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课间练习.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348310 上传时间:2021-07-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课间练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课间练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课间练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课间练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课间练习.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课间练习班级:_ 姓名:_1.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练习。惠崇春江晚景(其一)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惠崇春江晚景(其二)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注释)惠崇春江晚景组诗共有两首,课本中选择的是其中一首,这是另一首。归鸿:归雁。破群:离开飞行队伍。依依:不舍之貌。归人:回家的人。朔漠:北方沙漠之地。更待江南半月春:还是再在江南度过半月的春光吧。1这两首诗都有对景物的描写。第一首诗中的景物较为丰富,有静有动,有植物也有动物,其中植物有_、_、_、_,动物有_和_。第二首诗则是集中对_这一

2、种景物进行描写。2我能猜出第一首诗中的“蒌蒿”是一种植物,因为_。我知道像“蒌嵩”这样由偏旁相同的两个字组成的词语还有_和_。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A.惠崇春江晚景是一组题画诗,第一首诗中提到的景物全是作者从画中看到的。B.第一首诗“正是河豚欲上时”一句中“上”指的是河豚逆流而上。C.第二首诗将差点掉队的雁比作依依不舍的“北归人”,使整个情景充满人的情感,很有新意。D.这两首诗都抒发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4从两首诗中任选一首,用自己的话写一写你在阅读时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景象。_2. 古诗鉴赏。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1这首诗的作者是

3、_代的_,诗歌写的是惠崇的一幅描绘_的画。2诗中有唯美的画面,景物有动有静,静的景物有_,动的景物有_,诗人从这些景物感受到_到来了。3这首诗中写诗人的想象的是_,_。(填写诗句)4从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_)之情。5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并画下来。3.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1这首诗是唐代诗人_的名作。“泊”字的意思是_。2这首诗中通过描绘诗人夜泊所见的_、_、_、_、_,听到_,表达了诗人_,_的感情,诗中最能体现诗人情感的是_字。4. 根据意思选出相对应的诗句,然后再回答问题。(1)下列与“两岸青山相互对立,巍峨险峻,一

4、叶孤舟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悠悠驶来”对应的一项是( )A.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B.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El边来。C.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D.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2)诗句选自代诗人的。我还能写出这首诗的前两句:,。5. 课内阅读。清明_,_。_?_。1把古诗补充完整。2这首诗是_代著名诗人_写的,清明是我国传统节日,这一天有_、_等习俗。3诗句中_写出了清明的天气特点,_写出了行人的神态特点。4“借问酒家何处有”中“借问”的意思是_。5下面加点词和古诗中“欲”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求知欲B.随心所欲C.摇摇欲坠6行人问牧童什么?牧童回答了吗?_6. 阅读

5、古诗,完成练习。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赠刘景文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1)选择下列字词的正确解释。径A小路 B经过生A生活 B产生,生出坐A座位 B因为擎A举,向上托 B拿取君A君主 B对对方的尊称,相当于“您”(2)诗人在山行中描写了、六种景物,其中最让他心醉的景象是和。赠刘景文中描写了、四种景物,其中能让人感受到丰收景象的是和。(3)两首诗虽然描写的是同一个季节,但在写法上略有不同。两首古诗前两句都是写景,但到了后两句时,第一首古诗是,第二首古诗是。(4)你最喜欢以下描写秋天的诗句中的哪一句?为什么?你

6、还知道哪些描写秋天的诗句,写一写。A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B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C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7. 阅读理解。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1.本诗的体裁是什么?2.请补充诗句。3.结合诗句解释下列词语:毕竟:别样红: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8. 默写古诗,再回答问题。乞巧_,_。_,_。1这首诗是_代诗人_描写_的名诗。农历_的夜晚,俗称“七夕”,是传说中隔着天河的_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碧霄”的意思是_。这首诗表达了人们对_的向往。嫦娥_,_。_,_。2这首诗是_代诗人_写的,这首诗表达了作

7、者同嫦娥一样_的处境和心情。9. 阅读诗歌,完成练习。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夏天来了,夏天是位小姐姐。她热情地问我:想变点儿什么?我想变透明的雨滴,睡在一片绿叶上;我想变一条小鱼,游入清凌凌的小河。我想变一只蝴蝶,在花丛中穿梭;我想变一只蝈蝈,歌唱我们的生活。我想变眨眼的星星,我想变弯弯的新月。最后,我看见小小的荷塘,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荷叶像一柄大伞,静静地在荷塘举着。小鱼来了,在荷叶下嬉戏,雨点来了,在荷叶上唱歌1这首诗共有(_)个小节。2文中“我”想变的事物有7种,请用“”在文中有序圈出。3从诗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填在括号里。(_)的雨滴清凌凌的(_)眨眼的(_)(_)的荷塘4最后,“我”为什么

8、想变成大大的荷叶?_5夏天来了,你想变成什么呢?为什么?_10. 课外阅读。瀑布还没看见瀑布。先听见瀑布的声音,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山路忽然一转。啊。望见了瀑布的金身!这般景象没法比喻。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站在瀑布脚下仰望。好伟大呀,一座珍珠的屏!时时来一阵风。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1这首小诗一共有_节,主要讲瀑布的_和_。2请你摘抄一句描写生动的句子:_。3“仰望”的意思是:_,我是用_方法理解的。11. 阅读理解,完成练习。忆江南江南奸,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_。能不忆江南?1请将这首词补充完整。2谙的读音是_3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A.词还可以叫长短句

9、。B.这首词的作者是唐代的白居易。C.“旧的意思是破旧,曾”的意思是曾经。D.词每句的字数不一定相同,这是和诗的明显区别。12. 古诗理解。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1词语解释潋滟:。空蒙:。西子:。2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_。3诗人抓住_季_的特征来描绘西湖的风采神韵。4“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两句诗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13. 课外阅读。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注释)翻墨:打翻了的墨汁。跳珠:跳动的珠子。(品析)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形象的比喻,描绘了大雨忽至

10、又忽去的景象。1这首诗描写了_。第一句写_,第二句写_,后两句写_。大自然变化多么迅速,诗人用笔又多么神奇呀!2从“_”这一句,我们可以看出这场雨去得快。14. 课外阅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 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身在他乡,遇到_,_的思想感情。( )A.佳节;思念孩子B.佳节;思念朋友C.佳节;思念亲人(2)下面对古诗中的字词理解不正确的是( )A.倍:倍数B.独:独自C.遥:在远方(3)诗中的“佳节”指的是_,是在_这天。( )A.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B.重阳节;九月初九C.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4)以下对诗句理解正确的是( )(多选)A.此诗写出了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其中“每逢佳节倍思亲”更是千古名句。B.诗一开头便紧切题目,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C.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节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15.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采莲曲唐王昌龄_,芙蓉向脸两边开。_,闻歌始觉有人来。(1)默写古诗。,芙蓉向脸两边开。,闻歌始觉有人来。(2)解释下列词语。芙蓉:闻:(3)这首诗写的是,但诗中并没有正面描写,而是用与罗裙一样绿,与脸庞一样红,不见人影闻歌声等手法加以衬托描写,巧妙地将的美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7 /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