指标的作用 (一)衡量平均数代表性的尺度

9、 (二)反映现象的均衡性和稳定性 在控制产品质量、进行投资分析和评价经济管理工作中有重要的意义。,38,章节内容,第二节 变异指标,三、变异指标的分类 变异指标主要有:全距、平均差、方差、标准差和离散系数等。 (一)全距(range) 又称极差,是同质总体各单位标志值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 (二)平均差与平均差系数,39,章节内容,第二节 变异指标,1. 平均差 它是总体中各单位标志值与算术平均数离差的绝对值的算术平均数,常用MD表示。 (1)简单平均法 (2)加权平均法,40,章节内容,第二节 变异指标,2. 平均差系数 例: 甲组:20 30 30 40 40 50 乙组:30 45 50

10、 53 57 65,41,章节内容,第二节 变异指标,四、标准差和标准差系数 (一)标准差 又称均方差。也是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对算术平均数的平均离差,在处理方法上比平均差更优越。因此,平均离差通常以标准差为标准。 1. 简单平均法 2. 加权平均法 3. 简捷法,42,章节内容,第二节 变异指标,3. 简捷法 资料未分组: 资料分组且为单项数列或异距数列时:,43,章节内容,第二节 变异指标,资料分组且为等距数列时:,44,章节内容,例: 班级同学成绩分布,45,章节内容,第二节 变异指标,(二)标准差系数,46,章节内容,例:有两组工人日产量 甲组:60、65、70、75、80 乙组:2、5、

11、7、9、12不能简单断言甲组离散程度大于乙组离散程度,47,章节内容,可以计算离散系数 本例中,即乙组的离散程度大于甲组。 由此可见,当我们比较两组数据的离散程度时,如两组 平均数相等,可以直接比较标准差;如两组平均数不等, 则需比较两组的离散系数。,48,章节内容,标准差与标准差系数的不同应用条件:,在比较两个不同数列(总体)标志变异程 度大小(或说明其平均数代表性大小) 时,当其平均水平相同时,可直接计算标 准差进行比较;当其平均水平不相同(或 其计量单位不同)时,需消除平均水平不 同或计量单位不同的影响,计算标准差系 数进行比较。,49,章节内容,第三节 偏度和峰度,50,章节内容,第三节 偏度和峰度,一、偏度(skewness) 偏度是对分布偏斜方向和程度的测度。,51,章节内容,第三节 偏度和峰度,二、峰度(kurtosis) 峰度是分布集中趋势高峰的形状。与正态分布相比,有尖顶峰和平顶峰。,52,章节内容,53,章节内容,54,章节内容,55,章节内容,56,章节内容,57,章节内容,58,章节内容,59,章节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