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农业农村局20xx年度农业农村工作情况汇报一、工作进展情况(一)稳定粮食生产和农副产品供应。完成粮食播种面积19万亩以上,其中夏粮播种面积0.33万亩,秋粮播种面积18.67万亩,小麦预计总产1190.24吨。建设高标准农田,任务2万亩,目前已完成总工程量的40%o新建和提升科技小院3家,引入院校师生29人,选派县农技人员54人,服务群众1000余人次。全县生猪存栏6.69万头,出栏7.62万头,能繁母猪存栏0.7万头;牛存栏0.25万头,出栏797头;羊存栏7.86万只,出栏5.81万只;禽类存栏416.92万只,出栏265.37万只。肉产量LIl万吨,禽蛋产量2.08万吨,水产品0.24万
2、吨。(二)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抓好防返贫监测帮扶,抓实帮扶产业提质增效和就业帮扶。截至6月底,全县累计识别监测对象共284户690人(脱贫不稳定户158户335人,边缘易致贫户90户250人,突发严重困难户36户105人),未发生一例返贫致贫现象。脱贫人口劳动力务工人数共5400人,完成市定任务130.28%o发放雨露计划补助资金62.7万元,共补助学生418人。脱贫人口小额信贷贷款新增20户,金额77.7万元。(三)大力推动乡村产业提档升级。坚持抓项目上资金,全县累计争取资金L17亿元(其中,国债资金4539万元,中央和省级财政转移支付资金4758万元,中央和省级财政衔接资金2427万元)
3、全县纳入省农业重点项目管理平台项目10个,完成投资10.72亿元;签约农业招商引资项目3个,签约引资额2.85亿元;积极培育龙头企业,新申报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峰辉农业有限公司、程氏特产有限公司),累计达到19家、省级龙头企业6家。持续加强品牌建设,全县国家级区域公共品牌1个(涉县核桃),省级区域公共品牌1个(涉县柴胡)。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化肥、农药利用率分别为42%42.3%,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95.06%,秸秆综合利用率为98%,农膜回收处置率为90.9%,均保持较高水平。全县绿色食品认证达到1个(蒲公英)、有机产品认证8个,已使用承诺达标合格证企业29家。推动金融支农力度,邀请
4、100余家农业企业进行银企对接,授信1.3537亿元。推进农文旅融合,打造大地景观,目前雏形初显,8月初进入最佳观赏期;围绕旱作石堰梯田系统,加大梯田农产品品质提升和品牌宣传,加快种子博物馆建设,深入挖掘梯田文化价值,依托梯田文化发展民宿、餐饮、研学等旅游业态;在“518国际博物馆日暨全国科技周”“科技小院挂牌”“美好乡村等你来”资源对接推广交流等活动中多次宣传推介“太行红河谷”区域品牌。推进中药材产地仓建设,项目已顺利通过主体结构验收,完成内外墙体抹灰及室内消防主管道安装。正有序推进门窗预制安装、外墙涂漆、区间给排水,消防管道安装等工序。止匕外,3#4#中药材常温库钢构防火涂料已进场作业,预
5、计9月份投入运营。(四)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扎实推进和美乡村示范村创建,整体工作进度达65%以上。稳步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专业户粪污处理设施配建完成532户(总任务620户),占比86%。散养户整治完成460户(总任务529户),占比87%。大力推进农村厕所改造,累计改造提升户厕7.72万座(完成市定2737座改厕任务)、建设提升公厕893座。组织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攻坚行动,我县在全省会议上获通报表扬,居全省第一,得到省政府主要领导高度肯定。7月4日,靳禄兵副市长带队,到我县开展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暨和美乡村建设现场观摩,对我县给予高度评价。同时,对农村党员干部婚丧喜庆事宜大操大办
6、问题和农村集体资金管理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整治,农村党员干部婚丧喜庆事宜大操大办问题方面:发现并推动解决职能部门问题10例;追责问责2人;查出腐败和作风问题数3例;批评教育和处理人数4人;发现并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67例;推动健全完善制度数1例;通报曝光2例;为群众办实事典型事例8例。农村集体资金管理不规范问题方面:发现并推动解决职能部门问题25例,追责问责25人;移送检察机关1例;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91例(立行立改48例,上报43例);推动健全完善制度数1例;为群众办实事典型事例11例。(五)不断深化农村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推进省级宅基地改革试点工作,打造井店镇、河南店镇、索堡镇3个重点
7、乡镇、33个试点村。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土地流转面积达到1097万亩,土地流转率达42.2%o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发展家庭农场12家,全县达到104家。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农村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以上村144个,占比46.7%(截至6月底)。二、下步重点工作(一)坚持不懈抓好粮食生产。抓好秋粮生产,加强水肥管理,加密旱涝灾害和病虫害监测防控,做好物资储备和技术准备,强化精准指导服务。实施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项目(4500亩)和中央财政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粮油单产提升)项目(258.6亩),积极开展秋冬种植工作,计划小麦种植面积3000亩以上,冬油菜种植面积1700亩以上,确保全年粮食播种面
8、积稳定在19万亩以上,总产达1.08亿斤以上。积极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年内完成新建提升2万亩。(二)着力提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坚持问题导向,对2021年以来国家和省级后评估反馈的10方面136个问题,各部门自查发现的33个问题,逐项明确整改措施、压实整改责任,确保8月15日前,所有问题清仓见底,消号清零。强化防贫监测帮扶,抓好“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排查、脱贫群众持续增收、扶贫资产和衔接资金后续管理等重点工作,加快20xx年衔接资金项目实施和资金支出进度,确保我县在20xx年后评估工作中取得“好”的等次。(三)大力推动乡村产业提质增效。聚焦重点特色产业,全力打造“中
9、药材、冷水鱼、干果、蛋种鸡、果酒”特色产业和核桃、黑枣、花椒等特色农产品深加工项目,推动特色产业“高端化、精细化、绿色化”发展。加大龙头企业培育力度,到2026年,培育年销售收入5亿元以上龙头企业2家,年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龙头企业4家;大力推动项目建设,20xx2026年,谋划实施农业重点项目35个以上,招商签约引资额45亿元以上;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发展,到2026年,农业园区入园企业总数达20家(目前6家),园区总产值达到10亿元以上(目前3.7亿元);推动科技赋能,到2026年,农作物良种覆盖率保持在98%以上,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63%(目前60%),新培育高素质农民550人次。整
10、合全县核桃油产业优势资源,加大与中粮集团、金龙鱼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大企业沟通力度,为企业发展增势赋能。持续推动农林牧渔总产值稳步增长,带动我县农业企业、项目、产品提档升级。(四)持续巩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继续加大对农村垃圾、污水、黑臭水体排查整治,加大无人机监督、生活垃圾转运频次,巩固“全省第一”成果;年内实现畜禽养殖户粪污处理设施配建率100%,综合利用率95%以上;巩固提升农村厕所改造成效;新增省级和美乡村示范村1个,累计达到12个。持续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化肥、农药利用率保持在42%以上,农膜回收率稳定在90.9%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保持在98%以上。推荐大洼村申报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总数达到2个(全市共8个,含我县王金庄一街村)。(五)全力推进农村重点领域改革。完善指导宅基地改革工作的各项政策文件,探索空闲宅基地盘活模式,使其发挥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应。规范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年内规模经营水平实现大幅提升。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年内完成20家家庭农场发展任务,全县达到112家。加大农民合作社培育力度,积极探索“村党支部+合作社”模式,助推村集体经济和村民“双增收”,提升村级造血功能,实现多方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